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择(校对)第9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8/999

  地脉涌动,龙气加持,夤夜出现了如此巨大的变数,这就是真实发生在了林封谨身上的事件。
  并且此时林封谨矗立在了星空之下,看向了自己的掌心,顿时发觉涌动而来的龙气升腾而起,若长龙夭矫那样,随心所欲的变化,端的仿佛是如臂使指的那样自然而然,其精微奥义之处,一如林封谨本身乃是命格紫微星一般。
  林封谨当然不可能从妖星命格变成紫薇命格。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便只有一个可能,便是东夏国君驾崩之后,产生了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因为林封谨已经在几天之前下令,发动了自己布设在东夏国的暗棋,颁下来了决杀令!
  因为之前在布局落子这一局暗棋的时候,就借助了崔王女的关系,所以这暗棋可以说是布置得极深极隐秘的,因此一旦爆发出来的杀伤力也是格外惊人,直接让本来就是若风中残烛的国君崔疆驾崩,使其在造成了更坏的恶果之前将其击杀。
  崔疆一死之后,自然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动荡,这其中最直观的受益人,就是林封谨的儿子崔忆林,终于再进一步,从储君正式登基成为了国君,而崔忆林更是做了储君整整两年了,那是正式册封大宝,祭告祖宗天地,甚至连臣子国民都承认了的。
  因此东夏国的气运,当然就会自然而然的朝着他的身上凝聚过去,甚至仿佛水到渠成的一样自然。
  这样一来的话,林封谨当然也是受益人,他便从“太子的生父”,晋升成了“国君他爹”,有道是名正言顺,自然就是有龙气加持在了他的身上,使他的气运再次成功增长。
  林封谨此时等的也是这一刻的到来,有道是厚积薄发,之前吴作城也是在一直隐忍,此时他获得了东夏龙气的支持,气运提升以后,从气运方面来说,已经是足够可以支撑其成为一名诸侯了,因此在短时间内,便是有林林总总的二三十道命令雪片也似的被发了出去。
  整个草原上顿时再次动荡了起来,大量的腥风血雨刮起在这茫茫的原野上,赤骑所过之处,便是野蛮的屠戮和征服,将各个部族当中根深蒂固的陈旧势力一扫而空。
  在举起屠刀的同时,大量的喇嘛与商队也是出现,喇嘛开始安抚人心,商队分发物资消弭掉敌对心理,这样一来的话,仇恨便是被转移到了赤骑的身上,而被屠戮掉的则是牧民当中的高等阶层,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牧民来说并没有影响,因此佛门的影响又再次的被悄然扩散。
  林封谨此时的作为,便是深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真髓,并不大张旗鼓的修筑佛寺搞得天下皆知,而是利用“逐水草而居”的牧民流动性奇强的特性,让喇嘛深入进入传教,只需要一张开光画像就能达到招揽信徒的目的。
  非但如此,草原上的牧民更是被中原正统视为蛮夷之民,化外之徒,当年法家惨遭排挤,出走西戎能够幸存下来,也是借助了中原正统的这种心理,林封谨这一次也算是故技重施,巧妙的借鉴了他们的做法。
  三里部所过之处,带来的是杀戮和流血,不过也是播撒下来了秩序与信仰的种子,在借助了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的力量下,佛门的根基开始再次悄然被重新建造了起来,庞大无比的信仰愿力开始源源不断的聚集了起来,令得林封谨枯竭无比的地藏的力量,开始徐徐的提升!
  东夏国君驾崩的消息,在短时间内就传播了出去,毕竟这样影响到了中原大势的消息,任何一个势力都不能不重视。按理说国君新丧,一个才几岁的新君即位,必然政策肯定是以收缩防守,稳定为主,并且东夏的国策素来也都是困守一域,无力进袭。
  可是东夏人却是在先沉默了两个月之后,便表现出来了极其强悍的侵略进攻性!!
