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择(校对)第5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2/999

  这时候,偃师雄和向雄两人知道不可力敌,急忙启动了归去子母符,但是那神秘人居然有一种奇特的能力,手掌一按,仿佛是可以将时间无限拉长似的,以至于瞬间生效的归去子母符居然出现了惊人的延迟!
  偃师雄当时为了掩护向雄,扑在了向雄的背后为了掩护他,结果被一脚踹在了背上,便惨死当场,而那一脚余势不衰,更是重创了向雄。亏得之后归去子母符终于生效,否则的话只需要补上一指头向雄也活不下来。
  听到了这里,林封谨忽然倒吸了一口凉气道:
  “他们说那鬼地方一共是三大祭坛……左边的是山河社稷图,右边的是传国玺?”
  斯时以右为贵,所以被贬官的话,往往书信来往当中就将之称为是左迁,而升官则是右迁。因此按照放置的顺序来说,山河社稷图价值在传国玉玺之下,那么将其放在左边也是很正常的。
  “但是……”林封谨有些难以置信的道:“但是传国玉玺怎么会被放在右边啊!!”
  崔知节听了林封谨的话,苦笑道:
  “林老弟应该也是看了出来吧,在这墓地里面,最诡异的就是这件事,三个祭坛当中,左边是山河社稷图,右边的是传国玉玺,那么中间的祭坛上面放置着的东西应该是最珍贵的,那应该放着什么东西呢?”
  林封谨沉吟了一会儿道:
  “向雄难道没有说吗?”
  崔知节道:
  “向雄当时是把人手分成了三组,偃师雄是去取的山河社稷图,他自己去取传国玉玺,中间的那一处祭坛只派遣了两个人去,只是这两个人死在了机关之下,也不知道上面究竟摆放的是什么。”
  林封谨笑了笑道:
  “这样的分配方式,还真是符合向雄的性格呢。不过,虽然中间那一处祭坛根本就没有被探索出来,但是我差不多也猜测得到放着的是什么东西了。”
  崔知节崔太监奇道:
  “哦?愿闻其详?”
  林封谨哈哈大笑了起来道:
  “我就不相信你们没有猜到,这会子就拿我出来顶缸。”
  崔太监的眼里面露出了一抹精光,微笑道:
  “咱家这等内宫中当差的人,胡说八道的话,起码都是会被舌头勾出来剪掉的。所以说有老祖宗传下来一句话,千言万言,不如一默。”
  林封谨微微点头,却是不接着崔知节的话头往下说了,沉吟了一会儿才道:
  “这几次承蒙崔公公来回奔波,我心里面也是极欠崔公公的情的,所以呢,有几句话也不知道当不当说……”
  崔太监眼光一亮道:
  “林公子尽管明言便是。”
  林封谨便道:
  “我把天下第一汤交给了圣上,圣上日理万机,当然不可能有心思来管理这些小事,根据我的分析,多半是直接交给内务府,外人见到天下第一汤的话,只以为是一块大肥肉,但以在下之见,公公和公公的徒子徒孙都应该远离这是非窝才是。”
  崔太监听了之后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沉吟了良久才道:
  “这……林公子,难道天下第一汤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林封谨摇摇头,笑了笑道: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同样的橘树,移栽到了不同的地方的话,果实的味道就完全变了。天下第一汤的主人只可能是林家才配得上这样的招牌名字,换到了别人的手中,那就不可能成为天下第一汤了。”
  崔太监点了点头,表面上拱手领情,心中却是有些半信半疑的。林封谨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面,对这一切都是心知肚明,不过崔太监这老狐狸很是奸猾精明,改日真的是出了什么大娄子,总也得领一领自己的情。
  ※※※
  三天之后,吕羽上朝的时候忽然宣布,天下第一汤中多有不法之事,故收归内宫使用,同时,隐然为林封谨在朝中代言人的左侍郎被言官弹劾行为不检,去职另用,林封谨家中的那件武功褂子被收回。
  很显然,在很多官员的眼里面,这是林封谨失掉“圣宠”的标志。
  但是,那又如何??
  林封谨可不是没有根基的人,他乃是不折不扣的嫡系东林书院的弟子,东林书院在北齐的朝廷当中那堪称是“众正盈朝”,林封谨并且此时还没有从书院毕业,正是应该呵护的晚辈。并且明显林封谨是勇于担当,没有犯什么错。那么这么多长辈在,他能吃得了什么亏?
