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择(校对)第3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8/999

  面对这种情况,林封谨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对于他来说,一日不克服七冲门的话,那么一日就没有办法彻底的将身上的桎梏解脱,这也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倘若强来的话,就仿佛是先前举的例子一样,一个有毛病的水桶没有修补好就去把水装满,下场就只有“哗啦”的一声散架!
  正要站起来好好的伸个懒腰,忽然林封谨发觉识海当中似乎多了些东西,是了,他已经将那张惊鸿的妖命之力吸收了大半,所以会出现一些新的记忆碎片也是正常的,要知道,对于林封谨来说,尤其是张惊鸿的那个尝百草的能力,格外的令他心动。
  因为对于林封谨此时来说,他的杀伤破坏能力已经非常非常强悍了,因为一个人的力量可不仅仅是体现在个人的战斗力上,林封谨现在要对付一个人,三里部的当中的几千狂信徒可以为他一声令下毫不犹豫的去死!李虎一方豪强,麾下几万兵马也是可以随之而动,甚至说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力量同样可以借助!
  这些强大的力量加起来,要对付某个人的话真的是毫无压力,因此,林封谨也是深深的知道,自己现在要竭力发展的,就是自己的生存能力,一旦有人对付他,那么只要能活下来就可以翻盘,就可以反杀回去!而个人的破坏杀伤力,林封谨反而看得很是淡然了。
  很遗憾的是,尝百草这个能力依然没有出现,大概是因为这个能力也是十分罕见的原因吧,不过林封谨还有一次机会,那就是彻底的将张惊鸿的妖命气运吸收殆尽的时候,当然,那也是林封谨彻底的突破娠六妖心法,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大境界的时候!
  在那段时间当中,肯定会有数量惊人的奇功秘术碎片出现在识海当中,这样一来的话,林封谨就会有很大的几率心想事成。
  “咦,这玩意儿是什么?”林封谨正在一一的审视新出现的记忆碎片,忽然见到了一团发出了灰色光芒的记忆碎片在识海的边缘载浮载沉着。
  他尝试将自己的感知探入进去,顿时就大吃一惊,因为林封谨发觉这灰色的记忆碎片若是要购买的话,居然是需要双倍的妖之精血!竟是需要足足八个妖之精血的单位,而灰色则是说明下一次进入识海就一定不会存在了,要买的话,只有这一次机会!
  当时林封谨杀死张惊鸿大概就只获得了两个单位,而自身破七冲门的时候,破一关也才只给一个单位而已,加上之前剩余的,因此林封谨的妖之精血此时也只有十个单位左右。
  但是他一来是要留出来购买那个“尝百草”的能力,肯定要事先储备,其次的话,万一出现了与“小衍醮”这种强悍秘术同级的好东西的话,也必须未雨绸缪啊!在这里使用了八个单位的话,以后怎么办??所以看起来貌似林封谨只能不买了……
  可是林封谨仔细的看了看这灰色的记忆碎片的内容以后,却又实在是觉得格外的纠结,格外的难以割舍啊。
  因为,这灰色碎片仔细探测一番之后,赫然是一卷竹简的模样,而这卷竹简上则是写着令林封谨心动不已的四个大字:
  孑孓身法!!
  没错,正是那死鬼小隐君施展出来的强悍奇术:孑孓身法!
  可是小隐君又不是妖命者,林封谨也吸不到他的精血和气运,为什么他的功法会出现在林封谨的识海里面呢?
