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网(校对)第2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1/561

“一个吴凯先不值得我动这个心思,他和军统局又没有什么冲突,我到委座办公室汇报工作的时候,顺便提一句就行了。”戴立说道。
军统和中统几乎是井水不犯河水,老死不相往来的关系,谁也不会向谁通报情况,戴立的做法看似大惊小怪,其实不然。
这两个机构关系越是恶劣,老头子越是放心,假如军统和中统混到一块,那就谁也逃不掉被裁撤的命运,这种现象是雷区,谁也不敢越界。
“总座,周希垣这个叛徒实在太小心了,我们很难跟踪他,而且出入都带着特工总部的特务,杀起来不那么容易。”汪福浅两天后,有些沮丧的说道。
“他住在特工总部行动总队第四行动大队的队部,我们只能选择在他外出的时候动手,可这个混蛋坐着防弹汽车呢!”
“眼下情报组的车辆没有到位,加油都成问题,买来也没法开,骑着自行车追不上他。”盛志成也觉得很丢人。
万利浪自从成为特工总部杭洲试验区的区长后,他陆续把自己管辖的第一处和第四行动大队的骨干,分批调到了杭洲,这也是担心总部的各部门,会和杭洲试验区抢地盘,所以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完成对杭洲的布局。
但是周希垣却留在了沪市,就住在第四行动大队的队部里,暂时还没有走。他为破获军统沪一区立下了大功,除了得到日本人的一大笔奖金,还被李仕群任命为杭洲试验区的督察,还会出任副区长的职务。
对万利浪来说,这家伙是个难得的人才,光是那份忍耐力,就让人刮目相看,等到了杭洲,一定会对当地的军统势力,造成致命的威胁,这家伙也没有别的退路了,军统局肯定会找机会除掉他。
周希垣以前不是打游击就是做潜伏工作,既然沪一区被掀翻了,公共租界也被日军占领了,他的威胁也降到了最低,所以要求最后一批撤离。
留下来也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就是享受一番,杭洲虽然是天堂美景,但是风景再好,繁华程度照着沪市差的就太远了。
第五百四十五章
风云再起

毛三木对于这样的情况也觉得很尴尬,关键是已经上报了局本部,戴老板还对这个刺杀目标非常赞赏,专门来电表扬他们主动为军统局铲除叛徒,并且期待为军统局沪市行动总队庆功。
可现在呢,要杀的目标根本锁定不住,行动更是无从谈起,自己打了自己一巴掌,怎么向戴老板和局本部交代?
本来行动总队在沪市的开局挺顺利的,偏偏挑了块硬骨头啃,周希垣这个叛徒,对沪一区的覆灭有关键性作用,这样的人必然是很难对付的。
“既然已经上报戴老板,行动总队要对周希垣实施制裁,那就必须完成任务,我们总不能和戴老板说,这个家伙太狡诈,短时间内杀不了他,先换个容易点的目标吧?”毛三木也觉得头疼。
他也知道自行车追不上汽车,自从日军攻占租界之后,汽油被严格管制,逼得那些有钱人,也减少外出乘坐汽车的次数,改为乘坐黄包车,电车停止行驶,公共汽车也停止行驶,自行车的数量因此而暴增。
可特工总部这样的特务机关,汽油的使用还是有特权的,周希垣的汽车根本不受影响,这就造成了跟踪方面的巨大困难。
“总座,当初杀张骁林和傅箫安的时候,也是苦苦等待了很长时间,因为对方防守非常严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加上现在的情况比原来还要糟糕很多,公共租界全都是日本宪兵和海军陆战队,戴老板会理解我们的。”
“任务必须要完成的,可针对周希垣的行动,并不妨碍我们杀别的日伪人员,眼下的重要工作是扰乱敌人的注意力,也是给郊区的游击队提供一些帮助。”盛志成说道。
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毛三木也点了点头,这也是行动总队的开局太过于顺利,把他的思维带入了误区,认准一个目标就想着尽快完成。
可市区内特别是租界,情况不同于郊区,这里日伪人员密布,行动起来非常困难,如果死咬着周希垣不放,会耽误了行动总队在沪市的战略意义。
“课长,我们安排手下的密探,对法租界范围内三十多个特征明显的人进行跟踪和监控,目前已经排查了二十多个人,目标进一步被缩小了,最迟一周就能把这个人揪出来。”市川说道。
“辛苦了,市川君,等抓到吴凯先以后,我一定会向木下将军为你们请功的,自从特工总部开始慢慢撤离沪市,特一课还没有什么亮眼的成绩,这个人的分量很重,抓到他,我们特一课也能扬眉吐气了!”南造云子说道。
对于吴凯先在沪市潜伏,日伪方面实际上早就知道,可为什么直到现在才对他动手呢?
