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个侏罗纪(校对)第5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5/1029

结果刚过了一个大桥,燕飞的车速突然就降了下来,黑子不解:“怎么了飞哥?”
燕飞恼火的很:“碰到混蛋了,路上有钉子!”
其实晚上真的很难看清,这时候路上就是有这样的情况,车跑着跑着就轮胎就被扎了。别意外,再走二百米靠路边绝对有补胎的地方,你尽管去喊门,人家就等着呢!
如果是开大车的还好点,经常跑大车的司机都不是一个人,而且都是老江湖,一般这些守着路边的收个差不多的价格就行。
不过要是遇到像燕飞两人开的这样的小轿车,一看开车的就是两个年轻人,说话口音还是外地的,补个轮胎要你个百儿八十的都不稀奇,要个三十五十的那就是良心价,能遇到正常收费的,那肯定是出门前烧过香。
果然刚过去这一片有钉子的路,前边不远的地方就亮了一个电灯泡,一个破木板上,两个歪歪扭扭的大字清晰可见:补胎!
黑子正无聊得很,闻言就来了兴趣:“飞哥,要不我去撂他一黑砖去吧?”
燕飞眼神好,直接把车一停:“那个树根处有半块砖头,你去给捡上来去。”
等黑子捡了砖上来,开到那补胎的门口,黑子正要下去,燕飞不耐烦:“你别下了,我来。”
拿过那半截砖头下了车,直接就站在车门口,对着那小破房就砸了过去。
嘭地一声,房顶都被砸破了一个大洞,里面的人都没睡死,立刻就在里面喊了起来。
燕飞上车,挂挡,走人!
走没多远,看到那个小破门打开,一个披着衣服的人影气急败坏地跑了出来,一直跑到路中间左看看右看看,然后对着这边喊叫着什么。
车里面两个人哈哈大笑。
要不说人也不能一直循规蹈矩,偶尔干点替天行道的事儿,有利于身心健康呢!
别看就撂了这一砖头,至少能让两个人精神一个小时。
“以后有车了,家里面不忙的时候,你开车带他们多出来玩玩。市里转转看一下,周边的城市也都去看看,多少也长点见识,总待在咱们那小破镇,迟早都得变成傻子。”因为撂了一黑砖,燕飞的话也多了起来。
其实这是他早想好的,出来跑的越多,就越能感觉到三岔河的闭塞和落后。
特别是现在新公路修好,原来三岔河离省道也就是几里路,现在变成了十几里。别小看就多了这么一点路,如果放城市里也就是坐个公交车的事儿,可是在乡下,这多了一段路,那差距可真不是一点半点。
就比如原来大棚西边的那村子,以前靠着公路,还有人能做点小生意,平时搭个车去外边也方便,可现在就变得和别的村子没多少区别。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真不是随便说说的,现在燕飞老家和他外公住的那两个村子离公路近了,村里就有人趁着农闲的时候,在家做几个“菜合”或者煎饼,或者炒花生煮鸡蛋之类的,等长途客车在这里停下拉人的时候,端着托盘去卖点零花钱。
反正做这些东西用的原料都是自家厨房里的,卖不掉拿回家热一下自己吃也行。
这还是刚开始,想必要不了多久,只要经济发达,往来的客车越来越多,做这些小生意的也会越来越多。
对于农村人来说,特别是妇女们来说,要文化没文化,要技术没技术,想去干力气活人家也不要,能做个这样的生意,一天挣个十块八块的,那已经相当不错了。
就因为新公路离三岔河镇远了点,对以后三岔河的发展,那不是一般的不利——而现在对于大多数三岔河人来说,大家只知道现在坐车比以前贵了点,骑自行车去走那条没人维护的老路不方便点,其他的根本都意识不到。
在外边跑的多了,接触的东西多了,很多的东西自然而然的就能看的更透彻点。就好像现在小孩子都知道地球是圆的,苹果落地是地球引力,这些对大家来说都已经成为常识,可是换成皇帝坐龙椅的时候,你说出去谁信?不被说成是疯子就不错了。
所以燕飞现在也意识到,想自己更省心点,就得让场里的这些人都有独当一面的本事,只窝在三岔河里,就算再读书也是不够的。
这话黑子也赞同,年轻人谁不想往外边跑,可是黑子也有不同意见:“这么好的车你让我们开着出去跑?你不心疼我们还心疼呢?要不场里再买辆二手面包车吧?拉人多还便宜,磕了碰了也不心疼。”
“再说这以后就是你的车,你自己出门才能用,别人乱开算怎么回事?好歹你也是老板,总得有个老板的样子。老开着一辆摩托车乱跑,像上次咱们去市里开会,你不是也不好意思骑着摩托车去?”
