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网(校对)第3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5/561

国统区那边缺盐缺的厉害,盐场基本都在沦陷区,被日伪给控制着,实际上是被日本人控制着,价格也是涨的厉害。
听说去年日本华北方面军,就从长芦盐场抢走了四万四千多吨盐运到日本,成本是三十八块,可日本人只给二十块钱,产得越多赔得越多。
陈明翔有华北联络部和宪兵队的帮扶,盐税什么的统统不管,就是盐场的五十块钱成本和运输费用。
运到华中地区的沦陷区和国统区,他更不交盐税了,这是自家的地盘,表面上他似乎在发国难财,可实际上却是为了解决盐荒问题。
按照日军的物资统制和配给,一个成年人一月有一斤盐,可实际上呢,兴亚院华中联络部下属的盐业公司,根本就没有这么大的运输能力,军方的船只都忙着往日本输送重要物资,对沦陷区的需求置之不理。
沪市的日本侨民每人能够得到每月一斤精盐,沦陷区的老百姓,一户一个月才一斤盐,民国二十九年粗盐一斤就是一块六了,到现在,翻了一番都不止,盐从来都是暴利行业。
“这可太好了,我们有了自己的盐场,等于是有了聚宝盆摇钱树,光是这块收入就非常惊人了。”
“原来食盐是薄利多销的行业,现在实施了物资统制,利润翻着跟头往上涨,我敢说,到年底不涨到五块钱一斤,那都见鬼了。”孙定新说道。
第六百八十七章
分好处

“我明天就返回沪市,收拾一下尽快去关外走一趟,关于煤球厂和盐场的问题,就交给你来处理了,孙经理,你在英国洋行做了二十年的进出口贸易,我相信这点事难不住你。”陈明翔说道。
津城港或者说整个津城地区,是华北地区商业网的核心命脉,也是北平分公司的重中之重,不但要负责煤炭和盐这两项事务,还要负责把津城的物资输送出去,把华中地区的物资输入津城,华北地区的货物大部分也得从津城港输出到华中地区。
选择孙定新这个在洋行担任多年高级经理的人来组建办事处,陈明翔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为此,他开出了六十万中储券每年的高薪。
沪市工人的月薪才六十多块不到七十块的样子,孙定新一人,等于一万个工人一个月的总薪水,这个待遇不可谓不高。
“老板,您这刚来平津地区才几天时间,走得有点仓促了吧?”孙定新很是不理解的说道。
华北地区这么大的业务量,简单的在平津两地走马观花转一圈,接着就要回沪市,有没有搞错啊?
“贪多嚼不烂,你们北平分公司能把平津两地先梳理清楚,也得最少两三个月时间,整个华北地区的宪兵系统都没有阻碍,北平和津城的宪兵队全力支持,兴亚院华北联络部的货物搬运许可证也拿到了,公司的大方向我也告诉你们了,难不成还要我盯着你们干活?”
“我在新京还有一个分公司呢,做老板的也不能厚此薄彼,你盯紧了煤球生产,九月中旬我还会来的,到时候拿不出成绩,咱们就得算算账了,二十万担煤球,差一担都不行。”
“还有,我给煤球厂制定的规矩,你们办事处不能打折扣,必须要分毫不差的执行,如果我发现走歪了路,看我怎么收拾你们。”陈明翔说道。
“每个地方的商人都对自己的地盘看得很紧,我们北平分公司的业务,肯定与他们有冲突,在利益驱使下,或许会有一些出格的手段。”孙定新说道。
这就是行家的价值,每走一步都要深思熟虑,办事处还没有开张呢,先算到本地商人和外来商人的矛盾。
煤炭、棉花和盐,那都是沦陷区最紧缺的物资,日军即便再贪婪,也不会把整个行业全部都垄断,总得允许一部分人参与进来。
日本需要煤炭,华北地区的老百姓日常生活也需要煤炭,棉花和盐也是一个道理,日本帝国主义政府的意图,是把华夏变成他们的殖民地和后勤供应基地,因此,目前这个阶段,不会把当地的老百姓逼得活不下去,太平洋战争还没有看到失败的迹象。
能够得到日军许可,做这种买卖的商人,肯定不是一般人,不是汉奸就是汉奸的关系户,他们不是善男信女,下三滥的手段一点也不奇怪。
“我就怕他们没胆量,真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正好给这里的行业搞一次大洗牌,光是华北联络部和华北派遣宪兵队司令部,就这三天时间我花了几十万美元的现金,你以为我钱多的没地放了?”
