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时代(校对)第3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0/871

  姜主任当然也看出来万长生的为难:“我们在招商引资方面,是有些政策优惠的,对于教育产业也有一定的减免税费,我们的目的不是收税收费卖地皮,就希望能够找寻一个有足够规模的带动产业。”
  万长生慢慢摇头:“该交税那都是应该的,我这是要对几千个艺考生未来负责,不能随便做出决定,这两天蜀川美院的专业校考正在进行,对这些艺考生来说,人生命运都可能在这个阶段做出改变,我肯定优先保证他们的权益,这是我的责任,同样我还要对投资人、合作伙伴、工作人员负责,我的目的也不是赚钱,而是希望能踏实推进美术教育的变化,让我考虑下吧。”
  可能万长生看起来太平常了,有个区里面的官员对他这种摇头有点反感:“这位同学,这是于国于民的好事,蜀川美院一直都在我们铁西区,丁院长对我们区里面的工作也很支持,这个时候就不应该犹豫,应该义不容辞的承担起来!”
  姜主任立刻皱眉,但没说话。
  万长生笑了:“再好的事也要按照合情合理的规矩来办,我早就跟姜主任讨论过这个问题,如果这里环境不好,有识有学的人就会找环境好的地方,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一直都在那,这是个全新的情况,容我们再全面考虑下,回头联系?”
  真是两年前就跟姜主任探讨过,有能力的人遭遇不公正待遇,除了抗争,可能就是选择回避。
  民不与官斗嘛,咱还不伺候了行不行?
  万长生温和但坚决的站起身来。
  陈澄和韩晓敏吃惊,可也跟着万长生站起来了,秘书长还有缓和气氛的笑容。
  姜主任哈哈哈的笑着起身,招呼万长生:“是我太急切了,现在才十点过,我们干脆抽点时间过去钢花街道参观下?”
  万长生欣然说好。
  姜主任跟他对对眼神,笑得更热烈,还邀请教育部门的同僚都一起:“时间差不多,走走看看吃个工作餐,我们钢花街道的蒜泥白肉还是很有水平的。”
  众人笑着也说好。
  好像都没听见那位官威十足的同僚说了什么,一起笑谈出门。
  韩晓敏一直客气的站在会议室门边点头致意,最后也若有所思的看看那位自知失言起身的官员。
  她仿佛在学习验证什么。
  最后快步跟上人群。
第426章
巧拙两无施,妙手偶得之
  姜主任和教育部门的两三部车都很寻常,肯定没万长生的壕。
  因为停的地方不同,约好方位分头出发,姜主任还拍了拍万长生的肩膀,好像是要让他宽心。
  爬上车韩晓敏才提出自己的疑惑:“很少看见你这么直接不留面子哦?”
  万长生笑下:“对那位姜主任有了解,相互都大概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才会故意这么做,他想做成事,我也确实有顾虑,所以一开始我肯定要尽量给自己留点余地,什么政策优惠我不擅长,但起码这么大的事情总要有能打动我的地方,值得我冒险的地方,才能做投入吧。”
  韩晓敏缓缓点头:“官本位的思想还是根深蒂固哦?”
  万长生呵呵:“虽然都说这是腐朽的,可实际上这跟我们千百年的社会传统有关,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但有些聪明的人知道规避利用,有些人却当成理所当然了,这就是我不愿意把自己的创作跟歌功颂德联系起来的原因,艺术总是追求自由自在的,这跟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天然抵触,哪怕我很拥护秩序,可也想让我的艺术能回避政治的影子。”
  秘书长的思路却是:“怪不得你总是跟我保持距离。”
  陈澄马上在后面偷偷挑眉毛。
  万长生从后视镜看见,哈哈哈大笑:“她平时在学生会说话都这样吗?”
  陈澄很有眼力:“韩姐很雷厉风行的,跟老大在一起的时候女人味比较足。”
  换韩晓敏哈哈笑:“陈澄,喜欢谁!我去帮你牵线……”
  万长生也一直带笑,可循着导航,他很快注意到外面街区建筑的变化。
  毕竟是在江州市区边缘,没有钟明霞父母所属的工厂那么荒芜衰败,到处都还能看见拔地而起的现代化住宅楼小区,可偶尔出现在漂亮建筑之间的灰扑扑厂区,几乎就跟钟家所处环境雷同。
  这就是时代变迁的威力。
  大多数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根本没有察觉这种变迁的能力。
  等突然被差异惊醒的时候,往往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节奏。
  特别是曾经身为这个社会的主流,忽然发现成为被抛弃的对象,那种社会失落感可想而知。
  所以哪怕建筑是新的,街头巷尾却到处充斥着散乱无序的痕迹。
  乱停车乱搭建,小商小贩小餐馆特别多,树下绿化台边随处可见扎堆打牌下棋消磨时间的中青年。
  和外面那种充满生机,到处都高节奏运转的都市生活差别很大。
  说好听叫怡然自得,难听点就是过一天算一天。
  放到三十年前,全社会都是这种大锅饭节奏的时候,还无伤大雅。
  现在万马奔腾的局面下,就很容易陷入落后衰败。
  这是修多少新房子都改变不了的社会结构。
  万长生本来是回避这种局面的。
  他只是个普通人,有点功底有点家底的手艺人,带领家乡,带领小伙伴已经是他的极限。
  他不会觉得自己是救世主,就有义务要去改变这种社会现象。
  所以从钟家回来从没想过去做什么。
  专注于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才是对这个社会最大的贡献。
  穿过没怎么改造的狭窄街道,万长生把车停在了一片高楼大厦间的旧厂区,还在车上他就有些皱眉,这种建筑密度太大了,还在中间藏一所两三千人的培训学校?
