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藏(校对)第3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6/1182

  更重要的是,他们黑灯瞎火的赶到刘家庄,却是错过了一个加油站,现在车内的汽油已经不是很多了,如果开上一夜暖风空调的话,第二天他们怕是要推着车去蒋庄了。
  “这个……”
  老支书闻言迟疑了一下,他们刘家庄是个穷庄子,家家户户基本上没有空闲的屋子,如果来上几个女人还好说,可以到那些男人出去打工的家里住,但方逸他们三个大老爷们,明显的不合适。
  “老头子,要不……就让他们去二狗子家住?”看到自家老头子为难的样子,老太太开口说道:“二狗子家房子够大,咱们去帮他们烧上火炕,住一夜应该是没问题的吧?”
  “行,我怎么没想到啊!”听到自家老婆子的话,老支书一拍大腿,说道:“老婆子你先带他们过去,我回家拿钥匙,再抱一些柴火过去……”
  司元杰的家,和老支书家差不多是紧挨着的,在爷爷死去司元杰离家之后,他们家的钥匙就一直都放在老支书的家中,不过今年秋天司元杰一直都不在家,却是没有储备过冬烧炕的柴火。
  胖子他们现在早就冻的直打哆嗦,巴不得赶紧有个地方住下来,听到老支书的话后,连忙说道:“大爷,我们去帮你抱柴火!”
  “不用,不用,你们是城里客人咧,用的都是什么气做饭的,哪里干过这些活……”老支书连连摆手,说道:“你们跟着老婆子先过去,打开门烧壶水,二狗子回来的时候抱了点柴火过去,烧壶水还是够的……”
  “大爷,我们以前也是农村的啊……”听到老支书的话,方逸顿时笑了起来,说道:“我们那边吃饭什么的也都用柴火,您老就别客气了,咱们人多干起活来也快!”
  虽然户口都办到了城里,但是说实话,从方逸胖子到三炮,这哥儿三有一个算一个,还都是泥腿子上岸没几天,尤其是方逸,挑水砍柴做饭那是以前每天都要干的,农家活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都是好娃子啊!”
  看到方逸他们每人抱着一大垛柴火,老支书连连点着头,这是不是庄稼人,从干活上一眼就能看出来,不说长得最俊俏的那个小伙子,就是另外两人也都是把好手。
  不过老支书没看到的是,在每人抱起了一垛柴火之后,方逸悄悄的在柴火垛上放了两百块钱,对于农村来说,储备的柴火是可以卖钱的,像是那些打工不在家的人,回家过年的时候往往就要花钱去买。
  “大爷,这就是司元杰的家?”
  跟着老支书来到一户拉着高高围墙的院门胖子,方逸等人不由愣了一下,和旁边低矮的土屋相比,司元杰家那砖石垒砌起来的围墙显得很是突兀,难不成司元杰家以前还是什么地主不成?
  “对,就是这里,他们家是不种地的……”老支书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掏出钥匙打开了院子门,让方逸等人走了进去。
  “嗯?这么大的院子?”
  刚一进门,胖子和三炮就看到了一个足有两三百平方米的大院子,院子的地面一般铺的是青石,另外一半则是被踩的很坚硬的泥土地,在青石地面上还有一个木头打制的架子,只是架子上空空如也,上面的东西显然已经被收了起来。
  而在那处泥土地面上,则是竖着十多根一米多高的木桩,木桩的间隔距离长短不一,几乎占去了泥土地面一半的面积,和普通的种满了菜的农家院子相比,这里倒是有点像城里的那些武馆一般。
  “这是个练武场!”方逸眼睛一扫就明白了这处院子的用处,在方逸居住的道观后面,老道士也是平整出了这么一块地方,只是面积没有这里大罢了。
  “走,进屋子去说话……”
  老支书走在前面打开了司元杰家里的大门,和刘家庄别的房子相比,司元杰家算是不错的,最起码房子的地基是用青石垒砌出来的,整个屋子也都是砖石结构,不过外面的青石上已经长满了苔藓,显然建造的有些年头了。
  “没看出来啊,司元杰这小子家里以前还是个地主?”
