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网(校对)第2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7/561

“你没在沪市,具体的损失情况暂时还不知道,但是我判断,沪一区的状况现在很不妙,活动空间被压缩到了极致,大部分的情报组和行动大队,肯定已经躲了起来。”王真说道。
陈明翔在去苏洲之前,就对沪一区和直属站的关系有过严令,未经他的亲自批准,不得产生任何形式的接触,违令者军法从事!
换句话说,哪怕就是看到特工总部的人抓了沪一区的弟兄,也不能出手相助,尽管这个命令有点不近人情,可敌后斗争就是如此的残酷。
陈恭树记吃不记打,局势危险到这个地步,还是不肯撤退到城外暂避锋芒,沪一区已经成了到处是窟窿的筛子,谁也没有办法挽救他们的命运。
直属站有自己的职责,不能因为救援沪一区,连自身都陷入漩涡里,提早进入到日本情报机构和特工总部的视线里。
陈明翔专门向戴老板和局本部阐述过自己的理由,直属站现阶段进入紧急状态,除了执行监视任务,也要隐蔽起来防止暴露。
“陈恭树真是个无可救药的混蛋,事情都到了这个地步,他要是还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肯撤退,那他就是军统局最大的敌人,一手断送了军统局最大的分区和几百名弟兄。”
“特工总部、警察局、工部局警务处、陆军省驻沪特务机关、宪兵司令部和特高课,这么多的敌人全都凑到了租界,稍微有点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们的眼睛。”
“必须严格执行命令,不得有丝毫懈怠,除了行动科以外的成员,减少活动隐蔽起来,短时间内你也不要分配任务,直属站的经费很充足,多发点生活费,大家吃好喝好睡好,养精蓄锐等待我的召唤。”
“万利浪那边的监事情况怎么样?说起来我最为担心的,还不是苏成德和南造云子,而是万利浪,这个人才是我们军统局最大的威胁,当然,也是局势促成了眼下的事态。”陈明翔说道。
“我也觉得很奇怪,万利浪最信任的心腹嫡系被杀了,到现在他也没有什么大动作,谁也不知道他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王真说道。
“没有动作就代表他有致命的动作,这是个相当危险的角色,也是这个职业的大行家,一旦有反常的表现,就意味着要来大麻烦了!上次出卖刘元申的叛徒周希垣,发现他的踪迹了没有?”陈明翔皱着眉头说道。
万利浪这个军统叛徒,比谁都能忍,而且做事情非常隐蔽,以前诱捕军统局两个少将,就能显示出他的性格之狡诈。
以前有句话叫做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现在租界内藏匿的沪一区,就是这样的处境,虽然比喻不太恰当,但比较形象。
要说沪市的抗日组织哪家强,肯定是军统局沪一区独占鳌头,没有能与之相争锋的竞争者,这也是日军和汪伪政府如鲠在喉的心腹大患。
谁能够覆灭沪一区,必然会得到日军高层以及汪伪政府高层的青睐,飞黄腾达前途无量,这样的局面下,万利浪绝不会错失这个机会!
“我们监视着万利浪的第四行动大队驻地,守在门口的弟兄,从来没有看到这个家伙出大队部,估计是被吓怕了,躲在里面不敢出来。”王真说道。
“我有种很不好的预感,周希垣或许并不在万利浪的大队部,行动科没发现,并不代表着他没有出来,想要躲过监视其实没有那么困难,难道他就是万利浪的底牌?”陈明翔说道。
虽然他也有自己的直觉,预感到周希垣的存在是个极大的威胁,但对这个事情的确无能为力。
万利浪可是他的前辈,不论品质单论能力,是这一行绝对的佼佼者,更是善于在肚子里做文章的那种类型,心机非常深沉,他能想到的追查途径,人家也能想得到,哪有那么容易找出漏洞来?
