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时代(校对)第7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2/871

  也许这些人就是刚从战场上下来,学校里出来,马上走进这片深山。
  一来就是几十年的人生时光,或者说干脆奉献了生命。
  万长生要的就是这种让观看者能够感同身受的触动。
  两位白袍大佬肯定没这种触动,只是稍微好奇的打量下这种劳动人民的姿态,毫无共鸣的却把注意力放到后面雕塑台上的那尊半身雕塑。
  万长生和郭槐生打赌的核主题创作,他做的是齐天大圣。
  有点类似当初在二中画过黑板报,鼓励高考生们跟命运拼争的孙猴子造型。
  但这里只取了个肩部以上的造型。
  却比那时候的万长生,多了好多艺术探索。
  以他现在的功力,要做这种精细到毛发的雕塑,不过是个时间堆积的问题,也许这就是很多大师画得像,画得是以后,已经索然无味的必须要去探索抽象的内在动力吧。
  整尊雕塑好像是从一团混沌里面冲出来的样子,越靠近底座就越光滑,熟悉万长生的雕塑系师生甚至能判断翻模以后应该是不锈钢,光滑的不锈钢像个浪花似的冲起来,呈现出孙猴子那桀骜嚣张的雷公嘴造型,越到顶部又越发显得精细逼真,眼神、毛发、凶悍的狂放不羁,有种喷薄而出的愤怒!
  可偏偏这种猴头造型,万长生却用了自己最熟悉的佛像做法,宽皮大脸,长眼细眉,要不是这扭曲的表情,可能做出来就是个慈眉善目的唐僧了。
  偏偏跟孙猴子这桀骜不驯的样子糅合在一起。
  万长生现在对这种混搭的做法,已经驾轻就熟,从下面光滑精细的不锈钢流线体,到上面愈发纤毫毕现的头像、眼神、脸型,整座雕塑就表现出一种扭曲、挣扎的抑制感!
  只要熟悉中国文化的人,一看就能明白这种抑制感来源于,头上那个制作得好像精密仪器的“金箍圈”!
  不光额前有大家熟悉的云纹造型,之后会用金色表现的金箍圈上还布满了咒文。
  这就是万长生对核的理解。
  戴上金箍,那就是斗战胜佛,保护天下苍生的存在,如果没了控制,就是恣意妄为的大魔头!
  这也是万长生的创作出发点,尽量用浅显易懂的表现含义,诠释出内容。
  所以作品的名字就是《金箍》。
  用来纪念这个核工程基地曾经的存在。
  可两位白袍大佬不知道孙猴子的典故啊,凑近看得很仔细,然后不约而同的都发现了对方头上的头箍,跟这雕塑上的金箍,如此的相似!
  在中国很多传统作品里面,对于金箍造型都是片状的一圈,额间有个向上的月牙,或者就是一根金属丝箍到额前卷云纹。
  万长生为了表现金箍上面有不少象征科技或者技术的暗纹、咒文,就做成了圆柱体。
  没准儿也是看了艾米拉有时候这么戴着,潜意识里面就用上了。
  总之跟两位大佬头上的东西很像,他们都发现了,转头指着问万长生:“这是什么?”
  好像把他们的形象怎么跟猴子联系起来?
  万长生肯定不会解释跟核有什么关系,小孩儿都知道中东地区对这个东西有点狂热,直接又是吹捧如潮:“神仙!这是中国古代传说里面的斗战胜佛,任何中国人都知道的著名神仙,这是他最经典的造型,因为他法力无边、战力狂放,所以佛祖给他戴上这个,警示他做事要适可而止……”
  一边说一边还从手机上随便搜了下孙悟空的图片,果然几乎每张头上都戴着金箍,而齐天大圣的甲胄更是显得威风凛凛不可一世。
  其实从贝赫耶那里,万长生也听闻他们的宗教信仰里面不允许有塑像崇拜。
  可实际上整个中东地区把四大文明古国占了一半,他们留下了大量精美的雕塑造型,甚至连印度教、中国佛教雕塑都受到波斯古国、巴比伦王国的影响。
  是有这个深厚传统的。
  而且贝赫耶的祖国又相对算是世俗化比较好的区域,毕竟女生还能读大学呢。
  所以两位白袍听得欣然点头,更是看到巨大的桌面上铺满了各种万长生自己画的手稿、标记,总之把一个艺术家创作的局面展现得很完整。
  贝赫耶还悄悄的溜到大桌子尽头的秘书座位上坐下,好像是想小小抗争下自己的存在感。
  其实这看起来就像万长生几乎每天给学生家长展现的形象一样。
  书架上还摆满了金奖证书、导演奖之类的荣誉呢。
  嗯,说起来艾哈麦迪先生也是学生家长,随眼打量下,跟那位王室相视一笑,转身自己走到沙发边坐下:“看来你确实是个在中国挺成功的艺术家,那么你的艺术管理公司需要多大的投资呢?”
  开始跟土豪谈生意了!
