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网(校对)第1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561

更何况,梅机关不会坐视一个刚成为清乡委员会秘书长的人,椅子还没坐热就被拉到刑场枪毙,那会动摇自身的权威。
“这次的事情闹得太大,你应该庆幸没有把外汇贪污起来,要不然这时候,早就被宪兵司令部给抓到监狱里了。”
“也正是这个理由,影佐将军勉强说服了津田静枝部长,你应该感谢陈明翔,他可是为你在木下荣市少将和津田静枝中将面前说了你不少好话,碍于华通贸易公司的例子,杉机关也有直接责任,所以没有严厉的惩戒你。”
“影佐将军与华中联络部经过商谈,保住了你的位置,但是,你要把在黑市兑换的所有外汇,全部上交给华中联络部,至于其余的事情,你自己负责处理好。”
“李桑,我送你一句话,人做事的时候要有敬畏之心,帝国在沪市的情报机构,对你的印象非常差,你要督促特工总部,抓紧时间做出成绩来,堵住那些人的嘴。”晴气中佐说道。
在梅机关看来,李仕群做的的确是有些过分,但归根结底是杉机关逼得太紧,他只是换了个方式操作,虽然这是错误的,却仍然可以原谅。
如果他把兑换来的外汇,全都装到自己的腰包,那这次梅机关也不会救他,喂不熟的狗,就该杀了吃肉。
李仕群听到陈明翔为自己极力开脱,心里大为感激,一直以来自己也没有给对方什么好处,真是想不到,关键时候人家还给自己说好话。
特务机关的成员,那都不是寻常人,类似于落井下石的案例有的是,雪中送炭的事情却是少之又少。
李仕群完全能想象的到,要是自己被宪兵司令部抓起来,特工总部早就乱成一锅粥了,到时候自己的妻子和亲戚们,也不见得能全身而退。
“日本人都起了杀心,这么好的机会,你为什么要帮着李仕群说话呢?难道是他眼下正当红,你认为时机还不成熟?”王真对此觉得很疑惑。
她听陈明翔说,这次李仕群投机取巧的行为,彻底激怒了兴亚院华中联络部和宪兵司令部,特高课更是恨之入骨。
可陈明翔却主动站出来,向两个机构的负责人,分析杉机关这项计划中的不足,作用肯定是起到了一些,毕竟他为计划付出了一百万法币的代价,是最有发言权的。
“李仕群阴险狡诈工于心计,是个相当有能力的汉奸特务,能创建这个机构,操纵数量庞大的特工总部,把军统和中统打的一直翻不过身来,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你不要觉得是主任这个职务自带权威,单从专业角度来说,特工总部里面也是藏龙卧虎,想镇住场子,没点手腕可不行。”
“我之所以为李仕群说话,劝阻宪兵司令部和华中联络部从轻发落,是因为这点事情,根本无法对他造成致命威胁,杀伤力远远不够。”
“梅机关代表的是日军大本营,而特工总部就是用来巩固汪伪政府统治和保障日本政府利益的重要手段,否则李仕群也不会成为清乡委员会的秘书长,分量是非常重的。”
“关键是杉机关自己掉链子,向国统区输入假钞的方式有漏洞,李仕群还没有来得及,把钱装到自己的腰包里,日本人就算要惩罚他,也不至于到杀了他的地步。”
“这个时候落井下石,李仕群必然对我怀恨在心,是个得不偿失的局面,还不如向他卖个人情,做长远打算更好。”陈明翔说道。
王真虽然很认同陈明翔的判断,却始终有点不大甘心,以后想要再找这种机会,还不知道要等多久。
给李仕群这样的老资格特工设陷阱,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一个操作不好,就会把自己也栽进去。
李仕群是戴老板目前最大的外敌,特工总部是汪伪政府所属沦陷区内,军统最致命的威胁,如果能够铲除他,最少能降低特工总部一半的战斗力。
“如果我们发动的再晚一点,等到李仕群把钱拿回家,日本人就认为他是蓄意破坏伪钞计划,效果会不会好一些?”王真问道。
“那更糟,李仕群把物资从国统区采购回来,完成了杉机关的任务,就算知道他这么操作,日本人也不会追究的太狠,至于从中赚了便宜,那是眼下的常态,没好处的事情谁愿意做?”
