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王朝(校对)第5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9/801

  只是随意的一击,便击碎了他的本命剑,令他遭受致命的重创,安抱石自然清楚自己唯一的希望在于洗剑池后方的虚空境。
  对于正常的修行者而言,虚空境充满无数可怕的未知。
  抛开虚空境内里那一条黑河是什么样的未知之地不算,便是那一道看似简单的镜面般光影,便蕴含着令七境都不敢轻试的危险,谁也不知道接触那团镜面般光影之后是轻易的穿过,还是会被其中蕴含的可怕元气力量撕扯成无数血肉随便,然后随着里面各种不同的天地元气通道飞到这个天地的许多角落。
  这便是真正的碎尸万段,不得完整,且这种可能性远远超过安全通过,安抱石一开始就明白这个道理,然而对于他而言,齐宗的太过可怕,已经造成了这是他唯一生存的希望。
  齐金山微微蹙眉。
  当他的手从那名灵虚剑门弟子头顶上离开的瞬间,他的整个人便已经如同一缕没有丝毫分量的天地元气,飘进了前方殿内。
  那些镶嵌在殿内墙壁上的宝石、灵药,地面上的金铁、灵骨,被他带起的锐气切碎,然后变成了一道道的夹杂着无数色彩的晶霾,朝着前方内里亡命逃窜的安抱石刺了过去。
  在安抱石而言是随意的一击,然而对于他这种大宗师而言,带着真正的杀意便是全力,随意之感只能说明剑意的圆融。和他相距不止一个大境却能够抵挡住他的一剑,不只是因为他身受重创的关系,还在于安抱石的实力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料。
  他自然也明白安抱石想要做什么事情,这些晶霾里面,有一缕并未去捕捉安抱石的身位,而是纯粹的追求速度,直接脱离的他的感知,只是按照他记忆中的方位落在虚空境前。
  虚空境只是凭空竖立着的一道朦胧而半透明的光亮,没有任何的色泽,只是在光亮的内里,隐约有一条黑色的大河在流淌。
  然而随着这道晶霾的降落,这道朦胧而半透明的光亮前方,骤然多了数百道纵横交错的晶线,每一道晶线给人的感觉都是锋利到了极点,比世间最好的匠师精心篆刻出来的线条还要笔直。
  安抱石已经嗅到了洗剑池独有的气息。
  他甚至感到了那股真实的水意快要荡漾在他的背上,然而与此同时,他的眼神里也出现了绝望的情绪。
  这道晶霾从他的身侧飞过之时,他身上的衣衫便裂了开来。
  他知道对方已经将他的退路封死,而且这道晶霾的力量,也绝对不是他所能抵御。
  一声凄厉的惨嚎从他的口中迸发而出。
  他的身体在倒撞在这数百道纵横交错的晶线之前的一刹那,强行扭转了过来,以双脚为剑尖,整个身体如剑般朝着那晶线撞了过去,与此同时他体内的真元尽数从双手之中涌出,刹那间,他的十指尖也崩裂,真元混杂着鲜血,他的手上如持着十条血色的飘带。
  这十条血色的飘带主动飞出,撞在后方追来的那片晶霾之中,在崩碎的同时,硬生生的卷出了数片晶尘,随着他的双脚脚尖一起撞在那些晶线之上。
  轰的一声巨响。
  那数片晶尘和那些细细的晶线撞击,却是发出了如巨船迎面撞击的轰鸣声。
  石殿剧烈的颤动,洗剑池中的池水紊乱的飞溅到半空,镶嵌在石殿壁内的珍宝如雨般坠落,其中大部又被强大的力量震碎。
  那些细密交织在一起的晶线崩碎了大半,然而却并未完全破裂。
  十数丝牢牢固定在虚空境之前的晶丝切过安抱石的足底,接着往上,切过他的气海,切过他的身体。
  安抱石的衣衫早已碎裂,此时白皙如玉的肌肤上顿时渗出一条条血线。
  他无比痛苦的尖叫起来,蔓延着血线的身体冲入虚空境。
  他原本想拼着双脚甚至双腿残废,只求能够留下半条残命冲入虚空境之中,然而他的境界和对方实在相差太远,即便用尽所有手段,也根本无法破开对方的一股剑气。
  此时这些剑丝从脚至头切过他的身体,因为太过纤细,太过锋利和太快,以至于他的肉体根本还没有真实的痛感传入脑海,然而他心中却十分清楚,这些剑丝切过了他的气海,切过了他的身体,在接下来一刹那,他身上那些血线便会崩裂成可怖的伤口,接着他的整个人便会变成一片片的血肉崩散开来。
  对他而言,丁宁已亡,净琉璃败在他手中,天下已无任何年轻才俊可以抗手,尤其在皇后的意志之下,他即将继任灵虚剑门的宗主。
  从这无上高位跌落,甚至连生命都刹那失去,他如何能够不痛?