  有的人也不外乎想要暗中使些绊子什么的,第二天却是传来了消息,左侍郎虽然丢了侍郎的位置,第二天就被召入了宫中,任翰林院编修,宫中讲书祭酒!这一下子就令许多人的眼睛都红了起来。
  要知道,侍郎确实是有权有势,但上面却还有个尚书的位置卡着你的,可是左大人的翰林院编修那是难得的清贵之职,往往要做宰相的人的履历上就都必须有这么一下,就类似于是现在的中央党校毕业……宫中讲书祭酒就更了不得了。
  帝王也是需要充电,需要看书,看的书不外乎就是四书五经之类的,看到了不懂的怎么办?
  那就要根据看的什么书了,比如说尚书的话,那么就有专门“治”尚书的大臣来为他讲解疑难,比如说是看“春秋”看不懂,就有专门研究春秋的大臣来。这样的职务就叫做“讲书”。
  能够担任这个职务,虽然没有什么实权,却是刷名气的大杀器!为什么?因为给帝王讲学,那就俨然已经是帝师!这说起来就超级的牛逼了,将来死了以后墓碑上都可以刻下来这两个字。
  而讲书后面加一个祭酒是什么意思呢?这祭酒两个字更是令别人羡慕得直流哈喇子。因为这“讲书”之间也是有竞争的,谁都愿意在君王面前多露脸是吧。
  比如说,今儿君上遇到了一个难题:草榴的最新域名是多少?
  这个问题结果有不少位大贤讲书都知道,但是呢大家都想去露脸,出现了竞争怎么办?当然不可能一起去,或者说某人先发帖,我等点个赞,这时候,带着“祭酒”头衔的就有优先权了。没有的呢,就只能恨得那个牙痒痒的。
  本来左大人是三品侍郎,结果一下子就被去职,家里面肯定是一片愁云惨雾下来。第二天等到了圣旨一下来,虽然翰林院编修只是个四品,相当于还降职了,结果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左家立即就是门庭若市,灯火通明。
  左大人虽然脸上装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和同僚应酬的时候还装模作样的反复说什么“雷霆雨露都是君恩”,结果当天晚上居然就直接把七姨太,八姨太叫了过来侍寝来了个双飞,据说晚上做梦的时都笑出声来了。
  当然,有人欢喜有人愁,左大人明降暗升之际。吏部的徐给事,吏部的罗中书都被呵斥降级外放,这两人却是万和林的嫡系,他们被赶出京师,万和林不说是什么若断双臂,好歹也相当于是被打折了一条腿。
  而刑部的人事变动则是相当微妙的,虽然向聚的侍郎位置没有变动,但是他提拔上来的一名刑部参判和一名判书被贬斥,但是,又提拔了三名法家弟子上来,分别安置在督捕司,律例处,提刑牢里面担任实权。
  简单的来说,就是降低了法家在刑部当中担任高级职务的人数数量,但是又提拔了一批能做事情的法家弟子到基层中层去做事。吕羽的意思其实也是表达得非常明确的,希望法家少去陷入攻击内耗的党争,但是呢,对法家弟子的基层提拔表示只要法家的人有才,能安定国家,那么也是可以选拔的。
  ※※※
  眼见得又过了四五日,群臣看起来也都是明白了吕羽的心意,此事便渐渐的尘埃落定,邺都里面朝堂的震荡已经是慢慢平静了下来,林封谨正在家里面读书,忽然有太监直接跑到他的家里面来,也没说什么多余的话,只是让林封谨跪下,带了一句吕羽的原话,然后塞给了林封谨一个包裹。
  林封谨打开了包裹一看,发觉里面是一叠军报,还有一口小坛子。
  这军报拿起来一看后,林封谨便发觉上面的印章盖着的都是绝密,而第一份军报上写着的字便是:
  “弯刀将军乌骨突悍然袭杀钦差,疑复归西戎!”
