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网(校对)第3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4/561

“争权夺利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没有利益的事情,谁也不愿意做,但问题是,金陵政府的军队态度消极,不但不帮助皇军和山城政府的军队作战,反而在私底下相互勾结,拖皇军的后腿!”
“与他们相比,李仕群的所作所为还算是称职,有点不听话,可帝国交付的任务,他还是能够给出相对满意的结果,让这样的人对帝国忠诚,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川本芳太郎说道。
第六百六十一章
解决问题的渠道

影佐祯昭作为一手组建金陵政府的功臣,为什么会被东条内阁解除最高军事顾问的职务,撵到关外担任炮兵司令呢?
关键原因就在金陵政府的身上!
汪经卫和周坲海等人,自从金陵政府成立以来,不断向帝国索取行政权力、索要经济利益、索要武器装备,摆明了想要更多自主权。
这倒不是什么问题,只要能够帮助帝国消灭山城政府,获取华夏的资源,为帝国发动战争服务,这些条件都可以满足。
麻烦的是,到现在为止,帝国的付出和收益很明显不成正比,金陵政府不但消极对抗山城政府,同样也是消极对待帝国,搞来搞去这笔交易做亏了。
如果在日本没有发动太平洋战争以前,这个问题说不定还有解决的希望,但现在已经是不可能了。
扶持一个傀儡政府需要特殊的机遇,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不是随便就能操作的,搞得日本政府也焦头烂额,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把责任推到影佐祯昭头上,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我虽然没能参加影佐将军的欢送宴会,但是我却听说,是由陈明翔为将军筹办的,搞得非常隆重,将军阁下也特意给他介绍了梅机关的成员,影佐将军对我非常关照,既然陈明翔有了难题,我会尽力的。”
“大本营方面还没有什么重大的策略转变,帝国还需要李仕群震慑这些油滑的政客,松井将军也该发出自己的声音了。”
“过两天将军要来沪市,我提前和他谈谈,然后把结果告诉您,其实特工总部能起到的作用,已经不多了,还不如陈明翔的价值高,至少他的华通贸易公司能为皇军带来战略物资。”今井武夫说道。
汪经卫借助日本的军事力量组成傀儡政府,出卖国家和民族,是当之无愧的华夏第一号大汉奸,可他谋取的目标,绝对不是只当一个傀儡,谁相信这样的话,那谁就是傻子!
谁都希望自己手里有实权,谁都不愿意当一个提线木偶,汪经卫当然也不愿意,当汉奸,也得当说了算的汉奸。
金陵政府已经逐渐成型,他在用这样的筹码,不断向日本政府提条件,想要获取更多的自主权,这样的情况,特工总部根本就没有用处。
两人都很明白,李仕群和特工总部的命运,不是取决于金陵政府,也不是取决于梅机关,而是大本营对金陵政府的策略。
帝国需要李仕群,他就能活的肆无忌惮,帝国不需要他,他就会随时被铲除,这是血淋淋的现实。
“明翔,我已经按照你的要求,在沪市几家大型报纸的头版头条,刊登了人员招聘广告,以咱们华通贸易公司在整个华中地区的名气,我相信很快就能招到合适的人选。”
“自从公共租界被日军占领后,所有的英美公司落到了日本商人的手里,以前洋行那些资深经理和职员,随之也就失业了。这些人的经验丰富、业务娴熟、视野开阔,对公司开拓华北市场能起到重要作用。”
“眼下的沪市找个工作都困难,华通贸易公司待遇丰厚,而且还有深厚的背景,估计明天就会有大批的人来报名。”王真回到马拉别墅说道。
把势力渗透到华北地区,在北平开设分公司,这个事情已经决定了,也是服从局本部的指令,这样一来,肯定需要一些老练的管理人员和办事员。
陈明翔趁着这段时间为李仕群疏通渠道,暂时还要等几天时间,正好把这件大事顺便办完,到时候直接带着人到北平。
公共租界的大型英美公司足有数百家之多,也培养了大量具有西方现代经营思维和能力的商业人才,沪市眼下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特别是公司的高管和办事员。
在沪市商界混的,谁还不知道华通贸易公司的背景?
