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个侏罗纪(校对)第4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9/1029

“谁没事骗你玩,不想去你别去。刚才学校的大喇叭都喊了。不过只有在学校当老师的才能买,别人买不到。”前边跑的人脚步不停回答道。
“那你慌什么啊?你又不是老师?”后边的人顿时就停下了脚步。
“嘿嘿,你忘了我孩他舅是学校当老师的。一个老师能买五斤,他又吃不完,给我分半斤就行。咱也尝尝卖到香江的牛肉是什么味儿……”前边的人乐呵的很。
后边本来停下脚步的人群中,有几个人忽然脑子一个激灵,立刻又跟了上去。
“我外甥女谈的对象就是学校的老师,我去找他去……”
“你那关系远了,我侄女就在学校当老师,他们两口子都是老师,那不就能买十斤吗?哈哈,我去找她就行……”
“没关系也不怕,有的老师买了也吃不完,直接在旁边就卖掉了,最多卖五块钱。掏个猪肉价吃牛肉,还有啥不满意的,走走走,都去都去……”
“……”
实际上这些人得到消息都晚了点,刚才学校的预备铃声响了之后,几个学校的大喇叭都喊了。通知学校的全体老师,去镇上以前老燕家铁匠铺斜对面的巷子口买牛肉,二块钱一斤,每人最多买五斤。老师本人去,家属不算……
为什么选这个地方,因为这个地方离三个校门口的距离都是一样的,绝对都在一百五十米左右。至于为什么喇叭这么喊,因为是燕老板的养牛场发的牛肉,当然得提一下老燕家铁匠铺了——不然再过几年,那还不都得忘了镇上原来还有铁匠铺,忘了燕家是铁匠传家的吗?
现在这个小路口已经不少人了,大部分是看热闹的,或者是等着看有没有愿意把便宜牛肉转手的。少部分才是老师,在那边一张桌子前边等着。素质还是有的,虽然没正儿八经的排队,但是也没人挤,都是慢慢等着。
桌子后坐着养牛场的三个女将,向蕊带着邵萍萍还有马超那大肚子媳妇儿,一个收钱一个写纸条,还有一个负责站大车下边,指挥着车上的人给谁发牛肉。
向蕊正在问一个年轻男老师:“你是一个人在这里当老师的?没女朋友吗?多买点自己吃不完送丈母娘啊?”
刚毕业没两年的学生,脸嫩,被向蕊这么一问,这老师就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就一个人,家里远,现在不放假送不回去。还没谈朋友呢!”
向蕊干脆的很:“那你也给我十块钱,买五斤。你吃不完拿到那边卖了,五块钱一斤有人抢。赶紧的,别啰嗦……”
最近分过来的年轻老师们有不少是外地过来的,一个人在这里无亲无故的。这位就是,原本只打算买半斤尝尝的——就一个人的话,自然不可能买五斤牛肉,自己在家炖了连吃几天。转手卖的话肯定也是不好意思,向蕊这就是‘强买强卖’,免得他自己放不下架子。
养牛场里大家商量的时候,有的说一家发半斤,有的一家说一家发一斤,还有人建议少收点钱。要是一分钱不收,不是显得多那个啥吗?你老送免费牛肉算什么啊?
于是最后就决定了,干脆‘卖’好了。两块钱一斤,一个老师买五斤。谁家也不能吃五斤牛肉,剩下的愿意转手卖掉就转手卖掉,就算卖五块钱一斤,卖两斤不就等于免费吃三斤牛肉吗?
这年头老师们工资实在算不上高,有时候还拖欠,所以生活上也是不多宽裕,就当发点小福利。
反正这牛肉剩的还不少——都是冻牛肉,一早上根本没处理多少。
庞发想的周到,还给经常来帮忙宰牛的那些人捎了个信儿,说养牛场今天送牛肉了,让他们少杀点猪。不然这天气还热,多半就得坑到那几家卖肉的。
向大会计的气场多强的,还有派出所所长贤内助的身份,说出话来利索的很。那个年轻的男老师想分辨一句,最终也没说出话来,老老实实地掏出了十块钱递了过来。
旁边站到车旁边的邵萍萍立刻吩咐道:“分一斤单独绑,剩下的四斤绑一起!”
这是几个女将们考虑的比较多一点,方便一会儿这老师直接卖四斤,给自己留一斤吃的。
养牛场也没有装牛肉的袋子,都是用的麻绳捆的。不但是他们这样,街上的卖肉的都这样。麻绳便宜,一捆才几个钱,弄一捆够用好久了。
等年轻男老师拿到两块牛肉,正忙着的向蕊一扭头,看见那边有几个人围着男老师买他的牛肉。看到那男老师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不知道怎么想的,忽然脆生生地冲那边喊了一句:“别都只顾着买便宜牛肉啊!人家这条件就在这摆着,谁家有合适的小妮儿给人家介绍个啊!”
