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藏(校对)第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1182

  “试试别的东西……”当这个念头冒出来之后,方逸马上将目光投向了展台上的另外五六个物件上,没有丝毫的犹豫,方逸就拿起了一面看似古色古香的铜镜。
  “没有任何感觉,应该是个赝品……”口中诵念经文之后,方逸没有感应到那种古朴沧桑的感觉,马上将铜镜放下又拿起了另外一个物件。
  “都没有感觉,看样子自己只对有历史有年头的东西有感觉……”
  五六件东西试下来,方逸心里明白了几分,脑中猛然闪过了一个念头,“我能感应到古董里面的那种岁月沧桑,岂……岂不是就能分辨出场内这些东西的真假呢?”
  念及至此,方逸的心跳猛的加快了几分,具有这种神通,即使自己对古玩行当一窍不通,那也能淘弄到无数的真迹宝贝,这……这简直就是一条赚钱的金光大道啊。
  “时间快到了,抓紧多看几个物件……”为了严格的控制时间,在台上有一个计时器,从十分钟的时间倒数,方逸瞄了一眼之后发现,距离他们下台的时间只有三分钟了。
  “无量那个天尊,你们倒是给我留点东西看啊!”
  正准备去查看别的展台物品的方逸,忽然发现在字画陶瓷包括明清家具青铜器等古董的展台之前,都是站着人了,而且大多数都正被人拿在了手上,只有满军身边的一个展台上的废旧册子没有人关注。
  “永乐大典?”
  方逸拿起一本表面为黄色纸张的册子,见到上面清楚的写有永乐大典四个字,心中不由一乐,他经常听师父说起过这本书,没成想自己能亲眼见到。
  《永乐大典》编纂于明成祖也就是永乐年间,由翰林院大学士解缙担任总纂修,历时六年编修完成,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为后世留下许多丰富的故事和难解之谜。
  但可惜的是,历经明清两朝之后,《永乐大典》绝大部分都焚毁于战乱之中,还有一部分则是近代被侵略的时候流失到了国外,一万多册三亿多字的《永乐大典》,到现在只有八百余册存世。
  这八百多册永乐大典基本上都被收藏在各国博物馆里,现在市面上能见到的《永乐大典》被很多人都认定为二十世纪初由后人抄写的,甚至在一些古玩市场的地摊上也能见到,所以这个展台上的这本《永乐大典》并没有被台上众人所重视。
  “咦,这……这书中也有那种岁月沧桑的感觉?”
  原本方逸并没有对这本《永乐大典》报什么希望,只是随意诵经感应了一下,但让他意外的是,这本书中的那种沧桑感,似乎要更甚于刚才把玩的蛐蛐葫芦和那个鼻烟壶。
  “难道真是明朝的永乐大典?”
  方逸心头一阵狂跳,脑子里竟然有种眩晕的感觉,他虽然不知道永乐大典现在的市场价值几何,但方逸知道,从文物考古角度上而言,记载了当时民生科学的《永乐大典》,绝对珍贵之极。
  至少方逸的师父对《永乐大典》很是推崇,他曾经说纵观历朝历代,《永乐大典》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最高成就,要不是朱棣之后明朝皇帝昏庸大臣掌权的话,单单一部《永乐大典》就能为明朝开创一个盛世。
  “国外回流?”
  方逸想起了满军说过的话,心中顿时明白了几分,这一单本永乐大典极有可能是典藏公司在国外收集而来的,但是他们自己似乎并没有鉴定出这本书是为明朝真迹。
  “嗯?怎么头这么晕?”
