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个侏罗纪(校对)第7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4/1029

“行,哈哈,等会儿咱们谈完事了我也试试骑马。”钟经理哈哈笑着说道。“燕老板的这地方可真是好,我也到不过地方,还真没见过一个企业建的像公园一样的。说公园都有点说小了,这地方都让燕老板建成世外桃源了,我这来了还没看完都有点不想走!”
“不想走就住下,乡下别的好处没有,就是地方大。”燕飞笑哈哈地说道。
一路走来吹着河风嗅着风中淡淡的花香,看过小草原,看过兽栏,看过竹林,最后来到会议室的时候,钟经理都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赞美的话了。都怪开始说的太快,一开始把进来的那小园林夸的太好,后面都没词了,就剩下了真好两个字。
等进了会议室,钟经理干脆也不啰嗦了:“燕老板,多的话不说了,就只看你这地方建的模样,就知道你的品位……想必那牛肉也是名副其实了,咱们直接进入正题吧!”
大兴发火腿肠厂可都是上市公司了,虽说是去年才上市,但是好歹说起来也是大几十亿的大公司,别燕飞这个养牛场可大多了。
但是钟经理毕竟只是一个采购部的主管,到了这里燕老板亲自接待,他的姿态摆的还是挺正的。
之前大兴发火腿肠一直是用的猪肉和鸡肉,养猪场和养鸡场也都是自己开办的。现在准备上牛肉火腿肠,但是牛就和猪鸡没法比了,本来计划中牛肉火腿肠占的比例就不大,要是再上个养牛场的话,那就有点小题大做了。
反正本省有专业养牛的,而且现在万城黄牛的名声全国闻名,特别是在沿海一带都小有名气,直接采购这里的牛肉还能有利于宣传。如果能达成稳定合作的话,绝对比他们自己再建个养牛场划算。
当然钟经理就没必要和燕飞说这些了,他就是来谈价格的。对于产品质量来说,他嘴上说的不需要再看,相信是名副其实,其实在来之前早就专门组织了一帮人做各种调查。
就算什么都不懂的人都知道,做食品行业的和别的不同,从原料采购就必须层层把关。弄到了次品的牛肉去做成火腿肠,将来出了问题,坏的还是自家大兴发的牌子——到时候你再说是牛肉不过关就晚了,人家客户消费者又没直接吃牛肉,又不是人家送来牛肉让你加工的,你说这个有用吗?
所以说老钟这个采购部的主管也是辛苦,看他年纪不大就有些秃顶就知道,这个部门虽然油水不少,但是也确实得用心去做,一个疏忽下去,他能不能坐稳这个位置就是最次要的问题——别的行业疏忽大意偶有失职也许还能轻点,但是食品行业出了问题,最后追究责任人的话,那会儿职位真的就不重要了。
正因为如此,钟经理一开始调查好市场,就选定了能让人放心的牵牛花农牧公司——怎么说现在牵牛花也是省里第一大养殖基地,还是把万城黄牛打进沿海高档餐厅的大企业,放心程度肯定比其他的养殖基地高。
除此之外,还有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运输成本问题。从三岔河镇到大兴发的生产基地,也就是四百里左右的路程,这么点距离,在公路越修越宽的今天,真的不算什么。
有了这些基础,大家主要谈的就是价格问题了。其他的像交接货物之类的小问题,对于两个成熟的大企业来说,那都是细节问题,不值一提。
价格上燕飞也没怎么抬价,也就是比当初供应江城宁先伟的合同上高了一块多钱。这一块多钱也不是燕飞有意上涨的,而是黄牛协会特意给燕飞通了无数次电话之后,才让燕飞同意的。
现如今燕飞的养牛场就是万城市黄牛企业的标杆,他的牛肉价格不提高,别的企业也提不上去。牵牛花企业有高档牛肉,有超高的利润,其他的养牛场就不行了,说是牛粪里淘钱有点夸张,但是利润确实不怎么高。
