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鉴(校对)第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1112

  “倒是比李天远更适合吃这行饭的。”
  见到谢轩居然一下子静了下来,秦风不由在心中暗自点了点头,“多看、少说、牢记”这六个字,向来都是古玩行里的金玉良言。
  在解放前的时候,古玩这一行当,也能算是外八门,因为不管哪个古玩店或者是当铺,总脱离不了一个“千”字。
  制假的古玩商总是想以假乱真的将东西卖出去,而店铺自然也不想收到假货。
  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离奇的故事时有发生,当然也少不了千门的那些老骗子们在其中兴风作浪,甚至有些店铺就是千门中人开的。
  和传统生意不一样,开古玩店,最重要的不是资金人脉货源渠道,而是眼力,因为不管是买还是卖,一旦打了眼,那损失可就大了。
  解放前的时候,不管规模大小的古玩店,都会有个大掌柜,其地位比东家都只高不低,很多甚至还占有一些店里的干股。
  有掌柜的自然就有学徒,但那时的学徒,只能看不能问,不是收下的弟子,掌柜的是不会教给他们任何东西的,想要学本事,就只能平时多观察。
  谢轩的性子虽然跳脱,但眼力介却是要比李天远强太多了,最起码在刚才的讨价还价中,谢轩说着一口地道的石市话,还真是帮秦风省了一些钱。
  见到谢轩的表现,秦风倒是动了几分将他带入行的心思,因为按照师父的说法,乱世黄金盛世古董,这一行在日后将大有所为!
  现在的秦风,早已不是当年开个废品收购站就能心满意足了的秦风,那也太对不起他心中所学了。
  秦风熟读三国,最不喜欢的却是诸葛亮,那哥们整个就是被活活累死的,秦风现在却是想着要组建自己的班底了。
  有了这个心思,秦风的话也就多了起来,将古玩行的一些门道,有意无意地灌输给了谢轩。
第0049章
做旧(一)
  要说谢轩还真是吃这行饭的人,听到秦风的解说后,脑子也活络了起来。
  虽然谢轩跟着秦风的时候话不多,但在秦风和店铺老板们讲价的时候,谢轩偶尔插上一句,倒是也能说在点子上。
  “风哥,真没看出来,这里面门道挺多的。”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有秦风带着入门,谢轩也琢磨出来点滋味,再也不感觉逛古玩店是个苦差事了。
  “学问还深着呢。”
  秦风闻言笑了起来,其实在今儿这一上午的闲逛中,他又何尝不是在将脑子里的理论变成实践?在学习这些东西的时候,他可没有现在这样的条件。
  “对了,风哥,您到底是想买什么的呀?”
  看到秦风似乎心情不错,谢轩大着胆子问了一句,逛了大半天了,秦风只不过花了三五十块钱,但嘴皮子上的功夫却是花费不少。
  “先逛逛吧,熟悉下行情!”
  秦风笑了笑,说道:“石市虽然不错,但地处华北腹地,又靠着京津重地,没有一定的根基,很难发展,咱们赚点本钱就离开这里!”
  “成,风哥,我听您的。”
  谢轩点了点头,要是被他父母听到这话,一准会气得半死,爹娘求着都不走,秦风一句话就屁颠屁颠地跟上了。
  整整一天,秦风都在白佛街厮混了,不过除了买了那几个挂饰之外,再也没有入手一件东西。
  到了晚上哥仨在路边吃了碗拉面,秦风路过菜市场的时候在猪肉摊蹭了点猪油之后,三人又回到了谢轩那“家徒四壁”的房子里。
  “风哥,您这是在干吗?”
  看到秦风将猪油抹在了那所谓的“小叶檀”手链上,李天远和谢轩都瞪大了眼睛,哥俩倒是听说过给皮鞋上油的,但谁也没见过往木头珠子上抹油的。
  “给它做点浆。”秦风口中说着话,伸手在地上抹了一把,掌心沾满了灰尘后,将那手链放在双掌中间用力摩挲了一番。
  过了大概五分钟,秦风停住了手,用一条破布将手链包裹住,用力揉搓了起来,这个过程整整延续了一个多小时。
  “这手链似乎有些不一样了啊!”
  李天远早就看得不耐烦了,拉过被子睡起了大觉,而谢轩一直守在旁边,当破布被打开之后,他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原本色泽有些晦暗的手链,现在的光泽变得十分通透,手链在灯光的照耀下,木头上的纹理似乎像是活过来了一般,非常的漂亮。
  而且在手链的表层,似乎包上了一层厚厚的浆水,色泽美丽而不张扬,呈现出一种迷人的魅力。
  “小胖,你要记住,这个就叫包浆!”
  秦风看了一眼谢轩,开口说道:“现在手头没材料,我随便鼓捣下,这光泽最多能保持个三五天,明儿还要上街买点檀香再处理一下!”
  “风哥,您这是在做旧?”谢轩的神情有些激动,开口问道:“这玩意要是做了旧,一定很值钱吧?”
