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行镖(校对)第1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149

  方梦菁恬静地一笑,对着李读微微点头,道:“其实我已经想了很久,突厥人不只想要阻止我们护镖进入渤海京城,更有意将我们全部截杀,向天下人炫耀东突厥武士的威风。我想过,如果在栗末城外截杀我们固然有利于阻止我们入城,但是栗末人城四周都是旷野之地,不利于围杀,极易被我们突围而出,不合乎他们的心意。所以,我认为,突厥人会等我们进入渤海京城之后,甚至是进入皇宫中之后,才开始出动专门的高手对我们一网打尽。”
  李读一拍手道:“对,所以我们将会受到最具威胁性截杀的地方,就是渤海京城的小太极殿中。”
  “我明白了,”一直注意他们谈话的萧烈痕忽然福至心灵地大声说,“这个人偶就是用来放进太极殿里诱动敌人进攻的……的法宝。”
  “不错,萧公子果然聪明,这都让你想到了。”李读得意洋洋地说。
  萧烈痕得到巧手匠李读的赞美,意兴勃发,咧开嘴笑了起来。
  李读先生神秘地说:“这个宝物还有个作用,到时候你们自会知道。再让你们看看这个!”他将其他的麻袋打开,拿出几个小型的木质机械,和大大小小数十个陶瓷油瓶。那些木质机械仿佛是缩微了十倍的小型投石机,区别在于它不是用牛皮绳作拉力,而是用一种蜷曲呈螺旋状的钢条。
  “这是投石器,李读先生,难道你要用它来攻城么?”彭无惧看在眼里,不由得奇怪地问。
  “这也太小了,哪里能用来攻城?”一旁的雷野长双目一瞪,洪声道。
  “你们别小看了这些小玩意儿,”李读珍爱地抚摸着这些自己精心制造出来的机械,“这些投石器用强力的钢条作拉力,一次可以将数斤重的重物射出百丈的距离。”他俯下身,捡起一个摊在地上的油瓶,道:“这个油瓶可以装数斤火油,如果再由这个投石器射出去,你们自己想去吧。”
  众人恍然大悟,齐声喝彩,红思雪兴奋地说:“这太好了,这样一来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点燃敌人的营帐,造成混乱。”
  李读倍感自豪,朝着方梦菁一摊手,道:“具体计划,还是请智仙子来细细道来。”
  方梦菁笑着点点头,道:“突厥首领此时一定在渤海京城布置了严密的巡哨暗卡,防止我们进入皇宫。整个突厥大营都会对我们严阵以待。如果想要突破这数万人密不透风的阻挡,实在困难。但是,只要大家想一想,此时此刻,除了阻止我们进入渤海京城,将所护的黄金帝甲交给渤海皇帝之外,还有什么事是对他们至关重要的,甚至比阻止我们更重要?”
  此话一出,大家忽然感到思路变得更加宽广了,连锋一拍大腿,奋然道:“突厥人这一次领兵入侵渤海的首领乃是东突厥三王子曼陀,此人深受吉厉大汗的器重,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如果我们在他的营帐中点起几处火头,一定会让他们乱作一团。”
  “不错,连兄所言极是,”方梦菁微笑着说,“所以,我们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要在曼陀的主帐外点起数处火头,造成混乱,做出我们欲刺杀他的假象。第二步,就是要通过这场混乱引开内城防御兵马的注意,骗他们出城。这一点,我已经有周全的计划。首先我们先潜入栗末人城,花一天暗自观察突厥三王子的音容笑貌,然后选择我们中一个身材最象他的人易容改扮。至于易容改扮之术,天下无出李读先生之右者。”
  那李读当仁不让,笑着点点头,得意洋洋地摇头晃脑,仿佛浑身上下都在说自己是天下第一易容大师。
  方梦菁接着说:“我们利用易容改扮的假曼陀趁着混乱调开宫城门口的巡哨和驻军,冲进小太极殿,利用李读先生的人偶引开太极殿内的埋伏,然后由我们的总镖头将黄金帝甲交给渤海皇帝。”
  众人纷纷点头,郑绝尘朝着方梦菁一拱手道:“方姑娘果然神机妙算,一切尽在掌握,郑某佩服。”
  方梦菁谦逊地万福回礼:“郑公子过奖了。这只是初步的计划,等到了渤海之后,我们还要斟酌形势,制定应急方案。”
  “这一下子,所有的事都被方姐姐,和李先生想好了,连计划都已经制定妥当,那我们还要商议什么呢?”一直瞪大眼睛听众人谈论的洞庭子弟赵一祥愣愣地说。
  他的这句话让众人哄堂大笑。洛鸣弦笑得蹦了起来,对彭无望道:“是啊,师父,你刚才说要商议大事,如今还要商议什么呀?”
