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择(校对)第3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3/999

  “先生,这种事情委实不关我们的事啊!”
  秦掌柜面沉若水的道:
  “我问你,这地方是哪里?是不是堂堂东夏国的地盘,是不是东夏王上崔疆的治下?”
  这参尹一下子就呆住了,他万万没料到对方竟然这么说,秦掌柜紧接着又沉声道:
  “前来行凶抢劫的这群人当中,那名崔掌柜持有你们官府堪发的各种路引,身份证明这些东西,所以我们的人才会相信他,将他请进来看货,这难道又是我们的错?”
  参尹急道:
  “可是,这应该是他们杀死了客栈当中本来崔家的人然后抢来的啊!和我们官府无关!”
  秦掌柜讥刺的道:
  “贵国的豪门巨商竟然都在仁川这里被抢劫杀死,最先发现的居然是我们这些舶来的客户,当然,也是和你们官府无关了,哼哼,哈哈哈,总之若是在我国当中,是绝对不会发生这样离谱的事情的。”
  参尹被秦掌柜说得脸色就和猪肝颜色似的,这时候,林封谨他们抓住的活口又被带了回来一名,那一名俘虏见了官不仅仅不惧怕,反而格外的凶恶,不停的用当地的土语在对衙役吼叫着什么,然后狂笑。那参尹听得是额头上的冷汗直冒,最后终于无奈的叹息道:
  “秦先生,请借一步说话。”
  那秦掌柜其实也没有马上走人的意思,深深看了那参尹一眼,便将他带到了一处静室当中,双方分宾主坐下,然后这参尹便摸出来了一条手巾,抹着汗道:
  “秦先生,这件事的背后,我们委实还是有苦衷的……主要现在敝国当中的情势十分微妙,这就决定了会发生这么多不愉快的事情。”
  ※※※
  此时那参尹在里面讲述一些官方渠道的消息,而林封谨他们也是从三名活口的嘴巴当中获得了相当充足的情报,这时候才发觉,原来东夏国内此时也是风起云涌,可以说是颇有些混乱。
  原来,在崔王女从腾蛇泽龙舆归来以后,她和国师王猛两人的实力都受到了重创,国师王猛需要闭关一年来调理身体,而崔王女则也是需要静养三个月的身体,非但如此,手下的心腹和得力干将也都死了个七七八八,结果这一下子实力此消彼长,所以之前国内隐藏得很深的矛盾就爆发了出来。
  原来东夏国主崔疆登基的时候,也是掀起了一片腥风血雨,经历了十分残酷的政治斗争,先王一去世之后,连崔疆的生母都被毒杀,最后多亏了业已八十三岁的老太后出山,这才让崔疆顺利登基,其形式凶险可想而知。
  不过,那个时候崔疆才五岁,肯定是不可能处理朝政的,于是只能老太后垂帘听政,八十三岁的老太后本来就身体不好,精神不济,并且她本身也没有什么权利欲望,因此就顺带叫上了崔疆的亲姐姐,其时十六岁的崔王女来帮自己批改奏折处理政务。
  三年以后,老太后去世,崔疆才八岁,依然是不可能亲政,不过这时候朝臣已经习惯了崔王女辅助老太后垂帘的模式,而经过了这三年的磨合,崔王女已经稳定了朝政,安抚了群臣,因此老太后的死并没有造成了任何的动荡。
  于是,“王女垂帘”的模式就被这么执行了下来,并且那些老成精了的大臣都知道,崔王女毕竟是个女子,并且还是垂帘,肯定比起国君亲政以后放出来的权多得多!而国家的权利就仿佛是一块蛋糕,王上要吃得多一些,那么肯定臣子就会吃得少一些了。
  所以,一干人都是打心眼里面支持“王女垂帘”的模式,八岁的君王只能咬着手指迷惘的在宫殿上面看着时间流逝……几乎所有的人都选择性的忘记了他的存在!忘记了他才是这个国家合法合理的主人,忘记了当年先皇是将王位传给了他。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忘记了八岁的孩子也会慢慢的长大!!
  按照惯例,十六岁便要亲政,可是在崔疆已经十四岁的时候,非但亲政的半点儿迹象都没有,朝堂上却已经出现了一些“垂帘天下,大治天下”“燕王二十岁亲政”“风调雨顺,垂帘国泰民安”的杂音。
  好在这个时候,崔王女和东夏国师王猛一起前往腾蛇泽龙舆,双双铩羽而归,实力大损。
  趁着这个机会,崔疆便有所异动,因为他觉得自己倘若是再不做些什么的话,恐怕永远都不会有亲政的那一天了,当然,既然他有所想法,那么天底下的野心家和冒险家是绝对不缺的,从龙之功,虽然是要冒着极大的风险,可是还有一句话叫做风险越大利润越厚,成功了的酬报也是惊人的。
  与此同时,崔疆也是通过人的牵线搭桥,联系上了墨家。
  墨门的非攻书院虽然也是蜚声海内外,但实际上是对学生的天分要求极高的,不能像是儒家,法家,阴阳家等等那样,只要认识字就可以做弟子,墨门弟子,必须要拥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不可。
  所以非攻书院虽然名气大,其实真正的影响力和势力并不算很强,哪怕是在南郑国内,也远远达不到五德书院和东林书院的地步,并且非攻书院也只是墨家当中的一个分支建立的而已,其余的分支则是极其渴望自己的诉求可以有着依附的对象,因为,便与崔疆一拍即合,而与崔疆合作的这些墨家的人,则是很干脆的盯上了王猛的位置!!
