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网(校对)第2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9/561

陈明翔和吴四保是两个极端,他属于中间派的人物,为人很好说话,只要是特工总部送到公司的货物,都是见货就给钱,这样的领导容易相处。
其次呢,他的实力和背景不是吴四保能比的,不指望特工总部的力量,直接就是宪兵司令部和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那都是眼下沪市的“主宰”级别。
再有,陈明翔不管怎么说也是市政府的人,是正儿八经有官职在身的,无论外务办专员还是社会局的副局长,都是有实权也有职能的位置,自身的社会地位高。
最为重要的是,陈明翔能给大家带来财富,给下属带来福利的领导才是好领导,钱才是第一位的。
“尽管四保遇到了不幸,可我还是非常尊重艾珍大嫂的,你们也知道我兼职很多,没时间处理琐碎的事务,因此,以后警卫总队的日常工作,我交给她来帮着我打理,你们要积极予以配合,不是重要请不用来请示我。”
“我刚才已经说了,大家混无非就是升官发财,来到警卫总队,就是要为了发财,不用遮遮掩掩的,我就是最大的典型,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没钱是万万不行的。”
“经过我的认真考虑,警卫总队在市区、南市等繁华地段的收益,身为元老,艾珍大嫂和潘搭占据两成,我占据两成,你们三个大队占据三成,警察局占据一成,另外两成给李部长和宪兵司令部。”
“沪西地区也就是公共租界地段,有专门的沪西特别警察总署,艾珍大嫂和潘搭占据三成,我占据两成,你们三个大队占据三成,李部长占据一成,宪兵司令部占据一成。”
“这个方案综合考虑到现如今的局面,也最大程度维护了大家的利益,每个月收到的钱,统一交给艾珍大嫂代为保管,次月的一号分红,希望大不要搞什么小动作,你会得不偿失的。”
“娜娜,梅梅,你们按照我的意思打五份协议出来,大家签字画押,就锁在我办公室的保险柜里,谁敢不认账,我就踢他出局。”陈明翔说道。
从以前只能喝口汤到现在实实在在吃到肉,三个大队长均无异议,潘搭和佘艾珍也觉得合情合理,心里赞叹陈明翔就是会做人。
要说李仕群拿一成分红会不会不满意?扯淡,他人都到苏洲常住了,沪市的事情根本不管,白拿一成分红有什么可抱怨的?
至于特工总部的傅业文等人,陈明翔提都没有提,大家也觉得理所当然,他还不够资格分蛋糕。
“这特工总部哪里还是特务机关,都成聊天的胡同口了,我刚开完会,你们就听到消息了?”陈明翔笑着说道。
佘艾珍等人刚离开,林志江和张进庐来了,这两人是行动总队在沪市的老大,而行动总队控制着一半市区和法租界,估计是担心陈明翔分管警卫总队,会影响到行动总队的收益。
“陈专员,行动总队眼下就剩下一点地盘了,这也是我们支撑经费的主要来源,您可不能太偏警卫总队,那样我们就没活路了。”张进笑着说道。
她是个女人,有些话就能说的出来,也不会遭到陈明翔的反感,同样的话,要是林志江说出来,效果可能就大不一样。
“别跟我哭穷,万利浪到杭洲筹备特工总部的新基地,从第一处和行动总队带走了一大批人,第二和第四两个行动大队现在就是空架子,第三大队的杨杰和你们不对付,实际上就是三个行动大队的数量。”
“别人或许心里没数,但我是知道你们行动总队收入的,不要说是街面的保护费,光是每个月从我的华通贸易公司,就能获得几十万上百万的利润,这也叫没活路?”陈明翔说道。
“我们这些人不愿意跟着李部长到外面闯荡,也就成了弃子,现在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不但拨给我们的活动经费日益减少,连中统那伙人都敢龇牙咧嘴的。”林志江说道。
“这也是大势所趋,沪一区被特工总部一锅端了,陈恭树、齐庆斌那些大鱼落了网,剩下的那些残兵败将,顶多就是在郊区打打游击,掀不起什么大风浪来,你们的价值自然就要降低了。”
“对李部长来说,沪市失去了租界,敌人没有了藏身之所,已经没必要放太多的力量在这里,他的眼睛盯着苏浙一带的巨大财富,眼光上升到了省主席的层面。”
“现在你们应该知足,等到总部搬迁以后,面对的局势可能还要糟糕,费用大幅度被压缩,人员编制也要精简,这不仅仅是特工总部的需要,也是日本人的想法,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老祖宗的道理你们还没搞清楚?”陈明翔微微一笑说道。
这些话倒是实情,李仕群真没必要留下太多的人在沪市撑门面,没那个必要,还浪费资源,等总部搬迁后,顶多也就是安排百儿八十人留守就够了。
宪兵司令部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也不愿意给自己带来隐患,特工总部的特务们不闯祸,那简直是奇迹。