  彭无望正在小心翼翼地从火上取下烤熟了的野味,听到洛鸣弦拿他刚才的话来打趣,不由得大怒,将手里的野味一把丢到洛鸣弦的面前,洪声道:“商议什么,当然是商议事成之后,我们如何庆祝。”
  众人再次陷入一片天旋地转的欢笑之中,夜色中宛如洪荒巨兽般伏在众人面前的东突厥营盘再也没有那么让人胆战心惊。
第172章
弓箭争锋
  曼陀的主帐位于城南的大营之中,在南大营西侧是一座高有数十丈的丘陵,上面建造着一座望楼,有七八名突厥士兵驻守,总览整个大营的动静。这座丘陵离大营有一段距离,所以留守的兵马不是很多,乃是作为外围的防御之用。这天夜里,一个黑色的身影从丘陵脚下的丛林中飞身而出,几个腾挪,来到望楼左近,伏下身来。
  望楼上的三个突厥兵,严密地注视着大营中的各个方向,忠实地执行着作为一名巡哨的职责。而楼下守卫的几个突厥人则各自靠在望楼的柱子旁,昏昏欲睡。
  伏在望楼一侧的郑绝尘仔细观察了一下环境,心中有了计较,抬手摘下银弓,取出三只白羽箭,搭在弦上,双目炯炯有神地盯视住望楼上三个突厥战士的走向,暗暗地计算着距离和出手时机。当一个突厥士兵走到另一个人的身后,开始低声聊天的时候,郑绝尘抖手一放弓弦,三只白羽箭无声无息地从林中电射而出。第一支箭端端正正射入一名望楼士兵的咽喉,此人叫也没叫得一声,便软软地倒下。第二支箭射入一名侧身行走的突厥战士的太阳穴,从另一头对穿而出,此人闷哼一声,仰身倒地毙命。最后一支箭射在背朝郑绝尘的士兵后脑之上,此人轻呼一声,从望楼上一个倒栽葱落到地上,无声无息地断了气。但是,这最后一名士兵还是引起了靠在搂柱上打盹的突厥人的注意。一名突厥人见到死尸,目瞪口呆之下,张嘴就要放声大喊。
  郑绝尘冷笑一声,从林中急奔出来,抬手一箭,正中此人的咽喉。看到他突然出现,这些惊慌失措的突厥人做了一个最错误的决定,没有高声示警,反而条件反射地四面八方朝着他围了上来。郑绝尘正要这些人作出这个决定,他脚上半步不停,手中连珠箭呼啸着在夜空中穿梭。跑得最前的一个突厥人被一箭贯穿顶门,身子直挺挺地朝后撞去。在他身后的突厥战士侧身一让,反而让自己的咽喉鬼使神差地凑上了一只白羽箭,侧身滚到在地。第三个突厥人眼看己方有两人倒地,勃然大怒,纵身高高跃起,双手和握马刀,朝着郑绝尘的头顶劈去。郑绝尘银弓轻抬,一道迅捷的白虹电射而出,白羽箭深深刺入他的小腹之内,这一箭冲力之强,竟然带着这彪形大汉在空中打了一个空心跟头,远远落到郑绝尘身后。最后一个突厥人知道不好,刚刚想起要出声示警,郑绝尘已经来到了他的身前,因为没有时间弯弓搭箭,他抬臂将手中紧握的一只白羽箭径直送入这名战士张开的嘴中,鲜血淋漓的箭头从他的后颈脱颖而出。郑绝尘将手放到嘴中,轻声打了一个唿哨。
  四个身影各自扛着一个麻袋,从林中奔上山丘。却原来是侯在春,彭无惧,洛鸣弦和赵一祥。看着满地扭曲成各种令人作呕形状的突厥人尸体,初次身历沙场的洛鸣弦和赵一祥感到浑身发冷,面色苍白。“一祥,”侯在春用力一拍赵一祥的肩膀,轻声道,“怎么了?”
