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时代(校对)第1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3/871

  可这个时候就是忍耐不住想要凑近些看清楚。
  连校长都忍不住赶紧摸出手机来拍了个现场人潮涌动的短视频。
  也许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虽然他们心理上都还有点瞧不起,但人性趋美是控制不住的。
第133章
猫儿偷糍粑
  万长生这几句话说得有点仓促,他不喜欢长篇大论,如果要引经据典的掉书包,他能说一大堆,可现在对于艺术,或者说他从报纸上看见的精神文明之类的词儿,他自己都还在感悟。
  特别是刚刚在眼前打开那么巨大的殿堂,万长生其实有点迫不及待的想告诉这么多学子,人生有无数可能。
  但现在说什么都还有点苍白,他也仅仅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专业校考小状元而已。
  都不如画面更有说服力。
  费雪雁忍住不让自己的目光停留在画面人物上,但其中排在右边倒数第三个女孩儿,让她又不由自主的会流连不舍,她知道那是自己。
  那是十多个人物里面唯一一个大跨步在跑动的形象,戴着眼镜的女生,穿着有点陈旧的蓝色两道白杠运动服,脚下的蓝色帆布运动鞋也有点磨破了,很朴素。
  按照杜雯找来的资料,应该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典型的中学生形象,麻花辫都带着显著的时代特征,可偏偏就是这点跨步跑动,带起的脸侧发丝飞扬,仿佛就看见阳光铺洒在脸上。
  费雪雁有一点点婴儿肥,配上眼镜其实看着很平常,但就是这点轻舞飞扬的阳光气息,恰恰把她眼中那点平时被镜片遮住的少女气展现无遗。
  明明是二维平面的画作,那发丝仿佛在翻飞飘扬!
  因为万长生一直都是习惯于先画身体,前期大概把发丝给理一下,最后才着墨在面部五官,一气呵成。
  费雪雁开始天天来看,前面都没注意到这个应该是她妈妈辈时代的女生形象,最后出来的脸蛋让她差点惊讶得叫出声来!
  除了建国后知识分子的那种眼镜框,万长生并不是完全照着她的脸在画,可费雪雁就是能感觉到这是自己期待的样子!
  一贯有点严肃严厉,挂着化学课代表头衔的她,有时候在对着镜子的时候,期望自己能够真正用好奇又灿烂的眼神去打量这个世界。
  而不是像父母要求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因为她没觉得那样自己有走遍天下的机会。
  从小家教甚严的她,就是渴望这种风吹在脸上,感受阳光的气息!
  谁知道竟然画出来如此之美,不是脸蛋美,而是对自己心灵的震撼。
  她的心就像那发丝一样在飞扬。
  小时候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标兵的她,多少学过点绘画,这下彻底被唤醒了。
  也下定了决心。
  她关注的是个体,大多数人能看见的就是整体,从唐装少女抱着孩子已经为人母,衣衫褴褛的少年拖着铁链在当挑夫,民国百褶裙的慷慨激昂,到拿着红缨枪、穿着破军装的红小鬼,再到跑动的运动服女生,现如今校服的读书学子,更加漂亮的小西装校服男女生,还有抱着足球的矫健身影。
  稍微有点审美感的都能看出来,这样一幅壁画展现的是什么主题。
  这都是同龄人。
  十几岁的年轻人,在他们所处的时代,都分别做什么。