这个好,卖个牛肉居然还兼职婚介了,向大会计这是有多闲啊!准备转职开婚介所的吧?
周围顿时一阵哄笑,只不过哄笑声中,就有人看着这个脸都红了的男老师的眼光,变得审视起来——这条件还真不错,相貌堂堂的,镇上上班的也不多,老师也算是好职业了。至于说老师们工资少点,这老师看穿着打扮可能家庭条件不太好,都不是事儿。镇上有做生意的,家里条件好,互补嘛!
平时这些外地老师出来也就是买点菜,一般人也没机会见到,就算见到了也不好多问。现在倒好,买个牛肉,连自己的情况都‘暴露’了。说不得就因为这次买牛肉,把个人的人生大问题给彻底解决了——没看被向蕊那么一提醒,又有几个大妈凑上去了,这明显是对人比对便宜牛肉更感兴趣的。
明明向会计年龄也不大,不过这生过孩子的人和女孩儿就是不一样。刚才是突发奇想喊了那么一句,现在居然有点上瘾了,见到年轻老师就问有没有对象。见到女老师还煞有其事地指着车上的老欧几个介绍:“那是我们场里的人,没媳妇儿的,有相中的吗?别看流里流气的,现在有人管,不用怕……”
被问话的女老师羞的不行,倒是车上那几个不要脸的东西和打了鸡血似的,递个牛肉那热情劲儿,就差跳下来说一句我给你送家里去……
场面倒是真欢乐,虽说耽误了点时间,可是真没人介意。连那些在周围等着买便宜牛肉的也来了兴致,纷纷开始挖空心思,想自己亲戚里有没有合适年龄条件差不多的……
至于燕飞同学,他当然又去上学了。
只不过今天上午这课只能算上一半,学校里不少班级都是自习,老师们都去买牛肉了。都是谁先买到牛肉谁就临时来上课,就当是调课了。
“你不怕赔钱吗?”
听到这句话,正拿着课本自习的燕飞差点朝外边看看,看是不是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居然是自己同桌主动和自己说话了?
话说这俩人的同桌也是奇葩,别的同桌都是班里关系最好的,下课上个厕所都一起。这俩倒好,都一起上了几天课了,说的话绝对不超过十句。还都是燕飞这家伙厚着脸皮,借人家笔记看才说话的。
看到燕飞那表情,这同桌的脸刷地一下就红了,然后拿着课本目不斜视地,好像刚才那句话不是自己说的一样。
不过看那拿课本的手,都捏的发青了,可见心情不知道有多紧张。
燕飞想了一下,才明白这同桌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刚才那大喇叭喊的时候,大家都听见了。只不过别人都和燕老板不熟,自然不会跑过来说什么,都是在底下悄悄议论。
“做生意,哪能样样都挣钱?这个赔钱了别的赚钱就行。”难得这同桌主动和自己说话,考虑到自己以后还得借人家笔记看,燕飞就多说了几句。“我卖到外地的牛肉都卖几十块钱一斤,就当给老师送礼了。本来就没打算挣钱,再说也亏不了多少,咱们镇上才能有多少老师!”
他还以为自己多说两句,这同桌也会和自己多说两句的。
结果这同桌就是脸红红的嗯了一声,就盯着课本继续目不斜视了。
真活该,谁让他多说的。
在小镇上学的这些农村学生,一个星期也就花十来斤饭票,这里边不但是吃饭,还包括零花钱——学校小卖部是可以用饭票买别的东西的。基本上按当时的小麦价格,一斤饭票的价格也就是一块钱左右。
这年头学生们花钱是真少,就算生个小病都不用花多少钱。感冒发烧了花一毛钱买几片俗称‘大安’的抗菌药再加两毛钱的感冒通片。有的明明挺严重的连退烧针都不舍得打,回去宿舍里用被子使劲捂,反正花钱的那些药和针剂也都是让发汗的。
所以你一斤牛肉卖几十块,还能让人家说什么?
实际上这些女生因为饭量小花的更少,有的女生一个星期五斤饭票都用不完。学校的馒头太大,有些女生买一个吃不完,都是两个人凑一起买一个就够吃了——燕飞给徐小燕姑娘送兔肉的时候,她们那高中的女生们也都是这么干的。
和一个一星期花五块钱的人说,我的牛肉卖几十块钱一斤,人家真的是无言以对。这一斤牛肉的钱,是人家几个月的饭钱了。
燕飞此刻还没意识到自己又说错话了,看到好不容易主动开口说话的同桌又不理自己了,抱着课本心里还嘀咕,不想说话你干嘛问我一句?