“津城宪兵队会派一个宪兵班到煤球厂值班,每人每个月是五百块钱的补助,我倒是忘记了,你在煤球厂搞个小灶,从日租界请个厨师,他们要在这里吃饭的。整理出一个休息室,买几组沙发和茶几的放上,茶叶和香烟也不能中断,反正咱们家有的是。”陈明翔说道。
进入华北地区的主要商品,就包括了茶叶和香烟,茶叶方面有苏杭二洲两个稳定的货源,香烟虽然有点紧张,可每个月搞几箱出来是没问题的。
等到皖省的卷烟厂投产,这种情况可以大大的得到缓解,皖省的庐州收购站,正在谯城建设烟厂,直接采购许昌烟叶,这将成为外销的主力产地。
他为什么要着急返回沪市呢?
晴气庆胤给了他两个重要情报,山城政府的苏鲁战区和地下党根据地要遭受到大扫荡,这可是关系到成千上万人生死的大事,他的本职工作就是搜集情报,赚钱是次要的,只是辅助的手段。
来到津城的第三天上午,陈明翔乘坐日本陆军的运输机返回了沪市,津城宪兵队长村野直弘亲自到机场送行,两个半小时后,陈明翔乘坐的飞机降落在虹桥军用机场。
宪兵司令部的车已经在机场等候了,庶务课的田中大佐亲自来迎接,陈明翔新开辟了煤炭这方面的财源,宪兵司令部又增加了收入,他当然很乐意跑到机场迎接财神爷。
“田中君,打电话让公司的司机来接我就行了,还麻烦你亲自来接,真是不好意思!”陈明翔笑着说道。
天津宪兵队与驻沪宪兵队司令部有电台联系,告知特高课陈明翔到达虹桥机场的大致时间,实际上也没等多久,半个多小时而已。
“木下将军对你在平津两地的活动非常关注,特别是关于煤炭的事情,他在司令部等着你呢,先不要回家了,中午我们一起吃。”田中大佐说道。
为什么关注就不要说了,反正宪兵司令部总要占据一定的份额,蚊子再小也是肉,何况这是一项长期的收益。
来到宪兵司令部,陈明翔把在华北地区的活动,特别是与华北派遣宪兵队司令部的交易情况,详细的做了汇报。
“我要把煤球价格从三十块每担,拉低到二十五块钱每担,必须要给下游每担赚五块钱的利润,加上成本费用,等于是平进平出的。”
“市政府方面补贴我两百元中储券一吨,一万吨的配额就是两百万,这就是目前的所有利润,具体分配是,我们宪兵司令部、华北派遣宪兵队司令部和沪市的衙门,各自有两成的份额,大约每家能拿到四十万中储券。”
“余下的四成八十万,要算到在津城建煤球厂、买机器和在沪市搞煤球店的投资里面,我要赚钱,就得等到明年价格拉回到三十元每担,至少年前我是没有利润的。”陈明翔说道。
第六百八十八章
分好处

与华通贸易公司动不动每月几百万的分红相比,煤球行业分的这点利润真的太不起眼,不但木下荣市有些失望,在座的四大课长也有些心凉,陈明翔这次到华北地区,成绩有点不尽人意啊!
可他们也不能抱怨,煤炭这玩意,还真是有门道的,煤矿是在华北地区不是在华中地区,一吨就要几百块,煤球厂有水电费、人工费和建设费,再加上动用货轮长途运费,确实不怎么赚钱,看的就是个长期的稳定收入。
瞧瞧,陈明翔已经把这伙日本宪兵喂的吃撑了,连四十万的分红现在都不放在眼里,好在他还有别的连环后手。
“不管怎么说,还是要感谢陈君为我们宪兵司令部带来每月四十万的收益,今天中午我请客,咱们到云华酒楼吃一顿,那里是陈君扶持的地方,听说日本菜做的也不错。”木下荣市说道。
“将军阁下别着急,我还和津城宪兵队敲定了食盐的贩卖,从长芦盐场购买一吨粗盐的成本是三十八块钱,盐税三百元,运到华中地区每吨能够卖到三千二百块。”
“除去运费,一吨大约两千五百元,我的配额是每月两千吨,等于是五百万元的利润,我给华北派遣宪兵队司令部三成,也给咱们宪兵司令部两成,每月就是一百万!”陈明翔笑着说道。
在座的五个宪兵高官顿时来了精神,这就有些意思了,煤炭和盐两项加起来就是一百四十万,等于每个月华通贸易公司给宪兵司令部的一半分红。
随着陈明翔的纺织厂迁往苏洲,棉纱和棉布的产量等于零,华通贸易公司和国统区的走私数额也随之大幅度下跌。
眼下每个月宪兵司令部才有一百多万的分红“而已”,如果加上这笔钱,基本上能恢复以前的数额,不能不让人感觉心情愉快。
“我就说嘛,以陈君的能力,到了华北地区肯定会大有作为的,我说的没错吧!”田中大佐笑着说道。
“陈君的确做得相当出色,居然想到了华北地区的食盐资源,华中地区的盐价可是不断上涨的,你在华北地区还有别的收获吗?”木下荣市也很有兴趣的问道,他可是最大的受益者。
“那要看华北地区的反弹力度有多大,再有就是涉及到华通贸易公司的问题了,我打算把华北地区的棉花运输到苏洲,变成棉纱和棉布用于兑换,这样可以保证以前的利润不会降低,而且还能增加一部分。”
“可华中地区和华北地区,金陵政府和华北政务委员会,包括派遣军总司令部和华北派遣军司令部,大家相互之间,关系有些微妙,我也不敢说这个事情能不能做成。”陈明翔说道。
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两个情报,但这个事嘛,就不方便和你说了,要到云华酒楼吃饭正好,省的我专门找郑同辉了。
“什么关系微妙,陈君你说的也太客气了,无非就是各自护着各自的地盘,不想让自家的利益落到外人手里!”
