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师(校对)第3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0/778

  然而在镜头以外,却是朱罗经黯然失落的样子。他环视一周,发现没有人理会自己,只得拖着佝偻的身躯,一步一步向外而去。
  说起来也是讽刺,同样是作为“封建迷信”,尽管社会环境宽松了,但是风水依旧不怎么受普通人待见,但是求雨仪式却一跃成为传统风俗,受到推广保护。
  不仅是打棍求雨仪式,就是其它祭祀活动,以前还属于迷信的范畴,但是时至今日,却是极具当地特色的民俗传统了,不仅没有受到歧视,反而受到大家的追捧。
  相比之下,风水就有些不给力了,好像见不得光似的,一般是低调进行。一但被曝光,立即受到千夫所指,口诛笔伐……
  “难啊。”
  看到朱罗经落寞的身影,方元心中暗暗一叹,忽然快步跟了上去。等到走了一段路程,他才开口叫唤道:“朱师傅。”
  方元叫了两声,朱罗经才反应过来,回头一看,表情有些迷惑:“是你……有事?”
  “总不能开口就借手机吧,好歹也要寒暄两句。”霎时,方元和煦笑道:“朱师傅,刚才听见你提到引水补基,我挺好奇的,能给我说说吗?”
  “你想知道?”朱罗经上下打量方元,然后摇头道:“说了你也不懂。”
  “未必。”方元淡笑道:“据我所知,引水补基应该是风水学上的一种补救措施,有引沟开圳、挖塘蓄水、开湖、筑堤坝、造桥等各种方法。其目的就是让残缺不全的风水形势,达到最为理想的状况。”
  “咦?”朱罗经愣住了:“你真懂啊。”
  “知道一些。”方元笑道:“我记得古代风水书籍上,就有一些典型的案例。比如说将村中一处泉扩挖成月塘,以储内阳之水而镇丙丁之火。又比如说,因为村外来水躁急,则开挖湖塘,缓冲水势,储中阳之水以避邪。”
  “这些应该算是比较常见的例子,更是引水补基,改造风水的典范。”
  说话之间,方元话峰一转:“不过这村子,好像没有什么来水、泉眼吧,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朱师傅又打算怎么引水补基?”
  “你也是罗经师?”朱罗经有些惊喜交集。
  “……算是吧。”方元点了点头,毕竟同行好交流呀。等下借手机打电话,肯定不会被拒绝,说不定还能顺便借点路费,回头双倍奉还。
  没错,方元就是在打借钱的主意,不然也不会舍弃一帮村民,直接追上来了。
  方元脾气温和,但不代表他没有火气。泥人都有三分火性,更何况被人扔到荒野郊外,坑了一把,他真的很生气,不想联系房东升了,而是想直接返回南京。
  他已经盘算好了,等下联系上包龙图,就向朱罗经借点钱,或者借他的银行账号,让包龙图打钱过来,然后立马走人。
  带着这样的想法,当朱罗经热情邀请方元到自己家里作客的时候,他自然不会拒绝,欣然跟去。绕行了两三分钟,就到达了目的地。
  说起来,朱罗经居住的环境,非常不错。粉墙黛瓦,参天大树掩映,枝繁叶茂的树冠,就好像一把撑开的大伞,把半边房子遮盖起来。人走进房子,顿时感觉一阵阴凉,烈日酷暑马上消散了大半。
  当然,方元是行家,自然更加清楚,消暑的功劳,一半在树荫,另外一半在于房子本身。这是一栋很普通的泥瓦房,但恰恰就是由于泥瓦结构,才有避暑的功能。
  实事求是的说,再豪华的现代化水泥建筑,从避暑的功效来说,远远不及普通老百姓家的泥瓦房。这不是在故意贬低水泥建筑,而是事实。
  毕竟水泥建筑,那是以钢筋混凝土为骨架,再以砖头堆砌起来。这样的建筑,在烈日的暴晒下,导热极快,但是散热却很慢。时间一长,就好像是火炉烤箱一样,让住在屋里的人苦不堪言。
  与之相反,泥瓦房是由泥砖砌成,泥制的砖头非常笨重厚实,而且能够吸收热量不散发,再配合屋外的几株大树,简直就是能够调节温度的天然空调。
  对比之下,泥瓦房无疑是更合适人类居住。可惜呀,人类向来有自虐的倾向,对于好东西往往容易视而不见,倒是很喜欢中看不中用的事物。
  此时,把方元引到屋里大堂,朱罗经不好意思道:“家里简陋,你就将就一下了。不要客气,随便坐。”
  方元环视一眼,只见厅堂收拾干脆,旁边是个柜子,里面摆了碗筷。中间是桌子,四周围了一圈凳子。这也正常,在乡村之中,厅堂不仅是招待客人的地方,更是餐厅。现代的一些商品房也一样,客厅餐厅相合,也不再另外区分。
