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时代(校对)第2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3/871

  万长生指着走廊尽头的画具小卖部:“一盒颜料,一支三块五,其中用得多的颜色,一两幅画就得一支,统一使用纸胶带粘画纸,九块钱,两天一圈,一张画纸五块,一盒铅笔二三十,各种型号每星期就得换一盒,这对于所有艺考生,艺考生的家庭,都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怪不得有些培训校把学费全都给了中介,光是靠中间的消耗品赚点钱,都能养活学校啊!
  几乎所有来宾都皱眉了。
  可万长生摊开手:“但来自全国各地的艺考生拼了命的在学,他们的家长也缩衣节食的支持,因为他们知道这是条能够看到希望的路,这是最底层老百姓能够让孩子改变命运比较保险的一条路,哪怕没有多少美术天赋,也能学到一门手艺,很大几率考上一本二本的美术专业,走进美术行业,彻底摆脱最底层的宿命,所以这点苦都不算什么。”
  随手抓起走廊上黑板边的粉笔,万长生上面画出刚才参观的两层教室楼:“这就是我们艺考培训校的社会使命,尽可能帮助每个能撑过这种煎熬的学生考上大学,也从中发现筛选有艺术天赋,有艺术热情的孩子,投入他们真正热爱的专业,不像我这样,进了美院才发现,原来还有雕塑专业……”
  说着他那粉笔就在教室楼上画出些正在打理泥塑台,正在埋头刻章,正在撑着下巴听老师讲课的身影。
  这能够手绘的人,就像开了挂似的,随时能够给人描绘出远景,真是可以看见所有人眉头都展开来,原来是这样!
  万长生最后:“只有尽可能多的让人参与进来,给予尽可能多的人机会,才能从中发现更多有天赋的孩子,不然穷其一生,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碰过画笔,没有碰过雕刻刀,怎么知道自己的天赋在哪里呢?艺考培训学校,就是应该这样给所有人一个机会,在能够起码保证饭碗的前提下,探索自己的艺术可能。”
  这样的艺术探索,比那个在女人体上探索艺术的教授。
  还是能好一丢丢吧?
第278章
推销
  所以这样的万长生,怎么会不让人青睐。
  特别是在大佬的眼里。
  苟教授最多能够帮万长生铺的不过一条路,但能走到哪里,还不是得靠自身能力和格局。
  回到现在显得特别拥挤的办公室,荆老师也问出来那句:“我有什么能帮到你的?”
  说这个的时候,北方篆刻大家靠坐在沙发上开诚布公的介绍随行人员:“这是我们博物馆的人事处副处长,之前按照我跟老苟之间的说法,希望能找到一个做篆刻的好苗子,我22岁进博物馆跟着我师父,现在五十七了,三代单传的摹印手艺找不到人学,带过不少年轻人,最后都失败了,现在我最担忧的就是这个,所以本来是想考察你能不能接过我的手艺,现在看起来,只是接点篆刻手艺,浪费了你,也许还能指望你给我培养更多人?”
  直接带着人事处来的!
  这可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编制。
  二十一岁的万长生,看起来可以直接一步登天,进入达摩院慢慢修炼成精了。
  这好像就是他曾经在碑林的生活吧?
