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鉴(校对)第1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0/1112

  这枚玉蝉的原型,就是秦风盗墓所得的那九窍玉中的口含。
  那个口含本身是仿汉八刀的手艺,但是经过秦风之手,却是弥补了雕琢手法上的一些不足,使其从唐玉变成了真正的“汉玉”。
  但是秦风怎么都没想到,他在津天做的这些物件,如此之快就流入到了京城,而且这还是胡保国之外他所见过的第二枚了。
  对于齐功,秦风此时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自己对他的仰慕了,这老爷子说话一针见血,要挑这块玉唯一的毛病,那就是沁色,这却是因为时间太短而造成的硬伤。
  “齐老,我这也有块玉,是前几天津天市的一位朋友店里买的,您老要不也给我掌掌眼?”
  韦华原本是想请齐功帮他点评下各馆的藏品,眼下见到李然的那块玉,不由见猎心喜,从腰间取下了一块手把件。
  这个手把件是一整块和田玉雕琢而成的,有婴儿巴掌大小,四周圆润,中间则是镂空雕琢出了一个卧佛,形象惟妙惟肖、刀工精湛之极。
  “靠,哥们一共就做出了二三十块玉器,这么快就见到三件了?”
  见到韦华手中的物件,秦风脸上情不自禁的露出了一丝苦笑,这个手把件虽然和那玉蝉稍有不同,但也是出自秦风之手。
  “好嘛,这正主还没看到,就先开始了?”齐老先生闻言笑了起来,接过那块手把件后,说道:“这年龄大了,腿脚不利索,咱们找个地方坐下说吧。”
  “对,对,咱们到茶室去。”
  韦华连连点头,扶着老先生去到进门左侧的茶室,这里是专门招待客人用的,只能坐下七八个人,而秦风那些年轻人,自然就是站在旁边听讲了。
  坐下之后,韦华才看到宝贝女儿也跟进了茶室,不由愣了一下,说道:“菲菲,你怎么也过来了?你不是对这些东西不感兴趣吗?”
  虽然韦涵菲在国外经常帮着韦华参加一些艺术品拍卖,但是韦华知道,她每次都只是去举牌子的,对这些死人把玩过的东西却是不怎么喜欢。
  “我进来听听的,爸,您别管我,让齐爷爷开始鉴定吧。”
  听到老爸的话后,韦涵菲的那张俏脸微微一红,偷眼看向了秦风,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刚才就跟在秦风的身后走了进来。
  “嗯?难道女儿看上那小子了?回头要找李然问下那小子的来历……”
  韦华是何等眼色,女儿的小动作自然没能逃过他的眼睛,目光在秦风身上打了个转,韦华将注意力又放在了齐功的身上。
  “这是唐玉的风格……”
  接过别人递来的放大镜,老先生一边看一边解说道:“虽然和田玉从秦汉之前就有过开采的记载,但是到唐朝才形成规模,所以唐玉中和田玉的品质是最好的……”
  韦华对玉器也颇有研究,当下插口道:“齐老,这块玉的玉质纯净,沁色自然,包浆浓厚,以我个人的看法,这应该就是一枚传世的唐玉……”
  前文曾经说过,一般的古玉,最少早过一个朝代,并且经历三代人的把玩盘磨,才能被称之为传世玉,而传世古玉的价格,远非刚刚出土玉器所能相比的。
  韦华这块把玩件被津天那店家收入后,将其当成了镇店之宝,要不是韦华身份特殊,根本就买不来,即使如此,他也花了整整八十万人民币。
  “嗯?看这玉质包浆和沁色,应该是块唐玉。”齐功看了许久,虽然心里有点膈应的慌,但终究是没看出什么破绽来。
  “唐玉是唐玉,不过传世古玉就未必。”
  听到老爷子的鉴赏,秦风忍不住小声嘀咕了一句,心中未免有些得意自己那瞒天过海的手段。
第0193章
瞒天过海(下)
  “秦风,你说这不是传世古玉?我看倒是很漂亮啊,爸爸每天都带在身边把玩的……”
  和旁人都将目光关注在齐老先生身上不同,韦涵菲却是对那七老八十的老头子没什么兴趣,她的注意力,一直都放在了秦风的身上。
  加上和秦风又站在一起,所以即使秦风说话的声音很小,也被韦涵菲给听到了,她是个性格直爽的女孩,心里不明白,自然当场就问了出来。
  茶室虽然面积不小,但一直就是那么两三个人在说话,韦涵菲这一出声,众人顿时看向了她和秦风二人。
  “哎呦,这姑娘怎么一点都不懂人之常情啊?”
  听到韦涵菲的这声追问,秦风不由在心中叫起苦来,他却是不知道,韦涵菲从小就是在国外长大的,说话向来都是直来直去。
  “咦,秦风,你是京大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的学生吧?”
  听到女儿的话,韦华不由一愣,他刚才随口问了一句李然,知道这个专业是今年新开的,也就是说,所有这个专业的学生,都只不过是大一的新生。
  要是在这个专业学习过几年的老生,韦华或许会很在意秦风的看法,但入学才刚刚一个月,即使在天才的人,也是无法掌握文物鉴定中的一些技能的。
  秦风点了点头,老老实实地说道:“是,前几天我才听了齐老师的课,老师的课对我跟有帮助。”
  “秦风啊,我看你应该去学钢琴专业,学古玩鉴定有些屈才了啊,这个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得会的……”
  韦华陪着女儿在世界各地听过不少名家的音乐会,他听得出来秦风在钢琴演奏上的天份很好,甚至要强过学了十多年钢琴专业的女儿。
  而学习文物鉴赏,这需要一个知识经验积累的漫长过程,并不说是见到几件实物,就能辨别出赝品的。
  这个行业和中医的性质差不多,那是越老越吃香,别的不说,就算从大街上随便拉一老头子和秦风坐在一起参加现场鉴宝会,怕是也没一个人愿意拿物件给秦风去鉴定的。
  所以韦华的这番话,的确是出于好意提醒秦风,与其在古玩这行业里厮混,他感觉秦风在音乐上发展更有前途。
  秦风尚未开口,齐老先生却是说道:“小韦,你知道今年有多少人报京大文物鉴定修复专业的吗?”
