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徒(校对)第8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4/903

  这就好像是个禁区,突然被挑破了那层窗户纸,既然标榜这是一个民主的国家,那就可以讨论任何对国家和民众有利的事情,不讨论怎么会知道这件事是否有利呢?
  这就好像是个悖论,美国宪法和其他法律的确从未规定任何加入合众国的各州是否可以谋求独立,当然更没有规定如何可以谋求独立的程序,反而是有规定合众国不得分裂的《反联邦脱离法》。
  的确,美国独立宣言中,有任何政府作为与民众诉求背道而驰的时候,人民有权改变或者废除,并建立一个新政府的字眼,但这句话的实质是类似联邦政府的更迭,而不是分裂退出另起炉灶,就好像赫拉里下台,特里接任一个道理。
  所以号称最民主自由的美国打一开始就绝对封断了分裂的可能性,只是为了看上去好看,并没提到不允许各州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只是对讨论分裂或者取消联邦这样的事情根本就不提供讨论或者有程序的机会。
  在欧美法治体系中,程序是最为重要的关键,一切都讲究有章可循,所以任何希望闹分裂或者独立的想法,都没法设立这个程序来启动,那么不符合程序的行为,就是非法的,这就是美国《反联邦脱离法》的本质。
  但恰恰就是这个所谓的修宪大会……
  汉默尔这样的学者,最为担心的就是这个情况。
  不要以为美国的政治体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出现变化。
  首先就是不能给这样的变化生根发芽的机会,《复兴法案》挑战了全国民众和各州对联邦政府的不满,彻底分化了军工联合体和政府一起,站在了民众的对立面,特别是加上联邦政府在最近一系列的对外政策和金融政策上的失败,让民众和各州对联邦政府的不满达到了白热化,直接促成了修宪大会的进行。
  其次才是如何对待这个给予了全民修宪大会的问题,白宫采用的是搅浑捣乱的态度,这在前期的确是奏效,整个修宪大会看起来已经化为一场闹剧。
  但别忘了,这毕竟是白宫和国会还有全国民众都同意和认可的修宪大会,就好像白宫安排了一批不循规蹈矩的人去捣乱的时候,他们手中拿的依旧是威力惊人的尚方宝剑!
  最后才是布隆伯格提出来这个核心的问题,这个会让全国民众都参与思考和讨论的问题,这和其他诸如堕胎、持枪、移民的问题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因为那些问题注定都是扯皮争吵,就算通过实行也不会有本质根本的改变,只有这个……
  所有人其实都明白,这才是个绝对会改变美国的行动,关键就在于,做还是不做?
  美国的制度,关键不在于做什么,关键在于怎么做,联邦的一切高于州政府,在美国运行的两百多年历史当中,从来都没有出现过州政府修宪申请成功的例子,所以州政府一级从来都没有获得那柄尚方宝剑的机会,虽然民主的制度宣布这柄剑一直都在墙上挂着,但繁琐的程序保证了这柄剑从未被摘下来过!
  所以,根本就不该给这个修宪大会,不该给这个修宪大会有讨论这个对美国联邦制生死攸关的机会!
  而且在这柄剑被摘下来以后,还给了一帮非主流的极端分子来挥舞!
  这才是汉默尔最害怕出现的情形!
  只是他在之前也没敢说。
  因为没人会相信这种事情在美国会发生!
  但声势浩大的日企争夺案,在这个时候,显然成了一剂催化剂。
  那个萦绕在美国人心底最大的魔鬼终于被召唤出来!
  现在需要的不过是思考和发酵的时间……
  没有了联邦政府,各州政府得到的可不仅仅就是那点土地!
  光是土地,的确就能解决所有的赤字问题。
  但最重要的是,美国目前最大的包袱,是巨额的国债,这是联邦政府欠下的,假若联邦解散,这些债务就可以合法的消失无踪!
  上万亿美元的国债消失无踪!
  整个美国都可以轻装上阵,重塑辉煌,这一点从来都没有人怀疑!
  整个美国……
  嗯,解散了联邦,也可以以别的形式重新出现的整体!
  这个时候的想法很多人都并不是针对美国分裂,主要是针对那个几乎所有人都不满的联邦政府,换一种形式或者别的架构是为什么越来越多人,觉得布隆伯格说的似乎也不是一点都没有道理的原因。
  目前的联邦制度已经坏掉了,这是整个国家大多数民众都同意的观点,现在修修补补似乎已经不能解决问题,有没有必要另起炉灶重新来过!
  一个小时的时间,网络上各大论坛和社交网站几乎都把话题锁定在了这个议题上!