  林封谨看到了这个消息,立即就明白了过来,自己之前所种下来的因果,现在开始爆发了。为了一己之私,秦去这厮不惜代价,让中唐的朝堂上对乌骨突产生了猜忌,关键是,乌骨突自身确实也有不干净的地方。
  在这样的情况下,乌骨突怎么敢让钦差进关仔细调查,那只会泄露更多,乌骨突也是决断之人,立即果断袭杀钦差,然后封锁消息,持钦差的印信连夜奔袭附近的诸亭,镹县,这两个地方都囤积有大量的粮食,将这些粮食能搬的搬回去,不能搬的就地烧掉。
  同时,乌骨突在民间开始大肆的劫掠粮食,人为的制造粮荒,仅仅是那附近的饥民就达到了三十万众。
  根据可靠的消息,这些饥民里面,也是混入了乌骨突的人来作为核心,将饥民们的舆论成功的导向了中唐的新君,同时派遣人写檄文,说是当年李坚的死可以说是充满了疑团,说当今的君王得位不正……
  这双管齐下之下,可以说是中唐的国力在瞬间就因为内耗降低了三成!
  乌骨突想这样吗?其实他不想,最先跳出来的会被当成靶子,若是有得选的话,他更愿意窝在自己的地盘上观望形势。
  只是,钦差这种东西都派了出来,最可怕的是,居然还派出来的是中唐鼎鼎有名的“祝青天”,号称绝对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的干吏!
  这就只能逼得乌骨突作为势弱的一方,只能先下手为强了——因为乌骨突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相当委屈而冤枉的,祝青天应该不会冤枉他,但是,乌骨突却也是个坏人,他做下来的某些事情,却也真的是大逆不道,一样不能见光!
  而这一切,谁能想得到只是玄武门铁卫当中的一个大统领为了确保自己的权势不衰搞出来的呢?再往深处归根结底的说,那就是秦去无意当中拿了林封谨一条极品寻蛇直接牵扯出来的惨案……
  ※※※
  看到自己昔日洒下来到一颗种子已经成长成了参天大树,林封谨很有成就感的笑了。
  他接下来翻开了第二份军报,上面却是标注着北齐与中唐的几处要隘的兵力,驻防情况。
  第三份军报上面写着的却是更加机密的东西,那竟是中唐国内被策反的将领的名单,这其中最高位的,甚至已经做到了副总兵的位置。
  看着这一系列的东西,林封谨却是默然了,很显然,吕羽发觉中唐内乱之后心动了!说到底,占据中原的才能做出一番大事业来,北齐虽然雄踞燕赵这等精华之地,但终究还是不如中原富庶。此时有了这绝好的机会,当然想要开疆拓土。
  沉吟了半晌以后,林封谨自然知道吕羽给自己看这几封阁臣才有资格看的军报的心意,便提起笔,草草的写道:
  “大泽龙伏,中原鹿蛮,鹬爪且厉,蚌壳尚顽。”
第004章
寒毒
  这寥寥十六个字,就将林封谨的意思说得很清楚了,便是说此时中唐国力依然还是相当强盛,不宜轻举妄动。在林封谨看来,若只是两国争雄,此时自然不应该优柔寡断,但是五国相争,牵一发而动全身,北齐一旦出手,西戎和东夏将会做出何等应对也都是相当难说。
  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持有生力量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就像是未到梭哈的时候,便露出自己的一部分底牌,除非是拥有了压倒性的实力,否则真的是殊为不智。
  林封谨写了这十六个字以后,如释重负的嘘出了一口气,然后微觉疲倦,便站起了身来,从须弥芥子戒里面取出了一件东西,大概是个鼻烟壶大小的玩意儿,看起来上面应该是罩着一个琉璃一般的帽子,而这里面装着一只冷而疲倦的珠子,在这个壶里面不停的浮沉着,身边永远都飘散着一层仿佛墨汁入水也似的迷离雾气,不时都会跳出来像骚扰一般的转动几下。
  这玩意儿就是林封谨千辛万苦出生入死带才拿到手的好玩意儿,青梅嗅的器魂,无论林封谨怎么安抚他,或者是威逼利诱。这颗就仿佛是茅厕里面的石头,毫无任何的回应。
  根据石奴的推测,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这玩意儿此时根本就不愿意与外界有任何的交流。
  不过想想也是,那么惨烈的遭遇引发的怨念,又经过了这几百年的浇筑,相信早就根深蒂固得仿佛是泰山那样不可动摇了,这种怨念在几百年当中,一直都被倾泻寄托在了青梅嗅的本体身上,可是现在就连青梅嗅自身的本体都碎裂了,就像是多年奋斗之后忽然失去了目标,那便真的是格外的茫然啊。
  还有一种很大的可能是,这青梅嗅的器魂直接陷入到了濒临衰亡的状态,根本就没有办法与之进行交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2/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