“陈专员,别人我不说,我和志江对您一直以来可是礼数不缺,您得给我们两个想想办法啊!”张进庐急忙说道。
按照李仕群的意思,特工总部大约在要在五月底开始搬迁,六月底全部搬迁完毕,距离现在满打满算也就两个月。
实际上傅业文已经开始了小范围的准备,总务处把特工总部的物资设备装箱,先用火车和汽车运到杭洲,部分家属也提前搬走了,像第一处和第二处,眼下只有几个人。
第五百四十一章
风云再起

不跟着领导走的下属,肯定不是好下属,但是人各有志,有人喜欢升官,享受大权在手发号施令的感觉,有人却喜欢金钱,享受舒适奢侈的物质生活,对此是不能强求的。
林志江和张进庐,都属于后者,论能力在特工总部只能算是中等,只不过当初进特工总部时间比较早,所以才身居高位,李仕群也没有勉强的意思。
“这样吧,你们提前挑选一下,把行动总队的心腹骨干留下,压缩到六十人左右的编制,然后带着厚礼到苏洲去一趟,请部长把其余的人全都调到杭洲总部,这样至少还能保证经费不会被削减。”
“不止是你们,警卫总队也得裁撤编制,可人家是地头蛇,潘搭还是沪西特别警察总署的署长,有的是地方安排,按照我的猜想,沪市的特工总部试验区,最多不会超过两百人。”
“要不是李部长赶鸭子上架硬塞给我,我也不愿意接手警卫总队的这个烂摊子,隔三岔五就有狗屁倒灶的烂事,想想心里就烦得很,你们放心吧,我不会有什么偏向的,躲还躲不及呢!”陈明翔说道。
这话陈明翔说出来,林志江和张进庐是绝对相信的,警卫总队那三核桃俩枣的,他还真没有放在眼里。
“课长,我们发现有人在苏成胜的水果摊,和他暗中接头了,是个穿着风衣戴着帽子和墨镜的家伙,当时街口的人流比较密集,我们跟踪的人员没能锁定这个人。”市川说道。
“不着急,对方很可能是给他下达什么指令,如果我猜测的不错,几天都没有看到苏成胜,明天或许又会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
“我手里有别的事情要做,等着一条大鱼浮出水面,这条线来之不易,你们务必有足够的耐心,一次不行就两次,千万不要太过急躁,这场游戏才刚刚开始!”南造云子笑着说道。
她向来对自己的判断非常有信心,事情的发展也符合逻辑,只要死盯着苏成胜,就一定能有所收获。
果然,第二天南造云子刚到据点不久,苏成胜就再次蹲在了大门外,这也让特一课的特务们兴奋起来。
道理很简单,这家伙推着一辆平板手推车卖水果,而南造云子坐的是汽车,能是一个速度吗?
这就说明一定是有人跟着南造云子,然后打电话告诉他到这里来进行监视,否则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多个据点,为什么就偏偏来这个?
就在陈明翔和南造云子玩死亡游戏的时候,军统局沪市行动总队,也在酝酿着自己的开门红。
得到了华通贸易公司提供的资金,得到了忠义救国军的武器弹药和炸药,所有人都是干劲十足,准备用实际行动一雪前耻。
“总队长,志成手下专门盯着十六铺码头的情报小组,刚才已经传来了消息,今天下午来了几艘日军的运输船,上面装的全都是大米,据说是从杭洲运来的,是给日本第十三军第六十一师团的军粮。”
“按照装卸速度计算,这么多粮食至少要到七点钟才能卸完,所以,今天是绝对没法运走了,大部分都要留在码头,这可是我们行动总队最好的机会!”汪福浅说道。
“原本我们在沪一区的时候,就对沪市的情况很熟悉,尤其是租界地区,想要给敌人足够的震慑,无声宣告行动总队成立,就必须针对日军的要害,粮食,现在属于最为重要的战略物资,上千吨大米付之一炬,将造成极大的损失。”盛志成也说道。
这是在毛三木刚租下不久的房子里,地址位于法租界,由于现在的法国傀儡政府和日本政府是盟友,日军对法租界的管制,远远没有对公共租界那么严厉,也成为行动总队唯一的公开活动区域。
事实上自从沪一区被特工总部剿灭了,日军又攻占公共租界之后,整个沪市的戒备程度也放松了很多。
在日本人的眼里,沪市这座亚洲最大的国际都市,已经是他们控制的地盘了,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挑战大日本皇军的威严。
“戴老板重新组建行动总队,为的就是让我们折腾出点动静来,给沪市的老百姓增加信心,因此,成立后的开局第一战,我们一定要打好,而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我刚来到沪市没几天,对这里的情况还不熟悉,既然你们都认为这个计划可行,我自然是支持的,放手去做吧,万一出了问题我和你们一起承担。”毛三木说道。
陈明翔接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三点多钟了,驻守十六铺码头的执行科报告,日军运来的两千多吨大米,被抗日组织一把火烧了。
新任的稽查队长宋博海,接到电话后被吓得差点尿了裤子,宪兵司令部刚提拔他当了队长,还没等请客喝酒庆祝一番呢,居然出了这样的事情!
