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鉴(校对)第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1112

  谢轩话声未落,李天远也从里面鼓捣出了个东西,举在手上说道:“还有这个,风哥,这玩意是什么,怎么好像电影里的防毒面具似的?”
第0127章
专业
  “那是氧气罩,军用的,也不知道那帮家伙从哪里搞到手的?”
  秦风看了一眼李天远手中的东西,说道:“里面的氧气含量,能在缺氧的情况下支撑一个小时,可惜只找到这一个……”
  “嗯,这玩意有用!”
  听到秦风的话后,冷雄飞点了点头,说道:“我爷爷说过,大墓里面往往会释放毒气,这东西是能用着。”
  “毒气是有,不过不是释放的,那么多年什么毒气也都流失干净了。”
  秦风闻言笑道:“那是地下那些东西腐朽后产生的一种气体,飞子,听说你上过高中,这化学学的不怎么样啊?”
  “风哥,我那高中都是玩过来的,学过的东西早就还给老师了。”
  冷雄飞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把玩着手中的洛阳铲,说道:“风哥,这东西可不好找,您莫非这几天找到咱们同行了?”
  就算不知道盗墓的人,只要懂得一些考古知识的,那对洛阳铲就不会陌生。
  这东西起源于豫省,在考古工具里又名探铲,为一半圆柱形的铁铲,一段有柄,可以接长的白蜡杆,使用时垂直向下戳击地面,可深逾数十米米。
  洛阳铲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可以将地下的泥土带出,并逐渐挖出一个直径约十几厘米的深井,用来探测地下土层的土质,以了解地下有无古代墓葬。
  洛阳铲据传为豫省农村的盗墓者李鸭子,于20世纪初发明的。
  1923年前后,李鸭子来到他家附近一个叫孟津的地方赶集,转了一会儿,他便蹲在路边休息,李鸭子平日里以盗墓为生,所以他经常想的也是有关盗墓的问题。
  这时,他看到离他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包子铺,卖包子的人正准备在地上打一个小洞用来支撑棚子,他在地上打洞的工具,引起了李鸭子的兴趣。
  因为他看到,这个东西每往地下戳一下,就能带起很多土,盗墓经验丰富的李鸭子马上意识到,这东西要比平时使用的铁锨更容易探到古墓。
  于李鸭子受到了启发,比照着那个工具做了个纸样,找到一个铁匠照纸样做了实物,第一把洛阳铲就这样诞生了。
  自上个世纪初以来的100多年间,神奇的“洛阳铲”,使得古墓葬最集中的洛阳邙山地区十墓九空,古物大量外流,“洛阳铲”由此恶名远播。
  但不可否认的是,“洛阳铲”既是盗墓工具,又是考古工具。
  “洛阳铲”已被正式作为田野考古工作者的特备工具,在教科书上划出图形,介绍其使用方法,向全国推广使用,并因此而形成了我国独有的考古钻探技术,也成了考古钻探工具的象征。
  秦风包里的这把洛阳铲铲夹宽仅2寸,宽成U字半圆形,虽然看似半圆,其实形状是不圆也不扁。
  冷雄飞知道,洛阳铲在制作工艺上更为复杂,通常制造一把小铲需要经过制坯、煅烧、热处理、成型、磨刃等近二十道工序,故而只能手工打制。
  别小看这么一把铲子,从那底部被沙土磨得锃亮的锋刃处就能看出来,这玩意绝对是没少使用,说不定就是哪个盗墓团伙的看家宝贝。
  “你倒是有眼光,为了这玩意,我差点没栽在那里!”
  看到冷雄飞拿出的洛阳铲,秦风伸手又从包里拿出了几根实心的螺纹钢管,插入到铲子的底部一拧,顿时接出了一个长约两米的杆子。
  “我这次出去的时间有点长,这些东西都给你们介绍下吧。”
  秦风将包里剩余的物件都拿了出来,说道:“这件是紧身皮衣,穿着它下到土里,能减少爬行时的阻碍。这个是工兵锹,我从一个工程兵部队里顺来的,我估计以前操场那些摸金校尉们,后来都转业干了工兵,这玩意不是一般的好使。”
  秦风像是在介绍百宝囊一般地从背包里往外掏着东西,最后拉出了一台小型的带着风扇叶的机器,说道:“这个是小型的鼓风机,听飞子说那墓葬不小,氧气只是在进入的时候用的,搬运东西却是有些碍事,还是要将里面的气体给换出来的。”
  “风哥,您……您这是从哪搞来的这些东西啊?”
