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网(校对)第2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4/561

“这也是一大收获,春风想的很对,委座召开的军事会议,知情者的数量极少,侍从室通常都是提前一天打电话通知,军政大员的秘书和一两个亲信参谋是知情者,司机有可能知道。”
“排查的范围还要扩大,在部门中待的时间长了,自然就能摸出一些规律,每次开会都要做大量的数据采集和整理,这些事情瞒不过有心人的眼睛。”
“交给情报处负责调查,你监督进度,从今天参加会议的军政大员身边下手,我来负责向他们解释,其实他们心里都有一些怀疑对象。”戴立说道。
这次事件的性质太恶劣,加上自身也差点被日军的飞机炸死,军政要员们当然是怒不可遏,一定会配合军统局的秘密行动,身边有这样的隐患,天知道什么时候伤害到自己的性命。
“瞧,让我给说准了吧?陆军航空兵的行动失败了,山城政府的首脑安然无恙,刚接到江城方面的消息,第三飞行团已经做撤离准备了,只留下一个侦查中队和一个轰炸机中队,参与陆军接下来的军事行动。”小野中佐幸灾乐祸的笑着说道。
方面舰队司令部的新任司令官古河峰一中将前来沪市履新,海军方面自然要大肆庆祝,在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举行了盛大的欢迎酒会。
陆军方面是不会出席的,但是梅机关、兴亚院华中联络部、伪沪市政府这些与海军有牵连的机构部门,肯定要给这位司令官面子,被海军方面视为嫡系的陈明翔,自然也收到邀请前来出席这个活动。
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的动向
小野中佐的话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日本陆军准备再次发动攻击了,海军和陆军联合实施的战略大轰炸,两年时间都没有吓倒山城政府,而日本陆军航空兵实施的绝密轰炸计划,也以失败而告终,日军眼下除了采取军事行动,已经黔驴技穷了。
但陆军航空兵的第三飞行团,按照计划照常撤离江城机场,只留下一小部分力量,这就预示着日军此次发动的进攻,规模肯定不会太大。
“陆军方面难道要发动战略进攻,准备以武力占据蒋统区,彻底解决这场战争?”陈明翔端着酒杯故意问道。
战略进攻是绝对不可能的,日本正面临着两线作战,而且在华夏占领的土地太多,牵制了很大数量的军队,加上国内的战争资源消耗过巨,没有这种实力全面发起对国统区的战争。
他之所以这么问,目的是要从小野中佐的嘴里听到作战计划,以便于及时向山城政府预警。
“我虽然不清楚具体的行动计划,但眼下皇军需要开辟东南亚的新战场,没有大规模进攻蒋统区的能力,这次是陆军的第十一军和山城政府第九战区的小范围会战。”
“为了应对南进策略引发的战事,海军的第二联合航空队,也就是第十一航空舰队,已经抽调回了日本,陆军航空兵也在大规模调动,第三飞行集团正在北平做修整,随时准备增援东南亚。”小野中佐摇了摇头说道。
为了尽快结束这场耗时日久的战争,从压力日益增加的困境中拔出腿来,以军事行动逼迫山城政府投降,派遣军总司令部下属的第十一军,准备进攻湘省的潭州,这是山城政府第九战区的范围。
作战计划其实在八月份就已经制定完成,并且得到了日本军部的批准,称之为加号作战,八月中旬日军就开始了秘密集结,对此,第九战区的情报机构却没有察觉。
在华夏的方面舰队,也奉命配合第十一军的作战,小野中佐身为情报机构主官,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
碍于军队的保密原则,不能泄露相关的军事机密,但是由于海军和陆军的矛盾,加上和陈明翔的私人关系非常好,也没有做到绝对保密。
尽管这些话说得非常笼统,重点都没有说出来,可就是一句第十一军和第九战区的小范围会战,引起了陈明翔的警惕,大致的方向已经很清晰了。
山城政府第九战区的辖区,为鄂省南部和湘赣两省,司令官是军政要员陈城,由于他身兼多职,就由薛粤代理司令官。