  在无比痛苦的尖叫声中,他的身体穿过了那一片朦胧的光亮。
  数股难以用言语形容的力量瞬间倾轧在他的身上,在下一刹那,他听到了自己身体里发出了无数琉璃碎裂般的声音,当真正的恐惧充斥在心间的瞬间,他只觉得身体被高高抛起,就像是一块山石瞬间被抛飞到云端,接下来也不坠落,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往上。
  再下一刹那,他的所有意识便已经消失。
  那一层淡淡的光亮上泛起一层涟漪。
  齐金山的脚尖轻点剑池水,已经凝立在这虚空境前。
  那十数丝剑丝依旧顽强的存在着,剑丝上游动着猩红的鲜血,缓缓滴落。
  齐金山沉默不语。
  这一层淡淡的光亮之后对于他而言也是一个完全未知的世界。
  安抱石的身体穿过这片光亮之后便消失在他的视野里,而这片光亮之后,那一条黑河的画面如同永恒般,没有任何的改变。
  这十数丝剑丝虽然无比细微,但蕴含着惊人的力量,身体被这样的剑丝切过,和被十数柄大剑切过没任何的分别。
  身体变成数十段,任何修行者都不可能再活。
  只是未能亲眼见到安抱石最后的尸身,却让他的心间也泛开了一层涟漪。
  这是不佳的感受,但如他此种人物,也只是如白驹过隙般一刹那,并不纠结。
  灵虚剑门的山门口,白雾之中,有一条金黄色的火焰在燃烧。
  金黄色的火焰内里,是一柄枯木般的长剑,长剑的剑柄握在那名花脸女子的手里。
  一名身穿紫色袍服的修行者捂着腹部缓缓坐倒在血泊之中,他带着紫玉冠,身上的紫色袍服也是一种世间绝无的华贵紫色,如星光在流动。
  他艰难的抬起头来,唇齿间也不断掉落鲜血,苦笑道:“十五年前我可随意败你,想不到十五年后,你竟强到如此地步。”
  身上暴戾气息尤未散的纪青清垂下眼睑,听着这名修行者喉间涌出的最后气息,慢慢地说道:“十五年前我脸未花,你不会对我动剑,然而十五年后?光是这一口恶气,便难名状,你如何能胜我?”