  最著名的三家网站已经挤爆了两家的服务器,登陆发言和观看的人太多,服务器不负重荷……
  但更多的服务器和网站都开出了专门的讨论版块区。
  白宫因为总统阁下在欧洲访问,反应稍慢,但在一个半小时以后,就严肃的发出声明,强烈反对这种不符合宪法精神的悖论话题,绝不可能承认这样的修正案。
  但事后很多人评价,正是这样一个糟糕而赶着出台的声明,正式把这个话题拔高到修正案的地步,到底有没有必要把这个变成修正案!
  因为之前所有人的感受还不过是被打开了一个禁区,一个所有人都可以讨论是否会带来改变的话题,这个声明让所有人明白事态的严肃性。
  大家都对改变美国的未来,似乎可以做点什么?
  一系列带着专家口吻的评论和抨击文章迅速登上各大网站,认为这不过是个玩笑或者不切实际的空想,美国民众的一切利益都应该建立在美国联邦制的基础上,请全国民众重新恢复到理智,修宪大会也必须尽快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但傻子都明白,从布隆伯格开口说出那句话以后两小时,全美国上下涌动的这种讨论的热潮表明,再回到修宪大会之前……不可能了!
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被迫
  真的就好像之前麦克拿出来那份报纸上面比喻的那样,失去控制的国民修宪大会,往往很容易走向革命,这一特性在无数个国家的政治变革中都体现过,这种趋同性不会因为发生在美国就有什么改变。
  各州跟联邦政府之间的矛盾,就跟法国大革命的贵族和君王之间矛盾如出一辙,贵族们在各种利益争斗的驱使下,逼迫路易十六国王召开带有国民委员的三级大会,可这种人民大会一召开,之前原定的解决政府预算赤字问题就变成无关紧要的事情,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个国王领衔的君主立宪制度上,质疑政府的合法性。
  最终导致一系列变革的发生,这不是偶然的。
  就好像上世纪初那个刺杀斐迪南大公的事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卢沟桥事变揭开日本侵华战争的恶行,这些事件表面看起来是偶发或者部分人计划的,但其实在各种事态的驱动下,迟早会发生。
  目前美国的态势也是这样,布隆伯格不过是正好出现在这个点,就算不是他,这个点也迟早就在别的人别的时间,差不多该出现。
  这就是历史向前发展的规律性。
  当然,不过有多规律,也不管现在的事态究竟在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齐天林还是强行上台,把布隆伯格带走了。
  这半拉子老头儿也不反抗,还给阻挡的其他与会者解释自己跟齐天林的关系:“我建议大家都需要一个冷静的思考阶段……明天会场见。”
  齐天林拉着他从主席台侧面的一个小门离开,这些内部通道是VIP护送的必备功课,齐天林早就摸熟了线路,一只手扶在布隆伯格的腋下,从腰带上摘下一支笔筒式强光手电,就快速地在狭窄的各种消防通道跟临时安全通道之间穿行,却一反常态的没有往外走,反而有不少上楼的行为。
  布隆伯格开始没做声,但闷声跟着走了好一阵之后终于开口:“不离开这里么?”
  齐天林已经扶着他登上市政大厅的高处,谨慎的用手电敲击天台铁门,发出清脆的节奏响声后,大门被推开,一盏微光灯快速闪过他的面孔:“老板!”
  屋顶当然是有狙击手的,齐天林点点头,松开布隆伯格:“你看看周围……怎么可能离开?”
  不错,只需要把头这么轻轻的从半人高的肩墙望出去,四四方方的市政会议大厅周围已经灯火通明,无数的电筒营灯还有路灯以及随后蜂拥而来的汽车车灯和媒体采访车的照明灯已经把周围照得纤毫毕现。
  包括停车场在内的所有广场空地都挤满了人群,数万人把周围围得水泄不通,这个并没有暗道的标准市政大楼,要想从任何公开通道或者用车遮遮掩掩的出去,都会被锁定,团团围住。
  齐天林指指黑色天际:“两个选择,第一马上呼叫我们的安保监控直升机降落,把你带回酒店或者带离堪萨斯城,第二……你继续在这里坚守,我的员工有高品质的睡袋,虽然舒适程度跟你的豪华套间不能相比,但保暖性肯定不会出问题。”
  布隆伯格注视着下面密集的人头,却闭上眼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转头对齐天林露出个意味深长的笑容:“作为一个商人型的政治家,你不觉得现在我已经拥有了以小搏大的最佳时机么?我成功的把自己推到了最风口浪尖的位置,难道在这个时候,我还能选择逃避和退缩?”