吴凯先潜伏的地方是法租界,以前日本碍于法国政府的轴心国成员身份,无法对法租界采取强硬措施,渗透的力度比公共租界要小一些。
其次,吴凯先藏身的地方,只有杜老板派遣的专门联系人才知道,哪怕是吴凯先的下属组织成员,也是不知道的,行踪非常隐秘,不容易被察觉。
再有,吴凯先的作用是联系沪市工商界和金融界人士,为山城政府提供物资支援,维护法币在租界的流通,保障山城政府的经济和金融利益。
他领导的组织属于中党部和政府性质,虽然也收集情报,可不像军统和中统这样的特务机关,在刺探情报的同时,还要铲除汉奸刺杀日军,危害程度轻的很多。
军统沪一区被破获,也让特一课收获不小,南造云子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线索,吴凯先有个老仆人,居然是特征明显的瘌痢头,也就是有一部分头发脱落,多是疥疮、皮炎或者头廯造成的。
南造云子明显感觉到自己在宪兵司令部的处境艰难,木下荣市少将对她从来都是公事公办的嘴脸,对她的评价非常低,原因就在于,她组织的行动次数很多,可无一例外的都失败了,连军统沪一区这样有价值的目标,也是被特工总部给破获的。
为了改变自己的处境,她决定出手抓捕吴凯先,利用这个山城政府高官,来扭转自己在上级心目中的形象。
特一课的日本特工数量并不太多,但是,每个人都有几个密探,平时就在租界转悠,搜集抗日组织的情报,跟踪可疑人员。
这次,南造云子动用了所有的密探,在法租界地区密查所有的瘌痢头,当然是有条件限制的,年龄必须在五十岁以上,一个个的跟踪调查,使用排除法来定位吴凯先的住处。
山崎一郎,以前是井上公馆的秘密成员,也是虹口区日本浪人的首领之一,表面上虽然是个商人,可实际上却和驻沪宪兵司令部有很深的关系,是特高课特二课的耳目,甚至有编制。
自从日本占领沪市,他仗着宪兵队的庇护,在沪市无恶不作,绑架勒索、拦路抢劫、掠夺金属物资等等,也获取了大笔的财富。
有了钱之后要干嘛呢?
当然是享受生活,用沪市老百姓的血汗,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
“日本人绝对想象不到,我们居然敢在虹口区动手,这里是华夏的土地,可在他们的眼里,却和日本的土地没有两样,瞧瞧,行事是何等的嚣张!”盛志成看着日本酒馆的门口说道。
民国三十一年到沪市的虹口区走一圈,不知道的还以为到了日本,遍地都是日本人的住房、商店、酒馆、旅店等建筑,还有所谓的娱乐场所,满大街走动的绝大多数是日本人。
尽管日本侵略者在沪市推行节约电力的措施,连租界的红绿灯也不准开,限时关灯压缩用电量,可对于虹口区的日本人却非常宽容,到了晚上一派灯红酒绿的热闹氛围。
三三两两喝的站都站不稳的日本浪人,摇摇晃晃的在大街上滋事,普通的日本侨民也得躲得远远的。
山崎一郎和几个浪人拿着酒壶从酒馆里出来,他住的地方距这里不远,没有坐汽车的必要。
距离家门口还有两百多米的时候,一个拐角突然跑出一个家伙,似乎是太着急,把山崎一郎撞倒了,停也没停就跑远了。
几个浪人破口大骂,可是等他们听到山崎一郎微弱的求救声,才看到这个首领的胸口心脏部位,居然插了一把匕首!
