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个侏罗纪(校对)第4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8/1029

第四百七十五章
建一个基地
纠结了半天,看到了脚边扔的两把大斧头,上前捡了起来,走之前还不忘吩咐二号:“以后别打那些乌七八糟的玩意儿了,多打几把大斧头,就这样的就不错。”
拎着斧头到山里边砍树去了。
砍伐这里的森林燕飞可没半点破坏环境的不好意思,这里的气候好是好,但是有个最大的缺点,特别容易引起火灾。
本来平时气温就高,林木还都是易燃类型的——特别是接触过松木的都知道,这玩意儿还有松脂,一旦烧起来就没玩没了。偏偏恐龙世界的森林里,松木类的植物也是挺多的。
关于这一点,就算燕飞没有恐龙世界,他也知道的很清楚。三岔河学校的桌椅板凳不少都是松木做的,以前小学初中时候都经常停电——当然现在也停,只不过逐渐比以前好多了就是。
停电了就要点蜡烛,不少熊孩子们就借此机会玩火。上课无聊的时候,就把桌子上的木头用铅笔刀削下来一条条的烧着玩,二毛钱的铅笔刀,割起木条来那叫一个利索,好用的很。
有的冬天还做个黄泥的小炉子,就用这些从课桌上削下来的小木条当木柴用。还有干脆用蜡烛把课桌烧个洞,上课时候把课外书放抽斗里面,从这个小洞里偷偷看的。
三岔河镇牛市不远处,还有一个木料市场。平时堆放的大部分也都是松木,家在附近的路过都会去捡些松木带学校烧着玩,特别是带松脂的部分最受欢迎。
当然什么木头都会容易点燃,只不过对于三岔河的这些学生们来说,他们对松木更了解一些。毕竟不是哪种木头他们都有机会,用长达几年的、极其漫长的课堂生涯,一点点‘分解’着来‘研究’的。
虽然在现代社会,有人研究证明说森林火灾是大自然的一种保护机制,能促进森林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等。但是对于森林中生活的动物来说,这绝对是一场大灾难。
所以燕飞觉得,自己应该使劲砍树,多砍点树,还能少引起点火灾呢!
实际上就算他再努力砍树,对于遍布原始森林的大恐龙世界来说,也就是九牛一毛,这纯粹是他自以为的——原因是他这次计划砍的树多了一点。
原来无论是做家具还是当柴烧,他能用掉的木头实际都不多。现在他是在计划建一个养牛基地,在平原上圈一大片土地,建立起一个养牛场——这人养牛已经走火入魔了,无药可治。
做一圈的木头围墙,还得是能防备恐龙的,可想而知,要用的木头数量绝对是一个恐怖的数目。当然如果对恐龙世界来说,这么点数目,仍然是九牛一毛。
工作量很巨大啊!
所以燕飞卖力的很,两把大斧头还没多久就彻底报废了。好在这工具平时准备的就多,一时半会儿也用不完。
不过砍着砍着,他就觉得自己挺傻的了。
干嘛要用斧头砍啊?直接买点现代化的伐木工具,那多省事啊!
现在他那菜园岛的山洞里,就扔了十来万块钱,养牛场还欠自己几十万——运送牛肉回去做牛肉干,这些牛肉都是‘花钱’买的。牛肉款场里暂时没那么多钱,只付了十来万,还有几十万后面还要给的。他也没打算把这些钱给岛国那被搬空的牧场送过去,这钱自然也就是他自己从左手换到右手,继续扔山洞里了。
有这么多钱还用斧头砍树,确实是挺傻的。
想着想着,把已经又报废的斧头扔到牧草山谷,自己就去一边炖肉吃,一边看美丽的北极风光了……
到天亮回到养牛场,照片还没送过来,在养牛场正处理一堆事儿,就又接到了郭静娅的电话。
这俩天别说郭静娅了,就是整个郭家都是风声鹤唳的。先是人被绑了,然后莫名其妙的,那些绑架犯们都神奇的消失,被绑架的人反而开着绑匪的车,拉着那部分已经交付的赎金,大摇大摆地回来了。
这种惊险离奇,又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已经足够整个郭家人心惶惶了。
人回来的当天整整一个白天,连医院都没敢去,都是把医生叫到家里来看伤的。家族里边的人差不多都聚集在了一起,外边是能请到的保镖都请来了,一副准备和人打仗的模样。
大家在家里也不能闲着,还在派出人悄悄打听那帮绑匪的消息。
绑匪们干这种事,离家之前有家有口的都是扯了谎出门的,有的干脆平时就是独行侠,聚集在一起也都是保密的,一时半会儿外人也打听不到有用的信息。没有消息就一直恐慌着,反正就是不敢出门。
一直等到风平浪静的过了一天又一夜,大家的情绪依然都是紧绷着的。
被关在房间里不许出门的郭静娅也是被这事儿弄的一头雾水,直到现在才异想天开地给燕飞打了个电话。开头一句就问的燕飞哭笑不得的:“燕老板,你的功夫那么好,是什么师门传下来的啊?你们师门有没有人在香江这边?”
