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校对)第4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1/479


待到一定级别便可接家小团聚,对青年武官来说,一般都得等和熬。
不过两人也是决定分别接家小至福州,这边大有可为,北方在未来几年会陷入全面防御,甚至秦凤路等军州都不保险,除了接家小前来,家族中的长者也打算派出大量的子弟往南方来,这是他们二人南下之前就已经决定的事了。
天空晴朗,海水蔚蓝,两人乘坐的是四百多吨的大舰,此前有数十艘战舰已经往吕宋去,这一次调派的只有三艘战舰,种纪和姚平忠坐的是大船,另两艘都是二百多吨的小船。
东藩港口和澎湖港口中所有的战船甚至商船,到此时已经调派一空。
一半往吕宋,一半往北方,两边都是在半个月后,齐聚平户。
一战先得吕宋,再定倭国,广州,福州,平户,吕宋,兰芳,联成一体。
府军水师与康天祈,兰芳各国水师合力,与蒲行风决战。
目标远大,两个西北来的青年武官对海上争雄也极有兴趣,但他们也是和普通人一样,上船之后初时尚兴奋,看蔚蓝的大海没有边际,感受自然之壮观,天海之美,但风浪一起,两人也是开始呕吐起来。
待船行至吕宋时,两个西北来的武官已经是初步适应,也是感慨着海上战事的艰难。
至宿务岛时,海港处有明显的战事余烬,多艘残破的战舰残骸在海上漂浮,有一些吕宋人驾着小船在海上捞着东西,重要的战略物资已经被打捞过了,水师将士也并没有禁止本地人去打捞。
港口内也是到处有烟熏火燎的痕迹,箭痕,有一些房舍被烧毁了,还有一些砖瓦房舍被炮弹打成废墟。
姚平忠和种纪没有在福州耽搁,他们这样的秦凤路的将门子弟,从小便习惯了闻令即行,哪怕正在吃饭,军令一至便会立刻出发,绝不会耽搁。
他们也都没有接家小过来,两人中武进士后分别返乡成亲,都各有子女,留在家乡由族人照料看顾,也不必太担心。
将门出身,就得有这样的觉悟,为将者,南征北讨,调任频繁,几年不得回乡也是相当常有之事。
待到一定级别便可接家小团聚,对青年武官来说,一般都得等和熬。
不过两人也是决定分别接家小至福州,这边大有可为,北方在未来几年会陷入全面防御,甚至秦凤路等军州都不保险,除了接家小前来,家族中的长者也打算派出大量的子弟往南方来,这是他们二人南下之前就已经决定的事了。
天空晴朗,海水蔚蓝,两人乘坐的是四百多吨的大舰,此前有数十艘战舰已经往吕宋去,这一次调派的只有三艘战舰,种纪和姚平忠坐的是大船,另两艘都是二百多吨的小船。
东藩港口和澎湖港口中所有的战船甚至商船,到此时已经调派一空。
一半往吕宋,一半往北方,两边都是在半个月后,齐聚平户。
一战先得吕宋,再定倭国,广州,福州,平户,吕宋,兰芳,联成一体。
府军水师与康天祈,兰芳各国水师合力,与蒲行风决战。
目标远大,两个西北来的青年武官对海上争雄也极有兴趣,但他们也是和普通人一样,上船之后初时尚兴奋,看蔚蓝的大海没有边际,感受自然之壮观,天海之美,但风浪一起,两人也是开始呕吐起来。
待船行至吕宋时,两个西北来的武官已经是初步适应,也是感慨着海上战事的艰难。
至宿务岛时,海港处有明显的战事余烬,多艘残破的战舰残骸在海上漂浮,有一些吕宋人驾着小船在海上捞着东西,重要的战略物资已经被打捞过了,水师将士也并没有禁止本地人去打捞。
港口内也是到处有烟熏火燎的痕迹,箭痕,有一些房舍被烧毁了,还有一些砖瓦房舍被炮弹打成废墟。
岸上的人群倒还是密集,似乎在举行着什么活动。
“吕宋战事彻底打完了。”战舰的船长是一个三十不到的青年人,身形瘦而精干,典型的闽人形象。
和普通的福建人说不好官话不同,这个舰长的官话也相当标准,他对两个西北武官笑嘻嘻的道:“从旗语中看,刘旦被擒获,驻吕宋水师准备誓师征倭了!”
