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网(校对)第3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8/561

“老弟能以大局为重,我很是欣慰,批文已经给你了,从现在开始你就可以着手筹划,早点和李仕群沟通好怎么运作,苏省现在完全不听金陵的指挥,税负大部分都被他截留了,搞得财政方面非常紧张。”周海说道。
就知道你小子心里犯别扭,现在不把话说开,将来肯定在背后使坏捣蛋!
听到陈明翔这么说,周海总算是把担忧放下了,但是心里也有些羡慕,对方年纪轻轻,可是钻营能力连他也惊叹不已。
无论是煤炭还是食盐,这都属于日军严厉管控的统制物资,想要往这两个行业伸手,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陈明翔之所以得到机会,这是兴亚院华中联络部的关系。
现在兴亚院这个机构虽然撤销了,陈明翔似乎失去了重要的支撑点,可周海知道,新成立的大东亚省,是以各地总领事馆为主体的。
陈明翔偏偏得到了赤木亲之的赏识,早就成了驻沪总领事馆的人,而华北地区北平总领事馆特命全权公使,是以前兴亚院华北联络部的部长盐泽清宣,以前的关系自然可以顺延下来,陈明翔想不发财都难。
“部长,这种形式的变化,未必能够刺激到李仕群,权力正在慢慢的回归金陵方面,他要是再不改变自己的做事方式,将来是要有大麻烦的,您且耐心等着看就是了。”陈明翔笑了笑说道。
周海和李仕群这可是磕了头的把兄弟,暗中却相互算计,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可眼下的局势,很明显是对李仕群不利的。
日本为了把汪伪政府绑在自家的战车上,些许的牺牲根本不用考虑,从汪伪政府的全局来考量,周海的价值要高于李仕群。
陈明翔对着周海,当然不能给李仕群说好话,同样呢,对着李仕群也不能给周海说好话,这就是左右逢源。
“陈君,我已经动用华中联络部的权力,利用第十三军司令部的名义,给沪市日本纺织同业会发出急件,为你争取到了三万件棉布,棉纱实在太紧张,没办法给你搞到。”
“你要用同等价值的战略物资,补充第十三军司令部的这项物资调拨,价格就按照六千块一件来计算。”太田泰治说道。
陈明翔刚回到马拉别墅,就听王真说太田泰治给他来过电话,也顾不得坐了几个小时的火车,匆匆忙忙来到了兴亚院华中联络部。
没想到的是,太田泰治居然给他带来这么大的惊喜,三万件龙头细布,这完全够自己和关东军司令部再做一次交易,而且价格也超出想象,六千块一件龙头细布,到了山城就能卖到一万二一件!
“将军阁下,这么低的价格日本纺织同业会怎么答应的?先不说蒋统区那边的物价,沪市本地的棉纱,现在都六千多一件了,他们按照这个价,每件最多赚几百块钱!”陈明翔有点纳闷。
“陈君,我是以第十三军司令部冬季棉布需求指标下达的,而第十三军眼下并不缺棉布,因为沪市产量大,日常补给并不困难,他们给皇军的价格怎么可能按照市场价来计算,那不是笑话吗?”
“日本商人的棉布生产成本很低,棉花一包才给六十块钱,市场价快两百了吧?水电享受政府的优惠,人工方面连工资都不给,用杂粮来作为薪酬,就算这个价格,那也是有足够的利润。”
“本来军部想要给四千块一件的,可惜财阀顶着不肯降价,这就是在吸帝国的血,也不想想,如果没有皇军的支持,他们哪来这么多的便利?”
“我就是要在临走之前,好好收拾这群蛀虫一下,这也是得到第十三军司令部配合的,其实大本营早就想敲打他们,你应该已经从华中盐业株式会社代表的嘴里,知道帝国对金陵政府的新政策了吧?”太田泰治笑着说道。
都是老狐狸啊!
