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鉴(校对)第2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4/1112

  而国术一般分之为内家和外家,但不管内外家的功夫,练到极致都能延年益寿,身体机能要远比普通人衰老得慢。
  不过学武之人,极少有人能得善终的,一来是因为仇家众多,往往会死于刀枪之下,二来却是因为江湖争斗,越是武功高的人,说不定受的伤也就越多。
  年轻时即使一些很轻微的伤,到了老年后也容易复发,就像是载昰虽然功夫已经练到了顶端,但也没能活过百岁,就是因为体内隐疾太多。
  秦风服用药酒,也是在治疗年少时练习八极拳留下的隐患,生怕到了老年隐疾发作,那真是会要了老命的。
  至于苗六指,倒算是运气极好的人,早年虽然也是混迹于市井之间,但只是在师兄燕子李三手上受过一次伤,后来关了大半辈子监狱,居然自己给调理了过来。
  秦风曾给他把过脉,由于常年修习内功心法,苗六指的腑脏强壮得有如青年,只要没有意外,活过百岁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把开锁公司开遍全国?”
  听到秦风的话后,苗六指哑然失笑,道:“就我现在这样,差不多都老糊涂了,秦爷您买下那宅子,能给我个门房住,老头子就感激不尽了……”
  都八十多岁的人了,苗六指早就绝了江湖争斗的心思,他现在只想安安静静地度过晚年,再不管江湖上的是非恩怨。
  “老苗,你还老糊涂?刚才谈价格的时候,恐怕也藏着一手吧?”
  秦风看着苗六指笑了起来,说道:“就算那马跃天不往下还价,我看您也有意两百万给买下来,这里面是有什么说道没有?”
  秦风早就发现,苗六指对那四合院,有种超出常理的关注,只是一直没说破罢了。
  “秦爷眼光还真是犀利,连这都看出来了?”
  苗六指指着秦风,说道:“老头子可没两百万,即使要买,那花的也是秦爷你的钱,不过……这宅子还真是有些说法。”
  “有什么说法?”
  秦风有些奇怪的问道,他也看了那四合院的风水,是属于中上的阳宅,不过也不至于因此就不还价格了吧?
  “秦爷,不知道您对这马心贻,有多少的了解?”苗六指忽然话题一转,提到了那马宅的祖上。
  “我对马心贻了解不多,只知道他好像官当得不小,如果不是外放的话,进入朝廷中枢,一个上书房大臣是跑不掉的。”
  秦风皱着眉头回想着马心贻的过往,忽然眼睛一亮,说道:“马心贻似乎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立下大功,据说他的死也是被太平天国的将士刺杀的……”
  秦风虽然熟读历朝历代的史料,但中国上下五千年,留名留姓的人犹如过江之鲫,实在是太多了,秦风能记住马心贻那么多事已经算是很了不起了。
第0282章
藏宝秘辛
  “苗老,这马心贻还有什么值得说道的地方吗?”
  秦风有些疑惑地看向了苗六指,马心贻虽然当时在清廷官做得不小,但权势以及后世的名声比起曾国藩李鸿章之辈,却是远远不如,甚至连张之洞都比不上。
  所以秦风不明白苗六指为何会对马心贻的宅子如此感兴趣,要说贼不走空,面前这位才是真正的贼祖宗,苗六指如此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听到秦风发问,苗六指也没卖关子,开口说道:“秦爷,您说得没错,马心贻此人的发迹,就是随着平定太平军而来的……”
  1853年(清咸丰三年),马心贻任合肥知县时,曾随钦差大臣袁甲三率兵平叛太平军,攻破了太平军占领的盛家桥、三河镇等据点。
  其后,庐州城被太平军占领,他招募骁勇进行训练,以图克复。
  因太平军刚到,马心贻暂避其锋芒,后乘其不备,夜间火烧太平军营,大败太平军,攻占了庐州,由于平定太平军有功,升庐州知府。
  在清咸丰八年马心贻任按察使时,舒城、六安等州县失守,陈玉成率军进攻庐州,马心贻随同清军官兵迎战,被太平军打得大败。
  庐州重新被太平军占据。因而被清政府革职留任,到了清咸丰十年的时候,钦差大臣袁甲三保举马新贻复官。
  清同治元年,马心贻回家奔丧百日后,赴大营办理军务,署庐州、凤阳、颍川兵备道,清同治二年,马心贻在蒙城战胜太平军升安徽布政使。
  其后马心贻是一路高升,清同治七年二月,任浙、闽总督,八月任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风头一时无两。
  但纵观马心贻的发家史,却是和太平军有着割舍不断的关系,一直到他被刺身亡背后,还有着太平军的影子。
  “苗老,这姓马的很厉害啊。”
  开车的谢轩听得津津有味,他以前在津天古玩街上最喜欢的就是听书,只不过讲到太平天国的事情却是极少。
  “老苗,你说这些干吗?”
  秦风却是有些不明白苗六指的意思,马心贻死了都一百二三十年了,他如何发迹的和自己有屁的关系?
  “秦爷,你知道马心贻是怎么死的吗?”苗六指笑而不答。
  “他怎么死的关我什么事?”
  秦风摇了摇头,他马心贻要是能活到现在,说不定秦风还会吃一惊,但如何死的,那和自己就更没关系了。
  “马心贻是死在慈禧手上的!”
