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网(校对)第3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1/561

第六百五十四章
把握机会

“这些日本侵略者简直毫无人性,一个星期的时间,粮食配给每人才给两斤多大米,也就刚够喝稀饭的,他们难道非得让沪市饿殍遍地才甘心?”王真气的在客厅里来回走动。
陈明翔这种身份地位的人,当然不可能缺少粮食,社会局、外务办、保安司令部、稽查队、特工总部、公共租界工部局,光是这些机构,他一个人能领到好几份大米呢!
特工总部肯定不缺米,清乡委员会也不缺米,自己吃的话,李仕群打个电话就能送来一吨,更别说他可以走日军的配给,宪兵司令部、海军陆战队司令部,这都没有什么问题。
陈明翔在沪市可是有两家昌茂米行的,卖的大米贼贵,完全就是黑市价格,就这样每天也只能营业两到三个小时,而且还得分一三五和二四六。
给日本人的“解释”,这两家米行是供应宪兵司令部和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日常粮食消耗的,而且也是事实,所以才没有被人告状。
“侵略者会有人性吗?要不然咱们俩今天晚上开始,你拿着棍子我拿着砖头,打死一个日本鬼子,一天就能节约两斤口粮,一年最少七百斤,一个月咱们打死三十个没问题吧,那得省出多少粮食来?”陈明翔说道。
“呸,有你这么说话的吗?会不会聊天啊?我知道生气没有用,可这些话把我憋坏了,不和你说和谁说?”王真气笑了。
“计口授粮刚开始实施,走势会越来越糟,想要采取点措施还没有到火候,虽然话说的有点难听,可这是实话。”
“你瞧着吧,人在饥饿的驱动下,是能够爆发出巨大力量的,可惜,我们军统局没这本事,不能加以引导。”陈明翔说道。
“你是说工厂的工人们会因此而罢工吧?”王真笑着说道。
“真真,你难道不明白,如果女孩子太聪明了,是不招男人喜欢的,不怕找不到婆家吗?”陈明翔翻着白眼说道。
“一边去,我找不到人要,你就给我负责!类似这种罢工的事,我们军统组织肯定干瞪眼,但是地下党的组织却有极大优势,他们在这方面的本事,连委座和戴老板都害怕!”
“先等等,看着温度差不多的时候,我去找找郑同辉,他可能和地下党的工人组织有联系,日军在战争期间物资消耗巨大,指望着沪市的工厂为他们提供战争物资,肯定不敢大开杀戒。”王真说道。
这个女孩子真是冰雪聪明,她也看到了日军的软肋所在,不是不敢杀人,而是不能杀人,把沪市变成一个烂摊子,这明显不符合日本军部的意图。
只要工人们没有砸机器烧厂房,而是相对温和的罢工抗议,日本商人肯定就要着急,他们会主动和军方商议。
“你想到的事情,人家未必想不到,这么说吧,到时候我们不去联络,地下党也必然要行动,山城政府的那些官员,对工人是从上往下俯视,地下党是平等对待,这里面的差距可就大了。”陈明翔说道。
农民、工人和大学生,这都是地下党扎根的基础,山城政府是由资本家和军阀组成的,不要说什么发动,不被暴动就不错了!