  原来小隐君的这孑孓身法貌似是他独创,其实呢,乃是他曾经有过一次奇遇,在一本残破的古书里面见到了关于描述这孑孓身法的残缺描述。
  小隐君便循着这个思路,顺带在这孑孓身法的残篇的帮助下仔细揣摩,一共联系研究了二十多年,总算是弄出来了个山寨版本,似是而非的孑孓身法,绕是如此,都是依靠着这门功夫在江湖上闯出来了老大的名气,也是依靠着这身法才在陆九渊的剑侠逃生。
  而林封谨看到了这记忆碎片是灰色的,就意味着这身法是张惊鸿自身已经知道,但是没有修炼的秘技,至于张惊鸿怎么获得这门上古秘技的完全修炼方法,有可能是他做官这么多年无意获得的,更大的可能,还是他杀死了其余的妖命者,从其妖命气运当中吸收得来的。
  这里又有个问题了,那就是为什么孑孓身法这么强大的秘技张惊鸿知道了还不练?这其中的缘由还是因为妖命者自身的原因,对于妖命者来说,修炼的各种功法(仅仅是指与妖命者有关的,从自身识海里面的记忆碎片换取的,像是七国剑,格物致知神通都不算)越多,对自身的负担也就越大。
  因为妖命者的所有功法,都是要以自身的妖命气运来进行推动的,修炼的种类越多,那么妖命气运的负担就越大。这就和一辆货车是有运载极限是一个道理,林封谨同样也是这样,他修炼的妖命者功法其实也并不多,除了妊五神,娠六妖的必修心法之外,便只有四种:
  天赋(妖命之力):子弹时间/寸光阴。
  体术,狩人之术。
  上古秘术:烈山怒。
  大招:小衍醮。
  而林封谨修炼了这三种功法以后,因为自身的妖命气运的上限增长的速度很慢,所以本来自身的五神脏特殊能力也只是苏醒了肺神炮和心神儡而已。其余的三大神脏能力:肝神刀,肾神鼓,脾神啸则是一直都处于休眠状态,迟迟不能激活,这就是因为缺乏足够的妖命单位上限的缘故。当然,现在林封谨的妖命气运上限已经提升到了七十二个单位,就意味着又将会获得一个能力解禁。
第136章
学习
  林封谨的情况同样也是适用在张惊鸿身上,两人都是妖命者,并且张惊鸿比林封谨多活了四十年,所以他修炼的妖命者功法更是只多不少,同样也没有了修炼孑孓身法的空间,但是他也知道这身法乃是好东西,所以就将其详细资料都记在了脑海里面,等到自己的妖命气运单位上限再次提升以后,便会在第一时间内进行修炼。
  林封谨其实也没有犹豫太久,便果断了选择了兑换孑孓身法,其原因有很多:
  比如他之前在战斗当中,都是利用的狩人之术的身法来进行逃走,但是,狩人之术的身法设计出来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进攻和捕猎用的,诡秘,血腥,突兀,这就是狩人之术的本质,林封谨将其用在逃走方面未免就有些事倍功半。
  又比如说一切都很凑巧,刚好遇到了这种限量版的记忆碎片,而自己也刚好有购买的筹码,新近提升的妖命气运上限也恰好能够支撑。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尝百草能力虽然强大,可是就目前来说,没学到的话,那都是镜花水月,十个单位的妖之精血放在那里却也是白放了。
  对于即将前往极北之地,可能遭受到各种异常凶险状况的林封谨来说,能够将八个单位的妖之精血转换成“孑孓身法”这种即战力——并且还算得上是弥补林封谨短板的即战力,便已经是弥足珍贵了。
  还是那一句老话,活着,便有一切可能。
  当然,学习了孑孓身法,那么林封谨的肝神刀,肾神鼓,脾神啸这三大能力肯定又得继续的处于休眠状态,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苏醒了。
  ※※※
  接下来的时间林封谨也没有再闹出什么事情来,就是在船上老老实实的修炼孑孓身法,为了加深理解,还特地的是让人找了些孑孓将其装在了水缸当中来观赏,仔细的体会着这身法当中的精微奥义之处。
  倒是旁边的水手都是暗暗觉得好笑,人家都是养鱼遛鸟,怎么公子爷爱好上了养这玩意儿!这他娘的难道是嫌船上的蚊子太少了吗?
  当地的郡守也是跑来询问了一下林封谨追杀的相关情况,林封谨直接让自己带来的掌柜应付,出面作答随便说了几句话就好了,他依然是选择在幕后默默的监督着一切事情的发生,倒是从四面八方云集的东夏客商将整个仁川填塞得水泄不通,不过抵达了摸清了情况,便纷纷都是痛骂了起来。
  因为他们居然发觉,这些海商居然仿佛是落地生根似的,根本就不急于卖货,而是有条不紊的在仁川城里面收购铺面,就仿佛是一副要落地生根的样子,那种悠然自得的模样看了足以令人暴跳如雷!