日本陆军的第十一军司令官是阿南惟几,由于前任司令官园部和一郎瞎指挥,在上高战役中大败,他在今年的四月份接任了司令官职务,作战范围也是湘省、鄂省和赣省。
但三个省的范围实在太大了,可供选择的目标很多,陈明翔暂时想不出这次日军的主要攻击方向在哪里。想要通过一句模糊的信息,就推断出日军的军事行动,那根本不可能。
他接受的是特工方面的专业培训,没有接受军事方面的培训,军统局也没有这个能力,情报分析倒是基础课程,但眼下得到的情报不足以支撑分析判断,加上不是带兵打仗的将领,得不出结果是很正常的。
“陈君,我带你到古河峰一司令官那里见见面,让阁下对你有个印象,为帝国海军做了那么多的贡献,应该得到这种殊荣。”松植少将走过来说道。
在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中岛大佐的请求下,陈明翔答应为司令部每个月提供两千石大米作为军粮,解决了司令部目前最头疼的问题,为此,松植少将是非常满意的。
关键是海军方面财大气粗,每石米市价为两百法币,而中岛大佐给出了两百五十法币的价格,陈明翔从清乡委员会拿的价格超低,算起来每月最少能赚到三十万法币。
原本以为人家堂堂的方面舰队司令,又是海军中将,对自己这样在陆军宪兵系统混的小人物,顶多就是敷衍两句而已,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人。
可出乎意料的是,在津田静枝中将和松植少将的详细介绍下,古河峰一这个位高权重的司令官,对他的态度非常热情,不但主动和他握手交谈了十几分钟,还喝了两杯酒,并且照了张相。
古河峰一的言语中,高度赞赏陈明翔为帝国海军做出的杰出贡献,并且许诺,海军方面会全力支持他谋取更高的发展,也会为他的海上物资运输提供便利条件。
陈明翔现在成熟老练的很,自然也听出了古河峰一的隐藏意思,是要他继续支援海军的物资补给,也就是这个特殊原因,才得到了这样的“高待遇”。
好不容易摆脱了这群日本海军的高级将领,陈明翔就看到莫果慷在不远的地方,对着他摆了摆手。
“明翔,看起来方面舰队的司令官,对你非常欣赏啊!”陈恭波笑着说道。
他代表汪伪政府和伪沪市政府,祝贺古河峰一出任方面舰队司令,瞅见了陈明翔和古河峰一等人的闲聊,对日本海军对陈明翔的重视,也感到非常吃惊,这可是少有的现象。
“市长阁下,您就不要取笑我了,人家肯给我这么大的面子,纯粹是粮食物资给闹腾的,我现在是两头为难,不论陆军或者海军,我谁也得罪不起,以后的日子怕是难受了。”陈明翔苦笑着说道。
“说到粮食,现在沪市的形势很严峻啊,大米的输入量与日俱减,市民们吃饭都成了问题,价格一路上扬,严重败坏了政府的名声。”
“经过金陵政府中央委员会决定,由行政院下属的粮食管理委员会组织,在多个缺粮严重的城市进行公粜,沪市也要成立粮食管理委员会,我决定由你们社会局的局长凌贤文担任。”
“行政院粮食管理委员会,只批给我们特别市政府三万六千包大米,数量远远不够,我要求把这些公粜米真正的利用起来,为政府赢得民心,决不能成为各机关的福利,所以呢,这也是个得罪人的差事。”
“原本还想让你担任这个会长的,仔细考虑之后,就不要插手公粜米的事情了,方方面面盯着的人很多。”陈恭波说道。
第四百四十二章
目标被锁定
相对于沪市数量庞大的需求,汪伪政府配备的公粜米额度,实在太低了一些,等于是杯水车薪,起不到什么重要作用。
整个沪市不包括租界的人口,目前统计的华界人口数量是两百八十多万人,全年最低需求是大米五百四十七万石,而沪市农民自身生产一百五十六万石,整体差距在三百九十一万石。
可汪伪政府行政院粮食委员会,提供给沪市特别市政府的大米,只有三万六千包,每包按照一点二五石的净重,合计为四万五千石。
这点大米不会全给老百姓,还要给市政府的组成机构、救济机关、民众团体和金陵政府的派驻机构等,算起来可供应市民的数量就更少了。
陈恭波想要借此机会,为金陵政府赢取民心,决心推掉一些机关单位的申请,多给老百姓配备公粜米,这种情况下,自然会有很多人不满意,所以说是个得罪人的差事。
“感谢市长阁下的爱护,我自身的兼职够多了,现在就忙不过来,也不愿意到粮食委员会多兼一个职务,特工总部在不在申请的名单内?”陈明翔问道。
“李仕群现在兼任着清乡委员会的秘书长,就坐镇鱼米之乡,特工总部和调查统计部的驻沪机构,难道还会缺米下锅?”