  赵一祥恍然回过神来,忙道:“没什么。”
  郑绝尘看了他和洛鸣弦一眼,摇摇头,一挥手,道:“做事。”这四个人立刻爬上望楼,将突厥人尸体丢下来,然后彭无惧和侯在春将李读先生设计制造的投石器安装在望楼之上,炮口直指曼陀的大帐。洛鸣弦和赵一祥手脚利落地将大大小小数十个装满火油的陶罐放在一旁的空地之上。
  这个夜晚月黑风高,栗末城外绵延不绝的突厥联营之中,除了营寨中高悬的火把勉强照亮周围数丈之地,那飘飘乎乎的火光之外,乃是铅幕般的黑暗。
  曼陀手中握着中原探马六百里加急递上的急报,宛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大帐中来回踱着步子。在他的身侧,罗朴罕,摩苏,箭神兄弟以及其他数十名突厥高级将领围在他的面前,面色肃穆地默不作声。
  “恒州刺史简直发了疯了,无缘无故居然将我们暗藏栗末难民中潜往中原的数万石粮草,数千匹备用的战马全部扣押在栾城之内。若让我抓到这个家伙,我定要让他尝尽世间惨刑而亡。”曼陀用力将战报抛在地上,抬腿狠狠地踩了一脚,狞恶地说。
  “殿下,难道那些唐人已经发现了锦绣殿下暗渡陈仓的计谋。”摩苏疑惑地问道。
  “不然,”铁岚沙哑着嗓子沉声道,“据探报所言,恒州驻军只是截下了粮草和马匹,但是大批的牛羊却被放了行。如果没有估计错,现在这些牛羊应该被安安稳稳地安置在马邑附近,这批牛羊可给我军十数日供给,如果唐人发现我们的计划,断断不会让他们安然过关。”
  “殿下,这些恒州驻军截下栗末人的粮草应该是发现了我渤海驻军的数量比他们预想的要大得多,因而征集来对付我们的。如果这批粮饷到了幽州,对我们进攻大唐的计划乃是一大阻碍。我斗胆建议王子殿下立刻召集人马,连夜向幽州进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击大唐河北道诸州,为进攻河东道的二王子殿下疏解压力。”铁镰沉声道。
  “不错,二哥面对的是铜关铁匙般的雁门,马邑,我们这次南侵的成败在此一举,决不能有失。可惜,这个时候,那些该死的镖师迟迟不露面,让我们不能拿他们开刀祭旗,实在可恶。”曼陀恶狠狠地搓着手掌,仿佛手心处就放着此次唐朝镖队中的镖师在任他搓圆搓扁。
  “殿下,事有轻重缓急之分,这次南侵乃关系我塞外诸族生死存亡,而那唐朝镖队只是为唐人找些面子,无关紧要。请王子殿下大局为重,立刻准备出兵事宜。”铁镰沉静地说。
  曼陀站住身形,沉吟半晌,猛然道:“好,就这么决定。立刻召集所有人马,调回栗末人城里的金银雕兄弟和他们金羽银羽队,再有,昆仑二十四天骑,立刻召回。”
  “禀告三王子,由于事态紧急,我已经将二十四天骑调回帐中听候差遣。”铁岚洪声道。
  曼陀大喜,用力一竖大指,赞道:“还是箭神兄弟最知我心意,难怪锦绣将你们派到我麾下。”他走回大帐中的帅椅面前,将搭在其上的大氅披在身上,对着帐中的众将环视一眼,瞪住摩苏,厉声道:“摩苏,你率领五千人马驻扎在栗末境内,看紧那些栗末人家属,如果有何不妥,格杀勿论。”
  摩苏的眼中露出一丝狞烈的厉芒,颇为欣喜地猛一点头。曼陀再看了看其他将领,满意地点点头,道:“大家随我出帐点齐兵马,我们这就出兵。”众人轰然应诺,尾随着他走出帐外。
  正在众突厥将领前呼后拥地走出帐外之时,在大帐周围突然响起了数十声清脆的瓦罐破碎之声。“什么事?”铁镰,铁岚,罗朴罕和摩苏一起在曼陀面前组成人墙,机警地扫视着四周。
  “又有人在营中酗酒?”曼陀不以为意,只是颇为恼怒地问道。
  摩苏迟疑了一下,道:“我立刻派人查探。”
  “找出惹事之人,凌迟处死。大战在即,容不得半点松懈。”曼陀肃然道。
  “是!”摩苏感到了曼陀话语中的肃杀之气,浑身一冷,连忙道。