  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
  万长生还稳得住,趁着女仆进来端茶摆零食,叫站在门口的潘经理负责讲解。
  人家这么远回来可不仅仅是为了昨晚安排个晚宴。
  其他白袍显然只是作为随从,静静的分散坐站在周围。
  五星级酒店的大堂经理,外形气质还是很不错的,英语也不错,早就做好准备的在万长生那台大型触控电视上演示PPT:“待会儿可以请各位参观我们这第一座具有伦敦TESTBED风格的试验平台,这对于我们这个庞大的团队来说,确实只是个试验平台,接下来我们跟艾哈麦迪先生合作的五座艺术社区正在推动中,同时我们第七座中国境内的艺术社区也在改建施工,现在我们应该是国际上首屈一指拥有丰富艺术社区打造经验的团队了,请允许我为尊贵的客人展示一组数据……”
  大美艺术社区的数据就太好看了。
  从去年的国庆节开始,到今年的五一节,这两个爆点不用说了,单日流量十几万游客,平常周末、节假日都能形成充沛的游客群体。
  画面上摩肩接踵的人群,生意好到爆的店铺,还有直线上升的营业额跟租金价位。
  都让中东客人感到匪夷所思。
  他们那里有消费能力的国民也就二三十万,根本不可能形成这么强悍的消费力。
  画面中出现的西亚艺术社区人流量确实天壤之别。
  然后就是正在施工的219艺术度假村,他们居然做了个动图短片,用一台固定的机位的相机,不停拍摄固定角度的整体正面照片,然后串联起来播放。
  就好像弹跳的工人、施工车辆、脚手架、器材设备等等,飞快的把包裹在疯长野草植物中的建筑清理出来,就像一层层剥开的外壳,露出里面越来越漂亮的破茧重生模样。
  “目前我们已经拥有超过四百名艺术园区管理员工,未来这个数据会飞速增长到一千五百人,我们会涵盖酒店、旅游、商业中心、博物馆、艺术中心等各种核心拓展,并且在达到二十余家艺术社区的时候彻底形成规模效应,成为年运营金额超过十亿美元的国际化管理机构,并且向全世界进行扩张……”
  万长生也学着大佬的样子,云淡风轻的看着潘经理吹牛逼。
  毕竟给中东土豪谈项目,总不能说我准备搞个煎饼果子摊吧。
  得使劲朝着大了吹!
  林楚妮都忍不住在后面斜眼了,你们可就吹吧。
第780章
直接说重点
  但好像这一切,又不是那么遥远。
  真的可行。
  潘经理介绍的第二部
分就是展望未来:“中国正在经历房地产热潮,过去二十年的房价是几十上百倍的增长,但实际上大量废旧建筑又远远低于它们的实际价值,好比各位身处的这个园区,艾哈麦迪先生是房地产的专家,这里如果拆除重建,肯定会在原有成本上增加很大一部分费用,但经过我们的艺术改建,立刻让这里体现出应有的地产价值,我们在贵国合作的体育场馆改建园区也是同样的道理,而最为明显的就要属这个最新的园区项目,不管拆除与否,这个深处野外的废弃工厂建筑群都是一文不值,已经完全没有了实用价值,但是经过我们的改造呢?”
  航拍的画面中,219三线工厂周边真是荒凉得什么都没有,除了青山绿水的自然,连建筑都被包裹在了绿色之中。
  不知道从黄沙漫天的中东过来是不是特别敏感,那位王室还叫潘经理把这段航拍重新放一遍。
  所以说玩儿艺术的就是不一样呢。
  如果叫别人来拍,可能无人机这样飞过群山大川俯瞰一番就是了。
  马振宇他们偏偏玩了个花样,当时请贝赫耶捧着无人机放飞。
  那镜头就对着笑颜如花的阿拉伯少女,锁定她升起来。
  一直仰头看着无人机的贝赫耶,慢慢的就在镜头里面变成了一个小点,而让人惊叹的就是她周围的绿色,从她站的那块空地周边这样无限延展开!
  拍摄点在219核工程基地外面一块很不起眼的空地,周围全都是漫山遍野的竹林,青翠欲滴得沁人心脾!
  感觉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生机,格外震撼。
  潘经理再展现万长生之前看到那个泳池:“这里会改建成一个博物馆和旅游度假村,仅仅投资一千万美元,我们就获得了价值几千万美元的建筑群和经营权,也就是说我们具有点石成金的能力,从完工的那天起,这片土地已经极大的升值,并且未来还会持续获取利润。”
  这个比喻非常清晰了。
  没有艺术加持的废弃建筑就是垃圾,拆除都要花钱的垃圾。
  但万长生拥有的这个艺术团队,恰恰就能点石成金,变废为宝。
  把原本需要花费多少钱才能建立起来的建筑费用省掉了,直接站在原有建筑的肩头变成高附加值的商业场所。
  两位白袍大佬都在慢慢点头。
  这还不算完。
  潘经理却把画面转到了国内最常见的商业中心:“刚才我说过过去二十年是中国房地产热潮的高峰,现在很多地产公司正在追求商业地产的高利润,但实际上空置率也比较高,我们正在测算下一个艺术社区项目,可能就需要收购这样地产泡沫贬值的商业中心……”
  这就是连万长生都没听过的商业策划了,但他装着自己很清楚,抬眼看看门边,陈大伟那边悄悄点头,显然他也参与了这一系列的策划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2/8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