  只不过从偏居一隅的乡下观音庙,直接跳到泱泱大国的最顶尖博物馆四合院,慢慢的过那种有好终须累此生的平静生活。
  把所有心血都灌注到一方方印章上。
  想想那座拥有历代皇宫玉玺、官印还有各种文人雅士、名臣勇将印章的博物馆。
  那里是观音庙的碑林可以比拟。
  连万长生的心里都忍不住热烈的加速跳动了下。
  曾经的向往。
  可就像荆大家说的,万长生现在的心态格局,早就不只是一方方印章。
  哪怕真要沉浸,他也更希望是雕塑,看看那塑料袋包裹的泥塑台,万长生就指那个:“目前艺考雕塑专业是没有泥塑的,我们准备从今年开始对考生做泥塑基础培训,时间不多,二三十个课时,平摊下来也许就四五天时间,但拉长到大半年的时间里,让他们了解熟悉基础,增强对专业的向往,更从心理上有向往和准备。”
  又指指对面台子上刚寄过来的合作单位牌子:“平京戏剧学院舞美专业,跟我们签订了预培养协议,我们每年能够提供三名自主招生名额给艺考生去争取,也就是在舞美专业特别有天赋特长的,可以免考进入,但这个得我们预培养,平戏自己审。”
  所以再回到眼前:“篆刻相比之下本来是靠后准备的,如果有必要,我们也可以开展篆刻培养课,这个成本更低,也更容易大面积的开发兴趣,但未来走向肯定不如前两项明确,您给我块牌子就行,如果有好苗子,我先培养带上路,最后送过去给您过目,我想通过艺考来的苗子,可能应该比其他形式更容易发现吧。”
  荆大家一直摩挲着万长生那把雕刀,不是爱不释手,而是可能他习惯于拿着雕刀思考。
  所以看得出来这位篆刻界的泰斗,好像所有的精力都在篆刻上,其他事情都不怎么多想,抬眼问那位中年处长:“老江,你看呢?”
  编制内的思考方式就是:“我……觉得这会不会影响到我们博物馆的形象,这些年出过很多打着我们牌子招摇撞骗的……小万,我的意思不是说你有什么问题,但现在院里对这种事情非常谨慎,譬如我举个例子,以皇宫博物馆的名义开发一款纪念币,去年一年销售几百万,其实一点升值保值的潜力都没有,最后消费者投资者一股脑找到我们院,现在还在打官司,这种情况我们屡见不鲜,年年有,月月扯,这跟戏剧学院不一样,老百姓就认我们这块牌子,多少年了都。”
  关老太稳坐在单人沙发上,不语,目光注视那塑料罩子。
  万长生是小商小贩的那种讨价还价:“嗯嗯嗯,我知道皇宫博物馆的牌子很金贵,那能不能荆老师您给帮忙上个课,不耽误您时间,后天我在蜀美国画系就有一堂篆刻课,我给您打下手,如果有出场费或者课时费,我们都可以按照计费算,没别的意思,只是希望能把北派篆刻的种子洒下来,您这样的大家名家能让更多的美术生看到,今年艺考生肯定要下半年才开始接触篆刻,先让美术生了解下什么叫篆刻。”
  国画系主任肯定喜上眉梢。
  这多好!
  可就是专家级的讲课费……万长生这么说,肯定就是大美培训校来承担?
  这民办学校就是灵活!
  这回江处长没说什么,荆老师很平易近人的也点头:“好!本来我早就答应过老苟要过来给他的学生上上课,不谈什么费用,其实是我希望你能帮我培养些后继人才,应该的,应该的,只是后天我得回平京有个会……”
  国画系主任连忙:“没问题!没问题,我们马上调整安排,明天,万长生,明天的篆刻课,马上调整下。”
  万长生嗯嗯点头,正准备起身安排人家平京专家的酒店食宿问题。
  关老太却指着那泥塑台上的塑料罩:“你那正在做的是什么?”
  从老太太的角度看过去,虽然塑料罩里面布满了蒸发的水分,但正好迎着窗户那边的光线,逆光能看见个模糊轮廓,真是化成灰也能辨认出来的那种轮廓。
  万长生还有点不好意思的去揭开:“这几天有空在捣鼓,上次那个是给您看的,这个是给我看的,我想表达点精气神……”
  塑料罩的目的,就是让塑泥能一直保持润泽不要干裂,揭开以后,这尊完全按照万长生最初想法造型的苟教授头像,呈现在众人面前。
  刀切斧砍的苍劲!
  感觉就是从一块风化石里面雕琢出来的人像,甚至连面部有些石头般的残缺,但还是不影响整座泥塑的气质。
  哪怕是泥巴做的,都能呈现出硬得棱角分明那种感觉。
  须发贲张,表情严肃,仿佛在呐喊,又好像在怒吼。
  关老太不由自主的起身,凑近了看,万长生几乎能看见她眼底的泪花瞬间涌出来,但又稳稳的饱含在眼眶里,再凝视着雕塑,直到泪水慢慢消失,然后旁人都没看见她眼底的感情变化。
  荆老师也起身过来了:“这……就是你对雕刻雕塑的理解?”
