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时代(校对)第5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6/871

  可葛宁居然摇摇头拒绝了。
  他有英国那种顽固的骄傲:“我知道中国的崛起是不可阻拦的事实,我也知道英联邦现在也就剩下点这些传统的骄傲了,可我还是不愿意用这样的方式来让艺术褪色,平心而论,这个孩子的画让我很惊讶,但也仅仅就是惊讶,他甚至还没到你那种充满东方特色的绘画技巧地步,我更惊讶的是你居然选择让他走这种自由的艺术成长之路,而不是让他完全来跟随你的技艺,所以我的惊讶是针对你,也不想让你的艺术才华染上这种弄虚作假的瑕疵。”
  这话其实已经说得很客气了。
  艺术掮客肯定在欧美国家艺术圈不少见,骗点东方艺术家的买路费,在什么不起眼的地方办个画展,搞个听着吓人其实毫无含金量的奖项,这种事情已经成了行业化操作。
  没准儿还是中国人过去教的办法。
  因为国内玩这个都上千年了,熟就一个字!
  万长生不想从蜀美的老师教授们那边找路子,就是想回避这种陷阱。
  花钱他不在乎,但总不能当冤大头。
  而葛宁却非常清楚这就是拉虎皮扯大旗的糊弄人。
  他身上那种英国绅士固执的骄傲,再次展现出来。
  万长生有点意外,但也不为难,示意两人慢慢往外走,楼上的工艺品区和展示制作区都不去参观了,带着葛宁走进后面的教学仓库,这边门口始终有很多探头探脑的好奇市民,但保安拉了隔离带,不允许随便靠近,但可以在门外一米左右的距离观望,看看艺考生是什么样,这也等于是个展示,不要让艺考那么神秘。
  他俩当然能随便进入,任课老师还以为万长生带了什么大腕来视察教学,打起精神专注指导,负责的主要导师还用眼神询问万长生是不是要讲课,他们好马上组织安排。
  万长生笑着摆手,只是带着葛宁来参观而已,顺便踱上有小教室的二层,因为主要的教学区都转到新校区,所以这边宽松不少,二楼还有艺考生可以休息的水吧。
  万长生要了杯果汁,葛宁只是点了瓶矿泉水,他的目光主要停留在这种上千人聚集学习的宏大场面上。
  万长生等他看,自己慢条斯理的解释:“我只在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看到过他们的学习规模,艺术家的培养在很多发达国家,应该是精英培育,而不是这样工厂式的流水线出品,但还是那句话,我们中国太大了,十五亿人口三分之二都是农民,还在农业社会转变的状态,就连城市人口的教育审美都刚刚起步,所以我要用这种批量生产的方式,尽量扩大普通人对美术的理解,也尽量给不同收入阶层的家庭提供学习美术的机会,这样才能从他们中间发掘丢勒、米勒、高更、梵高……”
  他提到的几位名声如雷贯耳的大师,几乎都是穷人家的孩子。
  如果没有欧洲地区持续数百年较高的文化素养普及哺育,是没法让穷人家的孩子都有机会接触到艺术殿堂的。
  曾经的中国有明显的鸿沟,穷苦大众没有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更别提画画了,所以神笔马良才是童话。
  现在不过是在还债。
  葛宁听得缓缓点头。
  万长生的目的肯定也不是向英国大叔兜售自己的治学理念:“我也知道这种强调基本绘画技法的方式是为了迎合考试,但目前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我只在几个很有限的学生中间试验天赋型自由想象力发挥学习,艾米拉就是探索之一,这是为什么他画画和我其他学生不一样的原因。”
  绅士风度就体现在,哪怕他有不同意见,却依旧彬彬有礼的等着万长生表述,甚至连张张想说话的表达都没有,就是轻轻颔首表示听见了。
  万长生却在这里急转弯:“本来我是打算持续培养艾米拉五年、十年,那时候他身边可能已经有几十几百个中国孩子在共同探讨这种学习方式,但很不幸,他的姐姐来了,一位名叫贝赫耶的十七岁女士……”
  葛宁听得笑起来,依旧不说话。
  万长生从自己被艾米拉要求去平京接他姐姐来这里开始说起,非常细致的包括那个印章的把戏都讲了,一直到在江州机场两人打晕了小侍女逃跑,再到自己恼怒的要求艾米拉联系姐姐来承担责任。
  一直到差不多一周前的那顿夜宵:“也就是那个时候,我才确认您要来参与这件事,我不知道您清楚我的立场了吗?这仅仅是两个还不太懂事的姐弟,试图追求自由的时候闯下些麻烦,我从那位可怜的小侍女那里听说她丢失了小姐,回去可能有很大的麻烦,甚至涉及到生命,而这位姐姐有非常强烈的逃离婚姻想法,据说她那位未婚夫人品很不好,这一切本来跟我没有任何关系,我有共同生活感情非常好的未婚妻,说起这样莫名其妙的婚姻都是笑话,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仅仅是本着一点同情心,想协助他们解决这个麻烦。”
  葛宁终于把来龙去脉联系起来:“所以你帮那孩子办画展是这个目的?”