  与东夏接壤的国家分别是西戎和中唐,东夏袭击的第一个目标,便是西戎塞外的重镇三塞城,并且进一步袭取了旁边的雄关瓦楞关,拿下了易守难攻的瓦楞关以后,便是完全占据了战略优势,西戎整个西面的国土都在东夏的兵锋之下,相反,西戎若是想要反扑的话,却是必须要先取瓦楞关,然后才能正面展开对三塞城的攻势。
  这一战当中,东夏人展现出来了截然不同的战术风格,其先锋骑兵可以说是在三日夜内奔袭千里,便是传递紧急军情的驿马的速度也是不过如此,这样的战斗,简直就仿佛是北方的寒潮降临那样突兀而疯狂。
  东夏人大举出动入侵也只能在战争的初期做到保密而已,等到战争的中期,那是绝对没有办法保密的,因此这时候北齐则是发觉了这个空档,他们对东夏边关的情况也是了如指掌,立即就判断了出来东夏的防守空虚,狂风将军申残立即就率军乘虚而入,想要拣这现成便宜,却是惨遭明侯秋山楚率领大军迎头痛击。
  同时,秋山楚的大军当中,居然出现了一支由东海诸国人组建出来的陷阵营,这一支陷阵营在第一时间内被投入到了战斗最激烈的地方,惨遭打残,却也是给狂风军团的先锋军造成了重创,最后,秋山楚将来袭的狂风军团成功歼灭了大半,就连申残也是身受重伤。
  东夏军更是趁势攻入到了北齐当中,荼毒七县,掳走了人口七十万,金银财帛无数,更是拆毁了两座关碍才趁势回返。
  这一战当中的关键要点,便是在于东夏军当中,忽然多出来了一支强大无比的骑兵的缘故,这一支骑兵的战斗方式与东夏军的战斗方式截然不同,却是能很好的形成互补,有了这支骑兵,东夏人才能在西戎的疆土上生生咬下来一块肥肉来。
  同时,也正是因为这一支突然出现的骑兵,才会令北齐误判了形势,认为他们实际上是动用了部署在边境上的秋山楚的嫡系精锐的缘故,才会悍然进犯,因此惨遭失败的厄运。
  不消说,这一支骑兵,正是林封谨手中的王牌之一,赤骑!
  出动赤骑的原因,一方面是要为了崔王女和自己的儿子造势,用大胜来稳固国势,同时,东夏军攻陷下来的区域,正好是肥沃的河套地区,至少也是有几十万牧民生活在那里,这些人不消说,也都会被陆续变成佛门的信徒。
  同时,被掳掠走的北齐人口按照约定,也是会被送入到了三里部当中来,草原上地广人稀,人口是格外宝贵的财富,尤其这些北齐人口都是擅长精耕细作的农夫,正是三里部所稀缺的,同时,他们也必然会在三里部的诱导下,成为佛门的信徒。
  这一战打完之后,林封谨的实力也是再次暴涨,随着信众提供的愿力而继续惊人拔升,甚至已经达到了一个瓶颈。在这个时候,虽然明明白白的知道东海众邪神与巫神之间的关系已经是剑拔弩张,可以说随时都可能会爆发大战,林封谨依然只能闭关了。
  这时候林封谨闭关做什么呢?便是要开始修炼自己的身外身状态,也就是佛门当中所说的法身。
  他此时修炼的神通根本,还是愿力之道,其根本就在于有求必应上。信徒一旦许愿,就应该想方设法的来满足对方的愿望,否则的话,长期都没有办法对信众进行回应的,要么就要面临信众流逝的危险,要么愿力就要有转换成业力的可能了。
  而林封谨的精力是有限的,获得的愿力越多,背负的信徒的祈愿也就越多,修炼的任务就越发的沉重,何况他还要日理万机,支撑吴作城背后产生的各种繁琐事务?因此现在修为都已经开始了停滞不前。
  所以,“身外身”神通便是破局目前状况的最好方式,一旦“身外身”修炼成功,便是相当于桎梏住林封谨目前的瓶颈被彻底的解放了开来!