  当年谢大志买的青铜器,经过专家鉴定后,全部都是高仿做旧的,谢轩没少听老爸念叨,是以对这个词倒是不陌生。
  “这个?做旧?”
  秦风闻言哑然失笑起来,随手将那手链扔到床垫上,笑道:“小胖,你知道什么叫做旧吗?就这玩意哪里称得上做旧?也不值得我去做旧……”
  所谓做旧,是指用特定的手段,将器物的表情做出旧物的效果,使其表面更象,更接近所仿的那个时代。
  和文物修复不同,做旧的手法多用于旅游纪念品和文物欺骗上,说白了就是造假。
  不过造假也分手法的,要是真正的高仿和复原器皿原物的造假,那成本是非常高的,有时甚至高出真物的价值。
  就像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个时期,由于三位皇帝对瓷器的喜爱,宫廷造办处曾经仿制过一批宋明两朝的瓷器,用料以及工艺完全和前朝一样,烧制出来的瓷器美轮美奂。
  其实这也算是造假,但造出来的物件,在当时以及后世的价值,并不比原来的低,有些甚至高出很多。
  这样的造假,也仅是皇室能做到,并不普及,没什么代表性。
  古玩市场上最常见的,却是用化学药剂浸蚀法、火烧、水煮加热法、深埋地下土浸法等等手段,将假的东西做出真的效果,用此来以假乱真。
  秦风仅仅是在手链上抹了点猪油,再用粗布稍微盘了一下,也就是和做旧沾了点儿边,不过他这手法是载昰秘传的,在三天之中,就是精通鉴定的行家,也很难鉴别出真伪的。
  “风哥,你的意思是,咱们拿这个去卖?”谢轩迟疑着说道:“这种东西就是木头串起来的,满大街都是,就算是真的也值不了几个钱吧?”
  “你说对了,就算是小叶檀的料子,也不值钱。”
  秦风点了点头,说道:“不过古玩这东西,贵就贵在一个‘古’上,只要是老东西,再加上编造出来的所谓‘传承’,那可就不是物件本身的价格了……”
  做古玩买卖的,好坏全凭一张嘴。
  古玩行里就曾经流传着一个笑话,说是有个古玩店招员工,同时有两个人去应聘,掌柜的随手将剔牙的牙签给扔到了地上,问他们二人,这是什么东西?
  明明就是牙签嘛,其中一人连忙回答了,是牙签,可让他失望的是,掌柜的直接就摆手让他走人了。
  刚刚走到门口,那人听到另外一个人的回答,“这是当年乾隆爷用过的牙签,被掌柜的祖上保存下来的,价值连城!”
  结果自然不用说了,后面一人被当场录取。
  只是那掌柜的却忘记了,宫中除了负责皇帝起居的太监,怕是没人能保存下来那牙签吧?这在后面也成为了一个笑料。
  “我明白了,咱们这是佛珠,可以说是佛祖佩戴过的东西。”谢轩倒是不笨,秦风话声刚落,他就举一反三了。
  “小胖,古玩行里没傻子,这玩意就是个道具,用它蒙骗不了几个钱。”
  秦风笑着摇了摇头,谢轩虽然有几分灵性,但还远远不够,玩古董的人,哪一个不是长着七窍玲珑心,不会那么容易上当的。
  看到谢轩还想追问,秦风摆了摆手,说道:“好了,你现在什么也别问,多用眼睛看,多用脑子分析,嘴就少用点吧!”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秦风说得已经不少了,等这个局做完之后,谢轩能否真正入门,就看他自己有没有那个悟性了。
第0050章
做旧(二)
  “风哥,秦老大,咱们今儿还要去逛街啊?”
  第二天一大早,听到秦风说要接着逛,李天远顿时苦起了脸,与其让他傻不愣登地在那古玩城里转悠,他宁愿回到火车站去扛大包。
  “你啊,就是做不了细致活。”
  秦风沉吟了一会,说道:“也罢,你也站了两年多的桩了,我教你几个起手式,你找个地去练吧!”
  在江湖上上混,像谢轩这种会看人眼色会来事的固然需要,但武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角色。
  像是千门八将之中的火将,就是专门负责打斗的,李天远玩不来脑筋急转弯,这肌肉发达日后也能用得上。
  “那敢情好,嘿嘿,风哥,我早就等着这一天了!”
  听到秦风的话后,李天远兴奋得差点没跳起来,搓着双手急不可耐地看着秦风,恨不得在他脸上亲上几口。
  站了两年桩,李天远能清楚地感觉到自己身体的变化,往日里在货场和那些二三十岁的壮年汉子单挑对打,李天远从来都没吃过亏。
  这还仅仅是站桩的功效,如果再练了武把式,李天远相信,就算货场那些王八蛋不讲规矩一拥而上,他也能将其一一放倒了。
  “离我远点,口水都喷我脸上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11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