两人正在家里谈论这个事的时候,警卫到客厅来报,说是兴亚院华中联络部的太田泰治将军前来拜访。
陈明翔知道,这个老鬼子肯定是为日本军部的任务来的,而且,那些日本纺织商人,必然给兴亚院施加了压力。
“将军阁下如果有什么吩咐,给我打个电话就是了,何必亲自跑一趟,快快请进!”陈明翔对着太田泰治笑着说道。
这是在客厅的门外,汽车直接能开到台阶下面,没必要迎到大门口,马拉别墅的面积有点大。
“陈君,我实话实说,日本纺织同业会沪市分会的人,通过在日本的总部,向兴亚院提起抗议,认为你给的价格实在太低,连成本价也达不到,他们无法接受,要求华通贸易公司提高价格。”
“军部对这个事非常不满,就像你说的,这些帝国商人的表现极其糟糕,享受着军方提供的大量资源和便利条件,却在需要他们的时候掉链子。”
“但军需保障是第一位的,我奉命来和你沟通,与蒋统区交换物资的事情不能耽搁,你有什么好点的想法?”太田泰治说道。
进门之后连句客套话也没有,直接就说物资交换的事情,由此可见,这个问题是比较急迫的。
话里也透露出,日本财阀的势力相当惊人,就连军部也得妥协,兴亚院华中联络部受到了来自东京的指令,既要提高给日本商人的收货价格,还得完成和蒋统区的收购任务,估计太田泰治的心里也在大骂。
“将军阁下,我们和山城政府的物资交换,主要是以物易物的方式,而且法币贬值的速度很快,给帝国商人的价格高,华通贸易公司就要受损失,这个事,我需要向宪兵司令部木下将军报告。”陈明翔说道。
在大多数时候,华通贸易公司和军统局的走私,都是用棉纱、龙头细布、花纱布、橡胶轮胎、五金、药品等物资,兑换同等价值的国统区战略物资,双方各自把货物出售,再换成资金,这样大家都有更高的利润,单纯用钱买货的时候只是少数,要看实际需求。
可随着法币贬值,国统区的物价在上涨,再给日本商人出高价,华通贸易公司就没得赚了。
从国统区采购什么价格,运到沪市加上运费和利润什么价格,这都是有限制的,不是随便就能加价,日本商人的货物开价太高陈明翔不买,陈明翔的货物卖价太高,日本商人也不接受。
“不要去找木下将军,我来之前和他谈过,他是坚决不答应的,认为你给的价格合情合理,如果抬高收购价,将有损军方的利益。”
“陈君啊,这是我在华夏最后一次为军部完成任务,等到兴亚院撤销,我就回到国内转为预备役了。”
“我希望在回到日本之前,把这件事漂漂亮亮的办成,这对我很重要。兴亚院华中联络部还有一点便利条件,你有什么想法可以提出来,我们商量一下可行性。”太田泰治说道。
第六百五十五章
把握机会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陈明翔自然知道兴亚院的资源极其丰厚,这可是日本各方势力在华夏的最高统治机构,早就想撕下一块肉来了。
“我给蒋统区商人的价格是固定的,首先,采购价格不是不能提,但提升的空间不会太大,二十支纱一件最多四千五百块,龙头细布一件最多六千块,他们很有利润空间。”
“其次,我需要兴亚院华中联络部对我的交易提供补贴,弥补我的损失,棉纱一件补贴两千法币,棉布一件补贴三千法币。”陈明翔说道。
“陈君,这个补贴我能想想办法,可具体数目太大了吧?虽然兴亚院的确掌握一部分沪市收缴的法币,可没有合适的理由,我也不能随意把帝国的资源批给你。”太田泰治说道。
他以为陈明翔是在狮子大开口,借这件事勒索兴亚院华中联络部,他身为负责人,也的确有能力做到,可问题是,等到大东亚省和兴亚院交接的时候,账目方面是要出问题的。
当然,他也不是不知道变通的人,只要有合适的理由,这几个字就是关键所在,他暗示陈明翔,如果你的理由充分,也是能操作的。
“将军阁下误会我的意思了,我不是非要占兴亚院华中联络部的便宜,而是只有这么做,我才能完成派遣军总司令部给我的任务,百分之六十。”
“把华通贸易公司半年甚至是八个月的数量,压缩到三个月内完成,对我和蒋统区的客户来说,都是沉重的压力。”
“他们想在短时间内筹集到大量战略物资,就得出高价去购买,其中产生的差价,是要算在我头上的,如果您给我半年时间,我一分钱都不会多要。”陈明翔说道。
军统局的经费太紧张,戴老板都有点发愁了,上峰有了难题,下级当然要排忧解难,借助这件事为局本部捞点钱,那也减轻自己为日本人走私的愧疚感,尽管这是在执行任务。
这个理由真是太强大了,谁都不能指责他,谁不服气自己去完成这个任务,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嘛!