第五百四十六章
风云再起

虹口区日占区是日本在沪市经营多年的据点,而且还是驻沪海军陆战队的大本营,居住了九万多日本侨民,被誉为是“小东京”,这样的地方也能出现这种恶劣事件,引起了日伪的极大恐慌。
“回来了,开会的情况怎么样?”王真像个妻子一样,接过陈明翔的西装外套和公文包。
虽然虹口日占区属于海军陆战队的地盘,可被杀的这个日本人,却是宪兵司令部特二课的情报员,陈明翔一大早就被叫到了宪兵司令部,参加五岛茂主持的紧急会议。
“还能怎么样,日本人虽然天天吹嘘狗屁武士道精神,可遇到关系自身生死这样的大事,肯定也会害怕的。”
“特高课制定了一些措施,在案件没有侦破之前,或者说是这种恶劣形势没有明朗之前,所有情报员必须减少活动频率,尽量不要单独外出,特别是夜晚最好不要出门。”
“短时间连续发生多起案件,日本人也成了惊弓之鸟,我听说宪兵司令部、特工总部、警察局、工部局警察部、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沪市保安司令部等部门机构,将要成立一个联合指挥机构,负责对抗日组织的清剿和搜捕工作,这应该是常设机构。”陈明翔说道。
沪市连发大案,压力最大的肯定是宪兵司令部,理论上军警宪特都要服从宪兵司令部的调遣,而且搜捕本地的抗日组织,也是宪兵司令部的主要职责。
木下荣市少将肯定不想把责任全扛在自己肩上,于是就向各方建议成立联合指挥机构,共同维护日本在沪市的利益。
可问题是,这个理由是没有人敢反对的,宪兵司令部的建议也符合实情,比如虹口区就属于海军陆战队的势力范围,海军和陆军那是水火不相容,关系非常恶劣,宪兵司令部的要求到底听不听,还得看牧田中将的心情怎么样。
同样的,特工总部、警察局和沪市保安司令部,都是梅机关的势力范围,工部局警察部是外务省的势力范围,宪兵司令部指挥起来没那么顺手。
“你身兼多职,这时候就发挥作用了,肯定在这个联合指挥机构担任要职吧?”王真笑着说道,坐下来开始泡茶。
“那当然了,在特工总部我是督查室主任,分管着警卫总队,沪市保安司令部我是总务处长兼联络办公室主任,工部局警察部我是副总监和刑事特高课的督察,在宪兵司令部我也是特高课的人,市政府是外务专员,与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的关系也不是秘密,当然会出任要职。”陈明翔笑着说道。
费尽心思把关系网渗透到各个要害部门,回报也是相当丰厚的,沪市日伪的重要事务,基本上都有他参与,由此呢,他的兼职也会越来越多。
“你就臭美吧,日本人内部也存在着很深的矛盾,这个所谓的联合指挥机构,顶多就是做做协调工作,发出的指令都不见得能执行下去,你也就是挂着虚名,说不定连薪水也没有。”王真故意打击他。
这话是绝对有道理的,日本人搞内斗也是人尽皆知的事实,陆军不可能对海军发号施令,海军也不能对陆军发号施令,谁也不用出这个洋相,同样的,这两边也压制不住外务省,人家自成体系。
更何况,大派系内的各个机构,还存在着极深的矛盾,比如特工总部和警察局就经常狗咬狗,宪兵和海军陆战队见面就像是见到仇人,谁也不买谁的账,关系之复杂,一般人听都听晕了!
陈明翔最厉害的是兼职很多,什么地方都能伸手,可坏就坏在他兼职的这些职务,没有实权职务,因此分量还是轻了点。
“你也不用故意来刺激我,听五岛茂私下和我说,这个联合指挥机构的权力非常大,你可能想象不到价值有多高。”
“这么和你说吧,木下荣市的建议,得到日军驻沪各方面高层的看重,升格是必然的,第十三军司令部、方面舰队司令部和兴亚院华中联络部,也包括陆军省驻沪特务机关,都要派人参加。”
“联合指挥机构不但等于沪市军警宪特的总指挥部,而且可能是日军对沪市物资统制和处理租界事务的最高机构,大部分的指令都是从这里发出的,因此,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陈明翔说道。
公共租界在沪市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沪市的物资统制对日军关系重大,但是,公共租界目前被宪兵和海军陆战队占据,外务省实际管理,物资统制则是兴亚院华中联络部来负责,难免有些工作相互扯皮相互制约,成立一个总指挥机构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能够在这个机构占据一席之地,那么,日军和汪伪政府之间的重大举动,他将会提前得知,也能针对性的做出一些应变措施。
“你是不是故意的,刚才干嘛不一块说出来,很喜欢找刺激是吧?”王真气哼哼的踢了陈明翔一脚。
这家伙一定是故意的,算准了自己肯定会借这个事泼他冷水,所以一开始先误导自己,紧接着又把内幕爆出来。
这个联合指挥机构可不是当初工部局警务处的联合指挥机构,含金量太高了,无论如何也得想办法混到里面,抢占一把椅子。
“也不是我要故意瞒着你,既然是这么重要的机构,各方势力协调起来还需要一段时间,牵涉到公共租界的巨大利益,谁都想多抢一份话语权的。”
“按照我推测,海军、陆军、梅机关、外务省和兴亚院华中联络部的驻沪高层,不争吵一个月,估计名单都确定不下来。”陈明翔说道。
“有个事情我想和你说说,现在李桥带着他的一组人,专门负责南造云子的行动,李成梁就向我请示,也要求给他和手下的小组分配任务,你看该怎么回复他?”王真说道。
自从展森和蒋安化两个行动科的主官外调,组建了直属站的情报处,李桥和李成梁就成了在沪部门的领导。
可行动一组有任务,行动二组却在旁边瞧着,身为组长的李成梁就着急了,这不是显得他这个组长没能耐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1/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