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影别动队(校对)第2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1/760


康钧儒拍了拍云麟的肩膀“没关系,麟儿,要不咱先回去,等明年再来?”
云麟重重地叹了口气,随后点点头,随后上了车,坐在后排,一言不发,黯然神伤。
“麟儿,别灰心,以后有机会,要不你先去考个大学?”康钧儒建议道。
云麟想了想,反正现在军校也进不了,不如先去其他大学里学习一段时间,于是点点头“好吧,那我就去考震旦大学的历史系。”
云麟想要去父亲生前工作过的地方读书,在那里他能感受到父亲所留下的印迹和气息,这能给他以温暖和力量。
康钧儒当然明白云麟的心思,他点点头“可以呀,你就去考震旦历史系吧。”
那时的大学都是采用独立自主的招生考试制度。民国高校招生都是各校自己组织进行,命题也是各校自己出,当时考试比较简单,科目少,题数也少,有很多学校招生考试甚至只是一篇作文。
按照云麟的学习成绩,云麟轻而易举地就考进了震旦大学历史系,从而成为他父亲生前工作过的母校中的一员。
云麟坐在教室里,看着讲台上那位儒雅的先生正在娓娓地授课,仿佛看见了自己的父亲正站在三尺讲台上,引经据典,绘声绘色,激情四溢,向学生们传递古人的忠信节义的儒家精神。
云麟走在学校校史的陈列室里,他想要寻找父亲的印迹,当然,因为彭若飞的身份问题,校史里有关彭若飞的照片和资料基本都已撤换了,但云麟还是在一张震旦大学教工集体照里,看见了父亲的影像,那张有些泛黄且模糊的照片里,父亲那神采奕奕的样貌鹤立鸡群,令人过目难忘。此后,他每日都会去一次校史陈列室,在那张照片前驻足许久,陈列室的管理员为此有些纳闷,这位同学为何天天来陈列室报到?难道对震旦大学已经爱入骨髓了?
当然在震旦大学期间,云麟可不局限于历史课的学习,他经常去旁听其他专业的学科,他学得很杂,很广,日程都排得满满的,他要在最短时间内学到最多的知识,习得最多的能力。
云麟要求加入组织的愿望也很快实现了,谭鸿铭作为上海地下党的最高负责人对于云麟的加入自然是求之不得,并把此事上报给了中央,但作为若飞的好友,他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好这根独苗,他告诉康钧儒,云麟作为地下党组织的一枚暗棋,目前的任务是长期蛰伏,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启用。云麟的情况只限于康钧儒,谭鸿铭和中央领导同志知晓。
当康钧儒把这一消息带给云麟时,云麟不禁喜极而泣,他终于也跟父母一样,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员了,康钧儒告诉云麟,他的代号为信鸽,是伍豪同志亲自给他取的代号,自己则是云麟的上线,目前的任务就是长期蛰伏。
云麟欣然应允,彻夜未眠。
一年之后,云麟年满十八周岁了,因而他再次前往南京陆军军官学校报名,而这次他顺利通过了,成为一名黄埔十期步兵科的学员,他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军校生,实现了父亲的夙愿。
手续办完了之后,云麟随即返回上海,去震旦大学办理了退学手续。随后再次返回南京。
临行前夜,康钧儒与云麟彻夜长谈,告诉他进入军校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好各项军事技能,提高自己在复杂环境下的处变不惊的能力,对目前一些军方的动态可以进行侧面的了解,但不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现在军校里面派系众多,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盲目站队,保护好自己才是最要紧的。

------------
269.