  听着秦风这一番介绍,谢轩等人早就看傻了眼,这……这简直就是武装到了牙齿,冷雄飞要是有这些装备,恐怕也不至于只是在那墓葬边缘处“到此一游”。
  “从豫省,我本来是想去顺把洛阳铲的,没想到那边的同行真是专业。”
  说到这里,秦风顿了一下,脸上露出坏笑,接着说道:“去了一趟我总不能空手回来吧?就从那边借了点儿东西……”
  在决定发掘冀省那座墓葬后,秦风心里就有了想法。
  他又不打算以后专业盗墓,偶尔为之的事情,似乎没必要去搞齐师父说的那些装备,那些恐怕最少还要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
  所以琢磨了半天之后,秦风向谢大志借了辆面包车,驱车直下豫省,既然想取巧,这天下盗墓工具最多的地方,自然就是豫省地区了。
  秦风路子走得很对,在来到洛阳后,他发现靠近邙山的那些小村庄,几乎是全民盗墓,村子里不是连襟就是兄弟,组成了一个个的盗墓团伙。
  不过这些人的防范心理也很强,秦风虽然装成收购文物的贩子,但他实在太面生,用了三天的时间,才算是进入到了一个小村子里。
  经过十多年的专业盗墓,村子里居然有了专门销赃的人员。
  而且秦风还发现,这些人也都成了奸商,拿出来的东西十件有九件是假的,剩下的那件也不够文物的标准,即使被派出所抓住也说不出什么来。
  当然,秦风又不是来买古玩的,他只不过到这里来客串一把盗门,在进入村子的第二天,秦风就摸进了六户人家,凑齐了这套设备。
  不过在“顺”洛阳铲的时候,出现了一点小意外。
  当时连摸六家秦风都没发现洛阳铲,一急之下,秦风冒着夜色就上了山,他早在下午的时候,就从几户人家口中听到黑话里,知道他们夜里要干活。
  果不其然,在顺着那些人留下的痕迹走出一里山路后,秦风听到了盗墓的人声,正像他想的那样,盗墓已经进展到了实施阶段,洛阳铲被扔到了一边。
  要说秦风也是胆大包天,守着两个望风的人,大模大样地将放在路边的洛阳铲给取了过去。
  只是让秦风没想到的是,这望风的人手边,居然放着把老炮筒,如果不是他跑得快而老炮筒点火药慢的话,估计这次秦风真的要栽在那里了。
  逃出大山的秦风连村子都没回,直接绕过村子上了他的面包车一路狂奔,至于那些丢了吃饭家伙的人家会如何骂他,秦风自然是一句都听不到的。
  “风……风哥,您……您这才叫黑吃黑啊!”
  听完秦风的讲诉后,谢轩脸上那仰慕之情简直就是溢于言表了,且不说一夜连盗六户人家的专业技能,秦风简直就是偷到贼窝里去了,居然还能全身而退?
  不仅是谢轩,李天远和冷雄飞的那也是一脸的景仰之情,尤其是冷雄飞,一对比秦风的手笔,他那盗墓的手段,丢人简直就丢到爷爷头上去了。
  谢轩眼尖,发现秦风将一小包东西珍而重之地放到桌子上,不由好奇地问道:“对了,风哥,你桌子上那放的是什么?”
  “这玩意可不能胡乱鼓捣,要不然说不定能把这院子给炸没掉。”
  秦风打开了那个绿布书包,露出里面用透明塑胶袋封好的四块块状物体,说道:“这是炸药,而且还是最新型的TNT,真不知道这些家伙是从哪里搞来的!”
  豫省盗墓的手法,算是传承自北派,和南派盗墓传承讲究以技巧进入墓穴不同,北派往往是大刀阔斧,出了名的暴力盗墓,所以名声一直都不怎么好。
  墓葬里多有石门,以往自然用锤子斧头,而到了现在,那些专业盗墓贼们也与时俱进,干脆用起了炸药,这玩意可要比斧头省事多了。
  “靠,炸药?”谢轩原本想抓向那绿包的手顿在了半空,苦着脸说道:“风哥,这玩意你拿远点,咱们这院子可是新装修过的啊!”
  “瞧你那胆子……”秦风撇了撇嘴,说道:“还哭着喊着跟我们去盗墓?让你看家就对了。”
  其实当初秦风看到这包炸药的时候,也是被吓了一大跳。
  不过想想自个儿这次只有一个人下墓,如果时间紧迫的话,说不得也要用上这东西的,于是这包炸药也成了秦风首次客串盗门高人的战利品了。
  “行了,我先去睡一觉,有事明儿说……”
  给几人介绍完包里的东西后,秦风打了个哈欠,说道:“他妈的被人像撵狗一样追出了豫省,还在鲁省绕了个圈子,这有二十多个小时没合眼了!”
第0128章
热烈欢迎
  虽然整个人都疲惫不堪,但多年养成的习惯,还是让秦风一大早就起来了。
  出了厢房,秦风一眼就看到李天远身边,正站着冷雄飞,似乎在跟着李天远学习站桩,不由奇怪地问道:“飞子,你怎么也起那么早?”
  “风哥,我跟着远子哥学点功夫。”
  冷雄飞挠了挠头,说道:“爷爷会功夫,可是就不愿意教给我,要不然我在工地也不会受人欺负了……”
  冷雄飞曾经跟爷爷去集市上摆过摊,他亲眼见过年逾八十的爷爷,一伸手就将集市上的小流氓打翻在地,那时冷雄飞才知道爷爷居然会功夫。
  但无论冷雄飞怎么恳求,冷一眼只是教给他了一些呼吸吐纳的内家心法,至于和人动手的功夫,则是一招都没教。
  “飞子,别怪你爷爷,他那也都是为了你好!”
  秦风摇了摇头,说道:“远子要不是进监狱蹲过几年,出手知道轻重,我也不敢教他功夫,唉,就算这样,这小子也惹了不少的麻烦……”
  古人说文以儒犯法、侠以武犯禁,这句话并不是随便说说的,学武之人往往气血旺盛无处宣泄,这也导致在平时的生活中,一言不合就会拳脚相向。
  这种行为给社会带来很大隐患的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很严重的后果。
  就像是李天远那天和人发生冲突,他如果身上没有功夫,或许就是挨顿打了事了,但偏偏李天远功夫还不错,这一还手,顿时捅了个马蜂窝。
  这也导致秦风费劲心机,担了好大的风险,才将袁丙奇集团给覆灭掉。
  而冷雄飞如果练了拳脚,肯定也不会受那些工头欺负,这动起手来没轻没重,说不定这会早被关进了看守所,冷一眼不教孙子功夫,也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
  看到冷雄飞一脸迷惘的样子,秦风苦笑了一声,说道:“飞子,古人讲武德,一是修身,二是防身,你跟着远子练功夫我不管,但要保证,以后不能向普通人动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11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