第128章
尾行
  这样一来,东夏国内的局势便形成了政治上崔王女与崔疆隐隐约约已经开始对立,而在学派方面,国师王猛和墨家的冲突却已经是烽烟渐起。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最终的决战,总是由最初的无数次试探而累积成的。
  林封谨他们这一次遭受袭击,可以说从根源上来讲,便是陷入到了这摩擦渐起的尴尬时局风云当中!
  仁川的城守和参尹做官的时间足足十多年了,并且还是这些年升起来的,用鼻孔来想也知道他们整整肯定是属于王女一系的,而被袭击的崔家商队,更是王女手下的摇钱树之一。
  所以,他们双方都肯定是国君一方的打击对象了,而扮演崔家商队的那些人,自然就是已经开始依附于国君一方的那些新势力,对于他们来说,杀死崔家商队的人,赶走林封谨这群远道而来的商人,都是对王女一方巨大的打击。
  明白了这一切之后,林封谨首先就是欣喜,要知道,他此时最大的担忧,就是东夏国悍然出兵扫荡吴作城,但得知了此时的状况以后,林封谨便放下了心来。
  ——东夏国内此时的局面已经十分尴尬,相信边境的守将很快就要面临着站队的问题,林封谨是做过军需官的,他十分清楚在这个时代,大军行进数千里,无论是辎重调拨,还是粮草箭簇,都是一个个非常惊人的数据,必须惊动不小。在这种情况下会有人吃饱了撑着奔袭数千里来为难吴作城?
  假如说吴作城的地利位置距离东夏的边关只有两三天的路程,将领还可能私下行动,但相隔数千里这种大规模军事行动,却是压根儿就不用考虑了。
  同样,得知了这一系列消息的各位江南豪商们也都是喜笑颜开,为什么?
  因为他们带来的货物仅仅因为这个消息,就又至少可以增值两成啊!莫要忘记了,船队上面携带的江南特产已经在吴作城里面消耗了一大半,兑换到的全部都是牛角,皮革,兽筋等等草原上的大量物资!!
  牛角和兽筋乃是制造强弓必不可少的材料,而皮货更不消多说了,铠甲,帐篷,马鞍……几乎就没有用不到的地方,东夏国内局势紧张,奢侈品的消耗下降,对军用物资的需求量必然上涨,而他们运来的,却是上等的军事物质啊,这样一来,正是大敲竹杠的绝佳时机。
  在这个时候,都没有一个人提离开的,几乎所有人都是对可能出现的乱局有恃无恐,只要密切注意守军的动静就好,对于海商来说,退路就在船只上面。
  他们先谨慎的重新将大部分货物搬运上船,只留下样品。然后每日补充淡水,只留交涉的人手在船上,只要船只不失,东夏的水师“强大”之处人人都见识过了,便是没有河神帮忙,林封谨他们的五桅大舰直接成排的冲撞过去也是将对方的水军灭了。
  林封谨却是忽然想到了一件事,自从自己开始解谜卫烈帝遗留下来的那一首诗之后,天下似乎就已经开始不太平起来,自己所过之处,国君纷纷驾崩,更是兄弟残杀,连东夏都出现了姐弟相残!
  一念及此,林封谨忍不住都生出了一股诡秘的心理,忍不住要想到妖星乱天下这五个字上去,不过他马上告诉自己,就算是没有自己,卫烈帝也一定是在死前布置了相当多的手段,让那句藏宝诗流传出去,迟早也有一天会有人破解这个秘密……既然这个秘密反正都是要被破解的,那么谁破解的就不重要了吧,最应该诅咒的就应该是布局的人呢!
  俗话说刀无罪,罪在握刀的那只手上。
  这么一想,林封谨立即就是心平气和,心安理得。
  当然,虽然舶来的江南豪商是心花怒放,更不愿意走了,但是,他们是绝对不可能让仁川的城守和参尹知道其真实想法的,表面上都是团结一致,纷纷怒吼咆哮着说要掉头出海,去寻找传说当中的日出之国做生意!
  可怜仁川城守和参尹本来就因为崔家的人被杀死而焦头烂额,此时这些携带着巨量战略物质的江南商人再拍屁股一走人,连政绩也没了,两人就只能去上吊了,急忙连夜上门来拜会!
