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网(校对)第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561

陈诚轮也来到小摊吃饭,眼珠子溜溜乱转,吃完后坐着黄包车,到了一处花园式洋房的大门前,一看门牌号,陈明翔就知道他找的是谁,汪经卫大汉奸伪党部的副秘书长陈纯普,事情越来越有意思了。
过了半个多小时,陈纯普用车把陈诚轮送回公共租界,等到中午也没有出来,陈明翔就回到公司,不路面肯定是不行的。
“琨瑜,你怎么来了?”刚进办公室,陈明翔就见到了自家的小师妹。
“我就在公共租界上班,距离你的公司还不到十分钟路程,也不知道去报社看看我,等了你一个多小时,说吧,怎么补偿我?”陆琨瑜笑着说道。
“这都十一点半了,当然是去西餐厅了,师兄请你吃牛排喝红酒,不能饿着我最喜爱的小师妹。”陈明翔笑着说道。
陆琨瑜自从在《新闻日报》做记者后,两人很长时间都没有见面了,陈明翔这两个月忙着办公司,也抽不出空来去看她。
来到德大西菜社,一人点了一个中排,要了一个洋葱汤,要了一份蔬菜沙拉,然后开了瓶波尔多红酒。
“这是沪市最有名的西餐厅,我一直都想进来尝尝,今天总算是满足心愿了。”陆琨瑜说道。
“没那么惨吧?按照沪市的新闻界待遇,你大概一个月能收入一百五十法币或者大洋,天天来吃不现实,一周来一次是没有问题的。”陈明翔说道。
“我是实习记者,现在只有一百块钱的工资,自己留下五十块钱作为生活费,每月要向家里交五十块,我爸那点翻译费,都给我哥寄过去了,哼,重男轻女的老古董!”陆琨瑜嘟着小嘴说道。
陈明翔拿出钱包,抽出十张一百元面额的法币递给陆琨瑜,现在也是个有钱人,这点不算什么。
华通贸易公司账面上是纯利润四十余万,这里面他能分到近十万块法币,私下的操作,也有五万块的收入,这笔钱他拿了三万,周海文拿了两万,其余的作为公司员工福利。
仅仅一个月时间,他就拿到了十三万法币,有时候真难以相信,前居然会来的这么快。家里的那些大黄鱼,还没有算上呢!
“这也太多了,给我两张就够了!”陆琨瑜从小到大,还没有一次见过这么多钱呢!
“对你师兄来说,现在钱不是什么问题,公司有特别通行权力,有的是生意来找我,要不是怕惹麻烦,我给你买辆车都轻而易举。这样,我每月给你一千块,女孩子家要买衣服买首饰买化妆品,没钱哪行啊!”陈明翔不当回事。
陆琨瑜早就把自己当成是陈明翔的媳妇了,花自己男人的钱是应该的,也没有再说别的,两人都知道对方的心意,争论这个有意思吗?
吃着牛排喝着红酒,陆琨瑜开始说起了自己在沪市的见闻,那些被日军飞机轰炸和被炮击的地区,特别是罗店,到处是残垣断壁杂草丛生,闸北地区更惨,一家家的工厂成了废墟,看起来满目的荒凉。
沪市只是表面的繁荣,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难民,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只能去做码头、港口等地做苦力,即便是有些做了小买卖,还要受到汉奸特务包括帮会的欺负。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政府都战败了,老百姓的日子能好过吗?但这不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能活着就是福气。”
“你以后记住,遇到麻烦的时候,特别是日本宪兵、特工总部的特务还有警察,就告诉他们,你未婚夫是特工总部的翻译科长,你这么一个漂亮记者,那些禽兽们鬼知道能做出什么事情来。”陈明翔特意交代。