  连自己当初到大美培训校就读的时候,老曹都提醒最好是统一住宿管理。
  这可是两三千血气方刚的刚成年孩子,放在这样纷繁复杂的环境里面,太容易出问题了。
  韩晓敏有点新奇:“这有点做文创园区的底子哦?我家那边没见过。”
  万长生对文创园的定位还停留在大美培训那个厂区改建的样子:“我们那边好歹有些影视创意公司办公营业,这种地方谁跑过来上班?”
  韩晓敏一改刚才崇拜领导的眼光:“国内现在的文创园,基本都是因地制宜利用原来的场地,把这种历史沧桑和条件设施的情感怀念打造出来,麻烦你,我才是学环境艺术的。”
  万长生苦恼:“跟我们大美有什么关系呢?我不可能把培训校放到这里来,周围鱼龙混杂的太没有个学习的样子了,我要耗费极大的精力来管理秩序,投入成本还在其次,影响了学习秩序,那才是得不偿失。”
  学工业造型的陈澄也持同样态度:“艺术品交易市场也不可能搞在这里,周围你看看根本没有艺术氛围,最重要的是不方便,人家来这里很可能被这么多本地人围观,很容易被这些无所事事的本地人影响了市场运营。”
  韩晓敏鄙夷:“有时候我觉得万长生是无所不能的,有时候又觉得你跟普通大男生没什么区别,平京有798艺术区,沪海有M50创意园,粤州有红专厂,苔北有1914文化园,这都是利用老工业旧厂房来华丽转身的案例,因为这种为了战备需求搞的厂房、地基都非常坚固,甚至能抗炸,拆起来很麻烦很可惜,所以全世界都有关于这种类型改建文创园的做法,很成熟了,大美那边那个文创园只是个面向文化创意产业的园区,这里周围人这么多,改成酒吧、咖啡馆、特色小店、小剧场甚至麻将馆,都比外面刚才那种路面上乱糟糟的有品位,不但能解决本地人的工作消遣,还能把这里打造成景区,成为年轻人和游客喜欢的景点,你明白吗?”
  口口声声给姜主任说了不做房地产的万长生挠头:“你说得这么轻松,为什么人家自己不做呢?”
  韩晓敏哂笑:“钱啊!政府机构是政府机构,他们不是商业团队,谁来掏钱做这个,最重要的是设计能力,这种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很考究设计运营能力,美术学院恰恰就是具备这种设计能力的专业所在,交给任何社会上的商业机构,这位姜主任可能都担心破坏了初衷,唯有你,唯有我们蜀美,才最适合来改造这个,你手里最不缺的就是这种设计能力。”
  万长生还是摇头:“但我不可能把培训学校放在这里,假若我们来做这个文化创意园区,那就是另一回事情了。”
  正说呢,那两三部国产小车已经陆续抵达,姜主任还探头示意:“里面可以停车,马上就有人过来开门。”
  万长生都想说不用麻烦了,却看见生锈的铁栅栏门内,嘟嘟哝哝的出来门卫开铁锁链,一群脏兮兮的孩子呼啸而至,不顾几部车在往门内行驶,硬是趁着铁门推开的缝隙,在门卫的叱骂声中挤进去玩耍!
  还没上车的万长生,心中一动。
  当初在观音村,就是无所事事的年轻人让万长生意识到荒废时光,才搞起来免费美术培训。
  在钟明霞家里,也仅仅是因为那些挤在八卦邻居中间的孩子,才让万长生开口表达知识的力量。
  因为只有孩子才有无限可能。
  也只有孩子,是最无辜的在被环境影响,还无力反抗。
  可能是接近放寒假,反正这些学龄前后的孩子只能让自己在一片荒芜的旧厂房里面玩耍,这让他们比同龄人落下了一大截。
  父母已经放弃了,这些孩子这么早的人生也都放弃了?
  口口声声说着自己不相信寺庙那一套慈悲为怀,万长生还是很诚实的迈步走进去。
  出乎想象的大。
  巨大。
  全都是体形庞大的厂房,哪怕没有多少空旷停车场,可建筑之间的主通道都是能让大货车来去自如的宽敞。
  估计这种厂区当年根本不受建设部门约束,除了一排巨大的厂房,怕是有三五个教室仓库的面积,再就是见缝插针的各种后期建筑,红砖、灰砖的乱七八糟野蛮生长。
  尽是两三层楼的填充在厂房之间,乱得跟迷宫似的!
  怪不得住在周围的孩子喜欢把这里当成乐园。
  姜主任如数家珍:“为什么美院下面的火车南站就是货运场,当初就是为了把这里还有前面一座兵工厂连接起来的,美术学院隔壁就是全市曾经最大的火力发电厂,你看看这个格局,电厂在中间,一边是钢厂,一边是兵工厂,货运场能够随时为电厂拉煤,也能为钢厂拉铁矿,再把钢材拖到兵工厂,还能把源源不断的战备物资送到全国各地,这就是这一带曾经肩负的重担。”
  那几位文教部门的官员才恍然大悟,原来历史上这一带的企业分布,还有如此考量啊。
  细细想来,确实是颇有深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0/8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