随着社会发展,人工成本饲料等各种成本都在上涨,牛肉价格必然要水涨船高。这点燕飞可以不在乎,别人可不能不在乎。
董会长也是在听取了大家的意见之后,才和燕飞多次沟通的。高档牛肉别人参与不进来,但是燕飞如果一直低价供应普通牛肉,别的养牛场场主们,可就得喝西北风了。
对于这一块多的提价,钟经理只是象征性的表示了一下‘抗议’。随即在燕飞说到等和宁先伟的合同够一年之后也要提价,他就没再多争执这个价格——毕竟火腿肠也是高利润行业,找个稳定可靠的供货商,远比那多那一两块钱的价格更重要。
一斤多个一块多,一吨才两三千块钱。大兴发刚开始试着上牛肉火腿肠,准备拓展西北市场以及部分少数族市场,目前也没打算大力采购,计划就是一个月二十吨左右——这还没有现在江城岸边的采购量大。
宁先伟最早签订的合同是二十吨,后来仗着牵牛花的名头打开市场,早就提出要提高采购量了。
而对于大兴发来说,二十吨也就是五六万块钱,这点提价对他们来说,完全可以接受。
当然说句不中听的话,他们不接受也不行,其他的养牛场价供应牛肉的价格绝对不会比燕飞的低太多——反正都知道牵牛花的货有点供不应求,想采购还得提前签订合同还要等,一般人少量采购燕飞这边未必有兴趣做,他们也没那必要等上一个多月。
有时候生意需要谈很久,你来我往的谈上十天半个月。但是钟经理这次来,价格一谈妥就直接签订了合同,甚至连燕飞供应牛肉要先付货款都清楚了,就那几十万块钱,签订完合同直接就打电话让厂里财务专款了。
燕飞这边签订完合同,带着人出去玩之前顺手把合同扔给黑子:“剩下的就交给你了,现在养牛棚不够用的话就去化肥厂那边再建个场地,怎么干就不用我说了吧!”
黑子拿着合同转眼看见正偷着乐的常亮李方,眼睛一亮把合同塞给了常亮:“常经理,李经理,剩下的就交给你们了,去那边新建场地的事找马老板,记得也找欧厂长联系一下,正好挨着建场地还能用一套废水排放设备,其他的该怎么办就不用我说了吧?”
常亮李方一脸发懵:我们俩这也升官了……真特么太快了!
第七百三十六章
配合的乡里
纸飞机
如果从后世的眼光来看,这一年绝对是挺有‘喜感’的一年。
从一开始流传的大魔王从天而降要毁灭世界,到什么星球大十字人类要毁灭,然后又开始在街头巷尾忽然流行起了‘千年虫’的传说,种种传言被人说的煞有其事,当事人还都一副信誓旦旦的样子,想想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这年头网络还没那么发达,像三岔河乡这种比较落后的地方,对这种传言尤为‘重视’——又或者是人们还比较‘闲’,不传个流言蜚语实在是没事可干。
传言一旦散播开来,那速度比什么瘟疫都厉害。现在连乡间的老农都开始忧心忡忡的谈起了千年虫,还有一大群不了解情况的人跟着一起‘忧国忧民’,让一部分多少知道点‘千年虫’的人看到这一幕就觉得有点哭笑不得。
不过对于牵牛花企业来说,不管是大魔王灭世还是千年虫来袭,大家都忙,也就顾不上考虑那么多了。现在场里的业务越做越大,这时候去考虑那些可能根本不会发生的事儿,飞哥着急起来会踹屁股的。
新上任的两个经理常亮和李方硬着头皮,分别去镇上和西边的村里办事,回头才发现事情真的没自己想的那么复杂。
去镇上说要用地的常亮一开口,陈镇长立刻安排人全力配合。而去村里的李方到村里还没走到老支书家里,路上有人多嘴问了一句:“李哥,来找我们老支书干嘛呢?”
李方觉得自己来办的事儿也没必要瞒人,就实话实说:“飞哥又谈了一笔大业务,准备在那边的化肥厂旁边再建个养牛场,我来找你们支书商量一下用地的事儿。”
问话的那年轻人还没来得及开口,嗖地一下旁边那些在树荫房檐下下棋的老头们就窜了过来,那速度你绝对看不出来他们都是一群好几岁的人了:“李经理,燕老板说要用多少地?我们那地就在化肥厂东边,挨着的,能用到我们的地吗?”