“你慌里慌张的干什么?稽查队只负责对货物的检查,又不是负责看管货物,皇军的军粮被烧,那是宪兵司令部的问题,关你屁事?”陈明翔看着脸都吓白了的宋博海,抬腿就踢了他一脚。
神奇的效果,就因为挨了陈明翔一脚,宋博海立刻就平静下来,他也不担心也不害怕了,陈明翔既然发了话,那就等于是日军不会追究他的责任。
凌晨四点多钟,陈明翔开着车来到了十六铺码头,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不来是不行的。
关他什么事情呢?
十里铺码头在公共租界的范围内,陈明翔可是工部局警察部的常务副总监、刑事特高课的督察,这种大案件是他职权以内的。
尽管他不把这两个职务当回事,也不管什么事,可不来就是态度有问题,作为“大日本帝国的忠实追随者”身份,必须要让人看出他的关切。
“这么多粮食,怎么只有这么点被抢救出来了?”陈明翔看着一脸死灰色的宪兵小队长小岛,有点“纳闷”的问道。
满地的火苗和灰烬,可以看得出来,绝对不只是粮食,而且大米也不是易燃品,不到一定温度是不会燃烧的,估计堆放场地里面,有别的易燃品。
大火还没有完全被扑灭,宪兵队和海军陆战队的官兵正在拼命的救火,工部局的消防车也开来了,损失绝对不小。
第五百四十二章
风云再起

“这次陆军的运输船来得太晚了,卸船之后,时间已经到了晚上八点多,第六十一师团的后勤部门,想着明天早晨再开始往回拉,就没有做什么预防措施,随便堆在了地上。”
“您瞧瞧,周围全都是些易燃的货物,桐油、木材、棉花、棉纱,我估计那些该死的抗日组织还使用了汽油,这个码头才几十人,火势一旦起来根本就控制不住。”
“陈君,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关照,好在家里人靠着我寄回去的钱物,还不至于陷入困境,这次我怕是很难过关了。”小岛有些绝望的说道。
他是负责十六铺码头警戒的宪兵小队长,也是第一责任人,出了这样的大事,不被勒令切腹,也得送到监狱待一辈子。
小岛对陈明翔的感激也是发自内心的,自从陈明翔主持稽查队,他收钱收的自己都害怕,在日本的家里,就靠着他的“收入”,最少也能进入富足的阶层,生活方面是不会有问题的。
“话不能这么说,小岛君,这次粮食被烧掉,责任不能完全由你来承担,第六十一师团的后勤保障部门,明明知道来了这么多粮食,也是至关重要的战略物资,却一点安全措施也不采取,责任他们至少有一大半。”
“他们不是不知道宪兵司令部缺乏人手,应该派一个大队来码头巡逻,那才符合逻辑,又不是我们要吃这些大米,出了事就让我们宪兵司令部背黑锅,哪有这样的道理啊?”陈明翔冷笑着说道。
小岛是必须要救的,喂熟一条日本饿狼不那么容易,如果这次伸出援手,以后十六铺码头的事情,这家伙必定是两只眼睛全闭着,而且还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说得好,陈君不愧是我们宪兵司令部的人,一句话就点出了事情的本质,驻码头的宪兵小队是有责任,可第六十一师团也别想推卸自己的责任!”木下荣市在旁边说道。
在他的身边,特高课的五岛茂和南造云子,西宪兵分队长高岛大尉,市警察局长卢应等人都来了,谁都知道这个事情的性质,究竟有多么恶劣。
到了这个地步,哪怕是南造云子,对陈明翔的话也是非常赞同的,这关系到了自身的利益,认真追究起来,特一课也会有大麻烦的。
“南造课长,你对沪市的情况比较熟悉,判断一下,这起大案会是什么势力做的?军统?中统?”五岛茂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9/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