  每个人仿佛都是当时时代的缩影,又仿佛都恰好走到同一条街道上来,没有很模板化的姿态,就是很寻常或跑或走或站,那抱着孩子的唐装少女略显慵懒,似乎在等着外出的亲人归来,挑夫少年眼神空洞得如同行尸走肉,百褶裙和旁边的学生装皱眉焦虑,行色匆匆,浑身破烂军装的红小鬼精瘦眼发亮,却身经百战,从跑动的女学生开始,阳光开朗的气息出现在这些少年身上,哪怕凝神思索,都在带着书卷气。
  连挤在主席台边的老师都看出来:“仓廪实而知礼节,只有生活条件好起来,脸上才会少了那种为温饱为生存而焦虑的斗争气息,时代不同,确实要培养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有意义!很值得推敲背后的意义。”
  校长都慷慨起来,这位一贯都把百分之九十九升学率挂在嘴边的土生土长校长,指着画面:“这面墙会一直在这里,大家都会从墙前面走过,是碌碌无为的甘于平淡,还是超越自我的去报效祖国,证明人生价值,都在大家的选择之中,这就是我们千百年来年轻人的缩影……以史为镜,可明得失,非常感谢万长生同学给大家树立了这样一面镜子,可以看看我们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场面虽然有点拥挤,但是却不混乱,大家主要是新奇。
  新奇第一次看见这种栩栩如生的画法出现在眼前,要说像照片那么写实,万长生的色彩人物绘画功底还没到,更多是他比较扎实的素描功底,加上光影色彩,如果拿到科班的专业油画家眼里,甚至能看得出来他的面部绘制有点稚嫩,毕竟这是万长生第一次用西洋画法画人物头像,好在他造型能力够强,没让面部变形。
  最出彩的还是他这种掌控很多人的散点画面模式,十三个角色,没有谁是最主要的,相互关系就是擦肩而过的路人,把不同时空的人物放到同一个背景,或者说同一条路上来。
  这种没有遵循西方传统绘画主次分明的模式,竟然还有点超现实主义的魔幻感觉。
  其实在中国画的场景里面比比皆是,《清明上河图》几百上千个人物都各顾各的,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哪怕分成好几段,主角都有出现在里面,可笔墨分量跟侍女也没差多少。
  所以看起来有种很特别的感觉,每个人身上都有故事。
  林老师是最满意的,作为万长生曾经的老师,又邀请安排了这次的壁画绘制,忍不住拿麦克风提问:“我就有个小小的疑问,为什么没有古代的书生呢?古代的读书人还是应该有的吧?”
  万长生想想回应:“我想表达的是时光流逝,那么每个时代呈现的是当时同龄人最主要的身份,古时候能够读书的人,是极少数吧,大多数人还是早早的养家糊口,我在乡下长大,还是比较清楚这种民间疾苦,相比之下现在受教育的程度是天翻地覆,这才是我想表达时代变迁的意义。”
  二中学生们恍然大悟,原来画画还有这样的说头。
  林老师恍然大悟,顺势拿出最后点节目:“最后,我们二中今年有两位成绩很优秀的同学,也准备从高考以后向万长生拜师学艺,无论是作为一种爱好培养,还是未来的人生规划,美术都是很有前途的方向,我们也祝费雪雁、徐朝晖两位同学,在保证学习成绩的前提下,向万长生学到真正的美术本领……”
  刚才还一直站在壁画两侧的两位高考尖子生,连忙在林老师的招手下过来,站在万长生面前,徐朝晖本来按照说好的拱拱手……
  谁都没想到,费雪雁却在这个时候深深的弯下腰,给万长生鞠了个大躬。
  这还是万长生看出来动作不对,赶紧伸手托住了女生的肩膀,不然好像有磕头的意思!
  全场几千学生顿时哗然!
  在这讲究个性的年代,少男少女们谁不是热血昂扬,别说男儿膝下有黄金,就是女生也大多都傲娇得不行。
  万长生是很出类拔萃,但也没到这么夸张的地步吧。
  远远的贾欢欢看见这一幕,立刻经验丰富的伤脑筋捂头:“遭了,这么郑重其事,肯定又是个猫儿偷糍粑,脱不了爪爪。”
  阵仗越大,这麻烦估计就越大。
  但最搞笑的一幕发生了,徐朝晖愣了下,竟然跟着费雪雁也并肩弯腰,一起给万长生鞠躬!
