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时代(校对)第1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9/871

  眼瞅着前面就抵达酒店了,万长生摸摸兜里的练习石,再次感到自己以后还是买点好石头做练习吧,轻声提醒前面的司机:“您就把车靠那路边稍等我一会儿,我刻点东西送给席导作为纪念,也表达我的态度。”
  明明在那边当先进当领头羊,可以顺理成章的攀升,万长生却不屑一顾。
  这里面对照顾看重自己的前辈,万长生的回应带着浓厚的文人风采。
  席大妈都眼睛一亮。
  万长生没有直言他领会了提醒,不要重蹈王维的老路,却用篆刻来回应。
  因为王维可以说堪称最早期的篆刻名家,真懂篆刻的,对王维那些事情就应该耳熟能详。
  这样的哑谜,还真得是有文化底子,才能懂。
  古代文人就最喜欢玩这种梗。
  更重要是在打开的车内灯下,万长生下刀如飞,犀利痛快、自信果断的风格,肯定给席大妈留下了深刻印象,好整以暇的靠在车门上侧头看着这年轻人。
  助理见识还是少点,探头看了又看,再跟席大妈对眼,可能都在无声的询问:“不就是刻个章嘛?有什么玄机?”
  席大妈只笑。
  万长生那在观音庙前摆摊练出来的速度,当然快得很,轻轻用毛衣把粉末沾擦掉:“就是这俩字儿,我想就能表达我所有的态度,再次感谢您这两天让我学到的很多东西,感谢!祝您节目演出成功,晚安,晚安……”
  连司机和助理都得到了万长生的道别,他才下车走了。
  席大妈看着手里的普通练习石印章,用指肚细致的抹了好几下,才勉强看清上面的字体……
  “章法”。
  章法,全章之法也,俯仰向背,各有一定之理而实无定也。
  胸中有丘壑才敢谈章法。
  这样的年轻人,应该能够抵挡住名利财色的诱惑吧?
  席大妈满意的把小印章攥在手里:“小曼,所有系列通稿经过你那里的时候,记得要求用最后长生合影那张照片,再提提他……就是负责脚本的执行副导演吧。”
  助理表情有点震撼,忍不住再回头看眼酒店那边,好像能看见万长生走进去的背影,有些难以置信:“您这是……学院自招那边……”
  席大妈想想点头:“有些事情用个外人,说不定反而能得到公平,这也是教学机制改革的探索嘛,回头你把关于长生的资料收集下给我看看,他有种很让人信任的特质,对不对?”
  助理也想想确认:“嗯,昨天他说连夜把东西做出来,好像当时所有人都不担心,就直觉他一定能够完成,今天的效果也确实证明了。”
  席大妈放松的靠在椅背上:“要是我真有这样个执行副导演,能协助我画大量的脚本,我还能创作很多作品啊。”
  助理已经确认万长生要扶摇直上了:“那就调过来呗。”
  席大妈闭上眼:“也许会影响了他的成长,先走着看吧,年底那部戏开始张罗的时候再说。”
  车厢里面安静下来,但助理注意到导演的手指很舒适的在大腿上轻轻敲打,握着印章石的那只手,放松得竟然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这是多么难得的情况,助理都有点惊喜了,用眼神提醒司机轻缓些驾驶。
  自己才打开手机开始处理上面滚屏似的一大堆工作。
  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这样一出戏的成功,会立刻伴随一大堆主流媒体的强势宣传。
  这个时候苦命的助理还得再分别强调下,要突出万长生!
  可实际上,从连夜开始的网络快讯,已经不约而同的用上了万长生。
  谁叫12点过了就是五月四号呢,谁叫这部剧就是百年前的新文化运动呢,谁叫那舞台中央站着的所有人中间,万长生是最当之无愧的青年呢。
  谁叫最后导演还掷地有声的叫响了那句少年强则中国强呢!
  第二天一早,终于睡得神清气爽的万长生,正在给欢欢发消息监督她起床,那个宁州二中一块来的学生干部就冲回房间来:“上电视了,老万,他们说你上电视了!”
  好些个学生干部跟着都冲进来,两人一间的标准间里飞快的挤满了十多个男生,娴熟的利用机顶盒重播功能,把几分钟之前的晨间新闻播放出来。
  本来就只有十多分钟的晨间新闻,却用了几十秒,重现了昨晚剧场最高潮的那一幕,慷慨激昂的舞台上台词回荡,所有人起立鼓掌的掌声回应,连绵不绝的掌声和那民族血性的呐喊交织在一起。
  让旁白都显得激越很多:“这是青春声音的呐喊,这是民族振奋的起点,这是当代青年应该始终牢记的使命……”
  学生们也激动:“前天没看见这一幕!这就是万老大你去改出来的场面?”