原来如此!
姚平忠和种纪倒也并没有太失望,眼前的事是意料中事,此前战事基本上就结束了,他们俩跟随舰队出航,主要的目标还是在征倭之事上,征倭战事,目标是割三倍东藩土地的虾夷地,征平倭国,可能会爆发十万人以上规横的大战,对两个青年武官来说,他们此前在冰封的黑土地上受尽了折磨,饱尝失望之苦,眼前是这一场魏军占据优势,征服蛮夷的大规模战事,能有幸参与其中,也算是对他们此前磨难的一点小补偿。
最少在种纪和姚平忠看来是如此,他们并不会视征伐厮杀为苦事,相反却是乐在其中。
“大魏秦王幕府吕宋征倭部。”
船抵岸边,种纪轻声朗读着岸边的高高旗幡,眼中显露出异样神彩。
“俺听说吕宋这边国王和那些贵人们均已臣服。”姚平忠低声道:“此番征倭,吕宋也建了征倭大军,国王派了三千兵马,由若干贵人领兵,算是咱们大魏的征倭大军中的一份子。此后咱们会在吕宋这边派驻兵马,官吏,确立里甲法度……”
姚平忠神色也是颇有一些诡异。
大魏从未想过征服自己的藩国,文臣们更是毫无这种打算。固然大魏立国之时就是与异族相争,当时的情形是华夏差点儿被灭亡,不得不争。但以士大夫的眼光和角度来看,能不争则不争,因为不管是官员,士绅,包括贵族,更包括普通的将士和百姓,都是视战争为赔钱的买卖,将士面临死伤,无人抚恤,家小遗族无人看顾的惨状,普通的百姓要被迫多缴纳赋税,士大夫奉命守边要有性命之忧,贵族们也不会在战争中获得什么好处。最终得利的只有帝王,获得开边的荣耀,所以文人们会以文章诗赋来征讨君王这种好战开边好大喜功的行为,最后的结论便是劳民伤财。
种纪颇感忧虑,姚平忠却是咧嘴一笑,说道:“听说吕宋这边的情形和以往不同。秦王是打算将吕宋建成贸易用的口岸,做转口贸易,还将咱们的产品销在吕宋,其国不准在别国买货物。另外咱们驻军,派驻官吏,吕宋均要负担费用,用幕府的人话说,咱们替他们消灭海盗,抵御外侮,总不能干赔本买卖,咱们毕竟不是大魏朝廷,没必要用自己的钱,买这种虚好看是不是?”
“这话说的倒是有理。”种纪想了想,也是理所当然的道:“秦王在这方面还是知道韬晦一些,这是好事!”
在种纪看来,现在朝廷根本不顾南方,秦王不仅要镇守南方各路,还得组建水师,征伐海外,但并不让实利而图虚名,很多野心大的人在此时应该是损耗自己的财力,得到吕宋国上上下下的拥戴支持,用这种民意来影响大魏的士大夫,使自己的声望更上一步。
秦王幕府在吕宋的举措,固然是得实利,但肯定损害秦王在吕宋贵族心中的声望,在国内的风评也不会太好,越是如此,反而叫真正做实事的人对秦王更增添了几分敬意。
“咱们此前不南下,是对的,后来南下,也是对的。”姚平忠心满意足的抚着下巴,笑道:“现在看来征倭弄不好是灭国之战,咱们北伐打的不顺,举国气沮,要是能灭一国,能给大魏提提气,叫百姓们也扬眉吐气一番,也是好事。”
种纪这一次没有出声,眼神却也是变得凌厉起来。
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同
张思齐站在人群之中,也是满心欢喜。
大军平定吕宋二盗的残余后,负责征伐的刘益等人立刻至马尼拉约见吕宋王,确定了诸多条款,放松了对汉人的管制打压,华商的地位前所未有的高涨起来。
在此之前,张家这样的汉商虽然联手其余汉商能掌握吕宋的经济命脉,就如三佛齐,满刺加,真腊,暹罗等诸国一样,但汉商经济强,政治却弱,军政两道,一则不愿,二来也没有那个水准去操持。
兰芳国的建立,于其说是立国,其实就是一群实力更大的汉商建了一个规模颇大的公司,也就是如此而已。
兰芳被满刺加压着打,与三佛齐,吕宋诸国盟好,却是对抗不了一群海盗,其国力如此,军事能力和武备如何,也就是昭然若揭了。
吕宋的汉商,虽不似满刺加那样被提防,甚至被抄家,关押,杀害,但在海盗威胁之下,吕宋的贵人们对汉商的态度也是越来越不友好,其处境也是岌岌可危。