“如果我想要百分之百的完成呢?”太田泰治问道。
进了预备役基本和退休是等同的,可如果做到了军部的指令,待遇是绝对不一样的,更重要的是,他担任这个联络部长的期间,也有一些私下的小动作,万一被人给揪出来,后果也是很严重的。
有军部的庇护那就不一样了,谁也不能把他怎么样,可以带着在华夏搜刮的财富,舒舒服服的在家里安享晚年。
“商人逐利,在绝对的利益面前,商人敢践踏一切法律,除了纺织品的法币的补贴,我还需要一笔硬通货。”
“这次交易的数量太大,沪市的市面上,短时间内根本没有这么多可供交易的物资,日本商人也不会给太多的棉纱和龙头细布,我们华通贸易公司必须要拿出一部分现金。”
“我希望联络部能够支付一笔美元和黄金,占据现金款项一半的数量,其余的可以支付法币,我有九成把握完成您下达的指标。”陈明翔说道。
华通贸易公司的现金流,因为纺织厂搬迁的缘故,明显不够本次任务的,需要兴亚院华中联络部提前支付款项。
“真能拿到这么多战略物资,我认为是值得的,这就不是钱能衡量的东西,我马上向兴亚院请示,尽快促成这件事,你现在就把这个理由变成文字,写一份申请给我。”太田泰治说道。
这份报告实际上是他来口述,陈明翔来书写的,每个字都斟酌推敲,务求达到最好的效果。
双方真是言谈甚欢,太田泰治还在马拉别墅吃了晚饭,才带着“申请”满意而归,这次可是双赢的局面。
“这些日本人口口声声为天皇效忠为帝国效命,张嘴闭嘴都是武士道精神,可在捞钱这样的事情上,与汪伪政府的汉奸们没有两样。”王真鄙夷的说道。
“以前他出任军职的时候,估计肯定是这个样子的,可转成行政事务官员以后,思维方式就要发生改变,你指望一个要转入预备役的将军为国家效命,这不是讽刺吗?”
“太田泰治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捞一笔银子养老,顺顺利利完成交接,你可见有几个人能逃过黄金美元的诱惑?”
“这是个好事情,我为军统局获取了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增长,其中两成都是黄金美元这样的硬通货,戴老板一定会满意的,你抓紧时间把我的意思发给局本部,备货才是关键。”陈明翔说道。
王真明白他的意思,法币补贴和一半货款他不会留下一分钱,但是另一半货款的硬通货,只能给局本部两成,其余的三成要转变成法币,同时呢,三成的硬通货就留在了直属站。
不是陈明翔贪婪,而是别有用途,走私买卖不是那么容易做的,方方面面的关系都要打点。
审批这笔费用并且拨款的太田泰治,肯定要从中拿到一份,这么大的采购数量,驻沪宪兵司令部那边也得打点。
光是驻沪宪兵队还不行,交通运输线路的所有宪兵队,都要分到一点,这个巨大的网络,多少银子都不够!
“春风的电文你也看到了,他不但给局本部解决了经费问题,更重要的是,搞来了一大笔美元和黄金,我想过了,这笔硬通货就留在局本部,不到关键时候不能启用,黄金和美元的牌价每天都在上涨,这时候作为经费实在太亏了。”戴老板笑着说道。
“这是趁着日本军方物资耗损严重急于补充的机会,才搞出这么多的外汇和黄金,日本政府的财力和军统局差不多,都是捉襟见肘,不是这样的事情也舍不得动用外汇。”
“我这就给所有的部门发电,把仓库里储备的物资全都统计一遍,估计应付这次的任务是绰绰有余的。”
“但为了配合春风的策略,我打算按照三三四的比例发到沪市,以后这价格该涨涨了。”毛仁凤说道。
“日本人这是拿着从沪市兑换中储券的法币,再来国统区交易物资,想想这件事就觉得憋屈,好在这是暂时性的,等到军统局的中储券假钞印制出来,我们的情况就要好转很多了。”戴老板说道。
第六百五十六章
兑换带来的难题
随着法币在国统区的不断贬值,军统局的经费也变得入不敷出,仅凭走私带来的收益,根本无法维持这个庞大的特务机构运转,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戴老板采取的策略就是印制假钞。
其实汪伪政府的中储券,刚刚发行进入金融市场的时候,军统局就动过这样的念头,但当时中储银行的手段并不激烈,法币和中储券并存,而且法币在货币市场是占据主流的。
因此,军统局只是组织技术人员研究中储券,还没有正式采取行动,想要破解一种货币的印刷秘密,也没有那么简单。
当汪伪政府宣布禁止法币流通之后,戴立迅速请示山城政府的首脑,寻求美国政府的援助,希望利用美国先进的印刷技术,破解汪伪政府中储券和华北伪政权联银券的秘密。
在美国的宋部长与美国方面沟通后,得到了相关的帮助,美国的一家造币厂经过仔细鉴定中储券和联银券这两种货币,专家认为完全没有问题,可以大批量的防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1/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