“沪市是个进出口贸易达到几十亿循环的巨大市场,一千万假钞投在沪市,连个浪花也翻不起来,只要没有持续的投入,市场自身就能消化掉,顶多是引起一阵恐慌。”
“我这么做也没想过要掀翻李仕群,而是在日本人的心里,种下对他不信任的种子,产生厌恶和杀机,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计较一时的得失。”
“急功近利的心态,会让我们犯错误,而我们身处的环境,偏偏是不能犯错误的,一字落错满盘皆输。”陈明翔摇了摇头说道。
第三百二十三章
挽救损失
汪伪政府是日本在华夏建立的三大傀儡政权之一,按照地域来划分,就是在东北建立的所谓“伪满洲国”,在华北建立的“伪华北临时政府”和华中的“汪伪政府”,尽管汪伪政府成立后,与华北的伪政权合并,其实还是三方各自搭台唱戏,谁也管不了谁。
梅机关是汪伪政府军事顾问团的核心,日本在华夏建立诸多情报机构,也在陆续撤销,而梅机关因为扶持汪伪政府,不但得以保留,而且在陆军省和大本营红得发紫。
日本政府目前奉行以特制汪的政策,对汪经卫和汪伪政府并不信任,因为这个第一号汉奸虽然屈从日本方面的压力,但实际上并不是那么顺从,不愿意当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
自从汪伪政府成立后,不断向日军争夺权力,实事求是的说,汪伪政府的自主权要比伪满洲国强了不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梅机关作为幕后的操控者,就要采取措施对汪伪政府进行监视,制约“膨胀”的汪经卫,而利用特务机构就是主要的措施之一,能当上清乡委员会的秘书长,李仕群主要还是得益于日本政府的政策导向。
“瞧瞧,这就是李仕群干的好事,他把伪钞投放到市场就不管了,而沪市的多家工厂企业,陆续在货款中发现伪钞,连工人的薪水也检查出了假钞,简直是一场灾难。”
“经销商和制造商之间争执不休,甚至闹到了警察局,租界董事会的公文也发到了市政府,真是一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混蛋。”陈恭波毫不掩饰对李仕群的不满之意。
日本人虽然印制和使用伪钞,但绝对不会承担受害者的损失,他们掩饰自己的罪行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主动往这上面凑?
陈恭波领导的市政府,倒是想过要收买人心,可因为自身的财政问题,也不可能拿出这么一大笔经费,结果自然是坑苦了老百姓。
那些规模小实力不足的工厂,一旦货款出现了问题,很可能就会因此而破产,普通工人的工资才三十多块,伪钞花不出去,全家都要忍饥挨饿。
制造商肯定要找经销商协商,麻痹的,你拿着假钞来买我的货,做事情太不地道了,你得赔偿我的损失!
而经销商肯定不认账,我付给你的时候不说是假钞,现在出了事,谁知道你的假钞是从谁那里支付的?
警察局只管立案调查和收缴伪币,至于赔偿问题那不是警察要管的范围,去找市政府解决吧!
面对沪市的一片叫骂声,陈恭波对李仕群恨之入骨,尽管他是个彻头彻尾的汉奸,却也希望自己这个市长,能在沪市落个好点的名声,而李仕群这个混蛋明摆着要拆自己的台,态度自然非常的恶劣。
“我倒觉得这是中储银行的好机会,不是都不愿意使用中储券吗?您可以和周部长商量一下,要民众拿着伪币去兑换中储券,一千万而已,中储银行完全能够负担得起。”
“这么做既收买了人心,又打压了法币,我们市政府也能履行自己的职责,树立为民众服务的形象。”陈明翔说道。
陈明翔也不希望因为自己的计划,伤害到沪市的民众,本来战乱时期大家的日子就不好过,他利用汪伪政府、汪经卫、陈恭波和周坲海喜欢沽名钓誉的心理,出了这样一个“馊主意”解决问题。
一千万的中储券算事吗?答案很简单,屁都算不上!
事实上只要日本人同意,中储银行想印多少印多少,无非就是印钞机转动四五天而已,消耗一点印制材料和纸张。
“这倒是个好主意,你说的很对,市政府应该为沪市的民众做点实事,你马上写份报告呈递上来,我签字后送到汪主席那里审批。等会给周坲海打个电话,提前沟通一下,让他给日本人做做工作。”
“你也把这个事情反馈到梅机关、兴亚院华中联络部和宪兵司令部,一方面说明金陵政府刚成立一年,现在的基础还不稳固,需要收拢人心,另一方面为了保持沪市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需要安抚那些受损失的民众。”
“更为重要的是,租界董事会对伪钞事件相当关注,给市政府施加了压力,为了避免扩大影响,必须要采取果断措施。”陈恭波说道。
汪经卫肯定会答应,这对金陵政府的名声有好处,损失也不大,多印点钞票就有了。日本人更会答应,金陵政府和市政府出面收拾这个烂摊子,是眼下最好的结局。
果然,事情进展得很顺利,汪伪政府的高层都同意这个方案,日本方面也同意的很痛快,于是,陈恭波以市政府和社会局的名义发出公告,要求沪市所有发现的伪钞,尽快到中储银行沪市分行兑换中储券。
“近段时间有不法商人私自印制伪钞谋利,严重干扰了沪市的社会秩序与民生,给沪市民众带来巨大的损失,后果之严重,身为市长我感同身受。”
“经过金陵政府汪主席批准,中储银行与市政府决定,将这笔损失承担起来以纾民困”陈恭波在接受报纸采访的时候说道。
事情好像是完美的解决了,可真的是这样吗?
