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时代(校对)第1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5/871

  老童则怡然自得的看着郭槐生询问万长生师承何处。
  万长生想了想没说是祖传,只有看过外面的天地,才知道观音庙那点什么传男不传女的秘技,在外面跟大白菜似的:“我一直在寺庙里面做菩萨泥塑,还在碑林打石头,算是一代代传下来的乡下手艺。”
  魁梧的郭槐生干脆坐下来面对万长生。
  这个当初在处理会上面对院长招呼,都拂袖而去的大汉,现在目光炯炯的看着万长生,好像在回忆什么:“我记得……当初老苟在批评你人品不行的时候,好像提过一句,你的白描画法是古佛像造型风格,没想到你还真懂泥塑佛像?”
  十多年专攻佛像的万长生谦虚:“略知一二。”
  老童他们已经哈哈哈的笑开来了:“这就是懂很多!”
  “郭大炮,他不好意思在你面前显摆!”
  “郭老板,现在介绍弟子是要给中介提成费用的,多少表示点,今天晚上的酒钱你结了如何?”
  “好主意!好主意。”
  郭大炮头都不转:“菩萨本体,如果需要装饰的话,怎么安排?”
  说着,居然摆了个单手礼佛的动作,关键是另一只左手自然下垂手指内勾。
  画家们想认真看的,但还是忍不住笑出声来。
  郭槐生怕是有一米九的身高,腰圆体阔跟大棕熊似的,却做出这么精细的动作,有点反差萌。
  好在万长生不笑,如果说第一次在校考舞弊案处理会上,他对这位拂袖而去的雕塑系领导还没什么印象,现在总算认出来,这就是自己第一次到雕塑系朝圣,和马振宇遇见的那位老师,面对新生宽宏随意的老师。
  现在只要讨论专业就立刻心无旁骛的老师。
  他对这种人无比尊重:“您这是左手提着帔帛的动作……”
  顺手从衣兜里摸出自己的小速写本,就在上面勾勒。
  所以说会画画就是方便,不像手残的家伙凭空比划很久都难以表达自己的内容,现在只需要轻而易举的画出来就行。
  这对于万长生真是驾轻就熟,他画过太多太多菩萨造型,而且他的白描手法正如苟教授说的,有典型的古佛像造型痕迹,譬如慈眉善目,面容安详,动作雍容华贵,不疾不徐。
  这真是他的老本行。
  寥寥几笔就画出来一尊和郭大炮动作类似的菩萨,凑上一堆人头的画家们不惊叹,他们当中任谁都有这份功力。
  可万长生术业有专攻的特点在于,画出菩萨造型仅仅是个基础:“佛教是从印度传过来以后跟中原服饰糅合的特点,菩萨都带着汉魏时期开始的中国人审美,服饰装饰更要以那个时候的为准,交叉帔帛,上饰璎珞,您看,因为印度传来的传统重视项饰和腰饰,越往前的菩萨这两部分的装饰就越多,可国内汉魏时期以后,转移成下身装饰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看看朝官、龙袍甚至普通富裕家庭的隆重穿法,前襟都有非常多的装饰,然后随着后来菩萨越来越多,做得也越来越随意简化,项链、手镯、帔帛、特别是下身挂着的璎珞就被省略了……”
  口中这么说,笔尖却在菩萨身上娴熟的层层叠叠推进,从最开始的手镯,到胸口分外漂亮的项链装饰,然后才是好像围巾一样批在肩头的帔帛,但又像小衣披肩的造型,交叉两条长长的带子,一条搭在右手礼佛的手臂上,另一条就被左手提着了。
  “最近我才开始学习更多关于观音造型的知识,争取把我以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部分填补上,帔帛说起来,现在藏族人民爱用的哈达就是它的最终简化版本,但在菩萨早期要复杂得多。”
  随着两条轻飘飘的带子画完,才是成串的璎珞,也就是用珠玉串成的装饰品,腰腹以下正面宽宽的一条,左右两串,都垂地了。
  光是看这画面,都能想象得到,这样的菩萨走动起来,当然是叮叮当当的圣洁模样。
  “珠宝串起来的造型固然是从印度传来的,但他们本来挂脖子上,因为我们汉代有组绶,就跟这珠玉装饰结合上了……”
  中青年画家们纷纷卧槽。
  画术精湛方面,他们肯定每个人都能秒杀万长生,天赋也可能各有所长。
  但随着标准模式进入艺术殿堂的他们,哪怕有钻研过某种古代画像特点,也最多只是了解到这种形象样式而已。
  可万长生表现的是毋庸置疑的全面渊博。
  起码在佛像造型这方面,他对服饰熟悉的深度,才是个做学术研究的态度。
  关键是还有这么深厚的画艺泥塑底子。
  郭槐生再没半点啰嗦,直接起身:“走吧,跟我去一趟蓉都。”
  然后自顾自的就招手给酒吧老板:“这边的账算在我头上……他们没喝完,明后天我回来结账行吧?”
  万长生吃惊,这新学期的课程才开始上了不到三天,专业课上刚刚开始要求学生们过渡性的开始画长期素描作业,也就是把以前两三个小时画的考试习作,扩大成一张小餐桌面那么大,得摸摸索索的画两到三周时间。
  怎么突然就要随便离开学校了?