  “不知道。”韦华摇了摇头,京大有多少人上这专业,和他有什么关系?
  “一共只有八个!”
  齐老先生有些失望地说道:“这也说明,我们这些老古董不在了之后,来填补我们空缺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顿了一下,齐功半开玩笑半认真说道:“就这么八个人,你还要小秦换专业,我说,你是不是故意气老头子我的啊?”
  “我哪儿敢啊,齐老,您可千万别生气,您可是国宝,气坏了我没法向国家交代。”
  韦华闻言连忙做出一副求饶的样子,他知道面前这位老爷子为人豁达,平时也能开得起玩笑,如果一本正经的和他说话,老爷子反而不喜。
  “什么国宝?这人啊,别太拿自个儿当回事……”
  老先生撇了撇嘴,指了指头上,说道:“我个子没天高,心胸没地广,就是一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头子。”
  齐功的话让场内的众人都笑了起来,从这话中,他们都能听出老人那宽广的胸襟,联系到自个儿身上想想,可不就是……他们有时候太拿自己当回事了。
  齐功向着秦风招了招手,说道:“年轻人,来……说说看,你凭什么说这块玉不是传世古玉啊?这没上手就下断语的习惯,可是不好啊!”
  虽然是在批评秦风,但老爷子却是将手中的把玩件递了过去,在圈子里他一向以脾气温和与喜欢提携后辈为名,就算秦风提出了和自己相悖的意见,老人依然是笑嘻嘻的。
  齐老话声刚落,李然也开口说道:“秦风,你这没上几天课,又没老师教过,不懂可别乱说啊。”
  李然知道老师在专业上要求很严格,生怕秦风乱点评让老师生气,一边说话一边却是对秦风眨巴着眼睛。
  “然哥,看看也没什么吧?”
  秦风眉头一挑,如果李然不说这番话,他或许会打个哈哈承认自己胡言乱语,将事情给带过去,但李然话中涉及到了他的老师,这就让秦风不得认真了起来。
  秦风一直都相信,师父如果愿意入世,以他胸中所学,成就怕是要比面前的这位老人,还高出许多。
  但摆在面前的事实,一位是万人敬仰的大师,一位却是孤死山村的无名老人,所以在齐老先生面前,秦风也有一点想为师父鸣不平的心思。
  更重要的是,这块“古玉”就是出自秦风之手,里面有什么玄妙,怕是世上再没人比他更清楚的了。
  用手指在那把玩件上摩挲着,秦风心中生出一股无比熟悉的感觉,这块玉不过是他几个月之前雕琢出来的,上面似乎还带有他的体温。
  “嗯?小秦,赶紧说说看。”
  见到秦风手指从玉石上划过的这个动作,齐功眼前不禁一亮,因为只有盘玉的老手,才能将这动作做得如此自然。
  而且齐功一直也感觉这块玉有些不对,只是他没能看出什么破绽,眼下却是想听听秦风有什么见解。
  “齐老师,这玉是古玉不假,不过却不是传世玉!”
  秦风一张口就让众人一愣,在场的都是行家,这枚玉包浆厚实,沁色自然,看这品相,最少经过一两百年的把玩了,怎么可能不是传世玉?
  只有齐老爷子的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想了一下后,说道:“小秦,你的意思是老玉新工?”
  老玉新工是古玩界的行话。
  要知道,古玉价值非凡,动则上万,所以仿古玉的生意从宋以来一直随着太平盛世而兴旺起伏,而仿古玉中用老玉来仿老玉是仿古玉中最难鉴定的。
  在宋代的时候,就有用汉玉中的边脚料来仿汉玉的,一般行家打眼或者失手,绝大部分都和老玉新工的手法有关,这种现象已有近千年了。
  听到秦风和齐老的对话后,韦华皱起了眉头,说道:“小秦,可是这块玉上面,玉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韦华在玉石鉴赏上,也算是个行家了,他知道,一般老玉新工的鉴定,最简单的就是从玉纹上入手。
  玉纹是玉石在几百万年前甚至与地球同时的岩浆喷射流动中形成的,一层一层的,边线很明确。
  一般来讲,从夏商周老三代到明清,都是用质地纯净的玉种,几乎不用有天生玉纹的玉料的,做玉时首先就要去掉,这块把玩件上,就不存在这种问题。
  “我说的老玉是指在成品玉上进行再加工的。”
  秦风摇了摇头,说道:“这块把玩件,应该是件有损伤的古玉,被人经过巧妙的手法加工之后,制成现在卧佛的样子……韦先生您刚才说的玉纹是没错,但是老玉老工老沁这个顺序却是错了,一件玉器都应该先有此玉料,再有玉工,再有沁生对吧?”
  没等韦华回答,秦风就指着古玉,继续说道:“这块玉却是不然,从这个地方,你应该能看出跎工和沁色的剖面,我也是刚刚过发现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0/111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