  林封谨等人顿时便提出来了一系列极其苛刻的条件,让自己这帮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更是要求城守和参尹帮忙获得前往极北之地的地图,还有一系列的相关向导。
  本来林封谨老老实实按照正常情况下去做这些事情的话,估计花几十万两银子可能还办不下来这事,毕竟前往极北之地的最佳季节已经过去了,当地人觉得往那里去本来就是九死一生的勾当,这时候再去请人,几乎是不可能有人去陪他们搏命的。
  不过,有一句话叫做破家的县令,灭门的知府!这仁川城守和参尹两人此时都已经被逼到了破家灭门的边缘上,所以为了自家的幸福,只能对林封谨他们这群人千依百顺,对自家治下的子民苛刻一点了……
  ※※※
  处理妥当了这些事情以后,天色都已经是黑了下来,林封谨却是对秦掌柜身边的那一位使枪高手极有兴趣,想要见上一面,不过秦掌柜却是苦笑着说他生性孤僻,不见外人给推拒了。
  林封谨却也理解秦掌柜的苦衷,因为这种保命的手段越多越隐秘越好,所以林封谨也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一笑而过。
  不过,在天色彻底黑透了之后,一轮皎洁的明月升腾了起来,林封谨接下来便开始召集人手,找了两名可靠的向导,同时将这一次随行而来的好手都聚集到了一起,然后所有的人全部乔装打扮了一番,身上也去掉了一切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在黑暗的掩护里悄然出发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
  对于林封谨来说,怎么可能只是被人白白袭击而忍下来这口气?事实上,林封谨在拿出来神效无比的海王丹的时候,也就同样已经开始布局了,海王丹的蜡封上面,可不仅仅只有残余的成分,更是被林封谨撒上了一些特制的麝香粉末。
  通常的麝香,是需要经过炮制的,否则的话,最初闻起来香,久了的话就有一种难闻的尿骚味儿,林封谨这特制的麝香粉末便是利用了这一点,以未加工的麝香为主体,同时加入了一系列的药物,让其味道互相抵消,实际上却是相当持久,并且很有特征性。
  林封谨算定那海王丹的蜡封上因为有残余药物,多半会送到伤员那里去验证一下效果,所以对方必然不会随意丢弃,那么,这时候就是林封谨率领人循着气味而去,直捣黄龙的大好时机!
  因为白天的事件,所以仁川城内的巡逻和警戒也是显得颇为森严的,不过林封谨一行人要出去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他们为了行动的隐秘性,更是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所以便坐着自家的舢板从港口出去,然后在仁川城外的礁石间隙里面下船,这样端的可以说是神不知鬼不觉,就算对方在仁川城内有着内应也是不可能发觉。
  登岸以后,林封谨便深吸了一口气,却并没有感应到自己留下来的药粉味道,毕竟妊五神心法再强,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其对人体的加成也不可能是无限大的。
  不过这个时候,最失望的却是付道士,这厮难过得五官都挤在了一起,几乎是老泪纵横的道:
  “主人啊,你一定要上心啊,你一定要追踪到那小王八蛋啊!!我只要学会了符神术,一定是财源滚滚,无本万利,从此就可以空手套白狼啊!”
  林封谨肩负着付真人的殷切期望,承担着付真人的伟大梦想,真的是觉得无可奈何,压力山大,只能叹了口气安慰道:
  “这里追踪不到是正常的,整个仁川一共是四道城门,我们挨个城门去一一追查,应该是可以找得到敌人的下落。”
  “应该!?”付真人激动的道:“那就是有可能找不到了?主人!!我的心都要碎掉了!”
  林封谨笑了笑道:
  “倘若城门处都没有辨识到敌人气味的话,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那些家伙反其道而行之,藏匿在了仁川城当中,我倒是还真希望他们这么做呢!城门一关便可以瓮中捉鳖。”
  ※※※
  说话间林封谨已经带人来到了仁川西门的附近,还是一无所获,不过,当他们绕路到了仁川南门附近的时候,林封谨忽然闭上了眼睛,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脸上忽的露出了一抹微笑:
  “终于抓住了这帮王八蛋的尾巴了。”
  一干人跟随着林封谨绕了个大圈子,先是往北方走,然后走出了二三十里的路程以后,就发觉前方出现了一处大车店,而围绕着大车店则是有着好几处商铺,灯火通明,人声鼎沸,正是上客的高峰期,俨然形成了一处热闹的集镇。
第129章
布置
  若是换了一个人追踪的话,那么势必就会觉得目标已经被追到了,就在这大车店里面,其实呢,这里只是留下了一小部分人,他们乃是将这些牲口负责卖到了这大车店当中,这样一来的话,倘若追踪他们的人是根据牲口蹄印来进行追踪的话,就势必要打草惊蛇了。
  谁知道林封谨完全就是根据气味追踪,那海王丹的蜡封碎片在什么地方,林封谨就追击到哪里!不消说,拥有海王丹的蜡封碎片的人,一定是他们当中的主脑人物,甚至是伤者。
  离开了大车店以后,林封谨一干人继续循着踪迹前行,此时对于林封谨来说,他最忌讳的就是突然下一场大雨,这样的话,要循着气味追踪就是格外的难得了。不过,一行人先是继续往北方走了几里,却是又绕了个圈子,重新回头走上了另外一条官道,这条官道却是又通往仁川城的。
  “好奸诈啊!”付道士这时候像是火烧屁股那样的跳了起来道:“这帮王八蛋竟然是在绕圈子!难道他们真的藏在了城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3/9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