第四百六十四章
乡里学校
烧毛豆去
燕飞中午放学回去的时候,卖牛肉的车也早就回来了。
小镇上虽说学校齐全,从小学到高中都有,可是老师真没多少。就拿一初中来说,燕三分同学在初一的时候还知道学校有个新分来的音乐教师,所以那时候课程表上还有音乐课。不过到初二的时候,那个音乐老师好像托关系调走了,于是整个初中就彻底没了音乐课。
至于说高中,那更不可能有音乐这种课程。反正整个学校就是为了高考,只要不是高考需要的,那都不可能有这课程。
所以镇上的教师队伍那真不是一般的精简,见连班主任都不可能只管一个班,至少也得兼任两个班的任课老师。也就是这两年稍微好点,至少校长不用亲自上课了。
不过燕飞也是撒手掌柜当惯了,庞发他们这些学渣们就知道管镇上的这些学校。等到中午刚吃过饭,向蕊回家一趟带来了个消息:场里好像忘了一个学校。
镇上有个新建的二初中,这二初中在镇子外边。要说二初中的硬件设施是不错,教学楼什么都是新的。不过老师就差了点,都是从各个学校抽调过去的,还有几个干脆是小学老师调过去的。
比如当初那个给徐小燕帮过忙,推销燕飞从造纸厂弄来的那些纸的那位老师就是。
新的学校其实就在镇子边上,可小镇毕竟太小,这学校还出了镇子。大部分镇上的人还是相信一初中,只有那些乡里的学生才会被分到二初中。
所以这么个学校,在镇上的存在感极弱,以至于连养牛场这些人都给忘了——本来他们就是早早不上学的学生,那个学校也离得远了点。
实际上就连燕飞都忘了,以前他自己开着三轮车送牛肉也没给二初中送过。
但是这件事,在二初中的老师们也没法说,只能私下议论议论,更没人会跑到养牛场来说。毕竟牛肉是燕老板的,他愿意送给谁就送给谁。谁能说燕老板做的错了?他送的都是自己上过学和即将去上学的学校,那个二初中燕老板又没在那里上过学,不送又怎么了?别人有意见也得保留着。
这次是养牛场动静有点大了,向蕊中午回家在家吃饭,听见有个邻居说他有个亲戚挺倒霉的,原来老师们都不想去二初中,结果他觉得新学校环境好宿舍也好,没想到现在连人家分牛肉也没他们的份。向蕊也是这样才想起来,感情现在镇上已经不是三个学校了,是四个了!
燕飞问了一下还剩多少牛肉,知道根本就没‘卖’出去多少,想了一下问道:“谁知道咱们乡总共有多少学校啊?”
一群人全傻眼了。
真没人知道,乡里肯定不止镇上这几个学校,在农村里也还有其他学校。但是这种事儿,他们这些人也没人去关心。
还是向蕊说道:“等下我打个电话问问,我们院里就有个是在教委上班的。”
现在镇上是有乡镇教委的,还没撤掉这个挺多余的部门。
过了一会儿电话打过来,燕飞才知道原来这个乡里边,学校还真不少,十个八个还是有的。不过现在下边已经只剩下小学了,原来还有两所初中,现在都被二初中连老师带学生全盘接收了。
只不过学校多归多,但是老师真不多。有些小学已经就剩下三两个老师了,连一个年级一个老师都不够分。
燕飞听得纳闷:“不是有镇教委吗?他们怎么不管管,多要几个老师来?”
向蕊翻了他一个白眼:“你觉得谁愿意去村里教学?连镇上的老师都不够,别说乡里边了。不过乡里的学校也不止刚问到的这些老师,还有些老师没编制,所以镇上这边没记录,村里自己拨钱给他们发工资。”
“哦,原来是在这样啊!”燕飞有点明白了。“不过也麻烦,乡里边的不管有没有编制咱们都不认识,也不知道谁是不是老师,想卖给他们便宜牛肉我不认得啊?”
“让他们村里开证明,咱们分那么多牛出去让他们养,回头问问不就知道了。这个简单的很……”庞发一句话就解决了。
“那行!”燕飞点点头,刚才是顺口一说,压根没动脑子想,其实办法多得很。“那就通知他们,就按上午的那规矩来,谁想来买就来。对了,给他们说清楚,也不一定要开出来证明,能找来证明人也行。给咱们养牛的那些人都能当证人,回头你们再打听一下,要是有冒充的也别客气。”
“唉……又得亏电话费了!”黑子嘀咕一句,搬着小本子开始查电话号码了。
“乡里那边发不发?”庞发开口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9/10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