燕飞心里明白的很,不过嘴上却是说道:“没有师门,我们这都是家里传的,一个村子里的人都练功夫,只不过没我那么厉害。这你不是都知道吗?”
“你肯定是骗我。”郭六小姐信誓旦旦地说道。“你这么厉害,肯定有一个隐秘的师门,是不是不能说是吧?你偷偷告诉我,我保证不会乱说的行不行?”
燕飞真是无话可说了:“真没有,你要不信我也没办法,有什么事儿你就说,打听我师门干什么啊?”
郭六小姐的保密意识那是专业的,还不敢直接在电话里说这件事儿,又问道:“那你这样的功夫高手,有没有认识其他的像你一样的功夫高手?是不是就像豪门会有一个独立的圈子,你们这种高手也有一个圈子,就是传说的武林界,普通的人根本接触不到的,里边的人都是你这样的高手?”
这想象力都突破天际了,弄的燕飞连辩解都懒得辩解了:“我忙得很,你要有事就说事,没事儿我就赶紧干活去了啊?”
第四百七十六章
眼球效应
“……众执事鸣锣开道排到齐整,那个鼓乐吹,嘀嘀嘀嘀嘀嘀,嗒嗒嗒嗒嗒嗒,嘀嘀嘀嘀嗒嗒嗒嗒悦耳动听……”
锣鼓喧天,唢呐齐鸣。
大戏台上,一位凤冠霞帔的演员正喜气洋洋,唱着几乎全省男女老少都耳熟能详的一出戏。
戏台上挂着一条大红横幅,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为什么又搭戏台唱戏了。
商城全国商品交易会,这么高兴的事儿,肯定得来一场大戏庆贺一下。也许年轻人都已经开始带着随身听,听着流行乐,天天研究明星的衣着打扮了。可是戏剧依旧在这中原大地上源远流长,就比如台上这出戏,整个玉省亿万人,有几个人没听过呢?
别以为就唱歌跳舞明星出名,没听台下有不少观众,都已经喊出了上面戏台上演员的名字了。台上的演员也是笑语嫣然,刚才走着小碎步上来,只是微微一个鞠躬颔首,那股子大家闺秀的气息就扑面而来,惹得台下一片叫好。
锣鼓声中只是一开口,下方的人顿时如痴如醉,别说老年人,就连不少小孩子,都能跟着节奏凑来上喊一句:府门外三声炮……
喜庆的日子唱喜庆的戏剧,这是玉省的传统,男女老少皆宜的东西,什么时候都不过时。
就算是不懂戏的外地人,看着台上一个红妆仕女喜气洋洋地唱着,也会不由自主的被这种氛围渲染,感受到其中的欢乐之情。
在戏台旁边,就是一个个大大小小展示台,来自省内外的知名的和不知名的企业,面带着笑容看着自家展台前参观的客人,随时准备着解答各种问题。
这么多展示之中,来自万城市汤河县三岔河小镇的牛肉干展台前,很是吸引了不少目光。
燕飞燕老板要来拉客户,徐小燕能不来吗?
除了他们两个,还有七八个来给他们助威的徐小燕的同学们,像周蓓蓓季芸芸,以及燕飞口中的小黑妞儿,反正今天愿意来的基本都到了。什么叫眼球效应,站一群青春活泼气质各异的大学生,那就是比别的台子能吸引眼球。
原本见人都不怎么会说话的小黑妞儿最是卖力,现在这女生是彻底锻炼出来了。堂堂省大法学院的大学生,就站那里指着桌子上放的两个盆子,对着周围来看热闹的人招呼:“别只看啊!这就是我们三岔河的牛肉干,过来尝一尝吧!别看我们地方小,我们的牛肉可是在香江都大卖的。还有咱们省城的那个餐厅,人家大厨都是外国来的,用的就是我们的牛肉……”
除此之外,展会现场居然还有几个端着盆子的小姑娘,盆子里一张临时用硬纸片制作的牌子上写的清清楚楚:“欢迎品尝,三岔河牛肉干……”
几个小姑娘都是小黑妞的老乡,在家早早不上学了的,现在还不到出嫁年龄,或者是说好了人家还没结婚的。闲着也是闲着,原本都是在省城跑着卖零食的,现在也被小黑妞儿召唤过来帮忙了。
这阵仗一摆出来,旁边几个老板当时就吐血了:我们只以为老板亲自来,显得对客人重视,可几个糙汉子,和人家那一群水灵灵的妹子,真是没法比啊!