第二十三章
终究
  当她面前这名修行者吐出最后一口气息,这名女子腹部气海处骤然透出一些亮光,就像是有一颗闪亮的宝石在里面绽放出光芒,将要破腹而出。
  然而随着一声闷哼,这种亮光却硬生生的被她压制下去,顷刻便消失。
  她连吐出两口血,都是黑色。
  倒在她身前血泊之中的那名修行者也是灵虚剑门的五宗之一,相对于整个天下而言,也是许多七境难及项背的大宗师。
  即便能够杀死这样的大宗师,恐怕世上也没有人能够不付出一些损伤。
  两口黑色的鲜血坠在地上,地上骤然涌起两蓬烟尘,一些蜘蛛网般的裂纹沿着坚硬的山石朝着四面八方不断蔓延。
  先前和齐宗对话的那名紫衣男子,微垂着头站在灵虚剑门内里的山道上,他所处的位置正是云雾和日光的分界线上,身影在虚无和光影的闪烁之间,他看着山门外的纪青清和纪青清身前血泊中那名修行者,神容和目光都是极为复杂。
  这名紫衣男子的身后不远处,站立着一名身材瘦削矮小,比起正常的少年都低矮半个头,然而身上的气息,却是如巨山般宏大的修行者。
  这名修行者也是一名男子,单从面目根本看不出年纪,看似二十余岁,然而给人的感觉却偏偏不再年轻。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名修行者身上的气息是最接近顾淮使用剑山剑时的气息的。
  先前齐金山去见这名紫衣男子,这名紫衣男子莫名的说了一句,这是三对三。
  这三对三自然指的是六名修行者之间的对决,其中五人便是灵虚剑门的五宗,而另外那一人自然便是此刻在山门外获胜的纪青清。
  这些都是早些年便隐修的人物,然而从修为和力量上而言,却都是世间至高的人物,不会输于长陵的那些司首和王侯。
  这名紫衣男子和身材瘦削矮小的修行者,自然也是灵虚剑会五宗中人物,只是另外两场对决已经分出胜负,这两人之间的战斗,却似乎根本没有开始。
  看着紫衣男子身后这名身材瘦削矮小修行者沉静的目光,似乎这场战斗根本不会开始。
  “尘埃落定,不打便是最好。”
  紫衣男子先前是灵虚剑门五宗之中声名最盛的易宗易欣宜,也是五宗之中最为年轻,在十数年前锋芒最盛,然而经过了十数年,他的锋芒却似乎完全消失,给人的感觉只是身周始终有一种说不出的苦意缠绕。
  此时他看着山门之外,胜利显然属于他这一方,但是语气里也没有任何的欣喜,唯有淡淡的苦意。
  他身后瘦削的修行者便是五宗之中入门最早的黄宗黄道沉,名字里有个沉字,性情也最是沉静。
  他摇了摇头,没有先行回应易欣宜的这句话,而是慢慢地说道,“之前不久在仙符宗,听说发生了一桩刺杀,刺杀的对象便是之前白羊洞的那名弟子张仪。那桩刺杀最终是未成,而今日里我们灵虚剑门也发生了这样一桩刺杀,最终却是成了。发生在仙府宗的这桩刺杀和发生在我灵虚剑门的这桩刺杀虽然看起来并无联系,我也不知到底今日翻起了什么事情,让你和齐宗做出这样的决绝的事情,但不管这件事是如何翻起来,在我看来却必定都有巴山剑场的影子在内。怎么看都像是就那件事情对皇后的回礼。”
  “不管是如何翻起来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事情真实的发生过。”易欣宜转身看着黄道沉,说道,“必定有巴山剑场的影子在内,便只能说明巴山剑场的强大。”
  黄道沉皱了皱眉头,道:“巴山剑场再强,我灵虚剑门也可取而代之。”
  “巴山剑场便是树大招风,取代昔日巴山剑场?皇后愿意么?”易欣宜笑了起来,“况且今日我和师兄说的是私仇,并非是宗门事。”
  “今后我与灵虚剑门再无任何关系,灵虚剑门如何,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易欣宜对着黄道沉微微躬身行礼,道:“我和齐师兄离开灵虚剑门,安抱石已死,黄师兄自然接掌灵虚剑门,我等快意恩仇,黄师兄你领宗门事,便是各自得偿所愿,仅凭此点,黄师兄便反而当谢我和齐师兄。”
  说完这句,他便不再看黄道沉,转身走向下方云雾。
  “隔了这么久,终究还是巴山剑场的争斗。”黄道沉看着分别沿着不同道路离开的三道人影,一声轻叹。
  ……
  阴山之后,那一朵含雪的絮云继续往南飘来,然后随着云中的雪落,这一朵从遥远的荒原里飞来的絮云终于消失。
  飞雪之中,一列数百人的大秦骑军行向大秦的一处边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9/8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