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时代(校对)第2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5/871

  其实从这一刻,才真正让那些之前有过美术培训基础,准备高二暑假开始强化突击的应届艺考生,大量报考!
  就算从即时起参加直到年底的专业强化班,半年收费现在也调到三万元左右。
  比万长生他们那个时候已经降价了。
  就凭这个价格优势,也能把很多普通艺考培训班,打得落花流水!
  在这个教育投入、教育成本不断攀升的年代,居然还有降价的存在。
  后面这一批半年期艺考生早就熟悉市场价格,做好了培训费用准备的,看到电视上的广告价格,还有不来的?
  开始还有些人怀疑是不是套路,降低学费,然后在住宿、画具、食堂等环节赚钱。
  结果只要到现场看一看,规模庞大的学生食堂、日用品超市、美术用品店还有普遍低于外面租房价格的宿舍环境,除了稍微挤点,简直无懈可击!
  感觉半年一学期,这后半段的报名狂潮又开始了。
  所以哪怕已经花了半年的时间做宿舍扩建,现在明显又感到吃紧。
  哪里还有当初万长生和付仕亮、丁晓鹏他们住的四人间,现在同样面积的寝室,起码得住八个人!
  万恶的资本家!
  因为下面教室仓库区有足够的露天停车位,于是以前的停车楼层也改成了宿舍区。
  这一次哪怕在园区内部,消防设施也成了重点关注对象。
  最后连大美社和万长生的办公室都得交出来,全都改建成宿舍!
  文创园区大门外正好有家两层楼的餐厅门面转让,这回索性下长约租下来当办公室。
  装修装饰设计组真是从进大学以来,就马不停蹄的没有歇息过,不停的在忙碌。
  算算他们从公寓、教室、宿舍、仓库、超市各种改建、装修、整改,做了多少的方案。
  大一都还没读完呢,大家已经经手做了多少实际案例,积累了多少丰富经验。
  这回自己的办公区域改建,肯定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全力以赴,从外观到内部分布,争取在这个暑假结束前搞定,全都要焕然一新。
  因为之所以愿意花每个月几万块的商业门面租金,来租用这个餐厅面积,就是因为这里可以乘机搭建一个巨大的大美培训机构的招牌啊!
  想想看,这里是去美术学院的必经之路,起码所有从市区过来的车辆基本上都得从这里走。
  本来深处园区内部的培训校,想在这里做块大型广告牌,一年可不也得花个几十万?
  再说这么大的路牌放在这里,只要每个月多吸引一两个学生,租金就赚回来,整个办公区的空间都是白来的了。
  算盘打得邦邦响!
  于是对面的银行又被请过来收费!
  人家真是把这所培训校当成了超级VIP!
  感觉这美术学院周围开艺考培训校的随处可见,为什么独独就这家能开成个金矿呢?
  其实从年初开始,蜀美周围的艺考培训校就已经开始洗牌。
  首先举步维艰的就是那些体量比较大的培训中心,因为无论教室、宿舍租金还是工作人员数量,成本都比较高,百人以上规模的培训校从春节后就发现很难招到人。
  他们惯用的联系某家中学,甚至某个地区教育部门,直接要求学生必须就读培训的方式行不通了。
  艺考生跟家长都开始知道大美培训校的情况,要去那里看看比较下。
  如果遇见行政要求,以前是没得选,以为都是这样,这时候会要求拿出相关文件来看看,不然就要质疑这种行政要求的合理性。
  哪有教育部门指定必须要到哪家培训中心培训的?
  老百姓第一想法就是肯定官商勾结。
  这年头举报可是打个电话就能搞定的事情。
  所以这类培训中心最先开始萎缩。
  现在开始轮到那些小培训班了,二三十人甚至十几个,很多都是美术生自己从老家带出来的老乡,现在信息不对等被彻底打破了。
  只要去大美培训校看过,就知道这是种天壤之别,人家无论是教学质量、配套环节,都秒杀周围的小培训班。
  所以从上半年开始,很多同行已经开始惨淡的搞所谓精品班,也就是三五个学生一起封闭式上课!
  其实就是骗到几个算几个,一两个美术生从头带到尾,下来也能赚个几万块。
  但无论如何,曾经最为常见的艺考中介,彻底被市场抛弃了。
  不过这么浩浩荡荡的挖金矿活动,万长生却没参加。
第322章
命里有时终须有
  万长生在搞创作啊。
  从当初贾欢欢过生日,偶然待在校门外面听见那么多家长聊天感叹开始,万长生就萌生了搞张国画创作的想法。
  这也是系主任和老童对他最大的怨念。
  雕塑系才混了多久,就出了那么响亮的作品,还跟郭大炮一起搞了佛像业务。
  更不用说平日里万长生做了多少个泥塑和雕刻习作,就凭给苟教授做的那个泥塑,也是基本上可以算学年作品了,一二年级的雕塑系学生很多都还做不出来这样带着明显风格特征的东西呢。
  美术学院的学生,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要拿作品出来说话。
  万长生在国画系什么作品都没出,也就上次的工笔习作画了个小和尚跟女童的佛像,这对于一般大二大三的学生是够了。
  可万长生是去年的状元,得高要求啊。
  而且连篆刻都起码交出来些东西了,本行却空空如也。
  所以万长生必须搞个国画作品来交差。
  这也是临近提前毕业的要求之一。
  就像他给徐朝晖说的那样,一幅讲究意境的群像图。
  不是说那张小和尚跟女童的佛像图还不太够格么。
  万长生索性画一张长长的群像图。
  这也是他四月到六月频繁回宁州二中的目的之一,几乎每次都坐在校门外,捕捉到很多家长翘首以待的身影。
  按照宣纸的常见尺寸,一尺五高,却足足有四五米长!
  说起来万长生也是调皮。
  画小了容易泯然众人,那我就画长点,很长,好比历史上那些名作《江山万里图》、《清明上河图》等都是这种卷轴的形式。
  在没有手机电脑相机的年代,也没有那么方便谁都能飞来飞去出国旅游,古人欣赏记录难得一见美景的方式就只有绘画。
  碰上这种动不动河山万里,江山大都市的场景,随着慢慢把卷轴展开,就好像看电影摇机位一样,屏幕上的景色目不暇接。
  万长生就打的这个主意。
  其实在他这种绘画能力看来,无非就是个以量取胜。
  没多少创新。
  真的,相比雕塑这种立体化的装置结构表现形式,绘画已经越来越脱离古时候的实际用途,特别是国画,已经基本上只剩下文人雅士自我陶冶情操的功效。
  也很难玩出什么新花样。
  毕竟数千年来的古文化,已经把能画的都画过了。
  这又是种特别讲究传统的技艺,很难像西洋油画那样,在十八十九世纪,忽然从写实的古典派,开始转向印象派、现代派、后现代主义等一系列新花样。
  国画这些年挖空心思想改变的新招也都搞过,不是被骂得要死,丢了老祖宗的手艺,就是只能骗点外国人的钱,始终难出大家。
  各种流派为了自身利益或者权威性,争得也很厉害。
  就好比老童和老苟,都属于国画范畴内部的争端。
  万长生肯定不会去蹚这种浑水,所以中规中矩的兼工带写,整体按照现代穿着特点,却遵循古风画法的笔迹来呈现。
  99个人物形象用市井百态的方式出现在画卷上。
  却又不是简单的把人物罗列出来。
  而是按照中国传统国画的全景式构图,以校园生活为主线,结合近景、中景、远景,却没有出现任何校舍建筑画面,尽是各种人物来组成画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5/8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