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校对)第4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0/479


这是最后一支出城的队伍,全部是由赵王的护卫私兵组成,三百骑兵,披着铁甲,绵甲和皮甲的精锐骑兵在城门洞蜂拥而出,很多人都看到洋洋得意的徐子威策马前行,马鞭持在其手中轻轻甩动着,如果不是马背两侧的双插,加上大横刀和长矟,徐子威就象是个出城踏青的纨绔公子哥儿,一点儿也没有上阵打仗的紧张急迫感。
赵王则是踌躇满志,他有一些老态,这是相当明显的事。在一年多前,赵王保养的还很好,五十左右的年龄,看起来就象是三十来岁的样子,皮肤紧绷,头发乌黑,身形适中,行走时感觉矫健有力,相比近花甲之年已经颇有老态的齐王,赵王是刻意做作,明眼人都瞧的出来。
就是现在,赵王意气风发,但已经老态明显,两鬓斑白,腰也有些佝偻了。
由此可见,近一年多来福州的事态发展相当的令赵王困惑,由此带来的压力,使得这个亲王已经很明显的迈入了衰老。
在王府护卫私兵的簇拥下,也是在一些官员的送别下,在城门关闭之前,赵王一行终于匆匆离城而走。
“若福州两王协力就好了。”夕阳西下,杨世伟也不觉感慨一句,接着便是看到郑里奇脸上的嘲讽之色,杨世伟自己也是笑了起来。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了,就算中山王徐子先愿意屈就,赵王也不可能信任,两王合作剿贼,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中山王果断退出,也是件好事。”杨世伟道:“否则弄到两王相争,彼此内斗不休,对福建路也是场灾难。现在虽然大权落于赵王手中,福建路最少还能保住太平。”
郑里奇却是冷冷一笑。他没有把半分希望放在赵王父子身上,看到赵王策马出城时,有一些官吏和百姓还是情不自禁的祝祷和欢呼,郑里奇却是一脸的厌恶,立刻将脸转了过去。
……
“厢军七万余人,禁军万余人,和咱们在此之前的估算大差不离。”
官兵强势来进剿,刘茂七却是一脸的轻松,说完了之后,从屋角的缸子里拿着水瓢,大口的饱饮着清水。
李开明脸上带着微笑,看着自己的左膀右臂。
罗振邦,张方良,李开友,袁福地等人,或是步兵,或是骑兵将领,都是李开明最信任的部将,罗振邦领兵不行,出鬼点子却是一等一的好手,是以也够资格参加这样的最高层级的密议。
“我们不退守建安,而是在建阳县城外,背倚大山,左侧是闽江源头溪流,右侧平原,身后县城,这样的战场,等若死地。”李开明对众人道:“我不是盲信兵法,什么置之死地而后生,只是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动。我军新立,训练不足两月,将士们意志不坚,九成新兵未曾见过血,兵器也不好。咱们只有老营兵,还有万多矿兵算的上是合格的兵马,这一万多人在栅栏后缓坡上列阵,是为北营,南营在县城闽江南,也立栅栏,结厚阵,有八万余人。全军近十万人,旌旗多备,多置鼓号,以居高临下之势迎敌。此战有进无退,任何情况下俱不得有后撤的打算。我实话同你们说吧,这一仗打赢了,得建州,派精兵夺邵武军,最少得一半地,再夺抚州,虔州,衢州,年底前咱们能占四五个军州,几十个县,好几百万百姓,能将军伍扩到二十万乃至三十万人。福建路是禁军最多的地方,他们一输,浙江路,江西路,荆湖南路咱们都能抢到地盘,要等明年夏初,最少半年之后,从江陵和洪州一带再调来十来个禁军,十来万厢军,可到时候咱们最少有三十万人的大军,精兵也有三万人,足够与再来讨伐的官兵一战……”
众人神色都是有些激动,有几个将领微微抬着头,眼神往屋顶上看去……当然除了大梁和稻草所垒的屋顶外看不到任何东西。
李开明描绘的未来实在太美了!