  就在这时,一颗变化明灭的闪烁火星从营帐不远处的丘陵上飘飞而来,在漆黑的夜空中划出一道晶莹闪亮的优美弧线,朝着大营中飘下。众人茫然不解地看着这道火光悠然滑落在营前的空地之上,当火光临近地面的时候,在它光芒照耀下的土地闪烁着它晶莹剔透的倒影。
  “小心,是火油!”见机最快的铁镰兄弟不约而同地一把拉住懵懵懂懂的曼陀闪到一旁。
  仿佛是一粒小石子投到了平静的湖水之上,涟漪般的层层火光瘟疫般朝着大寨的四面八方传送,一瞬间就将数个突厥营盘化成一片火海。数名突厥将领躲闪不及,被火焰圈住,痛不欲生的惨嚎声响彻云霄,更为这场神出鬼没的大火增添了几分恐怖和诡异。
  山顶望楼上的几个人发出一阵欢呼,洛鸣弦狂喜地朝着郑绝尘高声叫道:“郑叔叔好厉害的箭法。”郑绝尘听在耳里,冷哼一声,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得意之色。就在这时,他忽然看到火光掩映中身披大氅,气势非凡的曼陀正在大声指挥着周围的突厥将领召集士兵,扑灭大火。他的脸上露出一丝猎人见到猎物般欣喜的微笑,将一只白羽箭搭在弦上,将箭头牢牢地锁定了曼陀的咽喉。
  光洁的弓弦缓缓被他拉至满弦,反射着营寨中冲天的火光,发出淡淡的光芒。
  正在气急败坏地指挥众人灭火的曼陀突然被身旁的铁岚一把拉到身后。这对箭神兄弟仿佛约好了一般,同时撤出弓箭,飞快地弯弓搭箭,一对闪烁着蓝芒的箭头同时牢牢指向夜幕中的望楼。
  就在这个时候,郑绝尘手中的弓弦一松,一道肉眼难见的白光匹练般射向铁岚的咽喉,此箭如果得手,必然会穿过他的咽喉正中躲在他身后的曼陀。铁岚冷笑一声,扬手一拨弓弦,一道乌光电射而出,头对头地将郑绝尘的白羽箭一剖为二,飘到两边。铁镰嘿嘿一阵狞笑,抬弓一箭,由下而上对着郑绝尘身处的位置射去。
  郑绝尘只感到一阵冷厉的杀气将自己的身体团团围住,心头一震,不由得兴起见猎心喜的冲动,他微微一笑,扬手一箭射出,这一箭无巧不巧,也是头对头地将射向自己乌羽箭一剖为二,散落在山脚之下。
  铁镰,铁岚互望一眼,齐声冷笑,双弓齐发,同时射出二人最拿手的连珠快箭,乌羽箭前仆后继,绵绵密密地朝着郑绝尘的所在扑面而来。铁镰兄弟的快箭天下无双,弹指之间可以连发十二箭,横空而过的箭雨如此之密集,以至于后一支箭与前一支箭头尾相连,几乎串成一线。
  郑绝尘屏住呼吸,手中连珠箭激发,只只白羽箭宛如长了眼睛一般射中破空而来的乌羽箭,因为他地处高地,占了地利之便,所以虽然发箭没有铁镰兄弟快捷,但是射出的箭却极是迅猛,往往可以一箭破二箭。但是,以他的速度,在铁镰兄弟天星海雨般的攻击面前,却无力还击。
  三个人隔着百丈的距离,你来我往地连攻数十箭,十几息之后,郑绝尘囊中的白羽箭首先告罄,此时此刻,铁镰兄弟各自还剩下一支余箭。二人想也不想,同时抬弓便射。
  郑绝尘无箭可用之下,危急间猛地抬起银弓,闪电般往身前一横,只听“叮叮”两声,两支乌羽箭牢牢地钉在坚硬的银弓之上。
  “走!”看了看银弓上仍在轻轻颤动的乌羽箭,郑绝尘知道自己已经在对手手下输了一招,他苦笑一声,打了个手势。侯在春,彭无惧,洛鸣弦和赵一祥立刻砸毁投石器,五个人从望楼上飞速地跑下来,乘上山后早就准备好的快马,朝着南方逃去。
第173章
智取南门
  化装成栗末人清晨混入渤海京城的彭无望,雷野长,连峰,萧烈痕,李读和红思雪隐藏在一处客栈的房间之内,静静地等待着郑绝尘的神箭发威。当夜幕渐渐笼罩了整个城市的时候,一阵人喊马嘶之声从四周街道上响起。
  懂得突厥话的李读听了一阵,压低了声音对周围的人道:“大家注意,这些人在喊整队出城的号令,非常奇怪,听起来三王子曼陀似乎正在将精锐人马调离渤海京城。”
  被李读巧手化装成曼陀模样的萧烈痕正在默默地背诵李读先生教给他的数句突厥话,听到这句话,满怀希望地抬起头问道:“如此看来,是否我可以不用再扮曼陀了?”