  苗六指眼中精光一闪,这桩秘辛埋在他心里也有大半个世纪了,还是第一次向外人说出来。
  “慈禧?慈禧当年害死的人多了,那老娘们的事有什么好提的?”
  秦风对苗六指的话却是有些不以为然,眼见车子到了潘家园,于是摆了摆手说道:“老苗,咱们先去店里,给你办张两百万的款子,明儿你去和马跃天交易。”
  “你……好,不问你别后悔。”苗六指被秦风差点给憋出内伤来,好容易想把这陈年秘辛说出来,敢情秦风还不愿意听。
  老头这一赌气,干脆也不说了,下了车后来到了“真玉坊”,找了财务一说,财务连忙去跑银行了,秦风将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了几份,这才算是闲了下来。
  “苗老,您那故事还没说完呢,慈禧老娘们,干吗要杀马心贻呢?”
  秦风都忘了那茬了,不过喜欢听故事的谢轩却记在心里,几人上了二楼泡壶茶之后,他将这个话题又给引了出来。
  “有人不愿意听……”苗六指瞥了一眼秦风,没好气地说道:“老头子还不愿意说了呢。”
  “老苗,你还别激我,这段子我兴趣真不大……”秦风笑着给苗六指斟了一杯茶,说道:“一百多年前的事情了,和咱们有什么关系啊?”
  秦风现在正等着财务办理钱款的事儿,明天他和谢轩就要分头行事了。
  除了分红拿出去的两百四十万和购买四合院的两百万之外,剩下的一千六七百万,都要带出去。
  要知道,这些钱里面还有方雅志的一部分货款,涉及这么大笔钱款的事情,秦风对别的事就有些心不在焉了。
  “秦爷,还别说,真和咱们有关系。”
  苗六指也看出秦风心思没在这上面,当下也不斗气了,直接说道:“马心贻当年曾经接到过慈禧的密旨,让他调查太平天国的宝藏一事。”
  “太平天国的宝藏?”
  听到苗六指话中的最后几个字,原本还心不在焉的秦风,眼睛猛得一下瞪圆了,开口说道:“老苗,真的假的啊?太平天国劫掠无数,但最后财宝都不知道去哪里了,难道在马心贻手上?”
  太平天国是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对满清朝廷的武力对抗,后建国号“太平天囯”,并于1853年攻下金陵,号称天京。
  当时的太平天国,几乎席卷了大半个中国,让爱新觉罗江山为之不稳,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八年的战争,让太平天国劫掠了庞大的财富。
  要知道,当时国内最富庶的几个省份,几乎都被太平天国攻陷了,而且他们还自制货币与外通商,建立了存放财宝的圣库。
  只是在太平天国分崩离析之后,圣库中的财宝却是离奇的消失不见了,任凭清廷如何审问抓到了太平天国要员,也没能逼问出那些财宝的下落。
  到了后世,甚至连太平天国流通的铜钱,都存世极少,因此也特别名贵,可以说,所有关于太平天国的事情,都是一个谜,至于那些宝藏,更是谜中之谜。
  “在不在马心贻手上我不知道。”苗六指摇了摇头,说道:“不过我相信,马心贻是知道那些宝藏下落的……”
  “那为何这一百多年来,都没听闻过关于太平天国宝藏的消息?”
  秦风深深吸了口气,苗六指所说的事情实在是太让人震撼了,谁能得到那些宝藏,可以说马上就能变得富可敌国。
  “这事儿要从头说,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看到秦风着急的样子,苗六指笑了起来,不过还是一五一十地将事情给说了出来。
  原来,当时在剿灭太平天国的战争中,曾国藩的湘军集团迅速膨胀扩大,军事实力在国内首屈一指,这也让清廷感到坐立不安。
  慈禧太后提拔马心贻,就是存了制约曾国藩的用意。
  但是慈禧太后怎么都没想到,马心贻表面上对朝廷毕恭毕敬,但其实和曾国藩私交极好,他的军事集团,隐然有和湘军融合的迹象。
  清朝不过数万人马进关,从坐上了江山之后,就一直对汉人有诸多提防和制约,慈禧得到密报后,顿时就动了杀心。
  在江山社稷面前,什么财宝自然都不重要了。
  后来所谓的刺马案,其实就是慈禧为了防止马心贻和曾国藩联合而做出来的,在断去曾国藩一条臂膀的同时,也警告了对方。
  “老苗,这关乎太平天国宝藏什么事情?”
  秦风听了半天都没听到自己感兴趣的事儿,不由说道:“不相关的事情就不要说了,还有,你怎么知道这些的?话说当年刺客的笔录还保存在故宫博物馆呢。”
  刺杀马心贻的凶手叫做张汶祥,根据他的供诉,是因为马心贻未受理他的案子,让他家破人亡,还有就是马心贻明令禁止张汶祥开典当行,断了他的生路,这才刺杀对方的。
  这张笔录被画押保存,一直都在故宫博物馆放着的,只是后世人考证出张汶祥有太平军的背景,于是又有因仇刺杀的说法。
  但是苗六指所说的那个缘由,秦风却是第一次听闻,这上升到了国家争斗的层面,想必在民间是流传不起来的。
  “那供状有什么用处?历史上的糊涂账难道还少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4/11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