  胖子一进门眼睛就亮了起来,借着老支书手电筒的灯光,他看到这房子正中间的客厅里摆放的那些桌椅都是老款式的,最起码也是几十年前的东西。
  老支书将房间桌子上的一盏煤油灯给点着了,屋子里顿时变得光亮起来,回过头来,老支书笑道:“地主说不上,他们家的地早就不种了,不过我那老哥哥在世的时候,他们家的光景倒是很不错的……”
  “大爷,我们先把炕烧起来再聊……”
  农村房屋的结构都是大同小异的,方逸抱着柴火直奔厨房,在烧火的地方放着一些引火的旧报纸,用胖子的打火机点燃报纸之后,三炮手脚麻利的拉起了风箱,也就是十来分钟的时间,火炕里的火已然是熊熊燃烧了起来。
  通过房子中间的隔层,热气流入到房间之中,整个房子顿时变得暖和了起来,老支书招呼方逸等人坐了下来,开口说道:“我这老哥家的房子是全通了火炕的,比我们家暖和多了……”
  房间越大,需要烧的柴火就越多,除了天气很冷的东北之外,冀省这边的人家通常只会在睡觉的房间烧上火炕,而司元杰的家里,却是全部都烧热了,这放在以前,只有大户人家才能办得到。
  几分钟后,方逸将烧开了的热水拎了过来,找了几个大碗每人给倒上了一碗水,开口向老支书问道:“大爷,司元杰家里不错呀,这小子怎么还想着往外跑呢?”
  方逸虽然和司元杰聊过一些家里的事情,也清楚他的出身来历,但对于司元杰家里的情况却是不太了解,只知道司元杰自从爷爷去世之后,就和自己一样再没有了别的亲人。
  “他们家是以前不错,从他父母去世之后,家里就开始不行了……”
  听到方逸的话,老支书摇了摇头,说道:“这娃命苦啊,本来家里还有点钱,谁知道我那老哥哥一下子又生了病,人没救过来不说,他家里那点钱也都被花光了,要不这孩子也不会出去打工的……”
  司家在刘家庄,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另类的存在,从清朝时候起,司家就定居在了刘家庄里,当时是以种地为生,但是从司元杰祖上司元功那一代起,司家就开始开馆收徒了。
  作为董海川的嫡系传人之一,司元功在方圆数百里的名声都很高,甚至有人不远千里前来拜师,俗话说穷文富武,想要练武的人,往往家境都不会太差,而想要拜得名师,那一份拜师仪自然也是很丰厚的。
  靠着收徒教拳,司家的日子过的很是红火,这大院子和宅子也是当年那个时候修建起来的,到了司元杰曾爷爷那一辈,依然是远近出名的拳师。
  但是到了解放之后,司家的日子却是变得不好过了起来,尤其是那几年自然灾害,庄稼人连饭都吃不饱,哪里还有人愿意拜师练武,于是司家也只能靠着早年所收弟子的孝敬,才能勉强维持。
  这种情况在近些年有了转变,司元杰的爷爷在教导司元杰之余,也开始教别人打拳,于是司家的日子又逐渐转好了起来,如果不是家中接连遇到事故,司家在刘家庄里还是属于比较富裕的人家。
  “我那老哥哥,可是有真功夫的……”
  老支书说的兴起,指了指三米多高的木头大梁,开口说道:“这么高的地方,我那老哥哥一跺脚就能坐在上面,咱们这十里八村的人,谁不知道老司家是有真功夫的?不瞒你们说,老头子我年轻的时候也练过几天的……”
  “行了,你练了几天就怕苦怕疼,你要是有二狗子那孩子的毅力,也不至于现在身体这么差了……”
  老支书话没说完,就被自家老婆子给揭了老底,“要说二狗子这孩子也真是能吃苦,五六岁大的时候,身上就经常被柳条子给抽的都是血印子,也不知道他爷爷怎么狠心能下得去手?”
  “你们两个看我干什么?”
  老太太话声刚落,胖子和三炮的目光就看向了方逸,在他们哥俩的记忆中,方逸小的时候身上也是青一块紫一块的,那都是在练功夫的时候被老道士给打的。
  “逸哥儿,怪不得你对司元杰那么好,敢情你们俩都是被打大的啊?”胖子嘿嘿笑了起来,他很是庆幸自个儿当年没跟着老道士练武,否则估计他现在对司元杰也会有那种同命相连的感觉了。
  “好了,天不早了,你们先休息,明儿我带着大牛媳妇,跟你们一起去蒋庄!”