  “那怎么行?”李读眉头一立,怒道,“别的不说,就是渤海宫城门口就有三千铁骑,如果不调开他们,难道我们从千人阵中冲过去?”
  萧烈痕苦着脸,接着埋头苦背突厥话。一旁的连锋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鼓励道:“萧兄不要气馁,这一次如果你能够将曼陀扮演的似模似样,骗过那群突厥人,再将这段经历讲给嫂子,该多有趣?”
  萧烈痕听在耳中,倍感受用,背得更加起劲儿。李读看了看他,又道:“萧公子,那个曼陀乃是数万大军的统帅,又是突厥贵族,说起话来要有一股颐指气使,不容置疑的气势,你尽量凶一点,狠一点。”
  萧烈痕为难地挠了挠头,应承了一声,继续揣摩这一次要饰演的角色。雷野长看他背得着实辛苦,心中有些同情,转头对彭无望道:“彭兄弟,不如我们绕到宫城的侧面,潜入城中,不是更加轻松。”
  彭无望望着客房北窗外灯火辉煌的渤海宫城,微微一笑,道:“我比较喜欢从正门走。”
  红思雪望着他的背影,忽然了悟了些什么,淡然笑道:“不错,有时候,一个人做得越简单,越直接,反而会越占便宜。是不是,大哥?”
  彭无望笑了起来,道:“占不占便宜我真的不知道,不过我这个人走正门走惯了,实在不习惯走偏门。”这句话似乎蕴含着双关之意,听到这句话红思雪心中微微一颤,深深地凝视着他的背影,心中暗道:“大哥若是走了偏门,就不是我心中那个简单干脆的大哥了。”
  这时候,城外大营中的火光冲天而起,驻扎城内的军马一阵混乱的骚动,无数突厥骑士纵马穿街越巷,朝着城外大营驰去,嘴里大声地呼喝着什么。李读听了片刻,道:“他们在说有人行刺三王子曼陀。”
  “太好了,我们走!”彭无望一声低喝,闪电般披上早就准备好的突厥人甲胄,带头冲出了客房。其他人齐刷刷地换上突厥人军服,跟在他的后面,鱼贯走出了房门,趁乱走入马房,牵出寄放在客栈中的座驾。片刻之后,一群顶盔贯甲,气势汹汹的突厥骑士出现在横贯渤海京城南北的小朱雀大街之上。
  玄武门外,三千突厥铁骑排着整齐肃杀的方阵,守护在渤海宫城之前。但是,突厥主帅营寨方向的滔天火光,却让这些突厥战士有些躁动不安。率领这支精锐人马的突厥主将也感到一阵又一阵的焦躁,催动战马来回兜着圈子,心中忧虑不安。
  当彭无望一行人等在乔装改扮的萧烈痕的率领下,大摇大摆地来到玄武门前的时候,虽然众人都有心理准备,但是一看到三千突厥铁骑密密麻麻布成的阵势的时候,仍然感到一阵心寒。这些江湖豪客平时行走江湖,一人独对上百人都可以谈笑自若,但是却都是第一次走上真正的沙场。在面对数千甚至上万人大军的时候,理所应当地被成千上万人的气势所震慑,更何况是突厥人精锐无双的骑兵大阵。
  李读催动马匹,来到萧烈痕的身后,轻声道:“萧公子,到你表演的时候了。”此时此刻的萧烈痕已经紧张得浑身僵硬,在他正后方的连锋和彭无望眼睁睁地看着一行又一行的汗水从他的脖颈上滚滚地淌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1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