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网(校对)第1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4/561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力,也会因此而承受选择的代价,陈明翔心里真没有看不起她们的意思。
和卓贤和和冰贤两姐妹因为是妾室所生,尽管生长在大富大贵的家庭,童年和少年那段时间,估计是一段不愿意回忆的过去。
人会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性格逐渐发生改变,她们这样选择,或许就是受到了强烈的刺激而产生叛逆心理。
所谓正妻的子女叫做嫡出,小妾所生的子女叫做庶出,都是亲生骨肉,为什么待遇却天差地别呢?
这要从民国时期的社会环境说起,虽然法律层面要求是一夫一妻制,规定有配偶者不得重婚,可是三妻四妾的大有人在。
首先,清朝灭亡这才多少年,那种旧思想旧观念还有生存的土壤,即便是三妻四妾,道德和舆论也不会有什么压力,换句话说,就是女人的地位还没有真正提升起来。
其次,国家没有真正进入统一的稳定局面,各地军阀割据,政府的法令压根就落实不下去,或者说是形同虚设。
再有,民国关于婚姻方面的司法解释中,竟然有一条是,娶妾并非婚姻,自无所谓重婚。
这是写在法律上的文字,等于变相允许三妻四妾,社会风气就是如此,给人家当情人又算得了什么,说起来,情人好过给人当小妾。
“纸迷金醉的繁华奢侈,心灵终究还是空虚的,想要排遣寂寞,就要找个寄托的所在,这份秘书工作,会让我们充实一些。”和冰贤说道。
所谓的奢侈,无非就是坐汽车住别墅,吃好的穿好的,闲着没事逛街,别的,就特么没有了。
碍于陈恭波的身份,这两姐妹肯定不能到娱乐场所疯玩,那样是给自己找麻烦,可总得想办法打磨时间啊,于是,外务办就成了一个最好的方式,至于能不能坚持下来,那的看心情!
“内线昨天晚上启动了紧急联络方式,自从刘元申差点被捕之后,沪一区果然开始清查内部隐患了,但是第三行动大队,截止到现在并没有任何撤离的迹象,住处和联络方式与以前保持一致。”
“但行动方面更加谨慎,以前大队部的命令是由交通员负责传递的,可现在,是蒋安化自己秘密约见分队的头目直接下达,他们的具体联络点,暂时还没有查到。”南造云子说道。
“南造课长,这就是说,陈明翔是军统身份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就算有过接触,也是关于走私方面的交谈,没有把皇军的机密随便说出去。”
“陈明翔不是职业特工,对情报本身就不敏感,我们故意泄露的信息,他或许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躲还来不及呢!”万利浪说道。
蒋安化大队是军统沪一区十二个大队里面,行动次数最多,成绩也是最为突出的大队,有刺杀日军少将和大佐的功劳。
万利浪以前是军统的人,他知道这个大队的分量,怕是早就引起戴老板的关注,如果陈明翔是军统的人,无论如何不能坐视这个大队被特工总部端掉。
“他是不是军统的人,现在还不能过早下结论,我总觉得以他在沪市的身份和地位,还有手里掌握的关系和渠道,居然一点问题也查不出来,这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
“如果我是军统沪一区的区长,绝不会放过陈明翔这样的角色,他甚至不需要刻意打探,仅凭在情报机构听到的谈话,就有可能捕捉到重要信息。”南造云子说道。
“这样调查下去,或许会暴露这个内线,我们是不是要对第三行动大队立刻采取措施?”万利浪问道。
他对南造云子这个日本女人也是心生厌烦,事实都摆在眼前了,你的测试没起到效果,怎么还说下结论过早?
一根筋的女特务,撞到南墙不回头,难怪从金陵回来后连连失利,要是被陈明翔发现你在私底下搞小动作,早晚都会有苦头吃,能够混到现在的地步,他是个简单的人物吗?