燕飞一听黑子这一套一套的理论,不爽得很:“我倒是想骑摩托车去,可我不是没证吗?这车也一样,在家开着还行,出远门我敢开吗?”
黑子愕然,这才想到,自己的这位飞哥,连拿驾照的年龄都不够。
一直到天快亮的时候,估计陈英军才摆脱了那些人的纠缠,给燕飞打来了电话。
一开口就是感激的话:“飞哥,啥也不说了,以后你就是我亲哥。你放心,黑珍珠和钱我等开业后过几天就给你送过去,少了一毛钱,我提头去见你。”
燕飞哈哈:“有那么严重吗?我这边也不着急,你等开业稳定下来之后也不迟,不着急。”
接下来就是些没营养的废话,等挂完电话,黑子还是有些不放心:“其实我觉得咱们不如就在那里等着,直接把咱们的钱拿回来。要不现在拐回去也行,免得夜长梦多。”
燕飞什么时候受过这种半夜开车的罪,就算有那也是和自己媳妇一起坐车,早就不耐烦了:“还回去?这都走这么远了,放心吧!就算他真吃了熊心豹子胆,该是我的东西,我敢给他也有信心给拿回来。”
黑子劝了两句,看他态度坚定的很,也是没法。
第二天中午两人才回到三岔河,燕飞低调的很,让黑子开着车去办证,自己依然是骑着摩托车到处跑。
只是还没跑两天,他就没心情跑了。
天上雨水不断,河里的水位越来越高,这还不算,来竹林的那条小路,离桥头不远的地方,有一段地势比较低,现在路面都已经被淹了。
自从二十多年前大水之后,三岔河镇东西两边的两条河每年最多也就是水位高点,但是还真没高到这种程度。
燕飞看着那段被淹的小路就惆怅,当初自己说什么也不信还能涨大水,现在倒好,给人看笑话了吧?
偏偏这点水不多不少,人若是想趟过来中间水太深,若是想用小木船,又嫌两边水太浅。
还好早两天见势不妙,大棚里的蘑菇和蚯蚓都收了一茬儿,现在剩下的这些想转移都没合适的地方,只能看老天给不给面子了。
电视上不断有别的地方洪灾的消息传来,更是闹得人心惶惶的。
三岔河镇的寨口处,一袋袋的沙土都已经填装好,堆在道路两边,随时等着堵路口。
反倒是养牛场的位置不用担心,这地方被称为风水宝地不是没道理的,整个镇子周围,也就是这地方高了些,怪不得被风水先生说这里是“独占鳌头”,还有什么“青龙吸水”的龙头。
“没事儿,真没什么事儿,河水离岸还早着呢!我这一点事儿都没有,妈你尽管放心吧!”燕飞蹲在河边的一棵银杏树树上,看着滔滔河水,满嘴的胡说八道。
也就这些高处岸上的银杏树还没被淹,下边河边的柳树都已经在河水中摇摆了,好在河道在前面连着拐弯,到了这里水势没那么湍急,没直接把这些树给冲走。
时间进入六月底,眼看再有几天,参加高考的高中生就要奔赴县城进入考场,可河水的水位涨的愈加高了。燕飞一个人在竹林大棚这边,看着自己的那些棚子也是无奈得很。
场里人都建议提前给这里拆掉,把那些能用的东西提前回收,免得被水冲走。
可燕飞觉得不值得费事。
砌墙的砖自然不用担心冲走,至于那一部分木头大棚,他也不担心。水位肯定不可能涨到淹没大棚,真到了那程度,这点大棚都是小事了。
关键是现在路已经断了,想搬这点家业也没那么容易。
反正木头就算冲走他也不心疼,河水一天没冲进大棚,他就还抱着一天的希望,自己蹲在这里守着自己的这部分家业,坚决不先走。