  方逸使劲摇晃了一下脑袋,他还以为是自己过于兴奋所致,当下深深的吸了口气,面色不动的将那本永乐大典放回到了展台上,一口深呼吸过后,方逸头晕的感觉马上缓解了几分。
  “各位,还有最后一分钟的时间,大家如果看好了就可以回到座位上了……”主持人的声音在台上响了起来,而台上的人似乎都没听到,包括满军在内的好几个人,还在用放大镜看着手中的物件。
  “得,没我什么事,还是下去吧……”
  眼神很隐晦的看了一眼那本《永乐大典》,方逸抬脚就准备下去了,只是当他走到台子边缘的时候,发现一个展台上放着一枚婴儿巴掌大小的龙形玉佩。
  只是这个龙形玉佩的品相不是很好,整个玉佩虽然很完整,但通体都是锈沁,而且还不是一种颜色,使得玉佩整体显得晦暗无光,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块价值不高的出土古玉。
  不是说所有出土的玉器都值钱的,像是被地下潜流浸润、侵蚀着过的玉,表面就会留有形成流动状的、深深浅浅的水渍,这种玉出土之后的价值并不是很高。
  而这块龙形玉佩虽然没有被水渍过,但它本身就比较薄,那些锈迹沁色将玉佩通体都沁透了,所以在很多人看来,这即使是块好玉,也是无法盘玩出来了。
  “反正没人看,再试一下呗……”方逸脑中忽然鬼使神差的产生了这个念头,停下脚步将那玉佩拿在了手上,口中随之诵念起了经文。
  “嗯?这……这东西的年代很久远啊……”
  一股犹如蛮荒般苍凉的岁月感,出现在了方逸的脑海之中,只是没等方逸细细体会的时候,他的脑子忽然出现了一种针扎般的疼痛,一阵强烈的眩晕感让方逸脚下猛地打了个踉跄。
  方逸口中停止了诵念经文的举动,他和那古玉之间的感应也随之断绝掉了,但是当方逸停下来之后,那种眩晕感虽然还在,但却是要比诵经的时候好了很多。
  “怎么回事?难道感应物体中的岁月会让我的精神产生疲惫感?”
  此时的方逸,只感觉精神不振,就像是几天没有睡觉了一般,这种感觉在他修为小成之后,已经有很多年没再出现过了,没成想在接连感应了几个物件之后,自己的精神力竟然消耗一空。
  “看来自己所具备的神通还是和精神力有关系……”方逸脑海中产生了一丝明悟,但剧烈的头疼让他实在是无法思考下去。
  “小方,小方,你没事吧?”
  满军的声音像是从天边传来一般,在方逸耳朵里回荡了起来,也将眩晕中的方逸给唤醒了,睁开眼睛一看,方逸发现自己却是被满军扶着胳膊站在了台上。
  “你小子怎么回事?吓了我一大跳,好端端的站在那里差点摔倒了……”满军看见方逸的眼珠开始转动之后,这才松了一口大气。
  “满哥,我没事,可能是昨天没睡好吧?”
  见到几乎整个会场的人都在盯着自己,方逸苦笑了一声,将手中的玉佩放在了展台上,对那位紧盯着自己的主持人说道:“实在是不好意思,我们这就下去……”
  “年轻人,生活要有节制啊……”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从方逸身边走下台去,这时他们这最后一组的鉴定时间已经到了,台上众人也纷纷放下了手中的物件。
  “无量天尊,道爷我可是冤枉啊……”
  听到这句时常被胖子用来打击三炮的话,方逸是欲哭无泪,在他下台回到座位的这一路上,各处投来的眼神让他深深的感受到了这个世界满满的恶意。
第98章
何为古玉
  “方逸,没事吧?”看着方逸神情恍惚的样子,满军有些担心的问道:“不是我上次撞了你留下什么后遗症了吧?”
  刚才方逸在台上的样子确实把满军给吓的不清,差点摔倒不说,那一张脸惨白惨白的,就像是生了什么重病一般,直到现在方逸的脸色也还没有恢复过来。
  “满哥,真没事,是我昨儿没休息好……”方逸苦笑着摇了摇头,他总不能给满军说是自己使用精神力过度才导致如此虚弱的吧。
  不过方逸还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从来都没有想到,精神力过度使用竟然会给自身带来如此大的伤害,方逸估计没有个十天半月的恢复,恐怕自个儿都无法再动用神念去释放那种神通了。
  “得,没事就好……”满军知道自己也帮不上什么忙,如果方逸真有事,十有八九也是那次车祸留下来的后遗症。
  “满哥,我养下精神……”
  此时台上的人都已经从上面下来了,而除了展台上之外,各处的灯光也调的相对暗了一点,方逸将双腿盘起坐在了沙发上,闭目行功滋养起自己的神识来。
  “凡事都是有双面性的,如此神通看来还是要慎用啊……”