  老童他们也起哄:“怎么,要把长生拿去卖个好价钱么?跟你又不熟,拉长工也得先说清楚到底为什么,他现在打理着几百人的艺考培训学校,应该是你巴结着他,能不能帮你找点好苗子了。”
  郭大炮好像真的是个炮筒子脾气,直来直去的不绕弯:“哪有那么多废话!我在蓉都边上有个庙宇的佛像雕塑工程,上百座菩萨造型,正好差个懂行的助手,跟我走一趟自然就熟悉了,我又不会亏待学生,回头我给老郑打招呼系上请假,走不走?想学雕塑,马上跟我走。”
  说老实话,做菩萨,做得万长生已经想吐了,这次做这个微波炉大小的舞台泥塑创作,天马行空的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想法来做。
  他才真正找到那种做雕塑的快活。
  如果真是又要去做菩萨,万长生打心眼里没兴趣。
  可看看郭大炮那雷厉风行的派头,错过这个交好的机会,多半会在对方心里留下疙瘩。
  最关键是自己想学雕塑啊,国画系的老板,苟教授那样的大佬,万长生都可以不鸟,因为他没所求。
  可现在才找到雕塑这条路,发自内心的不敢得罪这位雕塑系的大佬。
  再说人家这是主动抛出橄榄枝。
  而且这位郭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口碑,显然也是极好的。
  所以万长生看眼笑嘻嘻的老童,得了那边轻轻点头,就起身:“好,跟着郭老师去学点东西,还请您帮我给系上请假了。”
  郭大炮伸手拿起桌上的舞台小雕塑干净利落:“走吧!这东西做得还不错,回来我找人帮你放个大样。”
  万长生赶紧给笑呵呵的其他老师跟乔宇拱手告别,还得想着是不是要发消息给付仕亮他们说一声,还是有各种学习工作的安排调整。
  况且自己还挂着班长和学生会副主席的名头呢,都得让伙伴们给张罗协调下。
  当然这些事儿在系主任发话的威力前面,都不是事儿。
第199章
行不行,手上过
  万长生也算是蜀川美术学院独一份了。
  刚正式上学三五天,就被系主任带着出去捞活儿!
  而且还是出了名油水丰厚的雕塑系。
  那可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大工程专业。
  至于学生跟着老师出去做工程做业务,在美术学院则是家常便饭的事情。
  任何老师都可以名正言顺的回应这是在带着教学目的的社会实践嘛。
  只是国油版画的学生除了跟着老师画点菜画弄去卖,的确是不如广告、装饰、环境艺术这些设计专业的学生赚钱渠道多。
  哪怕是画点连环画绘本,学印刷装帧的学生也能从老师手里漏出不少活儿来。
  所以美术学院如果撇开艺术属性,那就是所专业性很强的职业技校。
  各专业赚钱能力,比很多理工科大学强多了。
  毕业以后普遍不会担心饭碗。
  但万长生这种国画专业的大一新生,一上来就跟着雕塑系系主任起步,起点也真够高。
  郭槐生自己是辆路虎发现,而且还配着司机,他确实很有老板气派的拉着万长生坐后面,这时候万长生才感觉到,自己那辆车的后排好像感觉比这部车好很多,平稳丝滑的感受要舒适得多,这车有点浪,跟坐在船上似的。
  当然也可能是有好几年频繁使用的后果。
  但好处是车厢里面确实宽大,雕塑系系主任脱了外套系上安全带,还示意后排的万长生也照做:“给我讲下,你做这个雕塑的思路。”
  他看待手里这个玻璃钢玩意儿的角度,肯定和乔宇还有老童他们角度不同。
  万长生简单解读:“就是舞台,从不同的角度看上去,这舞台就有不同的解读,正面是幕布,拉开幕布看见的是表演,但实际上侧面看是这样,背后看又是这样,观众眼里的东西,和演员看的,站在后台看到,是有很大区别的。”
  郭槐生注视雕塑件:“细节很丰富,主题有点散乱,但塑造功底是体现出来了,有点意思……”
  万长生老老实实:“第一次做这种全新创作的东西,以前都是做泥塑菩萨跟打石碑,连翻模都是他们刚教我的,但我很享受这种自由创作的感觉……这是我在国家大剧院参观以后的感受,在那里我也是第一次接触到几件现代风格的雕塑作品,到那个时候,我都还没意识到那种工业化或者造型抽象的雕塑,和泥塑菩萨有什么关系,我更多只是把做泥塑、打石头当成是门手艺,从没想过雕塑也是门单独的艺术……”
  郭大炮对这个新生侮辱雕塑行业有点不满:“你中学上学美术课总该知道点这些基本常识吧?”
  万长生惭愧:“我来自乡下,小学初中的美术课都是我给同学们上,因为我家世代都是给庙里画壁画做泥塑,这是周围三乡五村出了名的事情,但那时候我还没意识到美术的意义,通常都一个人玩儿,说难听就是有点自以为是,直到出来读美术强化班才知道米开朗基罗、丢勒这些大师。”
  系主任还是匪夷所思:“你直到考美院都不知道雕塑系?”
  万长生无奈:“从认识曹老师到童老师,包括赵磊磊赵老师,都认为我应该是画国画,我也从没跟他们提过我做菩萨打石头的经历,再说填志愿的时候我忙着办美术培训班,没怎么细看就随手填了国画系,现在有点后悔,我也是从专业考试开始,才试着自己雕刻人像。”
  系主任靠在宽敞的座椅上,借着打开的顶灯观察手里物件,脸上满是自嘲:“是啊,被阉割的手艺,就这么萎缩了……五年本科,招进来都还是一张白纸没点手艺,这能培养什么雕塑人才?”
  然后皱眉看眼万长生:“你才多少岁,刚进大一就去办培训班,不觉得对不起自己一身手艺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5/8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