绝对不能泄露自己的身份,哪怕是对着自己的爱人,这是铁的纪律,也是特工的基本守则。
“陈科长,我是警察局卢应局长的亲外甥宋博海,现在担任督察处的督察,这两天还想去拜会您,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这位小姐是?”一个二十六七岁的小伙子,走过来说道。
穿的西装革履,打扮的倒是很精神,从面相上看,是个挺精明的家伙,身边带着一个很时尚的女孩。
“这是我未婚妻陆琨瑜,在《新闻日报》做实习记者,以后警察局方面,还请宋督察多多帮忙。”陈明翔站起来和他握了握手说道。
“绝对没有问题,有不开眼的警察敢找陆小姐的麻烦,只管报我宋博海的名字,或者直接给我打电话,这是我的名片。陈科长,给属下个面子,今天二位这顿饭就由我来买单吧?”宋博海倒是挺会找机会。
“卢局长和我提起过你的事情,回去后,抽时间做一份科室筹备方案给我,送到特工总部翻译科就行了,一定要摸清楚港口的情况。”
“其中包括平面图、帮会势力、走货的商家、定期的船只和运输队等等,越详细越好,不要着急,我需要真实的资料。”陈明翔说道。
第四十六章
有情况

多了解沪市一些重点场所的情况,对自己执行任务会有很大帮助,尤其是港口,这里已经成为日本侵略者进行战争的桥头堡,掠夺华夏财富的中转站,尽管已经没落了,可是目前还有英美德等国家的商船在这里装船卸货。
日本政府暂时还不敢和英美开战,英美商人的货物运输暂时还正常进行,这也是华通贸易公司的重要运输途径。
宋博海有没有能力先不说,从警察局调集资料是轻而易举的,眼下的沪市,警察和帮会勾结也不是什么新闻,这叫做充分利用资源。
“师兄,警察局的人为什么要对你这么恭敬?”陆琨瑜好奇的问道。
“你也知道,日本人对国统区实行经济封锁政策,而沪市的对外贸易是相当发达的,为了禁止战略物资进入国统区,日本宪兵司令部准备在明年组建稽查队,挂靠在特工总部下面,目的是要管控沪市的所有物资进出。”
“这是个要害部门,权力非常大,如果没有稽查队的放行条,一旦宪兵发现有违禁物资,轻者没收罚款,重者就要挨枪子。”
“日本宪兵不会说华夏语,我偏偏是外语专业,前段时间解救那些被扣押的商人,为特高课捞了一大笔钱,可能要出任稽查队和宪兵司令部之间的翻译,等于是宪兵司令部的代表。”
“我能跟日本人说上话,而这个宋博海想到稽查队上班,就是想捞钱,所以找我走关系,他是警察局长卢应的外甥,如果这个事情成了,你在警察局都能横着走。”陈明翔笑着说道。
“还好只是当稽查队的翻译,做的事情也是物资稽查,在老百姓眼里还算不上大汉奸,真到了什么警卫队、行动队抓捕抗日分子,我天天都要为你提心吊胆的。”陆琨瑜似乎松了口气。
从陈明翔被逼着进入特工总部开始,他就已经是汉奸了,好在属于文职,手里没有沾染抗日志士和老百姓的血,属于可以原谅的那种。
但陆琨瑜没有想到,陈明翔居然得到了日本人的赏识,要到关键部门工作,陷的是越来越深了。
在大马路的洋行给陆琨瑜买了两件皮衣、两套裙装和两双鞋子,又买了两条围巾和两个皮包,转眼之间就是上千块法币,看的陆琨瑜目瞪口呆。
“琨瑜,今天买了这么多的东西啊,我瞧瞧,天啊,全都是进口货,价格好贵的,平时我也就是只敢看看,你家里这么有钱啊!”到了报社,对面的女同事凑过来一瞧,顿时大呼小叫起来。
的确,以报社的工资来计算,普通记者一年也攒不下这些钱,但在沪市已经属于不低的收入了,纺织厂的熟练工一月也就是三十多法币。
陆琨瑜看到陈明翔的钱包里,最少也有三千多法币,按照现在的粮食价格,一石米也就是一百二十斤米,售价才四十法币,换算下来太惊人了。
这个陈诚轮一个下午都没有出来,到底搞得什么名堂?可惜自己没有助手,没法二十四小时都等着他,势单力孤啊!