  在朱罗经的招呼下,方元找了个凳子坐下,然后笑道:“朱师傅,你不用客气才对……随便倒杯水就好,茶就不必了。”
  “没事,很快!”朱罗经手脚麻利,暖壶有现成的开水,茶盒也在旁边,用开水洗了下杯子,再抓了点茶叶放到杯中,然后用开水一冲,干枯的茶叶立即飘浮起来。
  不久之后,如针一样的茶叶,在开水的滋润下,无声无息舒展开了,一缕香就飘逸出来。这就是徽州本地著名的茶叶,黄山毛峰……
第416章
重塑风水,福泽一方
  黄山毛峰,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徽州黄山一带,又称为徽茶。由于新制的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所以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据说贡品黄山毛峰,会在每年清明谷雨时期,选摘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之后,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所以有黄金片的美称。
  这种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最重要的是茶汤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自然是茶中名品。
  当然,朱罗经冲泡的黄山毛峰,肯定不可能是贡品,而是最普通的等级。但是再普通的茶叶,只要滋味出来了,也能够消暑解渴,让方元感到十分满意。
  泡了茶,朱罗经也坐了下来,探问道:“小兄弟,怎么称呼?”
  “方,方圆的方,单一名元字,元帅的元。”
  此时,屋外有树荫遮挡,厅堂气息十分清凉,又喝着滋味不错的茶水,方元感觉到一阵悠然惬意,心中的火气也慢慢地敛去了,心平气和,有问必答。
  “好名字。”朱罗经赞许起来:“没有想到你年纪轻轻的,居然也对罗经之术有研究。”
  “略懂,略懂。”方元笑道:“偶尔读了几本书,知道一些理论罢了。”
  “不错了。”朱罗经叹道:“十里八村,也有一些罗经师,但是我和他们聊天,他们压根不知道什么叫做引水补基。唉,连你都不如,半吊子的水平,就敢替人择吉卜凶。罗经师的名声,就是被他们给败坏了。”
  “咳……”方元安慰道:“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各行各业,都是差不多的情况,鱼龙混杂啊。”
  “我知道,但是不甘心啊。”朱罗经忍不住诉苦道:“刚才你也看到了,他们宁愿举行浩大的求雨活动,也不相信我的话。”
  “真是在求雨呀?”方元错愕道:“我还以为在宣扬风俗文化呢。”
  “什么风俗,那是在白费力气。”朱罗经悻悻道:“他们有这闲工夫,不如跟我上山挖地,搜寻泉眼……”
  “泉眼?”方元一怔:“什么泉眼?”
  “一个能够灌溉四方,形成河流的泉眼。”朱罗经表情一正,认真道:“据我研究,在我们村子后头的山上,肯定有一个大泉眼。只要找到泉眼挖开,肯定能够解决村子的旱情。”
  方元一听,脸上自然露出几分怀疑之色。
  “不相信?”朱罗经急忙道:“我有证据的。”
  “什么证据?”方元有些好奇。
  “你等着,我马上去拿。”朱罗经兴冲冲而去,不久之后就捧着几本装线书回来。可能是憋得很久了,难得有人聆听他的看法,他也很想倾诉一番。
  “你看看,这是我收集的资料。”
  这个时候,朱罗经翻开一本书册,示意道:“建村,就是我们村子,山环水绕之地也;两山对峙,涧水环匝村境;狮象把门,园林锁口……”
  朱罗经一本书册一本书册的翻开,每一页他都细心折页标记出来,很容易找到他需要的内容。而且每一句内容,都表明这村子原先水源充足,有河流经过。
  当然,这也不代表什么,毕竟原先有江河,后来枯竭断流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并不能说明这江河,一定与泉眼有关系吧?