这是有日本宪兵和海军陆战队撑腰的军管企业,连特工总部和警察局也不敢管,在这里面工作,不说在沪市横着走也差不多。
可想而知,招聘广告刊登之后,在沪市将会造成多大的影响,不就是到华北地区和关外工作嘛,有的是人愿意去。
“招聘的具体事务我就不参与了,你和公司的人事主管负责这次面试,可以多招点人手,大部分安插在华北地区的各大城市,少部分放在关外。”
“注意,这是派驻外地的人员,想要入职必须找到够资格的保人,而且要有完整的家庭,最好是略有资产的那种。”
“华北地区的分公司和收购站,我还能时常去视察,关外地区距离实在太远,一年也去不了两三次,你们应该知道怎么挑选。”陈明翔笑着说道。
他对打通华北地区的关系网有绝对信心,一旦业务开展起来,光是启动资金也得几百万之多,小打小闹的小买卖,华通贸易公司是不做的。
陈明翔担心天高皇帝远,自己的监管力度不到位,下属们有可能会报假账贪污,必须设置一些限制手段。
怎么说呢,按照正常人的思维来说,这种担心也不是多余的,总会有人抵抗不住金钱的诱惑,可实际上呢,对他来说有点没必要。
敢在华通贸易公司动手脚,那简直是活的不耐烦了,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性质的企业,有家庭有亲属子女的人,打死也不敢动这样的念头!
“沪市的煤荒是越来越严重了,那些投机商囤积煤炭不往外放货,公司的职员私下议论,连买煤球都变得很困难。”
“等北平分公司的业务走上正轨,你想想办法,用咱家的船队从华北运几船煤炭来,这也是给职员的一项福利。”王真说道。
“哼,煤炭是沪市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动煤炭的主意,就是卡老百姓的脖子,这些奸商,等于是在发国难财,实在可恨!”
“放心吧,华北地区的煤炭资源很丰富,我会考虑这个问题的,但凡动手一次,我就得让他们吃到苦头!”陈明翔冷笑着说道。
第六百六十二章
解决问题的渠道

“卖报!卖报!华通贸易公司面向沪市高薪招聘商界精英了,特大好消息不容错过,早看早受益!”
早晨起来吃早餐的时候,报童的卖报声瞬间吸引了大量的人群,整个沪市那些等着找工作的人,都为此而轰动了。
那些反应快的,立刻回家换衣服整理仪容,以最快的速度赶奔中行别业,先报名获取这个面试的机会再说。
“从八点到十一点半,报名的人已经突破一千人了,估计到傍晚下班,最少也得三千人,表格也填了厚厚的一摞,看得我有点头晕眼花的。”王真中午回家的时候说道,她真的累坏了。
“谁让你是我最相信的人呢,辛苦辛苦吧,等北平分公司开业的时候,我带你到北平好好玩两天,算是对你的补偿了。”陈明翔笑着说道。
把北平分公司的招聘和面试这些工作,交给王真来负责,那陈明翔干嘛呢,难道是躲清闲偷懒了?