把烟头扔在地上,陈明翔转身刚要回到自行车旁边,一个十来岁的少年从旁边经过的时候,不小心撞了他一下。
“小子,没想到你动作倒是挺利落,可惜你今天选错了目标。”陈明翔抓住了这个少年的手,而脏乎乎的小手,抓着他的钱包。
少年看上去也就是十五六岁的年纪,虽然眼睛又黑又亮很招人喜欢,但是面黄肌瘦,身上的衣服也破破烂烂的,布鞋露着脚趾头。
“叔叔我错了,您就饶了我这次吧!”少年哀求着说道。
这次的确选错目标了,对方的手比他还快的多,而且手的力道相当强,想逃跑都没有机会。
“你小子还是个惯犯啊,行了,你也别跟我装可怜相,给你十块钱,算你这次没有失手,回去不会被老大打死。”陈明翔从钱包里拿出十块钱法币。
沪市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据说就有些杀千刀的混蛋,专门逼着一群孩子做小偷,偷到了有饭吃,偷不到就挨饿挨打。
这些孩子们就算被抓到,当事人顶多打两巴掌踢两脚,谁也不会真的送到警察局,那是闲的蛋疼呢!
少年看着陈明翔的钱包,眼睛都要瞪出来了,里面最少也有上千法币,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人,居然这么有钱。
“我又不是专门做贼,要不是因为逼得没办法,谁愿意做这样的行当,叔叔,您是个好人,救救我们一家人吧,我做牛做马报答您的大恩大德。”少年居然当场就要跪下。
“别在这里出洋相,趁着我心情好,你跟我说说怎么回事。”陈明翔一把拽住了他。
少年名叫薛小鹏,是北平人,在日军攻占北平的时候,跟着父母和姐姐来到沪市的亲戚家避难。
谁曾想,日军没多久又攻占了沪市,在大轰炸的时候,父母和亲戚一家都没能逃过一劫,也说得上是多灾多难。
姐弟两个目前暂时住在公共租界的棚户区,姐姐薛琳来之前是个学生,靠着卖香烟赚两个钱买米。
好在薛琳找了个对象叫李镇东,家人也都死在大轰炸中,他在码头上当搬运工,勉强能维持三口人饿不死。
可惜现在姐夫卸货的时候出了意外被砸断了腿,不但没有钱治疗,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看到家里的情况,当街卖报的薛小鹏只能铤而走险,这小子天天在沪市街头混,这种事情倒也熟门熟路学过两手。
可真正有钱的主,他偷不到也不敢偷,加上经验欠缺动作不够敏捷,还挨了两次揍,幸好没被人打死。
“我跟你去家里看看,你说的是实情,我可以考虑帮你们一把。”陈明翔笑着说道。
沪市几十万的难民呢,他是没能力帮助太多的人,可既然已经撞上了这档事,不管也有点说不过去。
一家三口人的生活也没几个钱,三十块钱足够了,对他来说是小事一桩。手指头缝稍微漏点出来,就够吃饱饭的。
第四十七章
有情况

自从日军攻占沪市以来,公共租界的人口数量暴涨,从一百多万涨到了四百多万,一下子涌入两百多万难民,由于没有足够的地方安置,大部分人甚至是睡在马路上。
因为仓促逃命,没有携带多少衣物,更不要说是粮食,他们目前缺衣少食没有工作,挨饿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甚至还有卖儿卖女的。
破烂的草席窝棚,破烂的衣服和鞋子,因为饥饿而双眼无神的老百姓,饿的哇哇直哭的孩子,眼前的一切,都让陈明翔感到无比的痛心。
可是碍于自己的任务,他没法为这些灾民做什么事情,善心大发的人,是不会得到日本人器重的。
“姐姐、姐夫,我今天遇到一个好心的叔叔,带他来看看你们,他愿意帮助咱们家。”薛小鹏进门就说。
这是一个公共租界搭建的棚户房,也是薄板房,到处都在漏风,几平方米的面积,屋里除了锅碗瓢盆,几乎没有什么东西。
薛琳是个二十四岁的女青年,尽管在这样的情况,也没有蓬头垢面,收拾的倒是很干净很利落,齐耳的短发,穿着粗布衣服,长得挺清秀挺漂亮的。
李镇东大约二十七八岁,身材很魁梧,躺在一堆破棉被里咬牙忍着剧痛,却一声都不吭,也是条汉子。
“谢谢恩公伸手帮助我们一家,我李镇东愿意把这条命交给你,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李镇东竟然翻身给陈明翔磕头,稍微一动,头顶就开始冒汗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