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带个侏罗纪(校对)第3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4/1029

“一点都不高,咱们这名字起好了,可是得一直用的,还得念起来朗朗上口,不然大家提起来名字都觉得念着不顺口,多不好啊!”徐小燕振振有词道。
“那你怎么不想?不行,这个任务交给你了,你随便想吧!”燕飞干脆把这活儿推给了姑娘。
“唉……你怎么这样呢!”姑娘不满地很。“我都想了好久了,就是觉得都不满意,所以让你想啊!”
燕飞郁闷:“你都想了什么?说出来听听啊?要是按照你那么多的要求,想一辈子也想不出来……”
“谁让你想一辈子,这可是大事儿,肯定得好好想啊!最好还得让人明白咱们以养牛为主的……”姑娘说着说着还又有新要求了!
“我有了……”燕飞忽然眼睛一亮,打断了他的花道。
“有什么了?”姑娘一怔。
“名字啊!”燕飞真无语。“这不是在商量名字吗?让你说你又不说,我已经想好了,你猜是什么?”
“不猜,赶紧说,不许不靠谱啊!”徐小燕一脸严肃地道。
“叫喇叭花公司!”燕飞得意洋洋。“你刚不是说得让人明白咱们以养牛为主的吗?喇叭花就是牵牛花,别人一听就知道养牛的……”
徐小燕听完这名字,先是瞪着他不吭声,瞪了一会儿忽然猛地低头笑了起来,一边笑一边拍他大腿:“你非得胡扯不行……叫喇叭花的公司别人还以为你种花呢!谁知道你养牛啊?”
燕飞看着她笑继续扯:“你懂什么?我这内涵的很,谁不知道喇叭花是牵牛花啊!再说这牵牛花还有故事呀,你也不是没听过。牵牛致富奔小康,多好的寓意。再说了,这喇叭花还是到处都有的,只要人家一看见名字,就想起来田边路沟,到处都生长的喇叭花了,多好看啊!淡蓝的,粉红的,一个个小喇叭似的,配着绿叶……”
正说着看徐小燕不笑了,挺起身看着自己,顿时不说了。姑娘开口道:“说啊!继续说,怎么不说了?”
燕飞也不知道她这话是什么意思,反正让说就说:“我是说,既然都能让人想起来那么好看的花,不久是你说的让人想起来青青草原了……”
“还有吗?”姑娘问他。
“当然有!”燕飞开始继续扯。“喇叭花遍地都是,表示以后咱们的公司牛肉要卖的像牵牛花一样,到处都有啊!这名字提起来多响亮,大喇叭,嘿嘿……”
“别急着乐,还有没有了吗?”姑娘继续追问。
“为什么没有?”燕飞硬着头皮继续说。“喇叭花还是药材啊!不但好看还实用,证明咱们这公司可不是只虚有其表,那是有内涵的……”
“喇叭花是什么药材?”姑娘好奇道。
“你不知道了吧?牵牛花,听名字就知道,中药牵牛子啊!平时咱们说的二丑就是。”燕飞显摆道,说着就有点面色古怪地嘿嘿一乐。“这药就能让人心旷神怡胃口大开的!”
“二丑我也不知道啊?谁说的,反正我就没听过。”姑娘看他笑的古怪,嘟着嘴道。“这药怎么让人心旷神怡胃口大开了!”
“嗯,牵牛子能刺激肠道,增强胃肠蠕动!”燕飞摸着光秃秃的下巴,一副老学究的样子。“对了,它还能驱虫。简单说呢,就是这药能让大小便不通的人通一通,多吃点就能拉肚子了……你想啊!谁要是拉不出来那个啥,那得多难受啊!这终于拉出来了,那啥一通,浑身轻松,肯定得心旷神怡。等肚子拉空了,可不就胃口大开想吃肉了……”
说到最后他自己都乐个不行,徐小燕姑娘早就在他说拉肚子的时候,就开始笑着锤他大腿了,到最后笑的浑身没劲儿,整个人都极其没形象的倒在他怀里了……
得亏两人一向都是一上车就爱坐最后排,方便两人做些小动作也不怕给人看见,否则别人肯定得以为这姑娘疯了……
“燕小飞,你坏死了……”姑娘一直笑了半天,总算止住了笑。
燕飞一看走道另一边的座位上也没人,看姑娘想起来他就拉着不让起:“没事儿,又没人,就这么坐。快说说,我这名字怎么样?”