  虽然方逸修习的道家功夫,本身就能蕴养神识,但却是没有专门针对神识的功法,所以在感应了一下自己的神识之后,方逸不由在心里叹了口气,他知道这次神识受到的伤害,还要在之前的预估之上的。
  原本方逸的神识只差一步就能突破到内视的境界了,但是此刻却是连运转体内真气行走周天都有些勉强,方逸尝试了一下之后,最终还是放下了腿,因为这种伤害可不是一时半会能恢复过来的。
  “各位朋友,相信大家都找到自己心仪的物件了,那么现在拍卖会就正式开始,咱们先从重器青铜器上开始,第一号工艺品是这尊四足方鼎。大家都知道,鼎在古代为国之重器,这件自然不是真品了,但也是仿品中的精品,完全仿制古代的制作工艺,造价不菲,所以起拍价为一万元……”
  就在方逸探查自己的神识时,台上的那个主持人的声音响了起来,没有什么寒暄与客套,开门见山的就开始了拍卖。
  不过第一件那四足方鼎的拍品明显就是拿来凑数的,就算主持人不说明这是纺织品,在场的人也都知道这玩意儿不可能是真的,所以只有一个人应声叫价,显然这哥们是准备买回去摆在店里当摆设的。
  “参加这种拍卖的人,是各怀心思啊……”
  方逸上手的那册《永乐大典》拍在了二十二号,所以对于前面拍的这些东西,方逸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反正不管是真是假他都买不起,要不是环境不对,方逸说不定就在这里打坐入定了,因为他很不习惯神识所产生的虚弱感。
  “余老……”就在方逸正准备行走一个小周天的时候,他耳中传来了一声细不可闻的声音,说话的应该就是坐在自己旁边的那位柏警官。
  “有倒是有出土的物件,不过有也没用……”
  余老的声音传到了方逸的耳朵里,虽然神识受到了些伤害,但方逸的听力还是远非常人所能及,就算那位柏警官和余老的对话近乎耳语了,还是被方逸听得清清楚楚。
  “余老,这话怎么说?”
  听到余老的话后,柏初夏不解之余还有些着急,这次的任务可是她主动请缨的,为此柏初夏还让自己的一个长辈给相关部门呢打了招呼。
  虽然上级给柏初夏的任务就是好好观察不要打草惊蛇,但是柏初夏的心劲可是很高的,她想在这次拍卖中抓到一些线索,然后顺藤摸瓜的将这个隐藏极深的盗墓团伙给连根拔起。
  所以一听余老的话,柏初夏就有些着急了,如果一点线索都找不到的话,自己这次出任务岂不就是像个花瓶一样的来转一圈,一点收获都没有。
  “有块玉,一看那沁色就是出土的东西,可是出土的玉实在是太多了,本身那块玉的品质也只是一般,够不上文物的级别,拿这个找不到他们的茬……”
  余宣摇了摇头给柏初夏解释了一下,玉石也属于文玩杂项里的分类,以余宣的眼力根本不用上手,一眼就看出了那是块出土的古玉,有点像是龙山文化的东西。
  前文曾经说过,古玉并非都是值钱的,埋藏在地下的那些前人把玩的古玉,在出土之后一要看玉器本身的玉质是否上佳,二要看雕工是否精致,三要看沁色是否合理,这三者缺一不可。
  道理很简单,市场上五块钱就能买到的玉石,它就算是历史再悠久,那也不值钱,试问山上的石头够久远吧,那都几十亿年了,谁拿它当文物卖钱去?
  而雕工则是决定一块好玉的价值高低很关键的因素,就拿汉八刀的工艺和普通的雕琢相比,无疑汉八刀雕刻出来的玉石价格更高,这是行里公认的。
  至于说到沁色,这在出土古玉中就更加关键了,因为再好的玉石再精湛的雕工,如果埋在地下被各种沁色侵蚀的厉害的话,那同样也是一文不值。
  就像是展台上余宣看到的那块古玉,整块玉都被各种沁色给沁透掉了,即使盘玩出来各种色彩纠杂在一起,也无法展现出古玉那种独有的魅力了。
  而且除了传说中的那块和氏璧之外,像这种小件的玉器并不属于国之重器,也不在出土文物之列,除非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它是哪个墓葬中出土的东西,才勉强能作为立案的证据。
  “别的东西也都不是出土的吗?”柏初夏低声问了一句,难掩心中的失望。
  “别的?十件里面有八九件都是假的……”
  余宣闻言不由笑了起来,像这样的拍卖,别说是隐藏很深典藏公司了,就是那些初出茅庐倒斗的人也不会拿出真东西来的,拍卖只是个印子,拍卖后面的单线联系才是真正的交易呢。
  不过警方想要涉及到那一层面的交易,却是极不容易的事情,别看苏世伦财力雄厚,但他在古玩行只能算资历尚浅,加上主要收藏的是文玩杂项,那些盗墓者想脱手国之重器,却是不会找上他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11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