“华中派遣军和华南方面军撤销后,华北方面军就一家独大,霸占着华北几个省,扶持着华北政务委员会,总是和我们华中地区的金陵政府打擂台!”警务课长冢本清冷笑着说道。
日本陆军内部的关系很复杂,地盘观念很重,虽然派遣军总司令部是日军在华夏,除了关东军总司令部之外的最高指挥机构,可实际上除了军事指挥权,对下属部队的管理比较松散。
华北地区的华北方面军,华中地区的第十一军和第十三军,华南地区的第二十一军,相互之间都有利益冲突。
可对于派遣军总司令部来说,是不好随便表态的,这都是自己管辖的部队,要是做不到一视同仁,这总司令官肯定要被架在火上烤,哪个将军背后没有关系没有背景?
“这些事情也不是我们能管的,好在宪兵系统很团结,我们和华北派遣宪兵队司令部关系相处得很融洽,对于陈君在华北地区的商业活动,矢野音三郎司令官就给予了大力支持。”
“帝国陆军参谋本部的水很深,稍微一个漩涡,就能栽进去一个中将,你以为当年阿部规秀中将阵亡,桑木崇明中将被撤职,是简单的见死不救?以后说话注意点,当着陈君说说倒是无所谓,但是绝对不能在公开场合谈论。”木下荣市说道。
民国二十八年的年底,华北方面军驻蒙军第二独立混成旅团的旅团长,被誉为是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中将,遭到地下党抗日武装的炮击而身亡。
可问题是,他的死,却导致协同作战的日军第一一零师团的师团长桑木崇明中将,被大本营撤职转为预备役,罪名是失职救援不力,可真相是这样吗?
木下荣市得到的消息是,阿部规秀和桑木崇明两人,正是日本陆军中少壮派和传统派的典型,平时就有很深的矛盾。
华夏有句名言,叫做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偏偏阿部规秀就在死的时候留下遗言向军部告状,说桑木崇明见死不救行动迟缓,军部为了掩护陆军的声誉,就让桑木崇明背了这口黑锅,把他撤职转为预备役。
“老郑,你仔细记住我的这两个绝密情报,鲁省泉城驻扎的日军华北方面军第十二军得到消息,山城政府苏鲁战区的第一一一师发生内讧,可能要准备投向根据地,为此,第十二军调动了第五和第六独立混成旅团,在本月的中旬将会发起对苏鲁战区的大扫荡。”
“九月份,津城驻扎的华北方面军直属第二十七师团,要对冀东地区实施扫荡,第十二军司令部的第三十二师团对鲁西地区实施扫荡,第五十九师团的第五十三旅团和骑兵第四旅团的一部分日军负责配合。”
“这次扫荡与五一大扫荡是类似的,日军采取的战术是步步为营铁壁合围,持续的时间很长,形势也是格外的残酷,你们地下党根据地方面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早点制定应对措施。”陈明翔压低声音说道。
第六百八十九章
分好处

这是在云华酒楼的经理办公室,宪兵司令部的司令官和四大课长大驾光临,郑同辉自然要亲自出面接待,而陈明翔大大方方的跟着他出来,也没有引起木下荣市等人的怀疑,这家酒楼很明显就是陈明翔敛财的工具嘛!
“陈明翔同志,太感谢你提供的这些军事绝密了,我会以最快的速度通知根据地的,这两个情报,至少能挽救几万抗日战士和人民群众的生命,也为我们粉碎大扫荡创造了机会,我代表根据地谢谢你!”郑同辉诚挚的说道。
情报的重要性是不需要多说的,有了陈明翔的这两个预警,根据地的部队就能做到有的放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转移群众避其锋芒。
尽管情报有些模糊,但只要知道了敌人的意图,情报部门自然可以派出侦查员监视敌人的行动,不至于被动挨打被偷袭。
你居然称呼我同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5/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