太田泰治根本就知道华中盐业株式会社的人收不住嘴,肯定会泄露相关的消息,等于变相的给了陈明翔通知,他却没有任何的责任。
这样的算计能力,比较符合他的身份,没点手段,哪有资格担任华中联络部长的职务。
第七百九十一章
更深的内幕

无论是食盐销售权还是这次的三万件棉布,根本原因都是来自于日本政府对汪伪政府的新策略,否则绝对没有这么多好事,就算出门踩狗屎,那也不是天天能踩到的。
陈明翔“知道”了消息后,太田泰治就可以说点内幕情况了,虽然他点到为止,可说来说去,其核心内容就是一句话,增加战争必需的物资,等于就是掠夺华夏的资源来支撑日本发动的战争。
为了减少沦陷区民众对日本的仇恨心理,也是利用扶持的傀儡政府,协助日本获取战略资源,把汪伪政府牵扯进来顶在最前面,给予物资统制权力,包括返还军管工厂和交还租界等,以欺骗手段掩饰自己暗中操纵的实质,躲在幕后享受成果。
这次的新关系新策略的调整中,日本政府和军部下定决心要敲打财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打破由日本商人垄断经济和民生命脉的格局。
无论食盐还是煤炭,以前都是由日本国策企业实施统制权力的,汪伪政府根本就无法染指。
可事实上呢,因为这些国策企业实际上是由财阀控制,表现的很不听话,例如太田泰治所说的棉布价格问题,就是很典型的代表。
内阁和军部当然希望价格越低越好,这样可以减少军费支出,日本的经济眼看就要被战争拖的崩溃了。
可财阀认为,即便是军需,那也得赚取相应的利润,商人不是军人也不是政府官员,所做的一切,目的就是为了钱为了财富,他们也是为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应该享受到战争带来的资源和特权。
“也就是说,等汪主席十二月份访问日本回来,大约在一月份,新策略就要开始执行了?”陈明翔问道。
“你可以这样认为,在形式上的确和你说的一样,不过各项工作的移交手续比较繁复,没有那么快,整个过程大约需要一年时间才能完成。”
“驻军方面对军部的决定有些不满意,推动起来也不容易,派遣军总司令部的经理部和方面舰队司令部的经理部,都不同意把物资统制权力完全交给金陵政府操作。”太田泰治说道。
汪伪政府的fubài和低效率,是日军方面所担忧的,认为把物资统制权力交给行政机关,还不如交给两边商人组建的商业机构负责,而且日本商人必须要占据主导权。
在这样的情况下,汪伪政府想要收回这个权力,可谓是路途遥远,绝不是军部和内阁作出决定,就能顺利执行的。
“将军阁下,我明天就要飞往关外,今天晚上特意设家宴感谢您的照顾,还请务必赏光。”陈明翔笑着说道。
人家都要离开沪市了,之前作出的承诺是时候要兑现了,在日本侵略者没有失败之前,他必须要履行自己说的话。
“当然,我正在和驻沪总领事馆办理工作移交手续,距离回日本算起来还有不到一个月时间,很高兴能到陈君家里赴宴,我会带着这批棉布的提货单过去,二十天左右,你就能够在港口的仓库提货了。”太田泰治笑着说道。
他心里明白陈明翔这个邀请,背后代表的意思,加上这批棉布,他将会得到一笔非常巨大的财富,下半生和几代人都不用发愁生活问题了。
陈明翔离开兴亚院华中联络部之后,并没有回家,而是来到了云华酒楼,名义上是要酒楼给家里送菜,实际上是要把得到的情报通知郑同首发
一般来说,他很少有这样要菜的举动,也是为了自己的安全考虑,但是云华酒楼是没有问题的,郑同辉肯定会亲自监督。
“老郑,我得到了情报,这个月的十四号左右,日军第十七师团,金陵政府的第十五和第三十六师,要在两淮地区和淮海地区,对地下党根据地进行大扫荡。”陈明翔在郑同辉的办公室里说道。
“我记住了,谢谢你提供的情报,这对我们根据地来说很重要,今天晚上就把消息发回家里,另外,上级询问你的贸易行什么时候开始运作?”郑同辉说道。
“我明天要到关外去一趟,大约要十天左右才能回来,你们如果有困难,可以提前说出来,没必要非得等到食盐销售结算。”陈明翔说道。
“上级给我了新指示,对我们双方在食盐方面的合作非常支持,根据地自从实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生产运动以来,可以说是成效显著,对外依赖降低了很多,可还是处于物资匮乏的局面。”
“目前急需是布匹、文具、纸张、五金、染料、电台零部件和电池等物资,眼下天气慢慢变冷,棉布的需求量非常大,我们手工纺织虽然解决了一部分难题,仍然有很大的缺口。”
“我们的意思是,你这边如果方便,能不能提前运到根据地一定数量的紧缺物资?你放心,我们以食盐作为担保,不会差你一分钱的。”郑同辉说道。
双方既然已经开始了食盐方面的合作,那根据地就有底气向陈明翔开口提要求,黄金白银是真没有,可食盐数量却是完全能够保障的,多给点都没有关系,反正和陈明翔做买卖,吃亏是不可能的。
“别的都好说,我等下就让华通贸易公司的人筹办,但棉布是最麻烦的,这种物资暂时没法交易,不是说我搞不到,好歹苏洲有三个纺织厂呢,想想办法总能搞到个两三千件。”
“可问题是,从苏洲到根据地的距离实在太远了,布匹的体积也太大了,很容易被发现,实际上一辆车装不了多少布,动用车队运输又太显眼,往南还好说,往北肯定要触动各方势力的神经。”陈明翔摇了摇头说道。
郑同辉听到这里也觉得头疼了,他知道陈明翔说的没错,根据地对布匹的需求量太大,三车五车的文具纸张或者染料没问题,可这个数量的卡车肯定不行,要是弄上十几辆车的大车队,也实在够扎眼的,难免不会遭到敌人的怀疑,棉布类可是统制物资。
但冬季就要来了,根据地的父老乡亲们也得做棉衣,军队同样也有需求,这可怎么办呢?
