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时代(校对)第3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0/871

  老童的书法就飞龙游凤,甚至还委婉的帮院长平衡了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画我觉得还是取名叫三春晖吧,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是慈禧太后说的……”
  众人愣了下,真有不少人不知道,但瞬间都能明白。
  这是历史上著名的大反派,某些场合万一有人挑刺儿,光是个题目就能打得翻不了身。
  没必要。
  院长都想把这几个字儿给抠下来了。
  还好老童题写完游子吟的诗词,直接把三春晖用最大号写在五米长的卷首,再指了几处,让人题款盖章。
  有种全体帮忙把这张画搞得琳琅满目古色古香的意思。
  自然也把“可怜天下父母心”给淡化了。
  系主任这才心满意足的指示把画给收好,拍照报名写创作心得之类。
  这些都不需要万长生忙碌了,这边只提醒他把印章带走。
  掉了没人担得起这个责。
  出来时候老童搂着万长生肩膀:“今年又有什么新计划没?”
  感觉这大股东就像是上市公司问新题材一样。
  还好万长生真的有,把自己交给韩晓敏的这档子青少年美术培养的计划说了说:“每年大概在免费培训计划上要投入百来万,但如果这个少儿培训计划做起来,是赔是赚我还说不清楚,但我觉得有意义。”
  老童又是那种老友之间的鄙夷:“老子就说你迟早要把附中做的事情做了……”
  院长的声音从后面传来:“什么附中的事情。”
  老童嘿嘿嘿的笑着:“青少年美术培训,人人都会骂,人人都能说是体制的锅,终于看见个动手搞得有声有色的了,我就担心他创作拖沓,现在国画专业都敷衍了事了,郭大炮倒是乐得很。”
  院长并肩走:“昨天我思考了下,你这个免费美术培训,其实就是利用了大学生假期的空挡,低成本的把基层培训送到各地,对吗?”
  万长生重重的点头:“只有城里的年轻人和大老爷们才以为天底下都是一样的教育,我们乡镇里面基本上美术课都是空白,不怕笑话的说,到高中毕业我也仅仅知道有美院,但连雕塑是专业之一都不懂,更别说素描色彩,还有整个美术史的了解,要让各地基层美术老师达到相应程度,还要些时间。”
  老童笑:“这就是现状,基层是最缺少可靠传播的,但每年的美术生们动员起来,就能够把推广传播迅速扩展到基层,不管你是那个犄角旮旯穷乡僻壤,如果人人都能接触到正规的美术培训,只要有天赋,都能被人发现,这种土壤培养出来的美术人才,想想都觉得美!”
  院长也笑:“这时间跨度可就长了。”
  万长生接地气:“后院栽下一棵树,明年就要想拿来当栋梁,这也是不可能的,我不着急,五年、十年的慢慢的培养,只要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就像我们老家的庙子一样,一点点积累,总会成气候的,不就是开枝散叶嘛……”
  说到这里,万长生忽然明白了什么。
  狗日的老祖宗们娶姨太太,是不是就是为了多种点树,总有一棵能拿来做栋梁的。
  是这个道理吧。
第356章
独辟蹊径
  说得兴起的院长在老童的怂恿下,也在百忙中抽出时间,让万长生带路去大美培训校看看。
  路面上的办公区,像时装店、影楼多过于学校机构。
  蜀川美术学院院长走进去,哪怕没有大张旗鼓的介绍,从前台后面冲出来的许大妈差点没哭出来,使劲握住院长的手不放。
  也许从关闭的附中离开,再到现在重新被重视。
  个中滋味,只有这位前附中行政阿姨,心里才明白。
  这也引得办公区的学生家长们纷纷侧目。
  老童那种洒脱的派头,一件对襟唐衫加厚底布鞋,哪怕寻常平头也透出艺术家的气质。
  院长多年来大画家的名头更是举手投足都不一样。
  艺术家领导的气质。
  等听到悄悄顺墙根溜走的大美社成员耳语这就是美院院长,家长们恐怕只剩下掏钱的冲动了。
  这简直就是官办的感觉。
  好在万长生只是简单介绍下,甚至连二楼办公区都没有带着去,更没到自己办公室坐坐。
  对美院学生来说,多么难得跟院领导熟络的机会。
  万长生不需要。
  最难得的是,大美社的成员们也觉得理所当然,喜笑颜开的挤在二楼忙碌。
  说今天这算是旷课被院长逮住了。
  院长出来再看看巨大的竖向十来米高细长招牌,往下走的时候居然说:“太商业味了吧,我早就在马路上坐车经过时候看见这牌子,怎么都不相信这下面白色的是办公室……”
  万长生则居然回应:“虚虚实实嘛!”
