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时代(校对)第2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1/871

  莫名其妙的水都没得喝一口,万长生就被拉着开始刻章,更别谈报酬了。
  可唐寅啊!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唐伯虎啊!
  哪怕不是真迹摆在桌上,那也是百分百原样复制品!
  现代国画高手照着馆藏真迹画的临摹版本,因为桌上还有百分百原大的真迹照片,准确的说应该是高清彩色打印件,原尺寸的。
  两件摆在一起,区别就是没印章。
  万长生自然是如获至宝的捂着嘴凑上去看,因为要防着口水滴下来。
  梅姑娘跟他一起看,万长生疑惑的时候她帮忙解释:“这是抢救保护性临摹,无论是外出展览活动,还是岁月自然变化,这些珍宝都会受到损害,我们服装组就是专门针对各种衣裳修补编织,尽可能按照原样恢复,也有抢救性的照着重新做出来,文物固然是要尽量保证原品原件,但实际上在博物馆采用新技术对原件修复保存并且备份,这也是全世界博物馆的通行做法。”
  万长生恍然,手上没停的开始刻章,使劲凑近了观察原件图片,核算那印章尺寸,再从旁边架子上琳琅满目的各种印章石里面挑选接近的,开始摹印。
  刚开始老荆还探头看两眼,后来就干脆丢了自己在刻的,过来坐在旁边和梅姑娘一左一右看。
  和清美研究生的默默无语不同,他不停碎碎念,各种细节都在提醒万长生:“你对篆文熟悉,那就再好不过,不懂篆文怎么摹印?很多人以为篆刻就是刻章,这是两回事,对,对,这里推深点,停顿下,错刀,哎……舒服!,就是这个味儿!”
  感觉跟上次在美院上课差不多,只是今天反过来,万长生专注于刻,荆老师话没停过,只是他是纯粹的细节教授。
  要说万长生刻章的特点确实也就占了个快字,这十块钱一个,还得连蒙带哄的吸引游客注意力,所以要说其中有多深的艺术修养,还真不见得。
  但就像他临时开始学素描,半路出家直接跟上雕塑系研究生的学习,都因为前面十几年大量的反复练习积累,已经让万成生沉淀了深厚的基础,特别是一代代传下来的篆文,单凭这点他就秒胜好多刻章的。
  况且在进入雕塑殿堂之前,万长生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刻章,没事儿都会拿着把玩雕刻。
  但手熟尔啊。
  熟到他这个地步,那就基本上不存在什么技巧问题了。
  摹印就是看着各种原迹的红印,翻刻出来。
  那种在脑海里面把篆文镜像反过来的步骤,对于新手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适应。
  万长生则基本已经是本能。
  更不用说那些原迹上的刀痕细节,在万长生这里都是可以原样反应的,老荆应该是第一次从细节上观察万长生的篆刻过程,这跟上次课堂上万长生开玩笑的刻了枚张春燕的姓名章是两回事。
  那是刻章的人都能做到的基本功底,可现在是要求按照名画名作上面的印章来摹刻,难度比临摹画画大多了。
  章和印是反的啊。
  可万长生在碑林里面摹刻了多少年?
  很长的时间里,他到观音庙前摆摊都是为了入世,别把自己呆在碑林里面成了书呆子,其他大多数时间都只能摹印,临摹祖先长辈、文人墨客们的印。
  这跟那些以刻章为生的手艺人其实有根本性的差别。
  从一开始,他的篆刻就不是个饭碗,而是把玩陶冶的爱好。
  这样的后辈,老荆看得喜不自禁。
  终于还是再提一次:“来吧,来博物院跟着我吧,我还有几年就退休了,彻底接过我的班吧。”
  万长生收尾:“我给您培养出一长串的徒子徒孙来,岂不是更加后继无忧?”
  老荆实在:“远水救不了近火,而且我这地方的工作又不需要那么多人,两三个就够了,编制也只有这么点,可人少了又容易断代,你就是最好的接班,你接过去,后面怎么续上,都是你的事情了,我再也不用操心了,好不好?”
  梅姑娘眼睛亮亮。
第287章
真得磨合
  这厢房里面什么东西都是老物件。
  黄铜做的角尺,一板一眼的卡在临摹画卷上,老荆手把手的教万长生:“虽然不是原迹,但这些画也都是名角儿花了时间精力做出来的,别我们这一秒钟盖下去,把人家画给毁了,得精细……”
  万长生打石头的精细程度,怕是比这个还要难。
  但他依旧认真的照着做。
  还得做旧,等印痕干了,把尘土粉末用小刷子一点点在上面掸,把那种鲜红的印章,变得暗淡,就像茶渍做旧的画卷一样。
  也让印章的气质变得跟荆大师一样老气横秋。
  万长生这精壮小伙儿的气质完全不这样。
  可能也觉得让万长生这么年轻,就关在这里深宫大院里面,实在是有点残酷。
  老荆又翻开旁边一大叠线装书,里面全都是皇宫里千百年来的所有印章图样:“有些是玉玺、国印原章文物存档,有些是我们历年来根据各种书画作品、往来文书信笺上得印章摹刻的。”
  说着把万长生刚刻的这枚章,也郑重其事的盖到分门别类的册子里。
  但没有注明是谁刻的:“我的师父,师父的师父,之前所有做这个工作的人,都这样不留名儿,但我们留下了所有印章的记录,这才是根儿……”
  平京人最爱说话的那种沧桑口吻。
  见惯了潮起潮落的淡然中隐隐的傲气。
  万长生挠头:“我不赞同您的说法,这很感人,也确实是很多默默无闻的工匠在支撑,可时代不同了,光讲情怀是不够的,沉浸在往日时光里面的缅怀,也是不足以支撑走下去的,我们要与时俱进的做出改变,来适应这个时代。”
  老荆吃惊,可能没人逆杵过他,特别是在篆刻印章这个行当里面,谁看见他不是恭恭敬敬的。
  万长生不退让:“您不认同当然可以按照您的方式去做,但就像这个院子,一百年前是这样,两百年前还是这样,我也这样呆过二十年,呆的那个院子也有一千年了!比这皇宫还久,比这皇宫还能躲避灾难,可待久了会认为这天地都没变化,以为万事万物都只在这院子里,所以就很难找到接班人,因为年轻人都在玩手机玩电脑,没人玩儿印章了,得走出去培养更多人的兴趣。”
  梅姑娘终于小声:“我……还是愿意来修文物的。”
  万长生白眼:“服装和篆刻两码事,您学的东西不修文物,也能做别的,篆刻现在想要养活自己都难,更别提其中的文化传承了,荆老师,艺术这东西,始终得有钱有闲才有人玩得起,但天赋可不问家里有钱没钱,穷人始终是大多数,我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让更多人都来接触下美术,先保证能吃上饭找份工作,再从中找天赋和爱好,这种培养大多数,从中找尖子的做法,就跟中小学似的,我觉着比师父带徒弟单传要靠谱点。”
  老荆靠在桌边,工作中他就穿着衬衫外面一件绒线背心,看着大逆不道的年轻人,可能在想幸好没招了他做徒弟。
  估计看得生气,这才转头看旁边姑娘:“你是他带来学篆刻的?”
