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藏(校对)第3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4/1182

  要知道,一般人想当刽子手可是当不上的,人的脖颈虽然比较细,但因为其中有颈椎骨,所以不用力气就不能一下子砍断,有的犯人孔武有力或身怀绝技,要砍掉他的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清《啸亭杂录》曾经记载了一件事,说的是清初的一名武将阿里玛,在京城任职的时候横行不法,作恶多端,顺治皇帝想除掉他,就派遣一名勇力仅次他的武官巴图鲁占把他逮捕,押赶菜市口斩首。
  当囚车走到宣武门的时候,阿里玛开口说道:“死就死罢了,但我是满族人,不能让汉人看见我受刑,就在这城门里边把我杀了吧!”说话的时候,阿里玛用脚勾住城门瓮洞,囚车竟不能前。
  巴图鲁占同意了他的要求,下令在城门里边行刑,但是谁都没想到,在用刑时,阿里玛的脖颈就像铁铸似的,大刀根本就砍不动,换了两个刽子手都无法看的掉阿里玛的脑袋。
  最后还是阿里玛告诉巴图鲁占,要先用刀割断自己的脖筋,让脖颈紧绷的大筋松懈掉,然后再砍,巴图鲁占让刽子手照着办,才把阿里玛的脑袋给砍了下来。
  所以刽子手这碗饭,也不是人人都能端的,除了要心狠手辣能有杀人的胆量之外,专业性也是很强的,而彭家人世代练武,又是以刀法闻名江湖,是以干起刽子手这营生来,还真的是得心应手。
第558章
刽子手(下)
  现代人提起古代行刑的刽子手,总是将其描述成长相丑陋、形象瘆人的不良之辈,事实上在古代的时候,刽子手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干的,但却是社会底层很受欢迎的一个工作,一般人想干都干不了。
  要知道,刽子手行刑,讲究的是刀起头落,如此将死之人也能少受点罪。
  但这刀起头落的尺度,却是掌握在行刑者的手上的,他可以让那些死刑犯死的很干脆,同样也能让他们一时不得死去,要补刀甚至哀嚎半天才能死掉。
  是以死刑犯的家属,在行刑前的时候,往往都会托人找到刽子手送上财物,所求的不外乎就是让自己的家人死的痛快一点,拿到了财礼的刽子手在干活的时候自然也会卖力一些。
  所以彭家在京城的生活地位虽然不高,但日子却是过的很不错,而且和别的刽子手大多都是绝户不同,彭家原本就是习武之人,不受死人煞气的影响,几乎代代都有男丁,这传承也是延续了下来。
  在清朝数个朝代里,只要是有一些比较重要的犯人,差不多都是由彭家人来行刑的,到了清末的时候,清朝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戊戌变法,为了稳固其封建政权,慈禧太后大开杀戒,戊戌六君子,均被推出菜市口斩首。
  而当时行刑的刽子手,就是彭家的人,由于戊戌六君子的名头太大,那时京城的很多行刑者都不愿意当这个刽子手,最后还是慈禧钦点的彭家,并且赏赐了不少的财物。
  在得知彭家将会是行刑者之后,有人往彭家扔臭鸡蛋烂菜叶的,也有人携带重金想请彭家给六君子一个痛快的,向来清静的彭家门前,顿时变得车水马龙热闹无比。
  那一代彭家在京城的家主,深知这次的活不好干,自己更是怕有杀身之祸,所以在行刑的前一天,就让自己的两个小儿子连夜离开京城去投奔川省的彭家主支去了,只是将大儿子留在了身边。
  果然,在彭家家主行刑之后,各种言论铺天盖地而来,甚至连菜市的菜贩都不愿意将菜卖给彭家的人,更有当时参与过戊戌变法的人,半夜往彭家扔了一颗炸弹。
  而官府的态度,当时也是极为暧昧的,本来在官府之中,就有不少人支持戊戌变法。
  当戊戌六君子死后,很多人不敢斥责或者是拿那位老佛爷没什么办法,于是就将仇恨转嫁到了彭家人的身上,彭家家主为此莫名其妙的挨了好几次的板子,有一次差点被当场打死。
  知道这次在劫难逃,彭家家主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让大儿子带着家传的那把鬼头刀连夜离开了京城,而自己则是在屋内自缢而亡,如此才算是将京城的事态给平息了下去。
  但是让京城彭家家主没有想到的是,他给自己子孙留下来的后路,却是给川省彭家主支带去了灾难。
  在戊戌六君子中,有一位大大有名的人物,那就是曾经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
  康有为曾经评价谭嗣同“挟高士之才,负万夫之勇!”,而谭嗣同自小就侠肝义胆,十分仰慕那些锄强济弱的草莽英雄,他在二十出头的时候曾经游历国内十余省,观察风土,结交名士,和不少武林中人都交往过。