李方被这群人吓了一大跳,虽然他知道平时场里来办事好办,但是没想到……大家的热情也太足了,一群人七嘴八舌的纷纷问着话,让他根本没插嘴的余地。
最后他想起来平时黑子他们办事的模样,两只手抬起来朝下一压,还没等他说出来那句“大家听我说”,人群刷地一下就变得鸦雀无声。
这也太特么惊悚了,刚才一群人还都在你争我抢的发言,忽然之间就从喧闹变得寂静,真的让人有点不太适应。
好在李方反应也不慢,立刻就开始说起了自己和常亮商量的想法:“飞哥把这事交给黑子哥办了,黑子哥又让我和老常管这事儿,我们俩是想着,能不用大家的农田最好,化肥厂那边的荒地……”
“李经理,那可不能啊!”一个老头立刻排众而出,苦口婆心的劝道。“那荒地可不能用啊!离河边太近,将来一涨水那可是要出事的……”
“对对对对……”其他人立刻附和起来。“必须用田地啊!那些荒地我们都不去,就是年年涨水会被淹。你听我们的一准没错,不信你找老支书问问。”
老支书已经得到消息跑过来了,在外边接话:“对啊,荒地肯定不用。那地方要是种点草还行,在那上面建牛棚肯定不行。上次建化肥厂不就用的农田吗?建个牛棚也用不到多少地,来来来,咱们进屋里谈……”
“老支书,你可不能坑场里,可不能让在荒地上建……”村民们的态度非常一致,大家都是一副为场里考虑的模样,才不会说占了村里谁家的地,将来场里就安排谁家一个人进场里干活。
现在场里养牛基本也算半自动化了,需要出力的活是有,但是比起来干建筑和去抗包的活儿,那绝对算是轻松的。
人们说找活要找钱多活少离家近的,乡里人对活多活少没要求,只要能挣钱就行。在挣钱这一点来说,去养牛场干活绝对比出去打工挣钱的多。
那些乡里的小崽子们牛哄哄的出去打了一年工,回来穿的人五人六的,说起外边的繁华世界来头头是道,好像他们都是去干的大老板一样。结果一问一年挣了多少钱,能存下来三几千块钱的,那已经是会过日子的人了。
还有个重要一点,出去打工的男的还好说,挣多挣少只要娃子们不走邪路,哪怕是沾染点坏习惯都能理解,毕竟挣来钱了嘛!
这个坏习惯一般就是乡里人常说的‘浮漂’——出去打没两年工,回到家来就不愿意下地干活,怕苦怕累怕出力,有的还喜欢抽点好烟喝点好酒,挣钱不多大手大脚的毛病倒是学会了。
像这样的小毛病还在乡里人的容忍之下,但是有些毛病就不行了。出去染上点眠花宿柳的坏毛病,那就不能原谅了。
但是无论如何,哪怕是沾染点这样的坏毛病,毕竟是男娃子,算不上吃亏。要是女的就麻烦了,不挣钱了别人也不说啥,要是女的出去打工挣了钱,回来之后乡里就会有些不好的流言蜚语——年轻小姑娘们,又没学历又没技术,因为长的好看就能挣到钱,电视上大家看到的这样的情况多了,难免让人猜测她们是去干什么不正当的职业去了。
除了流言蜚语之外,还有一怕,那就是怕去的时候是一个人,回来就变成了两个人——不管那一个人是大是小,都是麻烦。因为在外边找了男朋友,一般都不会是本地的,那就意味着自家女儿要嫁外地了。
除了那些极个别利欲熏心的人,几乎对于所有当父母的人来说,让女儿出嫁到外地,那是极其不放心的事儿。在婆家受了委屈怎么办?那么大老远的一年还能回来一趟不能?都是事儿。
总之外出打工对现如今的三岔河乡来说,还是一件不太受人支持的事儿。出去是能挣钱,但是有种种‘意外风险’,毕竟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外边的那些不好的东西,乡里人听起来就觉得应该避而远之,不到万不得已,真不愿意让家里的孩子们出去。
关键是如今在家能挣钱了,不论是给养牛场养牛,还是靠着养牛场建个大棚种蘑菇养蚯蚓,哪怕是种些大棚蔬菜,一年下来零零散散的也能挣不少钱。
如果运气好能进了养牛场当正式工人,那就得全家眉开眼笑,值得放一挂一万响的鞭炮庆祝了。
场里工作大家都知道干什么,就算最差的活也无非是苦点累点,绝对没什么风险。重点是工钱高发的也及时,离家近随时能回来——当然进了场的才不会回来吃饭,人家那里天天管的饭也好。多少原本在家里瘦儿吧唧的年轻人,在场里干过一段时间之后,都能变得红光满面的,看着就特么让人眼红啊!