  正是因为这样的迫在眉睫,所以林封谨才会在这样的紧要关头闭关修炼神通,他有着前世地藏的修炼经历,因此也算是轻车熟路,卷土重来,没有走任何的弯路,而这一次闭关修炼的过程可以说是格外的顺利,只用了三日三夜,进入到了“奈非天”当中修炼神通的林封谨便是长啸一声,睁开了眼睛。
  此时“奈非天”当中,清香扑鼻,林封谨端坐在了莲台上面,从他的身后,徐徐地走出来了一个灰衣褐巾的幻影,这个幻影迅速的凝实,然后可以见到,周围有着大量的莲花花瓣对准了幻影投入了进去,一时间若天女散花,蹁跹华美。
  当莲花花瓣消散而去的时候,这灰衣褐巾的幻影便是彻底的凝聚成了实体,然后徐徐的睁开了眼睛,这眼神当中有着几分迷惘,又有着几分疑惑,而就在这个时候,三生石,水娥黄泉,还有谛听神兽似乎也是感应到了什么,一下子就对准了这边猛冲了过来……
  林封谨看着这个面容与自己一模一样的灰衣褐巾人,神情有些复杂,徐徐的道:
  “欢迎回到人间,地藏。”
第122章
启程
  被叫出来了“地藏”这两个字之后,灰衣褐巾人长长的叹息了一声,然后取下了自己的头巾,露出了下方刮得发青的头皮,还有十三点戒疤,身上的衣服也是随之变幻,最后裹在了他身上的,是一袭灰色的朴素袈裟。
  他的容颜看起来和林封谨一样,但是气质当中却是多了几分沉凝忧郁,仿佛世上任何的喜怒哀乐,都不放在了心上。
  林封谨看着他,淡淡地道:
  “你留给我的东西,实在是太重了,我一个人肩负起来的话觉得真的是太累,所以必须要你出来分担一下。”
  地藏沉默了一会儿道:
  “你这样已经根本不是在修炼身外身神通了,而是直接将神识一分为二,这样一来的话,相当于是让我在这奈非天里面重生了一般,但是你的魂识受到了如此重创,估计以后要想超脱修炼彼岸之道就难了。”
  林封谨哈哈一笑,看着地藏洒脱的道:
  “难道你现在还不明白吗?我的道不在彼岸,而是在人间啊!同时,地藏你要知道,我将神识一分为二也绝对不是有害无益的,你此时还十分弱小,一样要受到天道意志的压制,相当于只能在奈非天当中才能重生,但是,倘若是将你当成是我分出来的身外身的话,那么你这个身外身的能力,就要比其余的身外身强大十倍,百倍!”
  地藏听了林封谨的话,忽然若有所思,却是听到了林封谨继续道:
  “其实三千年之前你布局的时候,可以说是几乎都将一切的变数都算了进去,但人力终有穷尽的时候,有一样东西你却没有算到,或许因为这种东西当时在你们的眼中看来,其实是微不足道的东西而已。”
  林封谨的话说到了这里,地藏已经是缓而沉重地点了点头:
  “是的,你说得没错,我漏算了一点,那就是人口。我记得当时入灭的时候,整个神州上面是诸侯国林立,至少也是有二三十个小国家,总的人口数量顶多也就是几百万户而已,哪里会想到现在的人口竟是直接要用万万(亿)来计算?”
  林封谨道:
  “诸国林立,这本身就会直接导致战争的频发,对社会的破坏杀伤力更是奇强,而乱世的人命更是贱若狗,所以说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口一直保持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并不稀奇。但是,气运流转,随后强秦一统江山,率先建立起来了第一个大帝国,接下来虽然屡次有朝代更迭,都是出现了大一统的趋势,帝王垂拱治九州已经成为了惯例,在这样相对稳定的局面下,人口迅速增加可以说是必然现象!并且这将是一个滚雪球的过程,越到后面,出现的增幅就越发惊人。”
  “所以,现在的人口数量,实际上已经是膨胀到了一个你都无法相信的地步了吧?”
  地藏默默的点头道:
  “没错,现在我教虽然看起来只是在草原上传播而已,然而实际上狂信徒的数目格外惊人,并且就算是信徒的数量也已经是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事实上,当年佛门鼎盛的时候,门下信徒也就不过如此而已。”
  林封谨道:
  “这便是人口基数的原因了,此时在中原上的人口基数太大,所以说此时虽然貌似我的势力还非常弱小,但是信徒的数量却也是已经相当庞大。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才会选择了这个修炼身外身神通的机会,特地的将你在奈非天当中复生出来。有了你的帮助,日后愿力这方面就根本不用我来操心了,日后机缘来到,甚至佛门重兴,佛尊复生也绝对不是不可能的。”
  听到了林封谨的话,地藏顿时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倘若之前林封谨所说的话对他来说并不怎么重要的话,但是最后这一句“佛门重兴,佛尊复生”则是一下子戳中了他的泪点外加痛点,这一瞬间,地藏古井不波的心境也是一下子剧烈沸腾了起来。
  真的会有这一天吗?