  齐天林看看周围四名表情不算太紧张,但也分出注意力看着眼前场景的美籍员工,耸耸肩点头:“行!你需要什么,我给你安排,然后我们会尽可能的保证你们生命安全……”眼睛确实能看见一队队的PMC正在进入场地,开始构筑大厅旁边的防卫线。
  布隆伯格却根本不看脚下近处纷乱的场面,目光尽量的看远,远出了灯火辉煌的堪萨斯,似乎投向天边一般:“扩音器,我要能让民众都听见我声音的扩音器……”
  齐天林拿过员工手边的集群电话,呼叫了麦克,传递这个讯息。
  麦克同意了,无论什么样的状况,现在他们要做的首先就是稳定现场情绪,控制现场状况:“但是他应该是平息,而不是继续煽动激烈的言辞!你明白么?保罗……”
  齐天林认可:“那当然,我们会看着他……”
  找喇叭并不难,市政大厅自己就有对外的公共场所扩音器,比较难的是要把麦克风从内部的音控室一直拉线到屋顶来,因为布隆伯格这个爱作秀的家伙居然不愿躲在音控室里面发言,等那两名跟随齐天林的员工把线路拉上,齐天林还得帮忙抱住他的腿,让这个老家伙站到房顶屋角上!
  当政客还真不容易!
  这家伙还有要求:“灯光!让你的人把强光灯照到我身上来!”
  齐天林真心无奈:“你!小心真有恨你入骨的人拿枪把你崩了!”但还是转头让员工通知下面。
  果然有几支大点的强光电筒照射到数十米高的屋顶角落上以后,好些个媒体的强光灯也照上来,下面越来越多的人顺着光柱看见了布隆伯格,虽然看不清脸,但也不知不觉让混乱嘈杂的局面逐渐安静下来,都仰头看着。
  布隆伯格其实是在抗风,这么高的地方,堪萨斯又比较平,晚上站在这上边可真有点摇摆,全靠齐天林抱住了他的腿,他甩甩手里的麦克风,齐天林还得巴巴的帮忙顺一下电缆,另外俩员工赶紧帮忙,四名狙击观察手就纯粹的趴在四面观察不同方位的情形。
  试了一下音,布隆伯格似乎期待已久的个人表演开始了:“各位先生们女士们……我是布隆伯格……”
  轰的一下,真是那种数万人一起哗然的声浪,就跟齐天林最近在英超赛场上听见的观众一起发出的嘘声音量差不多,真想把这爱出风头的老家伙给扔下去!
  但面对广场各方的扩音系统声音比麦克那个小喇叭强多了:“我只是说出了我的心声,我爱美国……但目前美国的状况需要大修,请各位不要急着愤怒,就这么坐下来,冷静的思考一下,美国究竟需要什么!未来究竟该何去何从,我个人的见解是解散联邦政府改换新的联邦或者邦联方式,但这仅仅是我个人的想法,不是各位,这个提案需要各位自己考量,但首先也需要修宪大会的所有成员通过,才能成为正式提案,等待……嗯,这一次是等待各州的代表大会通过,而不是任何议会通过,知道么?这一切的权利是掌握在你们自己手中的,如何改变美国,是继续像目前这样无计可施的看着美国腐烂下去,还是给美国一个崭新的机会!不用马上给我答案,冷静的思考一下……”
  不得不说,前纽约市长也不是泛泛之辈,语调从高昂到平缓,稳稳的压住之前澎湃的人群反应,接着就好像舒缓的手掌抚慰一群背毛立起来的小猫一样,居然用带着牧师布道一般的腔调,成功让现场平静下来!
  偶尔从某个局部,还能有掌声!
  布隆伯格朝着那个方向,很有绅士风度的做了个鞠躬:“我现在不是竞选演说,也不是哗众取宠,我只是在履行我作为一个美国公民,和有幸进入修宪大会成员的义务,希望各位也思考一下,自己究竟能为这个国家做什么……”
  “请各位清楚一个明确的事实,现在的美国,已经不是两百年前的美国,更不是一百五十年前的美国,1860年的美国内战,就是一个伴随着进行曲自信前进,却突然掉下悬崖国家的故事!而现在的美国,就一直在深渊里摸黑前行……我的话说完了,我会一直在这里,等候来自人民的声音,请各位记住,我叫布隆伯格……谢谢。”脚后跟磕了两下齐天林,示意自己可以下来了,齐天林的头正扭着看其他方位,还是那几名美籍员工给他示意,才一起把布隆伯格放下来。
  齐天林没有对这位脸上其实还洋溢着兴奋之情的冒险家说什么,布隆伯格却掸掸手感谢了几位显然因为刚才的言辞对他都有些尊重的美籍员工示意回避以后,看他们把麦克风设备都收好,才低声给齐天林开口:“怎么样?投资我不是一桩失败的买卖吧?!”
  齐天林嘟哝:“我现在只想跟你撇得干干净净!你看你都干了什么!你就不能支着个别人在前面做这种冒险的事情么?”
  布隆伯格一脸夸张的惊讶:“你是这样处理事情的?我能不能算是你支在前面的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4/9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