“各人有异议没有?”李开明环顾左右,在场的都是左膀右臂,心腹大将,李开明决定事情之前都会向各人问计,叫所有人畅所欲言。
但定计之后,就只能遵照执行,任何人敢荒腔走板,都会受到最严厉的处罚。
“没有。”
“大掌柜和二柜定的计很好。”罗振邦道:“咱们就等着官兵上门。”
“好好干吧。”刘茂七握了握拳头,粗大的拳头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他狞笑一声,说道:“从十一年过后,潜藏好几年,咱老子的刀好久没有饮血了。”
“这一遭定叫你杀个痛快。”李开明把巴掌按在这个猛将副手肩膀上,说道:“罗矮子的细作查清楚了,赵王也凑了几百铁骑,说是要马踹连营。我集结一千骑兵,撒手叫你用好了,先给他们来个迎头痛击!中山王徐子先,几千人败数万海盗,也就是用好了骑兵,你可千万把咱们的家底给用在最关键的地方!”
“中,大掌盘放心。”刘茂七的两眼都隐隐显露出血气,这是个如猛虎般的大将,经历过千百场厮杀,锻炼出一身杀人技,早入得武道之门,三十左右的年龄,劲力,精力,体能,技巧,都是处于最巅峰的时期!李开明给刘茂七准备的一千骑兵,除了少数是新人之外,大半的骑兵都是跟随十年左右的老营,有很多骑兵放出来直接就是带几百上千人的小头目,甚至有的够资格领几千人,可称是大将了。
“用心做,一定能胜!”李开明突然间信心很足,这叫他感觉很好,象是有一种预兆,象是清晨的蓝天,舒缓的白云,还有刚升起的太阳,光线不那么炽热,甚至叫人舒服……现在的他就是有这么一种感觉!
w
第四百六十章
断壁残垣
赵王等人出城之后,当晚于城外歇宿,第二天午时才到南安,相距不过数十里,却是足足走了一天半的时间,厢军大队,前锋才刚过谷口。
整个南安镇和谷口,水口各镇,还有四周的乡村都被流寇用骑兵突袭,焚烧一空。
这也是流寇在战前肃清四周,确定战区,同时驱赶无关百姓,以方便哨探敌情的举措。
在赵王等人眼中,徐子先起家的这个镇子已经是残败不堪。
到处是断壁残垣,甚至还有一些房舍连续烧了几天,余火尚存,浓烟滚滚向上,遮蔽了天空。
官道也被破坏了,有一万多厢军从江滩和镇子上的余烬处处经过,又扬起了不少灰尘。
更多的厢军在谷口和水口各镇还有村落四周寻找落脚扎营的地方,到处是来回奔跑的骑兵,赵王一行抵达时刚过正午时不久,已经有很多厢军扎下营垒,不少身形瘦弱的厢军在四周茫然四顾,箕坐在地上,嚼食着干粮。
从南安再往前,便是水口和谷口各镇。
过了谷口之后,闽江的江面骤然变窄,小船漂在江面上,几乎是撑几下长杆便可以渡过。水流也变得极为清澈,更加的湍急。
在行军的时候,人们可以看到东北方向的仙霞山脉,前方的武夷山脉。
一个个山峰开始变得显然易见,在蓝天之下,远方也是影影绰绰的山峦峭壁的踪影,其实大军沿江行军,已经在起伏不定的丘陵区域上下起伏行进了,甚至过谷口之后,两侧俱是山地,只是千百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地形,若是刚从平原地方过来的人,会因眼前的风光地貌感觉相当的新奇。
到晚间时,赵王一行抵达谷口,身后还有好几万厢军和万余禁军。
“大王。”一个负责军务的幕僚拱手道:“刘军都使等诸军使派人前来,请大王指示机宜,安排各军,营驻地,尚有后勤诸务,也请大王示下。”
赵王感觉全身都是浮尘泥土,污脏不堪,心情甚为不爽。
两跨也磨的相当难受,他正在考虑的是明天转坐大车,但过了谷口抵建州地界,距离建阳县城尚有近百里路程,按现在的行军速度,尚得四五天功夫方能抵达,道路失修,颠簸不堪,坐车也不会比骑马舒服多少。