第三百五十五章
胃口都不小
放长线钓大鱼这种招数,是情报机构在工作中最常用的,但前提条件是,限于对方未曾察觉内奸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来。
沪一区因为刘元申的事情,眼下已经生出警惕心,行事更加小心缜密,很难在短期内有所突破。
再拖延下去,如果被对方发现有什么不对,很可能会鸡飞蛋打,放跑了第三行动大队这只煮熟的鸭子。
“蒋安化大队既然没有撤离,那就不着急抓捕他们,这是我目前最接近沪一区的线索,不能轻易放弃了,与沪一区相比,哪怕是放弃这个大队都值得。”南造云子倒是很沉得住气。
“课长,第三行动大队可是专门负责刺杀皇军军官和情报机构成员的,晴气中佐有命令,不能再有此类事件发生,再拖延下去,我担心还会有人受到伤害,到时候就很难交差了。”万利浪急忙说道。
他心里要把南造云子的十八代祖宗都骂遍了,因为日军一个陆军少将和一个海军大佐被刺杀,派遣军总司令部大怒,对梅机关下达了严厉的指令,在沪的情报机构必须要把凶手揪出来。
梅机关的晴气中佐,是在沪情报机构的总负责人,为此对特工总部和警察局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沪一区第三行动大队,务必要尽快铲除。
李仕群在苏洲忙着争权夺利,这个任务就落到了万利浪的头上,他是新官上任,可惜第一把火就没烧起来,刘元申被人救走了!
本来想借着特一课的资源,把蒋安化大队一网打尽,眼瞅着任务就要完成了,偏偏南造云子不配合,气得他七窍生烟。
可这条线是掌握在对方的手里,他干着急也没有办法,这汉奸,也特么的不好当啊!
“身为帝国的军人,为国家牺牲是他们的光荣,用自己的生命换来沪市的安定,消灭潜伏的军统特务,他们死得其所!”
“内线给了我两条很感兴趣的情报,军统局有一名特派员,要到沪市检查工作,近期内,蒋安化大队要对日方一个重要人物下手,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怎么能因小失大呢?”南造云子笑着说道。
原来如此啊!
万利浪也觉得精神大振,局本部派到分区的特派员,一般来说都是重量级人物,通常为少将,价值自然非常高。
他对这种事情是轻车熟路的,曾经诱捕了两个军统少将,但因为事先没有和特高课报备,导致立下功劳却没有对应的奖励。
现在他需要稳固自己在特工总部的地位,如果能把这个特派员抓到,想必日本人会另眼相看的。
万利浪最让军统头疼的反而不是能力,而是他以前在军统的经历,认识的人太多。
眼下的局面对山城政府很不利,有些人的意志也就动摇了,想要脚踏两只船,因此,万利浪的消息也就灵通得很,否则怎么能抓到那两个少将?
“如果真是有这样的重要角色来沪市,想必在特派员返回之前,蒋安化大队不会撤离。”
“我马上发动手下,秘密监控码头、港口、火车站和交通要道,发现有可疑人员,立即实施跟踪调查。”万利浪说道。
“你的那个老部下周希垣,在沪一区的时间也不短了,没有提供什么有价值的线索吗?”南造云子一边喝茶一边问道。
心高气傲的她之所以选择和万利浪合作,为的就是想要借助他的关系网和手段,要说对付军统,这个军统叛徒才是大行家。
南造云子听到抓捕刘元申失败,感觉非常可惜,认为万利浪实在是太大意了,就派两个人执行任务,自身还到现场,这绝对是极大的失误。
如果提前告诉她,特一课的日本特工,会把整条街道封锁的水泄不通,刘元申有同伙救援,也别想逃出她的手掌心。
“沪一区的组织很严密,各分队之间也是不能私自联系的,第三分队已经人去楼空,估计刘元申一出事,所有人就撤离了。”
“周希垣出卖了刘元申这个重要领导,陈恭树和沪一区绝不会善罢甘休,为了他的安全,我暂时安排在大队部严密保护,等过段时间再重新利用。”万利浪说道。
“那他的价值就微乎其微了,沪一区肯定会有所防范,有什么消息及时通报我一声,我们联合行动。”南造云子有点失望。
万利浪在回家的车上,嘴角有一丝冷笑,和你们日本人合作,那不等于把功劳拱手相让吗?