当然不是,他也不可能闲着,在沪市身兼多职,到苏杭二洲待了这些天,回来后又忙着完成兴亚院华中联络部的任务,一直都没有时间到衙门上班,导致那些部门积压了一堆文件,需要他签字处理。
像特工总部和稽查队,他大撒把是没问题的,公共租界工部局工务处有副手,去和不去都一样,董事会也没必要非得参加。
可市政府的三个职务,他掌握着实权,是不能这么操作的。社会局他分管着工商业,如果不在申请报告上签字,无论是工厂还是商铺都没法开业。
外务办这个外事机构他是一把手,日本方面和市政府之间的大小事务,都要经过他的审核,注明自己的处理意见,然后再呈递给陈恭波批示。
保安司令部他是总务处长,所有的开支都要经过他批准,否则会计不拨款不核销,他还兼任联络办公室主任,枪支弹药的领取,也得由他来出面。
对陈明翔来说,每一个职务都是一份宝贵的资源,他尽可能做做样子,免得遭人非议,事实上,早就有人对他占据这么多职务感到眼红了。
“将军阁下,我认为晴气庆胤的邀请,也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只有拓展公司的覆盖范围,扩大业务量,才能突破地域的局限性,得到更多资源和创造更多的利润。”
“华北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像是棉花,华中地区的产棉区基本都被纺织同业会给垄断了,我们的原材料严重缺乏,三个工厂全天二十四小时开工,消耗是极其惊人的,偏偏棉纱和棉布,又是我们和蒋统区主要的交易商品。”
“我最近才听说,沪市居然在闹煤荒,煤球的价格从民国二十九年的四块钱一担,涨到了现在的三十块钱一担,这直接危害到了帝国的利益,市政府和工部局也包括帝国的煤炭统制机构,都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局面。”
“而华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如果我的船队从津城装船运到沪市,成本其实也不算多,这种东西靠的是薄利多销,走量非常巨大,我们还是有利润可赚的,也能缓解沪市的煤荒,打击那些不法行为。”
“眼下的问题是,我对华北地区非常陌生,华中联络部的太田泰治部长答应为我疏通华北联络部的关系,但这远远不够,我希望将军阁下能够提供一些扶持,北平分公司也会为司令部创造更多的利润。”陈明翔说道。
采购货物这点事并不麻烦,只要价钱方面合适,不用担心买不到足够的物资。
分公司所面临的问题是,但凡能够赚大钱的货物,那肯定是属于物资统制的范畴,无论收购还是运输,都要受到严格的限制,说白了,就是看关系到不到位。
而兴亚院华北联络部,是华北地区物资统制的管理机构,华中联络部的太田泰治将军,已经答应疏通华北联络部长盐泽清宣的关系了。
其次就是运输过程的检查,最为关键的是宪兵,只要这一关通过,就没有太大的问题了。
所以,陈明翔下午来到了驻沪宪兵司令部,把在华北开展业务的打算,向木下荣市少将做了认真的汇报,这件事情需要取得他的支持,当然,宪兵司令部也会因此而获得极大好处。
华通贸易公司在华中地区的走私纯利润,与宪兵司令部是五五开,但华北方面的货物,最多只能给两成。
俗话说得好,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虽然找到了上层的关系,可采购和运输各个关口都需要打点,这就极大的压缩了利润。
“你的这个想法我是支持的,特别是苏洲的三家纺织厂,投产以后的原材料就是很大的问题,帝国商人也意识到了你的威胁,我听说,他们正在投入大量的人力,在苏浙地区抢购棉花,但考虑到战争的需求,军方也不能采取干预手段,大环境对我们是不利的。”
“沪市的煤炭主要来自华北地区,市面上不法商人搞煤炭投机,导致煤价居高不下,对此,兴亚院华中联络部、工部局煤斤统制委员会和石炭联合会,对此非常痛恨。”
“如果你能建立稳定的煤炭供应,把煤价拉下来,这倒是个好事情,从帝国的长远战略出发,我们也不希望沪市的物价高的太多,这会影响到社会稳定,损害帝国的利益。”
“你能为帝国在沪市的实际困难做出考虑,我感觉到非常高兴,这样,出发之前先到兴亚院华中联络部备案,获取销售煤炭的资格,我帮助你拿到仓库和煤球厂,这样才能运作起来。”
“采购煤炭平抑物价,这件事一定会得到兴亚院华中联络部的支持,这也是他们的成绩,也是我们宪兵司令部的成绩。”
“通过华中联络部,在华北的煤矿购买煤炭,这根本不是问题,最关键的还是运输,撬动整个沪市煤价的杠杆,需要的煤炭数量相当惊人,为此,你要解决船只这个最大的基本条件。”木下荣市笑着说道。
第六百六十三章
解决问题的渠道

沪市的老百姓,主要是以煤球作为做饭烧水和取暖的燃料,因此,这是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以前的来源,有印度的进口煤炭和华北的国产煤炭两个渠道。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主要由英国公司经营的印度煤,已经不可能再运到沪市了,煤炭方面主要依赖于华北地区的供应。
日军把煤炭列为重要的管制品,把华北地区的优质煤炭,大量掠夺到日本,对沪市的供应实施严格的限制。
日军的策略是降低煤炭用量,为日本国内节省出更多的资源,倒是没有不让沪市的老百姓用煤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4/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