  “朱师傅,这些江河水流,是在什么时候消失的?”方元问道,小心翼翼提醒:“而且这又没有直接的证据可以证明河流与泉眼有关联呀。”
  “不急,你再看看这个。”
  适时,朱罗经拿起最后一本书,示意道:“你这句,建村有山,山中泉水甘冽,以烹黄山野茶,滋味甚醇!”
  “我找人问过了,这是明代徽州的文人笔记,当时的黄山茶,还没有形成毛峰这个品牌,所以称为野茶。最重要的是,现在我们村子山上,根本没有什么泉水。”
  说话之间,朱罗经确信道:“所以我肯定,原来山上肯定有泉水,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泉水断流了。只要重新找回泉眼,再引水下来,一定可以恢复之前村子山环水绕,涧水环匝村境的盛况。”
  “咳,朱师傅好想法。”方元违心称赞道,却感觉朱罗经列举的证据,有些牵强了。
  好吧,就算村子的山上,真的曾经有泉水。但是泉水断了就断了,也不能说明在山上另外还有一个泉眼啊。尽管有这个可能性,但是从逻辑上却不怎么说得过去。
  “我知道,你还是有疑虑。”朱罗经仿佛能够洞察人心似的,忽然起身道:“你跟我来,我还有其他证据。”
  “嗯?”方元一怔,不过有求于人,他也不好推托,只能跟着朱罗经走了出去。
  朱罗经一边引路,一边说道:“我们村子,总共有九口井。村外有五口,那是用来浇灌田地的,村里有四口,其中有三口用来洗衣洗菜做饭,剩下一口用来饮用!”
  “分得这么细。”方元有些惊讶。
  “因为九口井中,有八口井的水质不怎么好,略有些浑浊。”朱罗经沉声道:“只有饮用的那口大井,水质非常的清澈,甚至有点儿甘甜。”
  方元一听,立时有些明悟:“朱师傅觉得,那口井与山上的泉水有渊源?”
  “没错。”朱罗经点头道:“我仔细研究过了,那口甘甜水井,常年不断不枯不少,哪怕是现在这种干旱的情况,井水还十分充足。相比之下,另外八口井的井水,不仅量少了大半,水质更加浊黄了。这足够说明,那口井与另外八口井,不是同一个水源。”
  “有道理。”方元比较认同,这个理由,多少有些靠谱了。
  “我研究了十几年的结果,绝对不会错。”朱罗经信心十足。
  “从井水的水质分析,就知道水源的不同。”与此同时,方元好奇道:“这是浅显的道理,村民也应该懂得判断吧,他们为什么不支持你搜寻新水源?”
  “呃……”朱罗经表情忽然一僵,然后脸上有几分尴尬之色,连忙转移话题道:“你看,那就是我说的甜水井,也是一口古井,起码有几百年历史了。”
  方元顺势看去,只见在几棵古柳的旁边,的确有一口井。井台很大,但是井口却被密封起来了,用水泥封死,再在上面延伸一根铁管和水龙头。
  显然,古老的水井,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也享受了高科技带来的好好,脱离了原始的汲水设备,使用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水泵。
  “安装水泵之后,可以给每家每户供水。”朱罗经解说道:“天气热,井水消耗量很大,但是从来没有供水不足的状况。”
  “说明井水资源丰富啊。”方元点头道:“如果真如朱师傅所说,井水的水源就在山上的话,那么的确应该搜寻泉眼,造福一方百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0/77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