因为感觉腰间板结,赵王正用拳头抵着自己的腰眼,轻轻按摩,四周的护卫,家丁,都披着铁甲或绵甲,散开护卫,却是不会有人策马过来,在四周将士的瞩目之下,替亲王殿下揉摩腰眼。
赵王委实没有想到,出兵放马,却是如此的复杂,相当的不简单,繁难艰苦,果然还是在福州城里享福要舒服的多。
“又何复多言?”赵王对幕僚道:“他们都是出兵放马的老成宿将,这些细务也要来烦我?禁军各军,厢军各厢都使,各自选址立营,派出哨骑警备四周便是。”
“是,殿下。”
幕僚知道厢军存粮不多,只是每厢都各自携带几天的干粮,战事拖过七天,恐怕将士就有饿肚子的危险。
不过转运使司没有多派发粮饷,禁军的饷,械,粮都有保障,毕竟是主力。厢军只是去凑数的,这一层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沿江运送的粮食物资,当然是替禁军准备,至于厢军如何,赵王却懒得去管。
厢军军心相当不稳,每天都有人鼓噪闹事,赵王也并不加理会。
厢军的军心何时稳过?只要这些厮们在阵前摆开阵列,看将旗,听军鼓,按令行事,其余诸事便不必多管。
众幕僚见赵王心绪不佳,便是乱哄哄的道:“殿下,我等大营就扎在谷口一带,在下叫艘船过江,到对岸兴化军镇上找一些侍奉的人过来,未知可否?”
“眼前虽然断壁残垣,但不知怎地心情欢畅,晚上在下当奉酒一爵给殿下,不知殿下是否赏这个脸?”
赵王身边的幕僚,除了李谷算是全才通才外,其余分为兵谷,财会,书启,刑名等若干种,此次出征,要预计写不少奏报书信,所以书启幕僚带着好几个,然后是李谷和一群擅长军务兵谷钱粮的幕僚。
精通军务的幕僚,好歹知道行军出阵是险事,但一群书局幕僚,此时闲着无事,便是每天以奉承赵王为主。
赵王知道那几个幕僚是什么意思,走了几天,确实疲惫,想着要饮酒听戏放松一下。再者,经过南安,水口,谷口诸镇,一片残败,别人看着心疼,赵王父子几个却是时不时的在脸上显露出愉快之色……此次出兵,徐子威当然是要跟随,并且是以帐下督将的名义出战,这个职位是大将的侯补,此次出兵,也算是替徐子威涨些资历,将来再过数年,为禁军一军指挥也并不难了。
徐子文以帐内掌书记名义随军出征,这是战时的从七品官职,也是徐子文入仕途的开始,如果战事顺利,事后叙功,徐子文出兵一县之长也并不难。
赵王再不喜徐子文,好歹是亲生嫡子,倒也不曾亏待了他。
徐子威,徐子文神态各异,一个故作勇武,策马昂首而行,时不时的指点江山。一个则儒雅斯文,风流倜傥。
不过看到南安各镇的情形时,两个贵公子脸上显露出来的兴奋,高兴,愉快,欣慰之色,那也可是瞒不过任何人。
不过身为幕僚者,不仅不会为这等事犯颜直谏,相反,还得尽量的凑趣。
李谷脸皮皱了皱,对眼下的情形也是相当不满,赵王在出兵之前,踌躇满志,徐子威更是放言流贼初起,此战必胜。
不过以眼前情形来看,大军没有全局统筹,赵王号称不耐烦管细务,各种行军,扎营和后勤事务一律不理,晚上照样喝酒自娱,身边还带着一些擅长各种玩耍事情的清客,有擅长讲笑话的,也有精于象戏,围棋,或是打马吊的,也有擅画画,擅书法的,这些解闷的人跟着十来个,晚上也不扎营,就在路边的村庄找一些大户的宅邸征用居住,还有丫鬟仆妇负责洒扫和做出菜饭来,每天傍晚,将士们还在饿着肚皮时,赵王那里却酒菜香气飘香十里,丝竹管弦之声不绝。
李谷感觉不妥,对赵王略提一提,赵王便面露不悦,徐子威更是大为不满。
些许流寇,不过裹挟一些矿工流民,赵王带着五个军的禁军,空巢而来,连福州和泉州的安危都不顾了,难道还要缩手缩脚,摆出害怕紧张的架式来?