出类拔萃
康钧儒之所以告诫云麟这些,是因为目前日本军队已经入侵了东三省,国内各种杂乱的声音层出不穷,有主战的,也有主降的,还有曲线救国的,各执一词,争论不休,而军校相当于准军事单位,所以这其中的动向是很值得关注的。
而这几年红军一直被国民党部队不断围剿中,“攘外必先安内“已成为九一八事变后国府的基本国策,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选择先“剿共“后抗日,而则选择“反蒋抗日“,因而双方摩擦冲突不断
共党一日不灭,国府则一日不宁成了委员长的信条,从而将大批的人力物力都投放到剿共大业中去,而无视日军对我国的蚕食侵吞和对我同胞的残杀迫害。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康钧儒觉得云麟去军校也许正是一个了解国民党军队动向的好机会,这样可以让我红军避开敌人的锋芒,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云麟欣然领命,他当然明白康钧儒对他说这番话的意义,不仅是给他布置了任务,更是对他的叮咛和嘱托,保护好自己才能存活下来,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更有效地完成我党交予的任务。
父子俩促膝相谈,彻夜未眠,直至雄鸡报晓。康钧儒站起身来,舒展了一下四肢“啊呀,不知不觉一整夜就这么过去了,下次不知什么时候还能有这样的机会跟你彻夜长谈。”
“爸,时间过得真快,都已经天亮了,你休息一下吧,我自己去南京报到了。”云麟也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身体。
“那怎么行,我让波仔开车送我们父子俩一起去南京,我想看看你穿军服的模样。”康钧儒疼爱地抚摸着云麟的头。
云麟羞涩地点点头“那就要麻烦孝波叔叔了。”
张孝波接到康钧儒的电话之后,便开车送这对父子前往南京,云麟进入军校之后,马上换上军服走到了校门口,康钧儒望着英姿勃勃的云麟,心里一阵感慨。
“来,爸给你拍个照。”康钧儒拿出相机,让云麟站在校门口,随后按动快门,将云麟意气风发的英姿记录了下来。
“云麟,爸的话你都记住了吗?”康钧儒又叮咛一遍。
“记住了,爸,你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云麟踌躇满志地回应道。
“一个月之后,我再来看你。”康钧儒说完,朝云麟挥了挥手,转身坐回到了道奇车上。
云麟目送着道奇车远去,直至从视野中消失,康爸对他的殷殷教诲令他铭记于心。
进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之后,云麟便立即投入到了军事化的训练中去了,对于这些军事操练他并不陌生,当初父亲在云雾山上也是这么训练冷劲秋的那些手下兄弟的。而对于那些步兵操典他也很快掌握了,云麟本身有武功底子,身体素质又好,所以在各项军事技能比赛中,他总是能拔得头筹,颇受教官的欣赏。
给云麟上战术课的是一位三十多岁的,长得慈眉善目的教官,名叫赵锦文,赵锦文不似那些管军事训练的教官,个个凶神恶煞,稍有不对,就破口大骂,或是拳脚相向。这位赵教官则温和许多,跟学员们平时也能开个玩笑,相互勾肩搭背,身体不适请个假,他基本上都是通情达理,不会为难学员,所以学员们也都喜欢他,背地里给他起了个绰号赵妈妈。
有些好奇的学员还暗地里打听这位赵教官的家庭背景,原来这位赵教官的家里是个地主,家财万贯,后来父亲被土匪杀了,家里遭劫了,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赵家经过这一劫之后,元气大伤,家里便开始破败了,家丁也都遣散了,佃户也尥蹶子走人了,家里的良田没人耕种,只能变卖了,赵老爷一死,几房太太眼看着赵家一天天败落下去了,便提出分家,赵教官的母亲是大房,她希望儿子回来重整家业,可惜赵锦文对此毫无兴趣,依然坚守在军校里当教官,在赵锦文看来,男儿应心怀国家社稷,而非自己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如今日寇在我东北肆虐横行,他的任务就是培养更多的军事专业人才上前线与日寇进行殊死较量。
云麟虽然知道父亲在云雾山时曾指挥冷劲秋下山打劫过几位土豪劣绅,但并不清楚赵锦文就是那位赵大江的儿子,与自己的父亲和义父有着杀父之仇,他对赵锦文的印象不错,感觉那个赵妈妈的绰号用在赵锦文身上倒是挺恰如其分的。
而赵锦文也挺喜欢云麟的,在这几百个学员中,他最看好的便是这位凌云鹏,无论是军事技能还是战术战法上,他都出类拔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1/7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