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影别动队(校对)第2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6/760


“对,我们总会有一天会走上康庄大道的。“谭鸿铭听了康钧儒的话,顿觉精神鼓舞,信心倍增:”钧儒,你还有其他什么问题吗?“
“我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还没有与若飞的下线取得联系,不知道他现在在哪儿。“康钧儒眉头紧蹙:“若飞在密信里告诉我,我的下线掌握了二十多位行动队员,这些人的情况只有我的下线最清楚,现在若飞牺牲了,我只能按照以前若飞与他接头的方式取得联系,但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周了,我在死信箱里所投放的要求见面的情报还是没人来取走,我担心这个下线已经失联了。我现在只能采用第二套联络方式,前两天才落实好,现在只能静候了。“
原来康钧儒重返上海之后,依照从云麟那里得知的与金翊轩的联络方式,每周日都去复兴公园,想与金翊轩取得联系,已经连续三周了,他在复兴公园的假山旁的一块石头下面的一个凹洞里放了一个小纸团,这处地点很是隐蔽,一般很难被发现,小纸团上的情报是用柠檬汁密写而成,所以并不担心被人识破,他在小纸团上所书的内容是,约金翊轩周三下午两点在大世界的乾坤大剧场的最后一排见面,届时他头戴黑色礼帽,手拿一本《三国志》绘画本,但两次他都落空了,后来回到复兴公园,发现那个小纸团还在原处,心里不免着急起来。
直到他收到若飞的密信,告诉他若是与金翊轩联系不上的话,可以在报纸上登载寻人启事,于是他按照若飞的嘱咐,在各大报纸上都登载了一条《寻人启事》,内容为:
亦暄弟:
沪上一别,半年有余,如今世扰俗乱,家道中落,骨肉离散,然即使家散人亡,吾氏一脉,终难消亡,他日必将凝心聚力,开枝散叶,故为兄企盼家中兄弟重聚一堂,共享天伦。亦暄弟若见到此启事,请速与愚兄接洽,联系方式如旧。
愚兄若飞启
康钧儒还是以彭若飞的名义发布了这条寻人启事,然后花钱让各大报纸连续两个月登载此寻人启事。
如今这条启事已经登载了五天了,但目前还是杳无音讯,康钧儒只能继续等待,若是两个月后还没有消息的话,他只能另起炉灶了。
而与另十二位骨干成员的联络,则按照彭若飞密信中所提及的,可以通过电台晚间十一点钟的一档“听众点播”栏目,连续播放五首表达思念亲人的唐诗: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赵瑕的《江楼感怀》、佚名的《送别诗》、晏殊的《玉楼春春恨》、杜牧的《赠别》。
这便是唤醒他们的信号,如果他们能收到这个信号,那就意味着组织在寻找他们,他们便可回到上海,然后在三山会馆旁的青年旅社住下,届时组织上会派人与他们接头。
康钧儒正依照彭若飞生前所留下的这份密信中提及的接头暗号,紧锣密鼓地与这些同志取得联系。
金翊轩自打看到报上刊登的彭若飞的脱党声明和审讯笔录之后,就立马启程,离开武汉,想要重返上海与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
在来上海之前,他带着云凤先回了一趟无锡老家,去看望妻子刘淑娟,刘淑娟本来就体弱多病,自打女儿夭折之后,因终日思念女儿而愁眉不展,身体也就更羸弱了。
金翊轩本想接淑娟一起回上海照顾云凤,但回到老家一看,淑娟的病一直没起色,一直是病怏怏的模样,身边也就岳母一人在悉心照料,母女俩相依为命,甚是清苦,这几年他一直在上海忙于地下党的工作,无暇照顾妻子,孝敬老人,心中十分愧疚,所以便趁此探亲机会,留在淑娟身边照顾了半个多月。
刘淑娟对金翊轩的事情并不是很清楚,她是个农村妇女,平日里也就干一些家务活,对丈夫的事情并不过问,也从不干涉,她只知道别人称金翊轩“金老板”,但具体是做什么生意的,她并不十分清楚,偶尔听说丈夫好像有一家饭店需要打理,但她却从未去过那家饭店,有时向金翊轩提及,金翊轩总是以各种借口加以阻拦,所以,刘淑娟觉得丈夫很是神秘。
金翊轩的公开身份是一家名为“如意轩”饭庄的老板,其实他是地下党组织的行动队负责人。平时招揽生意,迎来送往,有行动任务时则会制定行动计划,布置任务,然后实施。他饭庄里的所有店员,包括账房先生,大师傅,打杂的都是他的行动队员,所以金翊轩不想让刘淑娟了解过多有关组织的事情,怕她受连累,毕竟他们所干的都是一些掉脑袋的事情。
作为彭若飞的下线,金翊轩主要担当一些具体的行动任务,比如收集情报,跟踪伏击,传递讯息啦,甚至是实施暗杀,所以手底下也有二十多个行动队员,除了他饭庄里的八个队员之外,还有一些行动队员的对外身份是小商小贩,黄包车夫,烟纸店小老板,电影院里打杂的,学校里看门的,赌场保安等一些底层老百姓。原先郭子超是行动队的副队长,同时也是彭若飞的联络员,他的公开身份是青帮成员,四一二事变时,他从师兄那里获知了青帮的行动计划,所以立刻通知了彭若飞,否则地下党组织的损失将更大。四一二之后,这些队员也蛰伏起来了,所以这次金翊轩重回上海,就是要将他的行动队重新激活,重新组建。
金翊轩这次回来探亲,带回了一个相貌清秀的小女孩,淑娟是第一次见到云凤,起初她还以为是金翊轩路上捡来的孩子,后来金翊轩向她解释了云凤是他好兄弟走散的孩子,淑娟才明白是怎么回事,顿时对这个可怜的孩子产生了怜爱之情,想想自己夭折的女儿如果活着的话,也有云凤那般大了,便自然而然地把云凤当作是自己的女儿。
金翊轩告诉淑娟,他给云凤取了个学名叫金嘉琪,淑娟一听,这不就是自己已故女儿的名字吗,看来金翊轩确实将云凤当作自己的闺女了,她见云凤叫金翊轩二叔,便更正道:“看嘛还遮遮掩掩的,不如就叫你爹,叫我娘,岂不更亲?”