  万长生点头:“我也很发愁,把他们四个人送回去,姐弟俩加两个侍女,一个失职,一个怂恿逃离,这对我来说是最省事的,可不知道他们会遭遇什么样的结果,在我有限的世界认知里面,如果他们遭遇什么样的遭遇,我想都是可能的,您能给我点提示吗,毕竟您跟他们打交道更多。”
  葛宁看着万长生,原本他就有些高瘦的一板一眼气质,坐在那哪怕是摆出来了喝下午茶的闲逸姿态,还是直着腰背很有风度,慢慢拉起些苦笑:“我想我是没有资格劝说他们用文明的方式对待这几个孩子。”
  这话依旧已经说得很含蓄了。
  万长生笑笑:“一百年前,两百年前,甚至更长时间前的中国,那些大户人家的做法我还是知道的,所以我告诉过艾米拉,如果他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他母亲和姐姐的命运,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努力改变自己,当他自己有价值了,起码是在他那位父亲面前有价值了,才能给母亲和姐姐带来改变,这在父权社会里面是最常见的做法。”
  葛宁完全明白了:“如果在英国让他成为名声鹊起的神童画家,也许就能挽回这个莽撞的麻烦?”
  万长生点头:“他们以为只有嫁了中国人获取中国居留权,才能摆脱之前的环境,所以才邀请您来主持婚礼,我认为这当然是幼稚的想法,无论您是出于什么理由答应来,我觉得都可以商量出更加利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您说呢。”
  欧洲国家一贯以来那种悲天悯人的思想,自认为高人一等,要救人于水火之中的圣母心态,顿时发作。
  这都不需要跟艺术有关。
  英伦大叔展了展眉毛,端起矿泉水杯:“你是个善良的人,也充满了智慧,我们试试看吧,虽然这件事不太容易,但确实是解决这个局面的办法之一,另外我来,是应孩子的母亲请求,以担保人的名义来看望他,并且负责把新一年的学费生活费转到你的账上,正好上个月我就前往美国出差然后香港,中东,最后返回欧洲,这么看起来,这位莽撞的小姐,连我的行程都算在其中了,还是让我去见见这几个可怜的孩子吧。”
  万长生马上发消息给艾米拉,询问他的方位,然后竟然被告知他们仨在文创园区!
  不是说了小探子在文创园区,尽量不要走漏消息吗?
  嗯,好像那位塞丽梅成天躲在钟明霞的公寓里面,足不出户,好像也没什么危险。
  不是说这时候贝赫耶主仆俩也要尽量避免曝光吗?
  万长生只能邀请葛宁先到酒店下榻,摆了行李吃过午餐休憩一下傍晚再过去?
  这本来就是他预定的时间安排。
  葛宁却兴致勃勃的希望能马上前往,他对这个艺术社区非常感兴趣。
  万长生还得找老师询问下公共交通路线,带着远方来的客人,结结实实的体验了一把什么叫人多。
  地铁已经被挤爆了,各种手机软件上都不推荐走那满是红色的线路,甚至连公交汽车都不推荐,就差直接说您就别去凑热闹了。
  可万长生他们俩一路过去,同行全都是兴奋好奇的游客。
  哪有什么人多就不去的。
  要的就是人多,人多才热闹,人这么多,一定是好地方。
  来都来了,怎么也要打个卡才走。
  九十九步都走了,怎么可能临到门口掉头走呢?