  像是京城有名的义侠大刀王五,就和谭嗣同相交莫逆亲如兄弟,在谭嗣同被捕入狱后,大刀王五曾经纠集武林中人想要劫狱救人,只是谭嗣同一心求死,王五只能无奈离去。
  武林中人,讲的是一个快意恩仇,虽然彭家那位也是身不由己对谭嗣同行的刑,但却是被和谭嗣同交好的武林人士给惦记上了,在彭家家主自缢身亡之后,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打听出来的,原来川省彭家,才是这一支的主脉。
  要知道,谭嗣同等六君子的名头,当时真的是响彻大江南北,不管认识不认识的,都要翘起大拇指说上一个好字,尤其是谭嗣同在江湖中交游广阔,于是川省彭家,也由此引来了无妄之灾。
  最先只是有些仰慕六君子的人,前往川省质问彭家,再往后则是彭家在川省的一些仇家们联合了起来,以为戊戌六君子复仇的大义,想要将彭家从川省连根拔起。
  彭家虽然在川省根深蒂固,但却是双拳难敌四手,再加上戊戌六君子是被彭家杀死的传闻一经传出,他们即使是普通民众,对彭家人也敢当街吐口水,彭家已然是失去了民心。
  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彭家家主,只能做出了举族外迁的决定,放眼望去,在国内竟然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无奈之下,最后才选择了缅甸这一偏僻的地方,一直生活到了现在。
  说起这桩往事,彭斌也是颇为的感慨,可以说彭家这一个世纪的命运,和这把鬼头刀都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就鬼头刀本身而言,只不过是锻造工艺出众,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历史所赋予这把刀的意义,却是非同小可。
  “彭老大,这……这谭……谭嗣同,竟然死在这把刀下?”
  听到彭斌讲诉完鬼头刀的来历之后,胖子和三炮再看向鬼头刀,那眼神已然有些不对了,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谭嗣同,居然是这把刀的刀下之鬼。
  “没错,当时执行的人一共有两个,而戊戌六君子里面,则是有四个人都死在这把刀下……”
  彭斌点了点头,说道:“这把刀虽然对彭家有些意义,但时过境迁,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小胖子你如果想要的话,就拿去吧,不过以后要好好保管,不要落入他人之手……”
  “彭老大,这……这刀是好,不……不过我能要点别的东西吗?”
  胖子刚才的劲头已经是完全消失掉了,他并不在乎这把刀是个杀人凶器,但知道了鬼头刀曾经杀过何人,胖子那心里就别扭起来了,总不能日后一见到这刀,就联想到戊戌六君子啊。
  再者方逸刚才也说了,自己镇不住这把刀,胖子也不想因为拿了这刀而遭来什么飞来横祸,所以他虽然很喜欢这把鬼头刀,也只能忍痛放弃了。
  “你小子,有心没胆啊……”
  听到胖子的话,彭斌不由笑了起来,开口说道:“这东西给你,倒是会害了你,行吧,你再挑些别的,我说了,这里的东西你们可以任选一件……”
  “彭老大,谁知道你这里的玩意有那么大的来头啊?”
  胖子苦笑着回了一句,不过眼睛又在滴溜溜的乱转了起来,还别说,这件屋子真的能称得上是“藏宝库”这三个字,里面的每一个物件都有着特殊的来历。
  “大哥,这鬼头刀……我要了……”就在胖子准备去看别的东西的时候,方逸的声音忽然响了起来。
  “嗯?兄弟,你要这把刀?”
  彭斌闻言有些愕然,因为以他对方逸的了解,知道方逸虽然修为深不可测,但为人却是非常的恬淡平和,正应了道家那句“与世无争”的话,他没想到方逸居然对这杀人凶兵有着兴趣。
第559章
渊源
  “大哥,我师父和那谭嗣同有些渊源……”方逸想了一下,开口说道:“这刀于彭家也没有什么作用了,我把这刀带回去祭拜一下先师,也算是对师父的一点慰藉吧……”
  “逸哥儿,你说的是老道士吗?”胖子插口说道:“以前怎么没听你说过这事儿呢?”
  “你又不是我师门中人,这些事情怎么会说给你听的?”
  方逸闻言撇了撇嘴,按照老道士的说法,胖子和三炮没有慧根,入不得道门,所以当年传授给他们的功夫都是粗浅之极的,更不可能将师门的事情告诉他们。
  “兄弟,这刀你尽管拿去……”彭斌摆了摆手,一脸好奇的问道:“不过你方便说说,你师门怎么会和谭嗣同有关系的?”