金翊轩摇摇头:“云凤有自己的爹娘,我们最多也只是她的养父养母,名分不重要,只要我们把这可怜的孩子当作自己闺女抚养成人就好。”
淑娟听丈夫这么一说,不作声了,于是云凤就在金翊轩的老家住下了,称金翊轩为二叔,淑娟为二婶,淑娟的娘为刘奶奶。
------------
252.
重聚一堂
云凤跟淑娟也很是投缘,也很懂事,知道淑娟身体不好,所以常常帮着做家务,端茶倒水,很是体贴,把淑娟视作娘亲一般。
金翊轩原本将刘淑娟接回上海,但现在看来,不如将云凤留在淑娟身边,一来让妻子有个孩子作伴,既能抚慰妻子丧女之痛,又能彼此有个照应,毕竟他一个大男人带一个女孩子有诸多不便;二来,自己此次去上海自然是前途未卜,风险重重,云凤待在身边恐怕是多有危险,自己万一有什么差池,云凤又将失去依靠。所以金翊轩决定将云凤暂时先放在无锡老家,让她与淑娟和岳母一起生活,彼此照顾。
当然,云凤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了,可不能让云凤像其他农村里的女孩子一样,目不识丁,毕竟她的父亲是位博学多才的大学教授,而且又是他最敬重的兄长,所以一定要给云凤最好的教育,切不可耽误了她的学业,因而金翊轩把云凤送到村里的私塾先生那儿,这位孔先生也算是村里的能人,能写会算,经常替人写讼状,是闻名方圆数十里的一支笔,所以金翊轩决定让他当云凤的老师。
云凤聪明机灵又能说会道,所以深得这位孔先生的喜爱。
安排好了这一切之后,金翊轩便离开了无锡老家,去往上海了。
从火车站出来之后,金翊轩就直奔位于东新桥街的如意轩饭庄,当初离开这里时,金翊轩决定把饭庄交给账房先生洪二爷打理,其他的队员就地蛰伏,现在大半年过去了,不知如意轩怎样了?他的那些队员们情况如何?
走近如意轩,看见饭庄门前很是冷清,现在是中午时分,照理应是饭庄生意最好的时候,可是,金翊轩远远望去,门口罗雀,只有三两个顾客进进出出。
金翊轩走进如意轩,见饭庄里客人已基本跑光了,就剩下一些伙计趴在桌上打盹。无奈地摇了摇头。
伙计小四见有客人前来,连忙上前招呼,一看是金翊轩,连忙上前招呼“金哥,你回来啦?”
小四这一声招呼把店里所有的店员都给唤醒了,大家连忙聚在金翊轩四周,问长问短。
“金哥,你可回来了,我们都想死你了。”胖墩乐呵呵地望着金翊轩,两只眼睛笑得都眯成缝了。
“金哥,你这半年都去哪儿了,我们都没了主心骨了。”高个子阿隆一把抱住了金翊轩。
其他的阿发,大伟,阿胜,阿豪等队员也都跑过来问候金翊轩。
“老金啊,你这一走就是大半年啊,我们真是度日如年啊,现在生意是越来越不景气了,你要是再不回来,我和这些兄弟们都得去喝西北风了。”洪二爷挤了进来,拍了拍金翊轩的肩膀。
“二爷,辛苦你了,这半年让你操心了。”金翊轩朝洪二爷拱了拱手。
“我是愧对掌柜啊,你把饭庄交给我,可我实在是无能啊,饭店的经营状况是每况愈下,现在都快入不敷出了。”洪二爷面带愧色地摇了摇头。
金翊轩连忙安慰洪二爷“二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我们资金紧缺,你还能勉强维持已经是不错的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6/7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