  说实话,本来这些全国各地的东夏商人都是满怀期待,希望能大赚一笔,但是海商们来了这招“落地生根”,便是要将他们的利润空间至少压下去三分之一!可是,能不买吗?商船上的这些货就算是全部以最高价格吃进去,也是比走陆路的那些穿越了无数检查站,缴纳了无数笔税收的同样货物便宜N倍啊!
  可是,哪怕是在这样的心态下,海商居然还弄出来了一个“拍卖”的幺蛾子,每天放出一部分货物,价高者得!这样搞了四五天以后,东夏商人越发感觉到不对劲,便咬咬牙组建了一个联盟,开始暗中准备统一口径,分配份额,联合起来抗争这些从江南来的牲口!
  他们的依仗也是很简单的,这帮江南来的王八蛋的货物总不能运回去或者沉海,他们总是要卖给我们的,所以大家都耗上了,他们总不能赖在仁川的海上一辈子不回去。
  结果这个东夏联盟刚刚成立不久,居然就见到了港口当中有接近一大半的船只开始升帆启航,要做好远航的准备了!然后还有来辞行的,仔细一问,却是发觉这帮人不卖货了,要去日出之国!!
  这个消息顿时令得所有的东夏商人都是提心吊胆了起来!要知道,他们是确确实实知道东边有着日出之国的存在,并且距离还相当近,若是从釜山启航的话,用划船的方式一日夜就能抵达日出之国的对马。
  只是,在日出之国的周围,有着大量的暗礁存在,风浪险恶无比,漩涡密布,更是有着数量众多的各种妖物盘踞,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在日出之国的南面,据说有一个庞大无比的漩涡,这漩涡深邃无尽,传闻是直通往冥土当中。
  这漩涡的主人乃是一头拥有漫长寿命的巨妖,名字叫做彭侯,主宰着整个日出的海域,它据说有七只耳朵,三只眼睛,什么动静也逃不过它的耳目,并且很容易处于狂怒当中,一旦它发怒,就会掀起要吞噬人命的神风!
  通常情况下,用运载几个人的小船冒险航行,有可能躲避它的感知,但是要面对的却是茫茫大洋的险恶天气,现在中原,东夏等地与日出之国的沟通一般都是如此,大概会有超过四成的小船毁灭在风浪当中,不过能够活下来的人会获得丰厚的利润。
  除此之外,除非是运载有煌煌国书的使节船队,彭侯也会因为畏惧大国的运势而不敢发狂。据说,在以前出现了高僧大德的时候,也可以用讲经说法的方式来安抚彭侯的狂怒和暴躁,从而使得船只安全通过。
  在这种情势下面,倘若这一支来自江南的船队真的是可以成功通过对马海峡,那么可以想象,日出之国当中的诸侯是一定愿意为这些稀缺的货物付出任何代价的,不要说是现在规模的货物,就是十倍,百倍,千倍的货物,饥渴的日出之国市场都可以像海绵吸水那样将其吞噬得涓滴不剩。
  那到时候自己这群白白放走船队的人,岂不是会成为了史上最大的傻瓜吗?
  所有的东夏商人都开始沉默退缩了,不过还是有一小部分不甘心的商人在倔强的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些江南人都是在虚张声势!我们坚持住就是胜利。”
  不过,这一小撮死硬份子很快就闭上了嘴,并且是紧紧的闭上了嘴,因为在仁川几乎所有东夏商人都在第二天接到了“出席祭祀”的邀请,在江南豪商举办的盛大祭祀仪式面前,他们惊恐的看到,大量洗剥干净,被烤得半生不熟的猪,牛,羊被接连不断的抛下了水去,然后就再也没有漂浮起来。
  空气当中有一股令人心悸的淡淡腥味,被搅得浑浊无比的海水当中,有着巨大无比的影子在不停的闪动着,那是只有在最深沉的噩梦当中才会出现的景象啊,那些巨大的黑影游弋时候产生的波浪,甚至使得当天进港的打渔小船都倾覆了五六艘!!
  东夏人一下子就明白了一件事。
  这些海商也是拥有神灵护佑的!他们要穿越对马海峡的行为是很有把握成功的!!