这也是张思齐数次出海,寻找生机,也是在寻找退路。
南洋汉商几百年的历史,充满血泪,吕宋等国多次屠华商,华商也是多次迁移逃走,最终能生存下来得靠运气,当然更重要的是提前的谋划和布局。
秦王水师至,残余的几千海盗瞬间化为鸟兽散,直接崩溃,根本未敢交战。
当日东藩海滩上的一战,已经是打断了这些吕宋盗的脊梁骨,使其如惊弓之鸟,根本不敢于东藩的府军对抗了。
刘旦也是仓促而逃,其身边开始时还有几百亲信,到后来各处的汉商也动员起来,组建义勇团练追剿海盗,本地的居民和海盗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若无汉人相助,府军想在十几万人中追杀海盗也相当困难,待汉商一出手,其原本就有强悍的财力,汉人在吕宋为数也并不少,占其全部人口的三成左右,这个力量就是相当可观,汉商出手后,逃走的海盗和与其勾结的土著陆续被发现逮拿,到刘旦落网之后,人人欢腾,整个吕宋和南洋地界陆续将消息传开,人人均是觉得心头一快,也是感觉一阵轻松。
颜奇嗜杀,刘旦也是好不到哪去,这两人组成的吕宋盗最为凶残,就算是蒲行风所部,其政治意蕴较强,行事较有针对性,军法也较为严格,不会出现随意残杀和虐杀的情形。
康天祈主要镇守倭国,其更希望海面平静,早年的打打杀杀早就烟消云散。
王直一直是对大魏这边和汉商有一些香火情,事实上暹罗,真腊和吕宋诸国的汉商,和王直也是一直有一些联络,双方关系并不算差。
这种事算是极高的隐秘,很多汉商的家族子弟未必知道,其实海盗之争,不论是大魏还是历史上的明末时期都有着汉人海盗与海外汉商千丝万缕的联系,到郑家被荷兰人与清廷联手所灭之后,汉人的海上争雄之路就完全断绝了,此后大海拱手让人了事。
张思齐与很多吕宋汉商的家族子弟站在一起,很
多青年汉商子弟已经报名加入府军,不过获准的并不算多。
刘益已经会见过一批汉商家族的首脑人物,汉商和其家族子弟一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是替幕府管制吕宋的最佳人选,没必要叫他们到海上搏命,冲锋陷阵。
管制吕宋,需要汉商家族的全力合作,很多青壮年的汉商子弟,理应成为这一片土地的官吏,与府军一起将吕宋真正吃下来。
“怎地一个个吊死,这般费事,还不如大刀直接砍过去来的爽利。”张思齐身边有个府军军官,身形矮壮,肌肉盘结,似是要将军袍撑破,这人有浓厚的西北路人的口音,好在张思齐与各地人均打过交道,不象老一辈的闽粤两地的汉商,除了会说家乡话外,听外地官话也是相当困难。
当下张思齐便是抱拳一笑,对那西北武官说道:“就是要起威慑之意。老兄有所不知,本地土著懒的出奇,不管是做工,行商,种地,样样均不在行。其又嫉妒我汉人富裕,这些年来越来越不安份。咱们汉商家族,一向担心出事,这十来年,吕宋二盗横行,对我汉人多次屠杀,海上遇着魏人商船便是杀戮全船,一个也不放过,便是吕宋当地民意使然。”
“原来如此……”姚平忠也是抱了一拳,说道:“干脆筑京观好了。”
张思齐微微一笑,说道:“那弄的太难看,怕民意几十年下不去。现在将群盗和勾结群盗的土著沿岛吊死,尸体经年不取,又有震慑之意,又不必弄的太难看了。”
一旁的种纪点了点头,说道:“应该是府军将领与当地汉商首领会商后的结果,咱们只在一旁观看便是,不必指手划脚。”
张思齐此时也看的出来,眼前这两个青年武官出身来历必定不凡,并不是府军中的普通军官,他这种汉商子弟行事最为伶俐,脸上虽未表露出刻意结交的意思,却是在不经意间将种纪和姚平忠的底细,大约摸了出来。
“征倭之役,在下是没有资格参加了。”张思齐略感遗憾的道:“其实在下从少年时起就去过平户和京都多次,对倭国情形也算熟悉,只是刚入讲武堂,最少要半年学习,之后才能上舰实力,此役怕是赶不上,惟有祝两位与大军旗开得胜了。”
“兄弟对倭国熟悉,可知倭军如何?”