  站在公车上,万长生能听见周围全都是这种声音。
  葛宁则抓着吊环,鹤立鸡群的还使劲够着点脖子,从车窗外看着公共汽车仿佛劈开巨浪的轮船,从人潮汹涌的路面游客中驶向前方。
  太壮观了。
第627章
万众仰望
  准确的说艾米拉他们三人受到的围观,还不如葛宁,因为遮得没啥看头,又没黑袍那么惊世骇俗。
  英伦大叔个头瘦高还顶着点光头,标准的外国人长相,衬衫西裤笔挺整洁,走在街道中很容易被区分出来。
  和艾米拉碰头的时候,俩姑娘没穿黑袍了,哪怕头巾和墨镜依旧遮得严严实实,但还是掩饰不住她们情绪的兴奋,万长生注意到贝赫耶那热烈的感受,只当她在沙漠里也没见过世面。
  葛宁根本顾不上赞美西亚姑娘,他都对眼前的场景感到震撼:“旺盛的消费力,变废为宝的艺术魅力,这个国家太富有生命力了!”
  万长生不知道是不是把单词理解错了,实事求是:“我们还很穷,大部分人都很穷,因为我们所处的环境,接触的人和事就以为周围都跟自己一样,其实这个园区这么火爆,是因为这是个免费的景点,现实就这么冷酷,人均游客消费也不高,纯属于人数众多堆起来的结果,我们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但这就像一家创业公司,正在艰难起步……这是我的作品……”
  五人在广场雕塑上碰头,万长生就着五米高的雕塑给外国朋友介绍了自己的创作理念:“这就是我们这个国家的写照,正在破壁而出,但旧有的东西也具有顽强的生命,是割裂还是融合吸收,这都是我们在不断思考探索的,我很爱我的祖国,这里的人都很爱。”
  三位致力于逃出国家的年轻人沉默了。
  葛宁细致的品味着背后那句“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然后请万长生逐字逐句的给他介绍正面的《特钢赋》,结果他这英语还是差点,还是胖大姐站到他和葛宁后面,再做二道翻译。
  贝赫耶跟弟弟没过来,就站在万长生的侧对面,偷偷摘了墨镜看着他。
  那躲在头巾下面的深邃眼眸啊,热情似火!
  万长生本来在读赋词,偶然瞥见,哎哟喂,有点糟糕!
  后面都草草解释了,还是招呼着找个地方坐坐吧。
  咖啡馆肯定没位,大老板来了也没有,最多能在后厨给找张小板凳,餐厅里面更是到处坐得满满当当,奶茶店门口根本别想靠过去,钟明霞的人形立牌都成了合影的热门道具,得排队,贝赫耶发现了,悄悄给艾米拉指,当弟弟的连忙踮着脚在她耳边汇报情况。
  万长生想赶紧去校区,那边宽裕很多。
  可葛宁喜欢看这个,还说这种人口红利是中国发展的巨大武器,而且用得很好,不像他走过的很多人口大国,空有人口却成了巨大负担。
  万长生不懂经济,只能被拖慢节奏挨着逛。
  艾米拉终于发现文创用品旗舰店,兴奋的拉着姐姐用阿拉伯语叽里哇啦,贝赫耶就拨下额头上的墨镜,凑近些看。
  万长生看他指的橱窗,给葛宁介绍:“那件T恤是艾米拉的作品,销售还挺不错,每个月能分给他两三千块钱,嗯,大概等于几百美元吧。”
  葛宁不显摆自己对汇率的熟悉,笑着点头,用优雅而坚决的姿态挤到巨大的玻璃橱窗前,认真的观看里面琳琅满目的各种周边产品,向万长生询问价格,看得出来他也经常挤人堆儿。
  店里就别想去了,人山人海,游客们看见什么买什么,万长生知道几乎所有库存都要清空了,以前滞销的产品全都在这个小长假卖出去了,节日经济的消费真的不得了。
  贝赫耶明显就不习惯拥挤,她很抗拒周围人距离过近,但又舍不得这种场面,所以全靠艾米拉和哈雅特奋力在她周围拉开点保护。
  结果作为全园最大的商店,保安的配备里面有个小头目看见了万老板,连忙殷勤的过来用对讲机召唤了几个同事,要给老板提供包围圈。
  谁知道没有这样的煞有其事还好,七八个保安一旦把万长生他们围起来,立刻就被周围游客注意到,多看几眼,有人就发现这好像是那位上过节目的电影导演!
  《人间不拆》的导演在现场,旁边还有位身材姣好的异域风情女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6/8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