“你让我起来,这么多人呢!臭燕小飞,赶紧放开我!”姑娘一边挣扎着想起来一边说道。“你说得倒是挺好的,可是我总觉得喇叭花土里土气的……”
燕飞嗅着姑娘的发香,温香暖玉在怀抱,小声嘀咕道:“那要不直接叫牵牛花算了。你是花,我是牛,你牵着我,像我们小时候那样……”
姑娘忽然就不挣扎了起来了……
第二百二十四章
万事不愁
有能耐的人总是比较受欢迎的。
毫无疑问,燕飞在三岔河乡,现在算是有能耐的了。
所以他去刻章的时候,只不过说了句想尽快拿到公章,准备加钱让人家加夜班的话还没出口,老张自己说了:“你放心,明天早上就让你拿到。今晚上我就不休息了,让你这大老板也看看我祖传的手艺!”
至于说信用社给他们出个财产证明,那根本就是一句话的事儿,姚主任甚至告诉燕飞两人,如果不是因为贷款三十万也需要上面审批的话,他们现在立马就能拿到钱。
不管这花是不是真的,至少人家这表明的支持态度是让人心里怪舒服的。
第二天上午又用了一上午的时间,把该跑的部门都走一遍,三岔河这边的支持程度毋庸置疑,连镇长都愿意背书的事儿,下边的人又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还能不支持吗?需要盖章的资料只要递上去就盖上了章,甚至不齐全的资料这些相关部门都帮忙准备了。
这年头办事儿说难也就难,但是要说容易也容易得很。相关的手续是麻烦,但是事在人为,毕竟很多事儿的尺度全在人掌握。不是有句话叫特事特办吗?咱们乡里出了个能人,咱哪还能拖后腿啊?那还不得被全乡人指着脊梁骨骂!
燕飞这边要贷款三十万再买牛的消息,早就风一样的传开了。更别说涉及的范围程度和力度上,那是连乡里扶贫的力度都没有这么大过,所以这消息传得不快才奇怪呢!
三十万啊!银行都愿意给三十万块钱!那得是多少钱?
牛犊的价格都知道,三十万最少也是三百多头牛犊,这就表示至少又有一百五十户以上的农户,可以来签字合作养牛了。再加上原来的接近二百户农户,那就是三四百户了,按平均一家四口人算,那也是一千五百人左右。
一个乡才多少人啊?别的不说,就汤河县这么个小县城,能使用百人以上工人的厂子都找不出来几个,有是肯定有的,但那基本上都是挂着国资的名头的,私人的厂哪有这么大规模的啊!
实际上两人第二天下午再去工商所的时候,那个办事处的阿姨就告诉他们两个,得亏昨天自己听见他们说话留住他们了,否则领导们不定怎么收拾他们两个呢!
那个中年男人态度也不一样了,热情的很——两人这才知道,三岔河乡的电话都已经打到县里,希望县里能表个态支持一下自己乡的企业,在燕飞这个事儿上能多照顾一些。
需要照顾的自然是燕飞的年龄,因为就差了点年龄,许多事儿需要盖章签字出证明的,程序上都麻烦了许多。
但是这会儿谁还在乎他多少岁,如果他有能耐让全乡家家户户养上几头牛,他就算还在穿开裆裤,那乡里也会把他当神敬着。
要跑的部门不止是工商局,还有税务,农业等部门。
养殖业要办的有动物防疫证明,这些东西都是必不可少的。
燕飞和徐小燕简直就是大开眼界,他们还真不知道县里要支持一个企业公司的话,那力度能有这么大。
这年头有个词叫地方保护主义,你说它是贬义词褒义词都可以。从大的方面来看,它肯定是不好的。但是毫无疑问,在一些小地方那些在简陋的小瓦房里成立的小公司小企业,就靠着这个保护才能慢慢起来的。
没有地方保护,不一定多少小企业刚露个头就得头破血流,根本不可能有出头的机会。
简单来说,这已经不是燕飞和徐小燕这两个人的事儿了,乡里面不遗余力的打电话报资料,希望县里支持。牵扯到几百户农户的事儿,县里肯定的态度也是支持得很。
汤河县年年都是国家级的贫困县,不但以前是,以后还是,实际上这个贫困县的帽子一直戴到多年以后。年年伸手向上面要扶贫款,款子下来多少人焦头烂额地想让这些钱继续生崽儿。可是受限于大环境,交通不便咨询不发达,人们目光有限,可谓是举步维艰。
现在有一个人,姑且不论他的年龄学历,误打误撞地闯出来了一条路,虽说这条路还没有经过证实,但是前景已经有苗头了,大家都能看到。
那就没说的,就两个字:支持!