张思齐沉吟片刻,说道:“这话我要细说一下,请两位多些耐心。大魏东南与南洋诸国,情形和吕宋均相差不多。汉商从唐时便移居海外,因勤劳和彼此声气相连,逐渐成势。不管是吕宋还是满刺加,三佛齐,还有汉商自立的兰芳等国,或是暹罗真腊等诸国,汉人多则占到一半甚至更多,少则是三四成左右,汉商均抱团行事,掌控各国贸易生利之事,一旦大军进驻,比如吕宋这里击败颜奇和刘旦,其国落入囊中是必然之事。满刺加那里有蒲行风,则是最后障碍,一旦击败蒲行风,掌握马六甲,南洋化为内湖,外敌不得而入,十几二十个国家,亿万生民,均为我秦王幕府掌握,这是必然之事,也是
大势所趋,天命如此,人力不可与之相抗。几百年的移民,商贸,商船往返,现在的情形和几百年前已经不同,天与不取,必受其祸。还好,秦王殿下必取,与蒲行风的决战,不光是大魏抵御外敌的战事,也是掌握海上诸国,行贸易反哺大魏,掌握各地的最佳办法。此役我各国汉商也会出尽全力,现在不仅兰芳在造船,吕宋等诸国汉商也在出资造船,人力,物力,均是会赶紧跟上,一两年内,只要将蒲行风剿灭,秦王殿下固然是成海上之主,我各地汉商家族,从此也是高枕无忧了。”
种纪和姚平忠均是点头,海上情形他们大约也了解了,南洋诸国均是汉商家族掌控,只要击败蒲行风,整个南洋均为幕府掌握,诸国归顺降服,土地面积要少于大魏,但人口并不在大魏之下,诸国加起来的贸易规模,亦绝不在大魏国内之下。
“与诸国不同的,便是倭国。”张思齐继续说道:“倭国从唐时学习华夏,但得其形而未得其神,其国内是天皇为尊,将军执政,大名自行其事,武士为其中坚,商人的权力不小但相当隐晦,最要紧的是其神道一体,自成格局。魏人至倭,很难融入当地,被隔绝排斥的情形,比南洋各国要严厉的多。所以汉人在倭,多半就在平户,为康天祈所庇护,其余地方,汉人万中无一,征倭之役,想令其屈服不难,想要灭其国,最少要百万大军征伐二十年,代价太大,得不偿失。倒是击败其中枢大军,令其将军失掉权威,使其大名各行其是,以商贸控制其国,这便足够了。”
张思齐说完之后,又是一抱拳,略带歉意的笑道:“在下人微言轻,妄言军政大事,请两位恕罪。”
姚平忠咧嘴一笑,说道:“若不是听张兄弟一席话,咱们还在发梦哩,咱要多谢张兄弟,出海在外,果然长见识。”
种纪也道:“想来这些事,海外的诸位都已经与上层禀报过?”
“是的,”张思齐道:“征倭舰队在吕宋这里逐渐汇集百来艘战舰,由刘将军指挥,咱们已经上过说帖。至于幕府那头,由各家族的族长公禀,也是写了条陈,奏报给秦王殿下知道。”
种纪微微点头,说道:“若是如此,我便放心的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1/4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