老子的确掌握着非常重要的情报,但肯定不能告诉你,这可是我翻身的最大杀手锏!
特工总部和特高课,表面上虽然是隶属关系,可特工总部实际上是听从梅机关安排的,因此,两人实际上是一种互相竞争的关系。
万利浪确实握着一张底牌,那就是周希垣这个叛徒,连陈恭树和齐庆斌也不知道,这个祸害居然认识沪一区的会计李跟发,这是除了陈恭树,唯一知道所有部门人员花名册和住址的人。
沪一区的经费全是由李跟发秘密发放的,因此,他需要经常和各个大队、各个情报组联系,核销各种费用,比如各个大队租赁的房子,掩饰身份用的商铺和秘密联络点,必须要经过他的手。
这种方式对地下活动来说非常危险,可陈恭树也是有苦难言,沪一区一个月的经费,多达三十余万法币,是军统局所有外勤单位中最高的。
他担心局本部会怀疑他贪污,所以就让李跟发把账目做的很详细,随时可以应对局本部的检查。
那李跟发这个目标的价值,或许仅次于陈恭树,连齐庆斌都不如他高,为什么万利浪没有立刻安排周希垣搜寻呢?
李跟发不是那么容易跟踪的,他也是老军统,反跟踪的能力很强,做事警觉性高行动非常小心,眼下不太适合进行操作。
周希垣现在是沪一区要除之而后快的对象,如果他暴露了行踪,结局就是被制裁,对这种主动投敌出卖同志的叛徒,军统从来不手软。所以,短时间内不能外出,需要两个月的蛰伏,万利浪也有这个耐心等着。
第三百五十六章
局中局

一条货轮慢慢地靠近了码头,华通贸易公司在此等候的运输分队长李镇东,急忙指挥着码头的苦力,把船上的烟叶搬下来装到卡车上。
原本港口和码头的各种脚夫和车夫,多少年来都是青帮在控制的,但陈明翔和张骁林两人相当不对付,这是沪市都知道的事情。
张骁林被军统干掉之后,十六铺码头这块地盘,陈明翔就动用宪兵司令部的力量,以稽查队和华通贸易公司的名义垄断了,具体负责人是李镇东。
这一家人全指望陈明翔,薛琳是药店和诊所的会计,薛小鹏是街头的小密探头领,忠诚度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苦力们也喜欢李镇东管事,没人打没人骂,工钱给的高结算快,偶尔还能落点小福利,就差给陈明翔立生祠了。
船舱里下来四个人,最前面的一个西装革履,文质彬彬的戴着金丝眼镜,手里提着一个公文包。
并排走的是一个女人,穿着淡黄色的旗袍,身材苗条曲线优美,皮肤白皙水润只是带着一副小墨镜,除了小手包,还拿着一把檀木小折扇。
后面两个穿着中山装和皮靴,体型魁梧健壮,一看就知道是随从的身份,或者是保镖。
“这四个是些什么人啊,怎么宪兵小队长像是见了亲爹一样,满面笑容的?”特工总部第一处的一个特务,压低声音说道。
得到南造云子的消息后,万利浪就把手下的特务们全都派出来,在各处关口监视进入沪市的陌生人,十六铺码头是重中之重。
“你特么脑袋被驴踢了?没看到船上抬下来的大包,上面写着许昌烟叶四个字?肯定是华通贸易公司给烟厂采购的烟叶到了,你抽的这种外滩牌香烟,就是用的许昌烟叶。”
“你小子抽烟需要自己花钱买,而宪兵司令部是免费享用,看到供货商来了,怎么不给个笑脸?做好你的事就行了,别瞎看,惹怒了这家公司,宪兵司令部就该请你吃大餐了!”一个小头目说道。
在华通贸易公司幕后撑腰的,是日本驻沪宪兵司令部,谁敢找不自在,监视这家公司的大客户?
李镇东开着车,把四人送到了中行别业的花园洋房里休息,烟厂的供货商,有资格接受这样的待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4/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