  把屋里简单的收拾一下之后,老支书老两口就站了身体,虽说他并不能确定方逸几个是好人,但司元杰这家徒四壁的房子也没什么好偷的,他们总不能连房子都搬走吧?所以把方逸他们留在这里,老支书还是很放心的。
  ……
第608章
尤氏二兄弟(上)
  虽然昨天睡的很晚,但天光刚刚放亮,方逸就起身到院子里站桩练功了,这每日里晨起吸收的那一口东来紫气,对方逸的修为可是大有裨益,方逸这十多年来,基本上都没有遗漏过。
  感受着精纯的天地之气在体内被吸收融合,方逸心中忽有所感,或许这东来紫气,就是天地间曾经存在的灵气也说不准,只不过这一丝东来紫气太过微弱,只有常年持之以恒的吸收炼化,才能感觉到它对身体的帮助。
  方逸炼化了体内的东来紫气之后,纵身一跃,跳上了摆在院子里的梅花桩,常人听闻八卦掌,都以为这是手上的功夫,其实这种认知是错误的,八卦掌尤重身法,又有游身八卦之称,这院子里的木桩,就是练习身法所用的。
  “这么好的练功场,却是荒废掉了,真是可惜了……”
  在木桩上练习了一会身法,方逸在上面站定了身体,看着这开阔的练武场,方逸不由摇了摇头,从地面上那一块块被踩的凹陷不平的砖石上,方逸依稀能看到往日里这练功场热闹的场景。
  现代战争的兴起,直接导致了武术的没落,尤其是在建国后,很多宗师级别的人物都销声匿迹退隐江湖,就像是董海川的这一脉人,再没听说过有公开收徒的传闻出来。
  方逸曾经听师父说过,有不少在解放前很出名的拳师,解放后都归隐在了农村里,以前方逸没有遇到过,但今日见到这偏僻农村的练功场,他才知道师父所言不虚。
  “哎,小哥,可别摔下来了,这个可不好玩……”
  方逸正准备跳下木桩的时候,老支书却是从外面推开了院门,看到方逸站在高高的木桩上,顿时大呼小叫了起来,这木桩离地将近两米,摔一下可是不轻。
  “大爷,没事的!”方逸闻言笑了笑,直接从木桩上跳了下来,说道:“大爷,您怎么起这么早啊,天冷不多睡一会儿?”
  “习惯了,农村人哪个不是四五点就起床的?”老支书摆了摆手,看着方逸说道:“小伙子,你这身上也有功夫吧?从那么高的地方一下子就跳下来了……”
  “胡乱练练的,大爷,咱们现在就去蒋庄吗?”方逸看得出来老支书并不会武,当下岔开了话题。
  “还早咧,先把那两个娃叫起来,到我家里去吃饭……”
  老支书说着话忽然想起了件事,当下从口袋里掏出了两百块钱,说道:“小伙子,这钱是你留下来的吧?老汉我可不能要,你赶紧给收回去……”
  “大爷,用了您的柴火,这当然要给钱了……”方逸摆手不接。
  “柴火值什么钱?”
  老支书摇了摇头,说道:“我能看得出来,你们这几个娃是厚道人,不过老头子我也不能让人从背后指着脊梁骨骂,所以这钱我不能收,小伙子你收起来吧!”
  在农村谁家要是缺点什么东西,基本上都会到旁边人户去拿,用完了还回去就可以了,通常是不会给钱的,而且就方逸昨儿抱走的那些柴火,也根本就不值两百块钱。
  “大爷,用柴火不给钱,这吃饭总得给钱吧?”方逸闻言笑了笑,转身走近房间去喊胖子和三炮了,对于老支书递过来的钱,却是始终都没有接过去。
  农村的早餐,可没有城市里那么丰富,由于起得早要干活的原因,往往吃的和中午都差不多,人手一个大馒头就着咸菜疙瘩,知道今儿有客人,老太太还专门烧了一锅稀饭。
  似乎感觉有点对不起方逸给的那两百块钱,老支书回到家里之后,又煮了十来个自家老母鸡下的鸡蛋,切了一块准备过年吃的风干腊肉炒了个菜给端到了桌子上。
  昨儿的那个翠花,也带着孩子被老支书给喊到家里来吃饭了,夜里天黑看不清楚脸,早上翠花过来之后,胖子等人才看到这是个年轻的小媳妇,长相一般,但手脚粗大,按照老支书的标准,这样的媳妇能干农活,比城里女人可要强多了。
  翠花是典型的北方人性格,在饭桌上和方逸等人说了几句话之后也就熟悉了,完全没有城里人的那种扭捏,或许这也是胖子三炮和方逸他们也是出自农村的缘故吧。
  “翠花姐,那姓蒋的兄弟到底是做什么的?是在家务农还是在外面打工啊?”
  方逸将一个剥好鸡蛋放在了翠花孩子的碗里,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翠花的孩子也就是五六岁的样子,但这一会儿工夫,已经是四五个鸡蛋吃到肚子里了。
  “大兄弟,这个……我还真不知道。”
  看着儿子狼吞虎咽的样子,翠花苦笑着说道:“那户人家在庄子上的名声不太好,就是他们庄的人也都不怎么愿意和他们交往,我姐婆家还和他们吵过架,所以一般都不怎么提到他们……”
  “名声不好?”
  方逸闻言点了点头,心里的担心却是又更甚了一分,当下开口说道:“翠花姐,这要是吃完了,咱们就快点过去吧,问清楚司元杰到底去了哪里,怎么也能安心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6/11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