陈明翔也明白,中储券在市面上流通很少,尤其是关系到生活的粮食、蔬菜和油盐酱醋等等,统统买不到,因为人们还不认,但中储券流通是势在必行的,顶多就是要忍耐一段时间,这也是他能做到的极致了。
“这是抗战以来我收到的最好的消息,英美既然要制裁日本实行禁运,那日本用来发动战争的钢铁、油料、机械、飞机、汽车等军事物资,很快就会出现危机,这将大大减轻我们山城政府的压力。”
“春风做得非常漂亮,连这种国家级的情报都能搞到,我马上就向委座汇报,相信老头子也会非常振奋的,从全面抗战开始,我们一直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总算是能见到一点成效了。”戴老板接到电文大喜。
第三百二十四章
增加变数
“老郑,这是我给琨瑜捎的一点衣物和日常用品,你运送物资的时候,顺便帮我带到延州根据地。”
“告诉你个消息,日本陆军第十三军司令部和金陵政府,联合起来要搞清乡运动了,目的就是清剿军统的忠义救国军和地下党军队,肢解华中沦陷区的抗日根据地。”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搜刮物资,对根据地实施经济封锁,巩固他们的统治,还要大肆宣传他们的卖国理论。”
“清乡委员会刚刚成立,目前设立了苏洲办事处,特工总部的李仕群担任委员会的秘书长和办事处的处长,第一个开展清乡运动的区域是苏洲辖区,特别是常熟、太仓、昆山、吴县这些地方。”
“我虽然不懂军事,但是在特定的狭小区域内,你们硬拼日军主力和金陵政府的军队,肯定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暂避锋芒才是上策。”陈明翔说道。
一转眼就分开了几个月时间,他非常思念未婚妻陆琨瑜,考虑到还要有半年时间才能回来,就给她准备了一些夏季的衣物和几块普通布料,还有牙膏、牙刷、香皂、茶叶、胶卷、西药等零碎东西。
最为贵重的是,他给陆琨瑜捎去一台手提式手摇留声机和一台收音机,这都是从洋行买的,至于送到之后她怎么处理,那是她自己的事情,只要自己的心意到了就行了。
“谢谢你提供的情报,这对我们的江南抗日根据地非常重要,我会尽快通知上级,及时做出调整。”郑同辉有些激动的说道。
地下党也知道汪伪政府要搞清乡运动,却不知道具体的部署,而陈明翔的话,恰恰是江南根据地最需要的情报。
“租界的环境现在是越来越恶劣了,特工总部的特务们,可以带着武器大摇大摆进入租界,巡捕房对此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据我所知,特工总部和特高课都在租界设立了监控点,专门侦测电台信号,上次书店暴露就是个教训,以后发报的时候注意点。”
“我和这两个机构的电讯人员没有来往,对这些事情知道的很少,没法给你们提前预警,只有靠你们自己多加小心,尽量变换发报位置,还有,法租界的情况比公共租界好一些。”陈明翔说道。
这段时间南造云子没有动静,搞得他心里很不踏实,这个女特务的专业素养的确非常强,做事情极其有耐心,尽管有人专门盯着她,可特一课那么多的职业特工呢,谁知道她究竟操作什么阴谋?
专门给地下党方面打个招呼,避免在日伪的清剿中受到损失,陈明翔认为是自己应该做的,保护抗日力量是他的责任。
至于提醒地下党,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尽管皖省事变的事情,让他感觉很失望也很愤怒,但是,他并没有要改换门庭的意思,大家的做事方式不一样。
在沪市,地下党的活动极其隐蔽,不搞刺杀也不搞武装斗争,而是积极发动群众,为党的军队输送战士,为根据地输送物资,宣传进步思想,破坏敌人在沪市的掠夺行为,这也与自身的实力有关系。
实际上地下党为抗日做出了大量成绩,但从来不宣扬,而深受军统局训练影响的陈明翔,在沪市正是如鱼得水的时候,根本无法适应这样的环境,至少现在思想上还接受不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