  和普通人理解的雕塑不太一样,好比当初许桡和万长生有比划过塑跟雕的关系,万长生这泥塑做得斑驳残缺又刚硬,更像是雕刻出来的样子。
  其实在做的过程中,他还是学着在一片片贴上去做加法,只是细节雕琢的时候,万长生的减法功底才展现得淋漓尽致。
  万长生点头:“我去年进校以后才开始接触雕塑,以前只是乡下做泥菩萨,后来接触西洋技法以后,古典派的接触多些,那种完全写实的绘画手法,我却不太喜欢用到雕塑上,更想通过这种技法变化,透露出原本的神韵,还在琢磨,因为师父的气质算是比较鲜明独特的,所以在努力找感觉。”
  很多人可能有个误区,以为大师们什么都懂,气吞山河的那种,实际上几千年来达芬奇那样的全才寥寥无几,荆大师就明显对雕塑一窍不通,甚至对人情世故都不太在意,使劲凑近观察那些刀切斧砍的痕迹:“好像……你是有把篆刻的一些刀法,金石气用到了这上面?”
  万长生点头:“只是模仿出来的刻痕,这跟气质神韵有关系,如果是年轻女孩儿,幼稚孩童,多半不会用这样的技法。”
  荆大师恍然的点头:“有意思,有意思,我说你要是到我们院,哪怕跟着雕工组,都有所长,专注的人,什么都能做好。”
  万长生偷偷的撇嘴,自己这算什么专注,不过是学得早,当成一辈子营生罢了,其实现在三心二意的什么想学。
  关老太这会儿已经把情绪完全收敛起来,笑着对万长生:“你师父要是看见你给他做这么个雕塑,一定整晚都睡不着觉,这份孝心现在更显得难能可贵,这……去世以后才表达的叫什么什么来着?”
  万长生闻弦知雅意,伸手重新把泥塑套好:“谥,谥号,去世以后对功过是非用谥号来概括,这都是古时候的事情了,我觉得还是您那个雕塑更适合留给您,这个回头我做完了,搞个玻璃钢的翻模给您做纪念吧。”
  关老太哪里是想要纪念品,反手就是给万长生轻轻一巴掌:“人死如灯灭,生前哪怕再有名头,也不过是过了就散开,还能有多少人记得呢,慢慢的就变成几个字而已,我觉得还是这个好,这个好,把你师父的气质完全表现出来了,看着就像看见他,嗯,回头多给我几个,老荆也要一个吧?”
  万长生亲眼看见北方篆刻大师的眼里,多少还是羡慕了下,低声嗯。
  他都没徒弟的。
  更别说还会做雕塑的徒弟了。
  关老太为了把万长生推销出去,那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可这样的弟子,才值得她推销吧。
第279章
调皮
  万长生肯定不愿放弃正在逐渐展开的艺考培训事业,更不愿放弃越来越找到方向的雕塑创作。
  再说现在才大一,他觉得还有那么多东西要学,这就仿佛打开了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宝藏,仅仅拿起其中一方印章,就回去把玩一生?
  见过高山大海,面对这么璀璨的艺术殿堂,现在万长生的想法不一样了。
  回到美术学院的时候,系主任更经验老道:“做个挂名弟子吧,又不是非要你一直待在平京,待在博物馆里面,这种你应该赶紧答应下来做个挂名弟子,绝对有百利无一害。”
  万长生不这么想:“与其说虚头巴脑的攀关系,不如实打实的为篆刻做点事情,如果我们蜀美真能给皇宫博物馆输送篆刻人才,那才是真的有利无害。”
  系主任点头称是,又想起来表扬:“总之还是很不错的,你好好做这个关于篆刻门类的工作,这几年高校正在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我说专长型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就是给你量身打造的,这事儿绝对没有问题!”
  面对行政专业术语,万长生有点懵:“什么技术职称?”
  系主任都老羡慕了:“教授职称呀!以前学历、资历、论文各种要求达标才能评职称,我都熬了好久,现在只要有拿得出手的教学水平跟具体成果,最关键是代表成果跟实际贡献,篆刻老师就是特殊岗位单列单评的项目,现在就只有你一个人在教篆刻,怎么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3/8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