  院长很嫌弃的嘁。
  说到底他根子上还是个画家。
  而气势恢宏的教室仓库,别人看来涂鸦多惊艳,但内行看来就有种工厂的感觉。
  这又是院长很不喜欢的:“搞得跟流水线一样!”
  万长生不恭:“您给我巨大的地盘,我也能搞得很松散不像流水线,但现在我就是想用有限的成本尽可能带更多学生,省下来的钱拿去做青少儿培训,我也很不想艺考培训搞成这种批发流水线,但这就是现状,发牢骚抱怨是没用的,先借着这个局面我才能种树,慢慢的总会一点点改变。”
  老童据说竟然是跟院长一个寝室的大学室友,怪不得不当系主任还能做长老,说话也没那么拘束:“我们骂了多少年,实际上做出的改变呢?我说还不如万长生。”
  万长生这时候就谦虚:“不是我,是时代恰好走到这个时候,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前这么想了都做不到,那时候没这么多家长意识到学美术有前途,更不会考虑孩子是不是有艺术天赋,恰逢盛世,对吧。”
  院长摸烟出来抖给老童,顺便也示意下万长生,远远看见的陆涛都要哭了,当学生能得院长发支烟?
  万长生一本正经:“哦,谢谢,我不抽,走这边吧……”
  院长还拉着老童在外面抽完再进去:“这几根柱头画得还有点意思,我觉得还是有必要搞附中。”
  老童看眼万长生揭发:“这小屁孩当面反对!”
  院长也看看说:“他当然想自由自在,赚得又多!但是万长生,你能一辈子都当这个培训校的校长?再退一万步说,你退休了,这里还能这样?”
  万长生啼笑皆非:“您这思路……十年,二十年以后,艺考市场怎么样还不知道呢,反正当前我觉得搞什么附中,没多大意义,市场检验才是唯一标准,这话是怎么说来着?”
  老童差点拿烟头弹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在是市场化自由检验经济,不懂就别瞎说,咦?老樊还在你这边画啊,他都画了一两个月吧?”
  万长生也撇嘴小声:“我准备收他伙食费。”
  院长走进上千艺考生的场景里面,肯定还是有点震撼的,这是他未来的学生,万长生等于是在帮他带预科班,可这环境确实又挤得要命。
  根本没有艺术学习的洋洋洒洒品位。
  所以他这脸色就比较严峻。
  老实说,一直画乡土题材的院长本来就长得严肃,这下发现他的助教们有点噤若寒蝉的对万长生偷偷做鬼脸。
  艺考生们则如同雨中涟漪,从一个个点散开传播这是谁的话语,然后此起彼伏的惊叹。
  更兴奋自己来对了地方。
  老童无所谓,跟在后面小声问万长生:“今年还请那个金牌导师不?”
  万长生笑:“要啊,不过就是以前那样两三天一组的单独请,不是满铺了,因为我们这帮助教跟着学得也差不多了,再带个一两年绝对能取而代之。”
  老童点点头,故意走快点,带着院长爬上楼梯引到老樊那边去,结果同为油画家的院长,只远远看眼老樊的竖立光影,就转身顺着小教室又开始观察。
  这就是有雕塑教室,舞美教室,国画教室的分类了。
  泥塑教室是最受欢迎的,四五十个对雕塑有兴趣的艺考生,有空都会在泥塑教室做点东西,万长生、马振宇甚至郭槐生有时候过来看见也会指点下,不求能做到什么样,先了解泥塑的基本知识,反过来立体的雕塑做过了,素描也会有提高,对立体感体会更深刻嘛。
  万长生正在介绍这个,院长却走进旁边的教室,之前几间他都是站在门口看看而已。
  这次却直接走到里面桌边,双手撑在膝盖上,弯腰看桌上一张黑白钢笔画……
  艾米拉正在画。
  他十一岁了,其实有些专业暑假班,已经在接受十二三岁的孩子画素描色彩,个别天赋较高的孩子真能画得似模似样。
  但艾米拉从没被要求画过素描色彩。
  他的个头看起来也比实际年龄小。
  这会儿有点吃力的趴在给十八九岁艺考生设计的桌椅边,认真的画。
  万长生探头看了一眼,也很吃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0/8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