  之前的地藏,从未想过这样的事情,可是之前这神州大地上的人口,也从未有过如此惊人的数量啊!
  倘若再来一个王朝大一统,
  倘若在这种情况下来个数百年的盛世,根据林封谨的计算方法,人口必然也是会迎来爆炸性的恐怖增长……
  倘若佛门能够成为国教,让天下人定礼膜拜,
  倘若……
  说实话,这个目标虽然看起来还遥不可及,但至少已经是矗立在了地藏的面前,并且地藏确信,只要自己坚持着朝前走一步,那么这距离就会短上一步……一步步走下去,一直达到最后“佛门重兴,佛尊复生”的终点,那就真的绝对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啊!
  看到了地藏的双眼当中,一下子出现了坚决无比,似要燃烧一般的凶狠斗志,林封谨满意的点了点头,因为他知道,从此以后地藏必然是会全力以赴,因为他心中的执念,比自己实在是要强大得多,有了他的鼎力相助,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一系列事情可以说都有了莫大的把握。
  ※※※
  林封谨的火速出关只用了三天时间,而这三天时间当中,东海众邪神和巫神之间则还是保持着那种一触即发的微妙状态,这无疑令得烛九阴一颗提起来悬空的心都放了下来。
  根据烛九阴的经验,闭关修炼身外身可以说是至少都要七七四十九天,因为这实在是一件十分了不得的大神通,因此对于林封谨居然能用三天时间来搞定这一切十分不解,不过考虑到佛门当中也是各种奇功秘术层出不穷,加上林封谨还是地藏转世,因此烛九阴也没有多想太多,对他来说,只要林封谨的事情没有耽搁到他的超度就好。
  而林封谨直接将地藏修炼成身外身的好处,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地藏虽然只能存在于奈非天当中,然而手下却有水娥,石奴,还有谛听这样的神物听其调度,同时又有强大的行政命令来配合,因此在短短的三天内,就于十一个地方举行了弘法大会,用的还是之前水娥制造出来幻象的模式,而谛听则是可以倾听万众祈愿的声音,及时给与回应。
  这样一来,林封谨获得的愿力更是呈现出来了井喷也似的增加,此时可以这样说,哪怕是有一大半的愿力被奈非天吸走,林封谨的实力已经是被提升到了地藏当年的三成左右,并且林封谨已经收到了烛九阴的告诫:持续维系这样的力量可以说已经是达到了人间界能够容纳的极限了,再强的话,就会惹来天意的关注,搞不好就要让你渡飞升的天劫了。
  对于烛九阴这样经验丰富的前辈来说,林封谨肯定是从谏如流的,不会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而他现在有圣器奈非天在手,力量也是提升了起来,若论战斗经验的丰富,更是兼具了烛九阴与地藏二者,如此实力,可以说天下之大,已经没有什么去不了的地方。
  大概也是烛九阴否极泰来,老天爷玩了他这几千上万年,让他一直都徘徊在了失败的阴影当中,这一次总算是开始成全他,在林封谨的状态达到了巅峰之后,东海诸国那边有不少的探子都发回来了情报,东海诸国开始收拢老弱病残,并且力度很大,他们这么干的目的只可能是一个,那便是大规模的血祭!!
  而大规模的血祭背后流露出来的信息便只有一个:
  战争!!
  偏偏东海诸国现在已经与中原开始了贸易往来,虽然是通过走私的方式,但其中丰厚的利润已经令得几个东海大国动心,没有了他们的加入,想要与中原开战的战争根本就打不起来。
  所以,这一次战争必然就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战斗,再联系到之前收集的情报,东海诸邪神要对付的敌人就显然已经是呼之欲出了,那便是神与神之间的战斗!
  东海众邪神即将倾巢而出,与南郑的巫神进行一场殊死的战斗,这对于东海众邪神来说,也是迫于无奈的,因为在双方的文化互相侵略,碰撞当中,显然他们这种要求活人血祭的供奉方式更加要令人难以接受,而中原神灵的供奉要求则是温和得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8/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