谍网(校对)第3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5/561

爱美是女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哪怕是女特工同样如此,她翻过来覆过去的看着皮毛,根本不听陈明翔说话。
“马上就到年底了,局本部那边你也该意思一下,都知道你今年做走私买卖赚了大钱,说不定戴老板也在眼巴巴的瞅着呢!”
“这次从关东军司令部又拿回了五万件棉布的订单,由此额外赚到了两万五千件棉纱,就算是国统区八千块法币一件,那还价值两亿法币,折合一千万美元呢!”
“前段时间摊子铺得太大,开支实在是惊人,我都担心咱们家的流动资金出现问题,这下好了,只要这笔钱回到账上,总算能够松口气了。”王真笑着说道,赶紧给他泡了杯茶。
就算是在之前富商遍地的大沪市,能够拿出一千万美元的也不会超过百人,陈明翔居然一笔生意就赚到了这么多。
王真现在对钱都觉得麻木了,自家的男人太能赚钱了,虽然这些钱不完全都是家里的,可一大半是没问题的。
一千万美元是个什么概念呢?
太平洋战争没有爆发之前,公共租界和法租界的土地,一亩地是三百多万法币,这笔钱能够买到六十六亩地!
她也是担心陈明翔树大招风,华通贸易公司在华中地区大名鼎鼎,眼红的人太多,别的倒是无所谓,关键是军统局的态度。
陈明翔的身份终究是军统局战略特工,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赚到的钱,说是军统局的也对,说是他自己的也行,全看戴老板是怎么看待的。
别人不知道,她心里是最清楚的,陈明翔赚的很多这不假,要是全都存起来,两千万美元是没有问题的,可大部分都用来投资开厂了。
丝绸行业有缫丝厂和丝织厂,还有蚕种场和桑园,茶叶行业有茶厂和茶园,另外有两个烟厂、多家煤球厂、三个纺织厂,光成本就是天文数字。
“是啊,自从我做走私买卖以来,这还是数目最大的一笔利润,想想自己都觉得可怕,以前刚开始操作走私行业的时候,每个月赚几十万法币就觉得是大钱,现在动不动需要用百万美元来计算!”
“这是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因为关东军十月份升格为总军,扩充了大量的军队,加上临近冬季,对棉布的需求急剧暴涨,而关外的纺织企业顶不起来,加上和关东军的利益冲突,他们只有选择借助外力来完成。”
“第二是遇到了兴亚院撤销大东亚省成立,太田泰治离任的缘故,一次给我搞了三万件棉布,否则这笔订单我不敢接,也确实完不成,是多种因素促成了这次买卖,以后就没有这种好机会了。”
“帐也不是这么算的,我的棉纱给局本部,最多六千块法币,要给局本部留出两千法币的利润,算起来只有七百五十万美元。”
“鉴于这都是纯利,我准备自己留下四百万作为应急的流动资金,然后给戴老板、毛主任和潘秘书一百万,花五十万给工人发奖金,剩余的两百万就作为年终的活动经费。”
“你也不用觉得太惊人,我这点家当,照着国统区某些人差的可太远了,甚至只是人家的零头!”陈明翔说道。
第八百零七章
远虑和对策

最后一句话,陈明翔是冲着山城政府的大资本家说的,特别是那个著名的孔部长,全家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捞钱的佼佼者,超级大蛀虫。
山城政府的经济眼看都要崩溃了,委座的这家子亲戚,还是靠着吸血的损公肥私举动,不断积累巨额财富,而且玩的全都是大手笔。
就像前段时间的滇缅公路特大走私案,一次就是价值三千万的货物!