赵王更是有言解释,连续战乱,军心不振,民心低落,如果主将谨慎小心,必定令得麾下将士更加畏惧,如果赵王一切如常,甚至放纵享乐,军心也会放松,士气则自然高涨。
这个道理,李谷不是很赞同,但也惟有接受了。
至天黑之前,果然有幕僚渡江而返,带着一群歌妓和厨子,食材过江而至。
因为四周村落,镇子被毁,赵王带着的人在官道一侧搭起大帐,埋锅造饭,天黑之后,在四周插着松明火把照亮,歌妓在帐外起舞,酒菜香气弥漫,帐中的所有人都在奉迎赵王父子,偶尔有人提起战事,也是赶紧岔开话题,只说一些讨好的吉利话来博个好彩头,到天黑之后,很多饿着肚皮的厢军将士扛着长矟四处寻找吃食的时候,处于军伍正中的赵王一行,还处于欢宴之中。
……
“还真是荒唐可笑,国家亲王又如何?”星空之下的夜色之中,照例穿着蓝布箭袍,戴着范阳笠帽的李开明轻轻摇头,和身边的刘茂七道:“可能真的是大魏气数要尽了。”
“所以我向来说,大掌盘的打算没有错。”刘茂七两眼熠熠生辉,夜色之中,象是一只潜伏在暗处的山猫,全身的筋肉都是处于紧崩的状态,其话语之中,也是隐含着明显的兴奋之意。
不远处的数里外就是军营,恐怕从赵王到普通的厢军小卒,没有一个人会想象的到,他们要去征剿的流寇首领,居然敢在数里之外,亲自窥探他们所在的军营。
“营伍散漫,后勤混乱,有人早吃饱了,还有不少将士只能嚼几口干粮,无处居住,没有帐篷,也无有吃食。”
李开明两眼继续扫视四周,笑着道:“还有鼓噪吵闹的,上官也只能劝说,无有弹压。福建厢军之弱,真是在人的想象之外。”
刘茂七瞟了身后不远处的罗振邦一眼,说道:“众人还不敢叫大掌盘来,不亲眼看一下,总是不能了然。”
李开明点点头,说道:“所以古之名将,最重视在阵前哨探。唐太宗在为皇帝之前,亲历战阵无数次,但每一战之前还是必亲自去哨探,为秦王时,多次被敌将率精骑兜剿,有几次都是险之又险的逃生。陇西李家,世代高门,其先祖就是西魏八大柱国,拜国公,至李世民时,家势已经富贵数代,门生故吏无数,且又拜封国家亲王,天子嫡子,他这样的身份为统帅,还是要亲自哨探敌情,不惜犯险,难道我一个流贼头领,还敢和秦王比高贵吗?”
李开明因为出身西北,也是姓李,所以对青年起兵,早早就扫平群雄,掩有天下的大唐太宗皇帝敬服有加,甚至动过念头,将来如果有十余州之地,俨然为诸侯时,不妨攀上李唐为祖,不过这种想法只藏在自己内心深处,连刘茂七都不曾与之商议过。
众人小声说话,又看了看对面军伍情形,一些积年的贼寇大将都面露冷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0/4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