  梅姑娘连忙摆手:“不是不是,我是隔壁服装组的,最近在修补龙袍,路上碰见带他过来,他呆头呆脑的找不到路。”
  万长生就咦,什么时候我呆头呆脑了。
  梅姑娘是活跃气氛,老荆都鄙夷的看万长生了,她才跟着笑:“男生说话都这样,不过我们服装组基本上都是本科到硕士研究生,还有硕博连读的,他有句话真没说错,进宫以前,我好歹懂点服装知识,各种面料和结构总是懂的,我们清京美院也有书法篆刻,但人数真的少,您要找他这样儿的年轻又懂事,好难哦。”
  荆大师这才得了台阶:“现在的小孩儿都静不下心,你也是!明明能够成名成腕,钻研出成果来,非要三心二意的学这个搞那个,最后会一事无成的!”
  万长生无奈:“我足够幸运,从小家里条件好,还能学到手艺,现在我是得利了,就不管背后洪水滔天,自个儿青云直上?”
  荆大师又有点瞪眼,梅姑娘发现好不容易缓和点,又怼上了,赶紧劝开:“何必呢,何必呢,他这手艺这么好,您教得又这么好,你们就是天造地设的师徒了,磨合,得磨合!我们服装组的老师真是一点一滴的教我们,猴儿脾性的都要一点点打磨坐下来,看看这章,多好的章!多漂亮的印章啊,真好看!”
  所以说女孩儿天生就会打圆场。
  老头儿低头看见那红印,啥情绪都到九霄云外了,喜欢到骨子里的忘了一切:“万长生,老苟那么看重你,我也一样的着急,我们都着急,我也没多少岁数,早就该退休了,现在还待在这里就是要等着新人来。”
  万长生也检讨下,可能以前跟爷爷说话习惯了直来直去,后来跟苟教授都有点没大没小,所以也放软语气:“等是等不来的,我这还知道地儿呢,都绕来绕去走了快一个小时,这院子太深了,您看得起我,我以后只要来平京,就找您讨教学习,您有空也到平京去看看我带的篆刻学生,给我一两年的时间,多少能给拉扯出来一点人手,行吗?”
  梅姑娘又连忙:“这就对嘛,他说他是蜀川美院的,有空也可以到我们清美去交流,书法篆刻艺术还是有爱好者的,就是需要带动,皆大欢喜的事情啊,再说我们年轻人天天呆在这院里,唉,我都想经常出去到处看看,可最近的活儿又特别多!”
  她脸蛋本来就挺圆润,笑起来又开朗活泼,真是让这厢房里的气氛都明媚许多。
  连装起委屈来,都显得可爱。
  荆老头终于笑了:“你就该多给他说说我们院里的事,明天珍品展开始,你就来上班一样跟着吧,因为有些国宝级的藏品也只有借着这样的机会才能大面积的检索,我们也不至于非要每件都办复杂的手续借出来整理,争取这五天内,把所有没有入档的印章摹了,我老了,做不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了,行吗?”
  万长生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就是抓住机会,在这种全国最顶尖的印章工作里面,对自己点拨传授。
  所以他也恭恭敬敬的鞠个大躬:“承蒙您另眼相看,传授技艺,万长生定不敢忘了承诺,一定好好的把这门技艺传下去,让更多人都懂篆刻,喜欢篆刻,也能是让苟教授泉下有知,安心顺气。”
  荆大师连忙坐正些:“这就算拜师了啊,以后你就是我们北派传人了……”
  脸上按捺不住的乐,还使劲指桌上自己的大茶缸子。
  梅姑娘反应快,赶紧端过来塞万长生手里,纳闷这男生怕是真的有点呆,这都是大师级的人物,还不赶紧的!
  所以提起膝盖还给万长生屁股上悄悄一磕。
  万长生只是在寻思,自己读个大学拜的师父也太多了吧!
  得了女生提醒,还是很恭敬的把茶缸子奉上:“师父请喝茶。”
  荆老头大满意:“晚上跟我回家吃饭,你师娘做的酱肘子还不错……”
  万长生就是个孽徒:“我要陪关师娘去看剧。”
  荆老头牙疼:“看什么剧,那就一起,一起去我家吃饭!”
  万长生斗胆:“我还约了戏剧学院的师父一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1/8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