第四百四十八章
无药可救

被陈明翔惦记的周希垣,这时候戴着墨镜穿着长衫,正在中央银行公共租界分理处的大厅里坐着,手里拿着一张报纸,遮住了自己的大半张脸,眼睛来回扫视办理业务的顾客。
军统局在沪市设有中央会计郑朝吾,负责军统局沪市各个下属机构的经费拨付工作,除了大名鼎鼎的沪一区,还有沪二区、京沪区、军统策反委员会和忠义救国军指挥部调查室等多个机构。
军统局的经费一般是通过四大银行转到沪市,郑朝吾只负责做账和保管现金,他的手下有一个出纳,专门负责在银行取款,并且根据郑朝吾的要求,给各个机构把钱送过去。
郑朝吾的地址,在沪一区只有李跟发自己知道,但是每月顶多见一次,主要是为了核销账目。
平时的工作是要和这个女出纳接头,拿到沪一区的经费,然后再送到各个情报组和行动大队。
最便捷的方式,就是两人约好在某个银行见面,然后取完款,她直接当场交给李跟发。
对于这个女出纳,周希垣肯定是没见过的,但是他见过李跟发。
“采取这个大海捞针的办法想找出李跟发,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或许还要那么一点点的运气。但只要他还在沪市,还在继续活动,我们就肯定能把他给找出来。”
“虽然李仕群一直催促我抓紧时间对沪一区采取行动,但只抓些情报组和行动大队的小鱼小虾,我认为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打草惊蛇,把陈恭树和沪一区的人吓跑了。”
“四大银行的各个分理处,我都派了小组在监视,有一部车专门跟着你,有两部车作为交通联系,一旦发现有麻脸的人,你就去看看是不是李跟发。”
“你不要有太多的压力,苏成德和特高课采取的办法,对沪一区只能形成震慑,伤害不到根本。”
“我这边没有完成预定目标,不能锁定沪一区的核心人物,他们哪怕做再多的基础工作,也别想彻底摧毁目标。”万利浪冷笑着说道。
这是在沪市著名的浦江饭店,万利浪通过手下开了一个房间,每次两人见面都有不同的方式和地方,对于自己的底牌,他可不敢有丝毫大意。
只靠着周希垣自己,是没有办法同时监控到所有银行分理处的,万利浪动用自己掌握的精锐力量,在租界拉开一张大网,周希垣就是负责拉网的人。
最近沪一区动作频繁,不断刺杀特工总部和清乡委员会的中层,苏成德和杨杰等人,已经抓到了二十多个沪一区的基层成员。
万利浪认为,这样做虽然也有作用,可收效甚微,最好的办法还是要找到沪一区的致命弱点,不管李仕群怎么催促,他的回答就是掌握的线索太少,目前不宜采取行动。
李仕群对他是非常熟悉的,知道他做事的风格向来是谋定而后动,没有过于逼着他行动,倒是派了傅业文几次试探,想要知道他到底是怎么策划的。
但是万利浪并没有把周希垣的事情说出来,倒不是害怕李仕群抢功劳,而是担心有泄密的可能,他可不是李仕群的嫡系心腹。
“你放心吧,我没有太过于着急,再说急也没有用,这个月不行还有下个月,我们有的是时间和沪一区较量。”
“最近租界的风声太紧了,到处都是特工总部和日本情报机构的暗探,想必李跟发的活动也减少了很多。”
“可他不能不出来工作,整个沪一区上千人的生活,全指望他送钱解决,不想动也得动。”周希垣说道。
局本部给沪一区的资金不是一次性拨付,而是分为两到三次,好几十万的经费呢,局本部财务方面筹集这么一大笔钱,也得费点心思。
军统局的下属机构非常庞大,可不是只有一个沪一区,各地的省站都在伸手要钱,流动资金没有那么充裕。
对于周希垣来说,从出卖刘元申的那一刻开始,就没有办法再回头了,如果不能把军统的力量彻底剿灭,他最终的结局肯定是死路一条。
“区长,我觉得是时候执行撤退计划了,才半个月的时间,我们被特工总部和特高课抓走二十六个弟兄,虽然只是些基层人员,可我觉得形势对我们太危险了。”齐庆斌在办公室说道。
不得不说,苏成德和杨杰率领的特工总部特务,还有南造云子率领的特一课日本特工,加上宪兵队的配合,还是给沪一区造成了极大伤害,短时间内大批弟兄被抓,导致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畏惧情绪。
虽然大部分的军统成员能够经得住考验,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还是有那么一部分意志不坚定的人,心理产生了变化,随着形势越来越严峻,这种变化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作为沪一区的书记长,也是第二把手,陈恭树的助手和嫡系,齐庆斌认为是时候撤退了,舍弃两年苦心经营的基业是有些可惜,但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我也有这种不好的预感,今天就向郊区的忠义救国军游击队发报,让他们抓紧时间组织人员,在下月初进入沪市,替换我们的现有人员。”