但是陈明翔并不知道,他还是小看了这位孔部长的贪婪,等过两年爆发的美金公债舞弊大案,能让他看瞎眼。
“去年的新年活动,连送东西外加红包,也就是几十万美元的开支吧?这次居然要花两百万美元,换成中储券等于五千万,是不是有点过于张扬了?”王真有些疑惑的问道。
对陈明翔的决定,她从来都是很支持的,可是这次陈明翔要拿出这么多的费用,她还是觉得不太妥当。
“历来沪市的日本海陆驻军和各大分支机构,我都要送慰问品,这是必不可少的态度,也是我最大的依仗,寻常的低级军官和士兵是礼物,高级军官和将官是美元红包。”
“汪伪政府明年就要掌握物资统制权力了,这是新增的财源,我肯定是要伸手的,所以,新年不但要打点沪市的官员,金陵方面的高层同样要打点,清一色的美元红包。”
“过年是重要的节日,陈恭波的市政府总要粉饰太平,我准备为那些无家无业的流浪老百姓,购置一批粮食、棉衣被和日用品,再修建一部分废弃的厂房用来栖身,这个事就由你来负责。”
“公共租界的那些外国人,对我来说很有价值,正困难的时候,我得雪中送炭给点帮助,这点钱虽然听起来惊人,其实用的时候就知道不够了,说不定我还得再添一部分钱,这次的预算是三百万美元。”陈明翔说道。
形势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越是这样的时候,他认为越是要稳住,花点钱不算什么,这倒不是因为钱多,而是现在的每一分钱,都会得到超值的回报。
经过这两次调查事件,他深深感受到关系网的重要作用,这种保障将来还得继续加强,只不过,这次连带着汪伪政府的高官,以前他们手里没权,也就得不到实惠,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就像你自己说的,以后这样的机会再也没有了,现在赚钱可能还容易些,可你总得为将来打算!你本来就树大招风,花钱花的太多,可能会造成不好的印象,对局本部或许是负面的作用。”
“我不是心疼你花多少钱,而是怕你这样做起到反效果,华通贸易公司赚的多花的多,你我都知道,可别的人未必知道!何况战争胜利后百废待兴,我们家这些工厂,或许就成了大人物们眼里的肥肉,多少人都盯着,能不能保留下来还很难说。”
“你现在是汪伪政府的高官,又是日军走私的主要负责人,等到抗战胜利后,肯定有人盯着你,总有那些人,做别的事情不行,干这种事却是熟练得很,打点各方关系也是必然的。”
“何况,家里的这么多企业想要维持,也得需要流动资金撑着,未来的经营会越来越困难,说不定就需要用美元来换取需要的货币和原材料。”王真不太赞同这个举措。
跟着陈明翔到现在,她甚至比山城政府的大部分军政大员,更知道准确的国际局势,美国已经在南太平洋对日本开始局部反攻,而日本的经济衰败,战争资源已经消耗殆尽,胜利只是时间的问题,两个国家的实力不是一个档次。
真到了战争后期,估计日本人手里也没有钱了,全靠着抢劫和印刷中储券这类钞票掠夺物资,走私买卖就更不好做了,要维持这么多的产业,势必需要硬通货的支撑。
她是银行出身,对货币的币值变化最为敏感,早就看到法币和中储券靠不住,否则也不会购买美元公债作为储备,这就是她的长远打算。
女人的心思也有一定道理,陈明翔在华中地区和国统区实在太有名气了,谁都会把他当做是肥羊,等抗战胜利后,哪怕有军统局的支撑,狮子大开口的也不在少数,想要洗白没有那么简单。
美元肯定是硬通货,而现在的战乱时期,各种钞票把金融市场搞得乱七八糟,想赚美元不那么容易,趁着现在的好机会,多存点才是正确的做法。
“真真,你这么想不能说是错的,可一味的应付危机,这个办法显然不可取,我懂你的意思,之所以这么做,自然有我的考虑。”
“家里存的美元、黄金和贵重物品,估计有几百万美元吧?这笔钱完全可以支撑以后的生活,甚至两三代人都够用了,等必要的时候可以转移出去,作为家里救命的储备,再说,我以后还会继续赚钱的。”
“钱留在地下室的保险柜里没有任何作用,将来很可能会遭到算计,因为我花的太少了!因此,我对外花的钱多,惦记我的人就没有多大指望,稍微丢块肉骨头就能喂饱,不至于为了保全自己搞得缺胳膊少腿的。”
“我得为自己获取点名声,全沪市都知道我发大财,不做点事情不是为富不仁吗?大动作我想搞但是不敢搞,折腾点小动作,捞个好名声,这是谁都能够理解的。”
“更何况,你想的有点简单了,戴老板不会看着别的势力抢夺我的资产,这也是以后局本部的重要经费渠道,要是堂堂的军统局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到,他就没资格当老板了。”
“想要从我身上捞到好处,那也不是容易的事情,我能在沦陷区混的风生水起,在山城政府照样如鱼得水,你得相信我的能力,再说,人家也未必把这点小钱看在眼里。”陈明翔笑着说道。
山城政府要维护自身的统治,特务机构是必不可少的,只要军统局继续存在,陈明翔就不担心有人打自己的主意。
等抗战胜利以后,军统局的经费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自己的这些产业,也是未来的财务支撑,戴老板要是没点霸气,军统局能发展到现在吗?