“这次公粜米,只允许市政府下属机构和职能部门的职员申请,他要是连这点便宜都要占,那就是不知道轻重了。”陈恭波冷笑着说道。
他对于李仕群这种特务人员向来没好感,认为特工总部这个特务机关不该存在,把金陵政府的名声和特别市政府的名声败坏了。
但是李仕群有梅机关撑腰,那可是汪伪政府的幕后老板,他虽然是二号人物,却也不能把李仕群怎么样。
“市长,你不是说要给陈专员,在保安司令部增加一个职务吗?”莫果慷笑着说道。
陈恭波也是个玩弄权术的高手,他认为手里没有掌握军队,就没有话语权和威慑力,所以收编了沪市的一些地方保安队,组建了伪沪市保安司令部,自己担任司令,这个军事机构是上个月成立的。
他的野心可不小,原本想要成立两个保安师,但是日本人坚决不答应,给的编制加起来不到两个团,但军费是日本人拨给,用来帮助日军维护沪市的“社会秩序”和监视抗日分子。
“是这样的,你也知道,警察局和特工总部其实都是梅机关在管理,市政府一直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说话没有底气,做什么事情都不方便,所以我就和梅机关方面协商,成立了沪市保安司令部。”
“前期筹备阶段我没有找你,是觉得你事情太多,管着好多机构的运作,那些琐碎的工作交给你,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
“但眼下虽然司令部成立了,可运转非常缓慢,缺乏与日方打交道的人,日方的军费、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也迟迟不到位,只能再给你加加担子。”
“我决定任命你为司令部的总务处长和联络办公室主任,至于具体的职责,你明天上午到我的办公室一趟,我们商量一下怎么操作。”陈恭波说道。
回到中行别业的住处,陈明翔还觉得好笑,平白无故自己又多了一个身份两个兼职,保安司令部的职务可是军职,是要穿军装授衔的。
他也知道,陈恭波之所以这么做,是要利用自己和日方的特殊关系,为保安司令部的运转保驾护航。
像每个月和日本人要军费,要枪支弹药、要各种军用物资等工作,如果是自己出面的话,梅机关和第十三军司令部处理申请的速度肯定会快很多,而且很多事情都可以商量。
沪市保安司令部是陈恭波手里唯一的军事力量,又是日本人扶持的,在沪市也是不能忽视的一股势力,多一个兼职,自身的权力大了许多,消息渠道也增加了,总的来说利大于弊。
“局座,情报处对当天参加黄山委座官邸军事会议的十二位军政要员,以及身边的秘书、亲信和司机,做了严密的私下调查。”
“为此,情报处动用了在各部门的外勤人员,还有行动处的配合,经过严密的筛选排查,最后锁定了军令部第一厅第一处的作战参谋罗晓华,认为他的嫌疑最大。”毛仁凤说道。
“说说理由!”戴立喝着茶说道。
这么快就能得到结果,他一点也不觉得意外,这可是军统局本部所在地,连这个事情也办不下来,岂不是他的耻辱?
军统局不但在沦陷区有大量的特工人员,在山城政府的政军各部门,也安排发展了大量的外勤,随时掌握各部门的动向。
“首先,军令部徐部长每次开会需要的数据,都是由秘书通知第一厅也就是作战厅的第一处提供,四个参谋都是知情者,而开会前一天做数据整理的作战参谋,就是罗晓华和另外一名参谋。”
“其次,罗晓华在轰炸之前的两天时间,以陪着妻子看病为理由请假一下午,虽然他的妻子身体的确不好,可是经过查证,医院并没有就诊记录,据他家的邻居说,他独自外出,妻子和孩子都在家里。”
“再有,罗晓华以前是金陵时期参谋本部第一处的军情联络员,职务虽低但是知情权很高,也得到了上司的器重,有机会跟随要员到温泉招待所参加会议,而南造云子当年正是招待所的招待员。”
“罗晓华当时只是个上尉,来到山城后提升为少校,可他在寸土寸金的山城居然购买了一个小院,生活水准和收入严重不符,还经常请同事们吃饭,人缘很不错,他和妻子各自的家庭都很普通,没有额外的经济来源。”
“最重要的是,情报处对半个月内的情况做了排查,其余的被怀疑对象,都有人证明他们的踪迹,没有发现疑点。只有罗晓华,平时深居简出,可邻居说这半个月几次都听到他很晚才回来,同事和来往比较多的人,都没有在这个时间段遇到过他。”
“连续三天情报处安排对他进行跟踪,昨天晚上他换便装外出,在一个巷子脱离了视线,这里没有同事和熟悉的人,眼下情报处正在调用该片区的警察,挨家挨户的做情况采集,怀疑他把电台安在了租赁的房子中。”毛仁凤说道。
第四百四十三章
塞翁失马
除非潜伏的内线隐匿不动,只要稍微有动作,必然就有痕迹可循,占据绝对优势的军统局,在短时间内就能把怀疑目标查个底朝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4/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