又不用从那紧巴巴的财政里面拨钱,只需要你提供一些人力上,以及政策上的支持,这好事儿得多少年才能遇到一次啊!
这年头全国都在大范围的招商引资,可问题是,你就这么个贫困县,你说你有些地里位置上的优势,处在三省交界交通上便利些;你说你人口多,人力资源丰富,人工便宜;你说你是农业大县,地里庄稼长得好……
关键有这些基础条件的地方,在全国真是一抓一大把,别处的优惠政策包括实际情况都比你这里好,人家疯了来你这儿啊?
不过虽说县里领导发话要支持,但是该有的程序还要走,毕竟这年头还不是电脑办公的年代,什么东西网上一查就有了,好多东西都是人力的,效率还是很受限制的。
最简单的例子,那年头去过乡镇派出所办身份证的都知道,小户籍室里全乡几万人的档案都在那里放着,几个人忙得满头是汗搬着一本本的资料查找。
而且那些资料还都是手写的,遇到了字迹不清楚名字写错的,还得回村里大队上重新开个证明出来,否则这身份证都办不下来。
现在年龄大点的人,不少人身份证上的名字和自己平时用的不一样,那都是这么来的。
以后的人可能觉得这年头的很多事儿都无法理解,可事实上就是如此。在不少地方,有些小企业不但有地方保护,有政策扶持,甚至能直接得到资金方面的补助——就是直接给你送钱让你发展,这钱不要利息,甚至都不用你还的情况都有。
其实最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地方,现在还没找到最适合自己地方的发展方向,大家都是盲人一样,无论什么事儿都是摸索着前进,要说难,那真不是一般的难。
不像以后咨询发达了,想干什么事儿,没干之前就能直接找到好多相关资料,甚至可以直接找到已经成功的例子,把别人的模式照搬回来,根据自己当地情况略微改动就可以实施了。
这一圈办下来也不说没好处,至少燕飞就觉得,以后自己要是有什么事儿也方便多了,基本上相关的人员都混了个脸熟了。他也不吝啬,这不是有多余的蜂蜜吗?装上几瓶子,事情办完了就送一瓶上去。
这东西这年头也不值什么钱,虽说他的好,可谁也不知道。但是他这事儿本来就是上头交待的要尽快办理的,现在还有点小礼物,也算是意外之喜。
还有人觉得这是大老板送的,虽说现在自己买也就是几块钱的东西,可这感觉就不一样,高兴得很。
一个星期后,两人就拿到了办理好的营业执照,至于什么动物防疫税务证之类的都一起拿到了。特别是动物防疫证,兽医站就是畜牧局的下属单位,自己单位里面一个正式职工,带着两个实习生在人家养牛场干活,要是这样防疫工作还没做好,那你还想让人家怎么做?
而且这个营业执照上的经营范围之光令人咂舌,涵盖了农林牧副渔各个方面——放以后连一些大集团公司都不敢这么牛气说自己什么都干。
两人刚拿着证回家,哗啦啦养牛场就来了一群人。
姚主任笑得和吃了蜜似的,上来就表功:“燕老板,现在叫燕老板可是名副其实了。我来是和你商量点事儿,咱们原来商量的贷款额度,有了点小变故……”
姚主任卖了个关子,本来想看燕飞的表情,结果发现燕飞淡定的很,自己都没意思,干笑了一下接着道:“本来说给你贷三十万的,但是上面下来指示,要对地方企业进行支持,所以特批给你五十万。利息也降了,贷五十万一年下来的利息比咱们原来商量的三十万都低,你要不要?”
“那我先谢谢姚叔叔了。”燕飞一听就觉得无所谓,这也算是好事儿!“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急!要,给多少都要。”
跑这么多部门,只听别人的只言片语,燕飞也知道自己这养牛场都惊动县里了,既然别人都信自己能越干越好,没理由自己不信自己。
“那行!”姚主任笑得更甜了。“钱准备好了,我可没权利扛着那么多钱给你送来,还得你们过去辛苦一趟拿回来。”
看这态度,这服务,让那些想贷款千儿八百快钱都贷不下来的人看见了,得躲被窝里哭死!
老潘则是问的养牛的事儿:“燕老板这又有钱了,下一步发牛准备怎么发啊?可得再给我留几个名额,不然我现在连门都没法出了。”
燕飞一摆手:“没问题,当然得先发熟人发有关系的,你还能不知道我,咱一向帮亲不帮理的,放心!还有保国舅,姚叔叔这边,五十万块钱我除了买点育肥牛,再买个四百头牛犊没问题,你们有熟人都别客气,尽管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4/102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