“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计划,新的战斗人员需要住处、电台、武器和经费,我会向戴老板申请一笔经费,电台物资也得尽快送到。”陈恭树说道。
陈恭树终于决定,按照向局本部上报的方案,分批把沪一区的主力撤到沪市郊区,只留下少数精锐继续和敌人战斗。
同时,把军统局忠义救国军游击队的骨干人员,秘密调到沪市,一步步替换各个分区的下属机构。
这些人都是生面孔,原来投降到特工总部的军统叛徒们并不认识,沪一区还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作为军统局最大的分区,包括区直属队、直属小组、八个情报组和十一个大队,加起来有八百多人。
撤退到城外倒是简单,可如何与新来的成员衔接,把业务延续下去,就是非常复杂繁琐的事情了。
主力转移到游击队活动的游击区,还是要坚持抗战的,武器、电台和设备都要带走,新成员只能等着总部发来的武器装备。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撤退还是成立新组织,都需要大笔的经费作为支持,这就得向总部求援了。
第四百四十九章
无药可救

“你看看陈恭树发来的电文,简直是不可救药了,租界现在已经成了日本人的天下,他还眷恋着那些沪一区的产业不撒手,居然还要调动郊区忠义救国军的骨干继续潜伏,他到底是眼瞎啊还是脑袋里全是浆糊啊!”戴立气的把陈恭树的电文往办公桌上狠狠一摔。
作为军统局最大分区的领导者,连轻重缓急都分不出来,这让戴立觉得非常失望,也对自己把陈恭树调到沪一区感到无比的懊悔。
按照陈恭树的计划,整个替换行动至少要持续三个月时间,需要超过百万法币的经费和十几部电台,这么庞大的投入,让经费紧张的局本部更是捉襟见肘难以应付。
戴老板心疼的不是投入,而是投入没有效果,沪一区能够撑到现在,完全靠着英美国家和日本没有撕破脸,可眼下双方随时都会爆发战争,等到日军开入租界,这笔投资就得打了水漂。
陈明翔早就对此发出预警,租界不适合大规模的潜伏,只能采取小组的形式增加隐蔽性,陈恭树这个老资格的特工,居然连这一点也看不透,沪一区还有药可救吗?
“局座请息怒,陈恭树这样做,估计也是出于战略方面的考虑,哪怕租界被日军占领了,我们军统局也决不能放弃沪市,势必要坚持战斗到底,这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有了陈恭树打下的基础,无论他是否还在沪市领导抗日,军统局都还有一部分资源可供利用,不至于从头开始重新组建。”毛仁凤说道。
戴老板这是恨铁不成钢,陈恭树对军统局还是有大功的,拿着电文发脾气,也是想要找个台阶,毛仁凤当然很清楚自己该说什么。
但是陈恭树的思维方式出现失误,不能看到局势的变化,这说明他精通战术而非战略,显然不适合再担任沪一区的区长了。
等到主力撤退完毕,局本部给他安排个游击区忠义救国军游击队司令职务,不搞情报而是搞行动搞破坏,还是能够发挥一些作用的。
当然,也不能说陈恭树这样做就是错的,能够坚持和敌人作斗争,不肯退出前线,这份对国家的忠诚和勇气,绝对可圈可点。
“局本部的电台虽然很紧张,还是能够拼凑出十几部的,但要一下子拿出上百万的经费,财务方面怕是没有办法,到处在等米下锅,我又不印钞票,哪来这么多钱?”戴立也觉得头疼。
他也做了决定,再支持陈恭树一次,但这次大替换行动结束,就要把陈恭树调离沪市,回归局本部的行动处是个好主意,这家伙的战术能力还是数一数二的。
“眼下局本部财务能拿出多少,先给沪一区那边拨过去,让陈恭树赶紧落实撤退计划,其余的差额,让春风想办法给沪一区凑齐。”
“他掌握着华通贸易公司庞大的走私交易,手里的流动资金终究要宽松一些,等局本部的货物发到沪市,让他从货款里扣掉也就是了。”毛仁凤说道。
“你觉得谁能接陈恭树的摊子?”戴立问道。
“局座,现在说这个问题还为时过早,等到沪一区撤离沪市再说也不迟,到时候还不知道局面怎么样呢!”毛仁凤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7/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