  因此,第二日,东夏的巨商一下子就规矩了起来,老老实实,忍气吞声的按照江南来的这群人的意思做了。有一句话叫做,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差不多就是可以形容东夏商人的心情吧。
  自从江南人展现出来了他们有能力前往日出之国之后,那么他们开出来的条件只要不是太离谱,甚至说是只要能够与当前东夏国内的货物价格持平,这些东夏豪商也就只能咬着牙齿吃进货物。
  因为东夏国内确确实实对他们带来的这些货物十分稀缺,而且这些货物还是难得的军事物质!!对于目前东夏国内的局势来说,渐渐的已经是开始出现针锋相对,剑拔弩张的势头。
  无论是东夏崔王女,还是东夏国君崔疆,应该都绝对不会做出死抱着银子不放的傻事,一心想做守财奴的话,那就是被人赶尽杀绝,银子被别人霸占,权势也被别人夺走的下场。
  所以他们现在需要的,就是将银子转换成即战力!林封谨他们运来的这些兽皮,兽筋,丝绸等等上等的军事物质,在关键的时候,对于东夏商人来说,很可能就能牟取到惊人的利润。
  所以他们现在也只能咬着牙齿买,含着泪水买……手中有货,尤其是这种上等的战略物质,心中才不会慌啊!天知道什么时候才会还有如此巨大规模的商队前来?
  万一因小失大,将这群江南人逼走了,就算是他们去日出之国,在海上倒了八辈子整支舰队全部沉了海,可是这除了让自己这群人心中暗爽之外,还能有什么好处?沉海的货物又不可能飞到他们仓库里面来!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是追逐利润的商人绝对忌讳的!
第137章
萨摩使者
  见到了东夏这帮人总算是老实了,林封谨便开始着手打理前往极北之地的事宜,各项准备都一一妥当之后,他们的三艘特别改造过的冒险船只也是被检修妥当,随时准备启航的状态,经过了这么些日子的休整,一干人的士气和精神面貌也都差不多恢复妥当了。
  于是,选了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林封谨便率领着一支前往极北之地的小船队悄然启航了,当然,这船队的“小”是相比他们的主舰队而言的,这支船队好歹也是拥有四艘三桅大肚船的数量,吃水量都能超过两千吨,并且全部都经过了一系列的精心改造,船员在上面不说什么武装到了牙齿,但至少在这个时代来说,已经差不多算得上是顶级的战舰了。
  启航这件事既没有刻意的低调,也没有加倍的宣传,就仿佛是一次很普通的航行似的,而这种事情落在了东夏商人的眼里面,更是有些唉声叹气的无力感,在他们的眼中,这帮南方人依然是贼心不死,要想去寻找通往日出之国的航线了。以后有了日出之国家这个竞争者,在做交易的时候毫无疑问,就会处于更加被动了的地步上啊。
  这船只一路向北了以后,因为是顺风顺水的关系,所以气温下降得很快,甚至航行三天以后,海中里面都开始出现了小小的浮冰块了。好在天气一直都很给力,蓝天碧海的,给人以一个非常不错的开端的感觉。
  这一天刚刚吃过午饭,林封谨正在船头上和野猪闲聊,不过这时候,一名看起来就有些苍老的老头子急忙跑了上来,慌慌张张的对林封谨道:
  “公子,公子,我们得赶快把船帆降下来,然后所有人划桨通过这个鬼地方!”
  这老头子叫做金重正,成功的参加了四次猎杀白魔王的队伍最后都活了下来,本来在三年前就洗手不干,却是因为林封谨来了仁川后官商勾结。金重正虽然在当地颇有权势,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在这样明显不相宜的时节当中硬着头皮前去。
  据说这老儿在出发之前,居然就召集家里面的子孙亲戚将后事交代完毕,还剪掉了头发,说是自家若是回不来,就把头发烧了当成骨灰埋在祖坟里面,也算是避免做个异乡的鬼魂了。
  此时只见金重正急急忙忙的跑了过来,林封谨对这老人还是颇为尊重的,便道:
  “明明是风和日丽的天气,为什么要降帆划桨呢?”
  金重正急声道:
  “这一处海域,乃是萨摩使者的领地啊!本来它喜欢在夏天沉睡,我们去的时候可以扬帆加速通过,但是回来的时候就要降帆缓缓通过,同时还要献上祭品……啊啊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8/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