看人家那妹子,有鬼灵精怪的,有娇憨老实的,有站着一看就气质不凡的。就算放校园里也是回头率高到让人撞树的,这让一帮大老爷们怎么比?
关键是不少人对这事都没经验,有的觉得自己亲自出马,带着得力干将来往这里一站,什么业务还不是手到擒来?可问题是人都被几个妹子明目张胆的拉走了,他们连话都说不上,还谈个屁的业务啊!
好不容易有个像老板的人刚站自己台前,刚一介绍自己开连锁店的,旁边一个水灵灵的妹子听见了就凑过来:“老板,你们商店里卖的有牛肉干吗?尝尝我们的三岔河牛肉干吧!”
真是人心不古啊!看着挺正派的人,好歹也是见过世面的大老板,怎么一看到人家小姑娘甜蜜蜜的一笑,就忍不住接上话了呢?接上话就算了,看着人家妹子递过来的牛肉干,怎么就忍不住尝一口了呢?要不说吃人家的嘴软,这尝来尝去的,吃着说着,愣是站咱的台前和人家谈起了业务,这叫人去哪儿说理去?
关键看人家都是小姑娘,自己想赶也张不开嘴啊!
这是破坏行业规矩啊!
其实大企业都知道找形象好气质佳的来站这里,就是一些没什么经验的老实人,老老实实地自己带着自己的业务骨干来。业务骨干那是酒桌上能干,现在这在大街上,和人家那些口齿伶俐的小姑娘一比,还真是干不过人家……
甭管人家业务好不好,反正是被拉过去的人确实不少。
实际上燕飞也是迷迷糊糊的,迷糊了半天才发现,现在小黑妞儿这还真是厉害。人家现在也注册了个小公司,那些街头巷尾乱跑的卖零食的大奶大妈们都有组织了,虽然没有统一工作服,但是有统一的围裙。
其实就是做饭时穿的那玩意儿。这东西真简单,都不用找别人弄,自己买点布自己做就行。简单的一个深绿色大围裙,上面还写上了四个大字“海洋零食”。大街小巷一看这样围裙的,就知道这是有组织的人。
什么东西做得久了就有经验了,这些人虽然没文化,但是胜在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听话。
带头的是个大学生没经验不假,但是耐不住身后还有半个宿舍楼的女生在帮忙出谋划策。不管是什么奇思妙想,干活的这些没文化的人都敢试。别说卖东西穿个围裙了,就是让她们穿戏服上街都没意见——出来就是为了挣钱的,能挣来钱干啥就行,又不偷又不抢的,怕个啥?
事实上谁也没料到,就这么个简单的花生爆米花,愣是让她们给做出来名堂了。
真不难,无非是平时多费点心,炒花生前把花生都挑挑拣拣,至于怎么炒,几个村里掌勺的师傅们,这一年来炒了不知道多少了,闭着眼睛都能保证一锅花生一个都不带糊的。
没技术含量不要紧,只要咱成本低,只要咱的人不怕吃苦放得下架子,做生意真没那么难。
第四百七十七章
牛肉干和西餐
有了一大帮女孩儿帮忙,燕飞这大老板还是真省心的很,就坐后边当个摆设,来了客人也有徐小燕和几个女生帮忙介绍。
旁边还有宣传画,桌子上连报纸都有几份,就是宣传过三岔河牛肉的那一天的报纸。
东西好不好,吃了就知道,来了你随便尝,价格也不比别人贵,还有牛肉卖到香江的噱头,真挺吸引人的。也不用怕这是虚假广告,上过当地报纸的你可以说咱是当地有关系,但是还有省城那家牛肉餐厅在那里放着的呢!谁要是不信一会儿到了饭点,你尽管去看看,那饭店里边留的还有俺老板的传呼机号呢!
来看的人多了,肯定就容易谈成业务。
很快燕飞就不能坐着发呆了,一个胖乎乎笑眯眯的老板当场就准备签采购合同了。
这位胖老板来自离省城不远的一个叫莲城的城市,自己开了两个百货超市,刚才和一群姑娘们聊了一阵儿,这就拍板决定直接签字盖章,先下个订单再说。
其实别说省内了,就算外地的不少人也都知道万城黄牛。今天交易会还有其他几家牛肉干企业,但是大家价钱都差不多,有的还压根不是在黄牛产地开的牛肉干企业,没燕老板这可信度高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8/10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