  万长生平静中带点新奇,第一次在画面上看见自己站在舞台上的样子,有近距离特写:“不是我改,我只是提出点建议。”
  可电视马上打脸:“听听,这就是我们文艺战线工作者,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送给所有青年人的勉励……”
  席大妈的声音洪亮通透:“这是我们昨天的观众,二十岁的万长生,是他提出最后一幕我们可以修改调整,然后整整一个通宵,都是他在这里,跟我们的道具、舞美团队争分夺秒的完成这些,今天白天我们的演员们才能重新排演……”
  “我想说什么?我们的希望永远都在年轻人身上……我只想说百年前那句名言,少年强则中国强!”
  学生干部们忍不住把掌声都延续到眼前,在房间,甚至走廊上都很快响起成片的掌声。
  有多少二十岁的年轻人顶得住这样的荣誉?
第155章
明当渡京水,昨晚犹金谷
  这也太秀了。
  大家都是先进,可所有人都是带着成绩来的,万长生却在现炒现卖的出成绩!
  这整整一天的活动中,几乎所有人都在问万长生那是你么?
  明明都看见电视上的韩系小眼睛,明明也知道万长生在参与那个剧的改动,所有人还是忍不住要确认下。
  但实际上万长生很清楚,电视里面没能呈现出现场的那种震撼效果。
  眼前不过还是因为宣传的名气,让人趋之若鹜的名声。
  万长生在各种书上读过的名利,现在终于有了最直观的感受。
  上午参观青年学生活动基地、吊唁英雄纪念碑的时候,带队的工作人员,比较少看见的接洽官员,都找万长生询问关于这个话剧排演的事情。
  一直随队采访的记者媒体,肯定也对万长生做了单独专访。
  这种访问,等下午三点抵达青年表彰大会的巨大会议厅时候,达到了高潮。
  真是长枪短炮的一堆高高低低摄影摄像镜头堆成了一堵墙,青年学生穿着各自民族服装、比较庄重的西装、学生装、夹克,开始列队入场。
  万长生肯定就被要求主力接受采访。
  本来他就属于比较重点安排的学生,不在会场上发言,也肯定会有这样的露面机会。
  可都架不住热腾腾出炉的新闻,工作人员给媒体只要一介绍:“这就是昨天在国家大剧院参与了新五四运动剧目编排的年轻优秀学生干部万长生……”
  人家媒体记者马上就知道点在哪里。
  要说万长生面对这么多镜头,密集恐惧症都要犯了的状况下,一点不紧张不可能,他毕竟还只是个二十岁的土包子。
  但人家提问的记者有经验,一堆各种麦克风塞到他面前:“能介绍下你是怎么参与这么重要的文艺作品创作的吗?”
  只要具体到事务,脑海里面开始顺理成章的展现细节就不会那么紧张了,万长生也觉得这是个展现青年特色的话题:“我真的只是个普通观众,跟随刚才这些来平京参加大会的同伴们一同前往观看这幕剧,非常感谢整个剧组团队给了我这样一个第一次来平京的蜀川学生机会,能够跟一群非常优秀的专业人士学习很多以前在学校接触不到的新鲜事物,起因仅仅是因为我在剧场随手画了张这样的速写……”
  掏出速写本的万长生,总算开始对答如流。
  有摄影师还在镜头外使劲示意,万长生应该把速写本拿在脸旁边介绍,方便画面同框。
  他没想过这些画面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更想传达的是:“如果我们拥有一技之长,在很多时候才会被机会青睐,这恐怕也是素质教育的意义……”
  这样人家自然又会要求他对自己做介绍。
  来自蜀川宁州二中的美术复读生,在艺考的同时,更想带动美术生们尽量考上更好的学校,带来对大家人生的改变。
  万长生是这么想的,但有些词语基本上都是采访记者帮他组织了。
  面对这样一堵墙的采访,起码半小时以后大会现场都要开始了,万长生才被放进去。
  今天可是优秀大学生数百人,中学生数百人,还有不少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村官、创业者,济济一堂的大场面。
  可提前接受采访最为热闹显眼的,肯定就是万长生了。
  重新回到自己的中学生代表团中间,万长生难免被自己的同伴们羡慕:“你这次真是表现太好了!”
  “真没得说,大剧院的事情我们都有目共睹,你是凭着自己的实力被人家导演认可,谁能想到改过以后演出这么成功,还恰恰就在今天!”
  “本来就是庆祝五四青年节的剧目,本来就该在今天,祝贺你!”
  万长生却没什么喜悦之情的微笑点点头。
  有人以为他是瞧不上,背景深厚了根本不在乎这点。
  但总有不解的:“你怎么没有特别激动高兴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9/8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