至于说只要家里只要有人进了场,全家出门都觉得格外的高人一等,家里若是有个未婚的儿子女儿,十里八乡的媒婆能天天来把门槛踏的低三分,那就是另说了。
所以说李方要用荒地,不用大家的农田,在村里人看来,这简直就是断自己的‘活路’。李方还在屋里和老支书商量,外边一会儿就聚集了一群小伙子,扛着铁锹耙子涌了进来:“老支书,李经理要用多少地,俺们闲着没事,先去帮着把地平一平,等开工了也好开工不是?”
这态度,真没的说。
实在是种一亩地一年下来,还没一个年轻人进场一个月工资挣得多,对比之下,大家该怎么选择,傻子都知道——没看村里有个名副其实的二傻子,这会儿也流着哈喇子在那里笑逐颜开的:“俺也要去场里喂牛了!”
真的是企业发展的黄金年代,和后来那些要占地建个厂子,还要带着‘队伍’和村民们对峙个十天半月,最后还得正府出面解决问题的情况,根本是天上地下啊!
现在李方头疼的就是只打算用个六七亩地建个小养牛场,结果以老支书为首的村里人一致认为,养牛场的业务迟早还要扩大,用那么点地以后还得再扩大,多麻烦,还不如一下子建大点……
说到底还是李方新官上任,威望还差了点。若是黑子过来谈的话,那就是直接带着老支书去现场,让马老板带几个工人,打几根木头橛子下去拉几条线。这就算规划好了,绝对的说一不二。
新的牛棚热火朝天的开建没几天,林海虎又捞着‘生意’了,偷偷摸摸藏在屋里面,摸出来一个破破烂烂的小手机:“喂,坤哥,有个消息,大消息,这个我觉得值三百块,要不要?”
张坤一听见这小子的电话就是又喜又忧,喜的是自己有新闻可以写稿子,忧的是这小子一向狮子大开口,有些时候一篇稿子挣的奖金,还没有被这家伙要走的多。
但是听是肯定要听的,他现在也学聪明了,必须要讲价:“大概什么方面的新闻,别是上次和火腿肠厂合作的那样的新闻,像那样的可不值三百块。”
倒不是牵牛花公司和大兴发火腿肠合作的消息不值钱,而是大兴发的人来的时候,不可能不惊动其他人。早在人家联系招商办的时候,就有人把消息漏了出去,等双方达成合作的时候,市里几个差不多的媒体也都知道了,算不上独家消息。
林海虎指天画地的保证:“这次绝对是独家消息,大消息。我老表的,和外国有关的,绝对的大消息。不是给我你说,要不是看咱哥俩的交情,三百块我都觉得要的少了。”
“那好,就三百。”张坤咬咬牙,为了笼络住这个‘内应’‘线人’,只当这个月没发奖金。“你说吧!”
“我老表被外国的那个什么大桥大学破格录取了,就是上次来的那批外国佬说的那个大学。我给你说,人家的通知书都发过来了,我都看见了。”林海虎神秘兮兮的说道。“你猜猜,我老表会不会去?”
“什么大桥大学?”张坤有点发懵,随即忽然眼睛就瞪大了。“你是说……刀桥大学?”
“对对对,就是刀桥。”林海虎这不学无术的总算是‘想’起来了。“就是因为我老表弄的那两蝎子,说是什么新物种。他还写了啥论文发表了,人家就破格录取了。这钩日的外国大学招收学生也太随便了点,啥都不干写篇文章就收进去,还有点大学的样子……”
张坤已经顾不得听林海虎这酸溜溜的话了,在电话里喊了一句:“我马上就到,老规矩,你记得替我说几句话让你老表接受我采访。等会儿我快到了给你打电话,见面就给钱……”
胡乱收拾了两件东西,兴冲冲的就准备直奔三岔河。刚走了两步觉得不对,摸了摸口袋又赶紧冲进了主编室:“主任,我得到个消息,要去三岔河乡一趟。听说是燕老板被刀桥大学破格录取了,通知书都到了,我刚得到消息,得赶紧过去……”
“啥?”主任明显有点发愣。“你不是开玩笑吧?燕老板被刀桥大学录取?哈哈哈,咱们这里还有人能被人家外国的名牌大学……你说的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张坤着急的很。“就是前一段火的很的燕老板发现了新物种的那事儿,当时来的那些外国人邀请过他,现在通知书发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4/10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