第八百零八章
远虑和对策

陈明翔在沦陷区的工作,就是不断的织网,现在是越织越大,拥有了不可想象的巨大资源,说得难听点,他这就是在抢钱。
把关外地区、华北地区和华中地区的资源,作为自己的筹码,以日军、汪伪政府、军统局作为自己的渠道,钱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
用走私手段聚敛的财富越来越多,反而他感觉有点别扭了,看现在的发展形势,眼看就要成为大资本家了。
虽然是为军统局获取经费的目的,也是因为任务需要,才陆续开了这么多家工厂,可陈明翔心里有数,即便是战争胜利,军统局同样不能随便接手这些产业。
作为军事特务机构,不能大张旗鼓的搞实业,那会触犯到山城政府大家族和大资本家的利益,以至于造成众矢之的的局面,这种事是犯忌讳的。至于那些短平快性质,获利巨大的走私贸易行业,倒是可以插手。
即便这样,对于陈明翔的这些工厂,戴老板也绝不会给别的势力,军统局很需要钱,没钱甚至玩不转,一定会利用各种方式,把这笔财源保全下来。
最好的办法是,工厂还是归陈明翔所有,但是军统局从利润中提取一部分作为自身的经费。
抗战胜利之后,全国各地的日伪资产是数不清的肥肉,各分大势力也不会为这点就和军统局撕破脸皮。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借助扩展关系网和辅助任务为理由,营造自己对日本侵略者的感激和答谢,营造和汪伪政府利益均沾的氛围,营造自己博取名声的小心思小手段,你这是在欺骗戴老板和山城政府的大佬们,这个手段比我想的要巧妙。”王真眼前一亮说道。
“聪明,不愧是我的人,逻辑推理能力有很大的长进,思维居然跟上我的节奏了,但是还差了那么一点,没找到核心所在。”
“你可别忘了,我耗费这么多的资源和心血,刻意和公共租界英美侨民拉关系,这张保护伞,能抗住山城政府范围内的一切压力,哪怕是来自高层的压力,这才是我的真正底牌!”
“如果我不到英美国家,想要在华夏继续混,就要老老实实遵守戴老板的家规,他老人家想要庇护我,就得给出一个借口,哪怕只是借口。”陈明翔笑着说道。
他选择制造一个假象,实施一个策略,不让自己显得那么亮眼,主要是为了应对戴老板,其次是做给别的势力看,他还想在军统局混呢!
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花钱,花两百万美元,他能做出四百万美元的假账!
可戴老板也不能说他不对,没有陈明翔的这些经济手腕,哪来那么多至关重要的军事绝密?军统局哪能支撑到现在?
军统局在山城政府的地位,最少有三成是陈明翔换来的,因为老头子对军统局的表现很满意,别的方面不敢说,情报方面的确是如此。
“你的鬼心眼就是多,不过,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步好棋,从委座到戴老板,对英美国家那是绝对的尊重,只要这些英美侨民为你说话,两国政府的态度就很明朗了,我可是听说,人家的国家元首是选举出来的。”王真笑着说道。
关心则乱,她还真是一时没有想到陈明翔的布局,也不能怪她,两人谈论的可是抗战胜利后的事情,而且是以继续在军统局混为前提条件的,想的不周全也可以理解。
实际上,借助这样的办法保全自己,心里就有些抵触,而且是一把双刃剑,搞不好会割伤自己,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用。
“海源盐业公司长安贸易行,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了?”陈明翔问道。
“我挑了一个经理、一个会计、一个报务员和四个办事员到长安,走之前仔细交代过,只做自己该做的事,业务之外看不到也听不到,有事就用电台和我联系。”
“因为路程比较遥远,他们眼下刚刚到长安。这还是乘船先到了山城,然后坐飞机过去的,否则根本就到不了,局本部给我来电,长安站已经和他们联系上了。”
“贸易行是现成的,站里给我们解决了驻地和住处,挂上了招牌,根据戴老板的指示,专门调拨给贸易行二十辆美国运输卡车和两辆福特汽车,司机是招募的老司机,家庭履历都一一审查过,但不是长安站的人,由贸易行给他们发薪水,车也是军统局的资产,我们只有使用权。”
“华通贸易公司江北地区采购专员孙定中,提前赶到了长安,他一直负责与延州根据地联系汽油买卖,算是比较熟悉,他将会联系延州根据地的食盐运出和结算。”王真说道。
“戴老板搞窝里斗的事情,效率那是前所未有的高,为了对付延州的根据地,真是煞费苦心了!”
“行吧,他们喜欢怎么折腾是他们的事情,我们就不用操心了,要贸易行抓紧时间联系国统区的盐商,尽快把延州的湖盐运出来,缓解大西南老百姓缺盐和盐价高的痛苦。”
“可惜延州根据地的湖盐产量还是太小了,一年不过两万多吨,自己还得留用一部分交换物资和食用,估计一万六千吨就是极限,每担售价一百元法币,也就是一吨两千元法币,这才多少钱?”陈明翔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5/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