  彭家在川省居住了最少有数百年,偌大的一个家族,最后就是因为这把鬼头刀,落得个远走他乡的下场。
  虽然因此避过了建国后国内的很多运动,在缅甸也扎下根打下了一番天地,但彭家人对此始终都有些耿耿于怀,视这把鬼头刀为不祥之物,所以这把刀就算意义重大,彭斌也能做主将其送出去的。
  “也没什么不能说的,不过我说出来之后,信不信就随你们了……”
  方逸想了一下,开口说道:“我师父当年认识谭嗣同,算出他中年将有一劫,想让他加入道门度化掉他的劫难,但谁知道谭嗣同却是推崇佛学,拒绝了师父,后来的事情,你们就都知道的了……”
  方逸和老道士生活在一起的时候,老道士经常会和他谈论起古今人物,尤其是说到近代人物的时候,老道士似乎和他们很相熟,说出来的典故,都是方逸从来都没听说过的。
  就像是谭嗣同这个人,老道士说他天生有慧根,就算不加入道门而精研佛学的话,也能成为一代大师,但可惜的是,谭嗣同却立志变法救国,最后落得个菜市口砍头,尸首不全的下场。
  每次和方逸提到这件事,老道士总是惋惜不已,所以方逸在得知这把鬼头刀是当年斩首谭嗣同的刀之后,心里就生出了将它带回国内的想法。
  “方……方逸,我说兄弟,你……你师父和谭嗣同认识?”
  方逸说出这番往事之后,彭斌的眼睛差点都瞪出眼眶来了,“你别和大哥开玩笑了,谭嗣同都死了一百多年了,你师父要是和他认识,那得多大岁数了呀?”
  “大哥,我就说你不信吧?”
  方逸闻言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我师父有多大岁数,我也不知道,但他当年的确是这么说的,不光是谭嗣同,那个时期的很多人,像是董海川、郭云深这些人,师父他老人家都认识……”
  其实对于老道士当年所说的那些话,方逸最初也是不相信的,因为董海川是生于1797年,那会乾隆皇帝刚让位两年还没有死掉呢,要是按照老道士的说法,他就是活了好几百年的老怪物了。
  不过随着修为的不断提升,现在方逸对于师父当年的话,却是有点半信半疑了,和佛家的普度众生不同,修道就是为了求长生,而道家的功法,的确也有这个作用。
  以前方逸修为浅薄并不觉得什么,但是以方逸现在的修为,只要不是遇到飞来横祸,安安稳稳的活了一百多岁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如果能晋级到下一境界,那说不定真能活到两百岁以上了。
  “活了这么大岁数,那……那不是成神仙了?”
  听到方逸的话后,彭斌的嘴巴半天都没能合上,他没见过方逸的师父,但是对于自己这个结拜兄弟却是很了解,彭斌知道,方逸不是那种信口开河喜欢胡言乱语的人。
  “彭老大,我们村子上的人,都喊老道士老神仙的……”一旁的胖子开口说道:“那老道士整天神神叨叨的,不过是有些本事,可惜前几年死掉了,要不然彭老大你也能见见……”
  “什么神神叨叨?你小子皮痒了是吧?”
  方逸没好气的瞪了胖子一眼,师恩如山,老道士从小亦师亦父的方逸拉扯大,又传授给了他一身的本事,方逸可容不得任何人说师父的坏话。
  “嘿嘿,就是随口那么一说嘛……”胖子缩了下脖子,他知道方逸对老道士的感情,当下立马闭口不言了。
  “可惜了,我和兄弟你认识的晚了,要不然也能见见你师父了……”
  彭斌一脸惋惜的摇了摇头,他相信能教出方逸这般徒弟的人,一定不是普通人,但如果说老道士是个活了几百岁的古人,那彭斌无论如何还是不相信的。
  “大哥,这刀我可就拿走了……”方逸伸手将那把鬼头刀拿在了手上,皱了下眉头说道:“这玩意可是没法带上飞机啊,大哥你能让人帮我送回去吗?”
  方逸坐过几次飞机,知道安检的时候是不允许携带这样的刀具的,恐怕就算是托运都会被查出来,到时候要是被当成违禁物品给没收掉,那方逸真是会欲哭无泪了。
  “没问题,不过这东西你拿到之后也别摆出来,国内对管制物品查的很严……”彭斌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只要不是贩卖枪支毒品,彭家的渠道都能直通到国内任何一个地方的。
  “我知道,大哥你放心……”方逸闻言笑了起来,跟着孙连达和余宣两位师傅,方逸入行的时间虽然不长,不过对这里面的门道却是摸的门清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4/11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