劝他的人不少,林保国和马永明就不说了,天天都要来看水位,到了这里就给他打电话——用养牛场的电话,羊毛出在羊身上,一点都不用心疼电话费。
家里父母也担心,隔三差五地总要打个电话问个情况。
关心他的远不止这些人,连县委焦书记都给他打了电话,让他注意点,别因为疏忽大意,让县里的明星企业成了受灾大户。
好不容易安抚住老妈,放下电话,燕飞继续蹲在银杏树上,对着脚下已经有些不安的老虎黑熊们极其不爽地训斥:“都安稳点,水还没涨上了呢!继续等着,什么时候水涨到脚下,咱们什么时候走……”
这厮依然死不悔改,坚决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指望大水冲不到自己的大棚里面呢!
人家是不到黄河不死心,他倒好,洪水不进屋,他坚决不死心……
第五百四十二章
洪水来临前的燕老板
山雨欲来风满楼。
眼看大水成灾已经不可避免,万城市上上下下都已经动员了起来。
到了这时候再开会都是浪费时间,县里的指示一个电话打到三岔河镇这里的时候,就是两句话:“严防死守,能抢救的都要抢救,把损失降到最低!”
还有一句是:“有紧急情况及时上报!”
已经不是一个地方在为了大水着忙,大部分地方不是在抗洪救灾,就是在准备抗洪救灾。这种情况说别的也没用,小问题自己解决,实在解决不了早点上报请求支援吧!
可是三岔河这里的情况,对于上面指示的第二句话,那真的是……很让人为难。
从六月中开始,水位刷地一下上涨起来,全镇上下就开始紧张起来——三岔河乡就是河多,本身原来之所以之所以有三岔河镇就是因为这里适合做码头。每年稍微下点大雨,水位就会急剧上涨。特别是现在上游有了水库,一到夏季放水,东西两条河都要涨水,只是幅度大小不一而已。
可大家紧张了一天又一天,这水位就好像逗大家玩似的,就那么停那里了。测量着是一直在涨的,一天也多少涨点,问题是,它也没涨起来多少。
反正一直没涨到燕飞蹲的那棵银杏树根处。
最严重的情况就是从镇子出来去县城的路上,过了西大桥向西也有一段路,稍微过了点水,但是过车行走都不影响,也就是刚到路面上。
镇子口的地方已经看到两边的水都到了眼前,站在寨墙上,河水都到了寨墙脚下,周围的那些地势低的农田都已经淹了,但是也就仅仅如此而已,它就是不继续往上涨了。
这种刀架在脖子上,却一直不砍下来的感觉,真是让人想想都难受。
镇上的人家有楼房的东西都搬到了二楼,睡觉也都到了楼上。没楼房的把东西放到邻居亲戚有楼房的家里,总之什么准备都做好了,就等涨水了!
可它偏偏就是不涨,让人觉得提心吊胆又庆幸无比。
实际上涨水对三岔河镇的人来说,也怕也不怕。
这些年不像以前,二十多年前那场大水涨过来,那时候家里都没余粮,遇到点突发情况随时可能没饭吃。可现在再涨水,对三岔河这小镇来说,大家倒是不用那么害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5/10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