第七百九十二章
信誉第一
“明翔,你在沦陷区和国统区经营这些年,与各方势力的关系比较密切,这个事情还得拜托你想办法,我们小组和延州的运输,基本都是靠人来完成的,比如把货物拆成零件,或者是带一些体积小的货物。”
“如果要把成件的棉布也用这个方式,一千件布就是三万多匹,需要的人员太多,耗费的时间太长,被发现也是个问题。”郑同辉说道。
陈明翔点了点头,他同样知道郑同辉和沪市地下党组织的难处,关键是,延州是内陆地区,要是在海边的话倒是好办了,地下党总有些关系能利用,使用船只把棉布运回去。
可长途陆路运输就不用想了,不能用太多的车辆,又没有火车,一路上伪军、日军和山城政府军队设立的关卡几十个。
“看起来只有一个办法了,把食盐变成钱,你们自己拿着钱收购布匹,在陕省总归是有些门道能操作的吧?”陈明翔说道。
食盐是紧缺物资,打主意的人很多,当地山城政府的官员和军队,甚至中统局和军统局的办事机构都暗中参与。
他们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给国统区的老百姓谋福利,而是用食盐为自己谋利,钱才是第一位的,陈明翔给出等值的法币,根据地派人到各地采购就是了,这样就绕过了运输环节,是最为稳妥和安全的办法。
“看来也只有这个办法了,等你从关外回来,尽快到长安开办贸易行,我们给你准备食盐,乡亲们迫切需要棉布做棉衣。”郑同辉说道。
他也有些不甘心,这样操作会产生一定的损失,陈明翔给根据地的价格是批发价,因为他自己有纺织厂,但在陕省当地收购,就是按照市场价,这其中的差价可是一大笔钱呢!
“那行,别的货物你列张清单,我派车给你们运过去,明天上午就派人到长安筹备贸易行,等我回来,业务也能开始运作了。”陈明翔说道。
“可惜你的身份太敏感了,否则还真想请你到根据地走走看看,首长们也很希望和你谈谈。”郑同辉笑着问道。
“我倒是想,目前来说是没有什么机会的,对了,我差点忘记了,你还得记录几条国际情报,日本对金陵政府将会调整策略,十二月二十日,汪经卫将会再次访问日本,具体的内容如下”
当天晚上太田泰治果然来马拉别墅吃饭了,还带着三万件棉布的提货单,可能是转为军职的缘故,他的谈兴很高,喝了不少的黄酒,说了一些沪市日本商人的内幕,也说了一些军队的内幕,这让陈明翔的视野开阔了许多,这些话拿钱都买不到,直到十一点多他才离开。
走的时候太田泰治当然不空手,陈明翔送了两个茶叶礼盒和一个瓷器礼盒,盒子都是木质的,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他小心翼翼放在车的后座上,而不是放在后备箱里。
“真够心疼的,一次就给他五十万美元的现金,价值十万美元的黄金和珠宝,这都是我们华夏的血汗!”王真回到客厅说道。
“美元的价值虽然高,可在日本并不流通,兑换几十万美元,他那是纯粹的作死,只能暂时储备起来等以后再操作,可黄金和珠宝就不同了,是能够兑换成日元的,事情既然做了,就要做到最好,眼下不是心疼钱的时候首发
“明天我去关外,这次回来可是有大收获,按照和关东军司令部的协议,战略物资需要支付一半的黄金和美元,你瞧着吧,等飞机降落的时候,家里将会多最少一百五十万美元和五百根黄金大条。”陈明翔笑了笑说道。
美元和黄金都是保值用的,市面上并不流通,可真需要钱的时候,马上就能兑换,中储券两万五千块一根黄金大条,随时都能到中储银行各分行兑换,美元更别说。
“明翔,我觉得家里的外汇实在太多了,难免会被人给盯住,如果抗战胜利了,是不是要存到国外一部分,顺便在英美国家置办点产业,我听说山城政府的上层都这么做。”王真说道。
王真不是贪财,而是受到现在大环境的影响,同时呢,她也在为将来的生活打算。女人的心思和男人是不一样的,这些话充满了对家的渴望,对普通的女孩子来说是正常的,可对女特工来说,就不太妥当了。
好在,她想的是抗战胜利以后怎么样,这让陈明翔放心很多,也没有计较这种心理活动,渴望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天性,只要不影响到工作,就不必刻意的纠正。
第二次到关外,前来机场接机的人,也体现了陈明翔的价值,居然有关东军司令部参谋长兼补给监笠原幸雄中将、经理部长古野好武少将、补给监参谋长高田清秀大佐和司令部参谋二课的主任课长武田功大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8/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