  学生们瞬间从哗然变成起哄!
  这是新婚夫妇行礼么?
  这花白头是想找女朋友想疯了吧。
第134章
以点带面
  徐朝晖确实是学霸,霸到不怎么上课,摸底考试都能随随便便接近满分!
  谁叫他已经把复读当成工作了呢:“翻来覆去就是那么点东西,简单得很,好无聊的……我现在就跟着你学画画吧。”
  万长生无奈:“我要学习啊。”
  徐朝晖反客为主:“那我给你辅导文化,你给我特训?”
  万长生还是摇头:“你想学没有任何问题,但得循序渐进的按照客观规律来,这个阶段可以先跟着基础班学习绘画入门,然后明年……你规划下你的未来吧,到底是继续这样做高考高分学霸,还是进入什么大学……对,我有个建议,你明年可以争取去考清京美术学院,校方也有奖励吧?”
  徐朝晖关注的是:“去了清京美术学院容易泡妹子吗?”
  用眼角飞快的瞟下费雪雁,万长生算是明白这家伙为什么追不到女生了!
  费雪雁戴着眼镜的神情又有些皱眉要发飙,就像她听见几个男生废话会忍不住训斥一样,个性很强。
  但这下可能还是看在万长生面子上调整了口吻:“美术是艺术,你这么说对万长生的绘画艺术很不尊重。”
  起码连她也看出来,快大半个月时间里面,万长生什么时候用画画来撩妹了?
  非要把这种大美的艺术,加上个撩妹的标签,很容易让人不舒服,特别是她还这么尊重的。
  万长生的性格就是不那么较真:“老徐有这样的想法也是人之常情,书中自有颜如玉嘛,没事没事,你呢,你想怎么规划,今年确实来不及了,明年重读一年,我还是很有把握让你进美术专业,如果你的绘画天赋足够,进美术学院也不算太难,因为你们都有很好的文化基础。”
  费雪雁肯定有压力:“我的父母对我寄予很高的期望,希望我还是考政法、外语、医生这些职业的重点大学,可我一直都想画画,初中还参加过两次暑假培训班,老师都说我有天分,最后硬是被掐了,说是让我自己选择,可给出来的选择根本就没有美术,我也不想让他们失望,只好违心的放弃了,这次我不会再让步了。”
  万长生以己度人:“沟通交流吧,老一辈大多会固有他们的思路,不一定非得杵逆叛异,迂回点可能更好。”
  费雪雁坚决的摇头:“他们肯定不会同意我复读一年再去学美术考美院的,那会让他们丢面子到无地自容,我希望您能帮我给他们争取下!”
  万长生内心已经挠头了,他最不喜欢跟人争论,徒费口舌,而且还平白要承担责任,他这样的性格,一旦承担起的责任,那就不会中途放下。
  所以还是谨慎:“学习美术可以修生养性,也可以陶冶情操,更可以是一辈子的爱好,跟你学什么专业,考什么大学并不冲突,我们在成年以前是父母给予抚养长大,当然是可以有自己的追求,但也要照顾父母的意愿,只要是有道理有出发点的观点,还是应该先沟通,找寻最妥帖的和气办法,家人是没有仇的。”
  连他都看出来费雪雁的性格有点犟,甚至可以说极端。
  女生难言眼中的失望。
  不过万长生这种奇葩,怎么能体会到复读对很多高中生的巨大压力呢。
  回到美术班这边,他还向朋友们咨询了下感受:“我觉得很轻松吧,最大的优势就是参加过高考,知道高考是怎么回事了,不会莫名其妙的紧张压力很大?”
  其实美术班里面有三分之一也是往届生:“你倒是说得轻松,专业成绩那么好,文化底子优势那么大,只需要正常发挥都能超出一大截,我们心理压力很大的,特别是去到那种周围同学都很优秀的复读班,很容易得抑郁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3/8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