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校对)第3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6/479


祠堂那里亦是灯火通明,贡桌神牌都仔细的打扫过,小妹至灵前,先行礼,再默祝上香,从祖父母处开始,然后到父母的神牌前上香行礼。
祠堂内有祖父母和父母的真容遗相,其实画的并不象,华夏的肖像画有高手,但多半都是画的相当模糊笼统。
要么方脸,或是圆脸,长脸,男子的胡须不太相同,眼睛有大有小,体形或是清瘦或是富态,多半是坐在官帽椅上,正襟危坐。
画像上的徐应宾,白白胖胖,头戴展脚幞头,玉带,金银,红袍,圆脸长须,脸上却没有什么笑容,只有象是挤出来的微笑。
画这画像的时候,徐应宾已经丧妻,并且在岐州之战中失败,名利俱失,郁郁寡欢。就算召来画师画像,也是很难有开心的模样显露出来了。
小妹在画像前停留了很久,因为娘亲逝世的早,她年龄小几岁,对画像上的那个青年妇人印象极浅,反而是看着父亲的画像发了好久的呆。
最后她并没有多说什么,徐子先的成就非凡,并且已经在城外的南安侯陵祝祷过了,朝廷也派官员来过。
按制,徐子先由侯而封为亲王,祖先三代俱要追赐,徐应宾被封为南安懿王,第一代南安侯被追封为南安成王,都已经表封过了,若果真先祖地下有灵,此时此刻也是应该什么都知道了。
……
陈满和妻子,还有两个儿子,陈敬中,陈敬辅等人,还有信昌侯徐潞等公侯勋贵齐聚一处,在宗室街的街口处包了一座酒楼的三楼。
从这里可以俯瞰衣锦巷的路口,同时还能看到南安侯府的情形。
各家都是倾巢而出……妇人们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忍不住要出来瞧这一场福建路几十年难得一见的大热闹。
天过黄昏,庞大的城池陷入了隐约的黑暗之中。
从高处看,远处是高耸的城楼,城楼上已经点亮了风灯,隔几十个城堞就有挑灯被点亮,用来照亮城墙,防止被人偷袭攀城。
城头上大量的厢军和禁军都跑在城楼附近了,从远处看,象一群聚集在一处的蚂蚁。
城中则是大街小巷纵横,有直线有斜线,一幢幢三层左右的楼房和大量的瓦屋平房,构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社区,现在人群都跑出来了,大量的衙前差役和捕盗营的官兵开始点亮火把,在道路上维持着秩序。
听到这样声音,陈满的妻子心烦意乱,和普通的妇人一样,她的心胸不可能宽广,在儿子与徐子先的争斗中,陈满的妻子向来对徐子先不屑一顾。
她没想到,南安侯府居然有这么一天?这样风光的婚事,这妇人替自己儿子设想时,可是想都没有敢想过。
“真没有想到!”陈满的妻子尖着嗓子道:“破落户家的小子,也会有这么风光的一天!”
在场的妇人俱有同感,七嘴八舌的附合着。
男人们多半沉默,这种层次的情绪宣泄毫无意义。
只有陈满用警告的眼神看了一眼妻子,由于向来惧内,妇人并不畏惧,反而更加兴奋的说起南安侯府当年的窘迫往事,似乎用这样的办法,能缓解自己内心的不快。
“箱笼来了。”
陈敬中站在窗前,看了一眼街道,沉声道:“南安侯府也是大门洞开,祠堂那边也亮起来,看来是在祭祖。”
信昌侯世子徐公达接话道:“箱笼不少啊,徐子先真是今时不同往日了。”
徐公达话语中不乏酸溜溜的感觉,同为侯爵世子,信昌侯府的底蕴比当年的南安侯府可是强多了,同为宗室国侯,徐子先还是近支血脉,在其余的宗室和勋贵眼里却是穷困潦倒,窘迫不堪。
徐公达,陈敬中,陈敬辅,这几人当初可没有少欺侮徐子先,以他的穷困为笑料,徐子先的孤傲,很大程度也是这三人逼出来的。
对徐子先来说,这一次婚礼,也是正式进入福州,把触角伸入福建路的先声。
东藩岛的开发还是如火如荼,徐子先却已经准备布局福建路。
将年入过千万的富裕之地纳入囊中,如果有机会,为什么要放过?
不趁着中枢态度还算明朗的时候动手,难道还要等事物再起什么微妙的变化?
此次婚礼,如此风光大办,最重要的原因是展现东藩的财力物力,还有徐子先对东藩的掌握程度。
还有福州官吏的配合,百姓的拥戴等等,俱是纳入考量的范围之中。
对陈满妻子等妇人来说,这种场面的冲击力就实在太大了。
妇人们睁大双眼,几乎顾不得说话,几乎是在一个接一个的数着那些箱笼。
不说内容,光是那些打造的极好的箱子,最少也得值好几万贯钱了。
加上动员的人力物力,营造出这样万民痴狂的局面,妇人们气的脸色发青,胸膛起伏不定,她们对眼前的场面都有些接受不了了,特别是陈满的妻子,简直是气的要发疯了。
“我不甘心。”陈敬辅趴在窗前,瞪着两眼道:“章达呢,章达兄有没有什么消息?”
“有。”陈敬中冷冷的道:“今早我写信给徐子文,他复信说,晚上要去昌文侯府替赵王殿下参加婚礼。”
“什么?”陈敬辅仿佛掉在了冰窖中一般,瞬息间手脚冰寒,身体都是忍不住颤抖起来。
陈满看看两个不争气的儿子,忍不住训斥道:“现在还指望徐子文?赵王殿下早就对他失望透顶了。要不是因为他,他那个什么混帐雅集,你们也不会得罪中山王,现在还不想办法善后,爬到中山王膝前请他饶恕,你们还在想什么混帐主意?”
“你们一定要去认罪。”陈满无视身边妻子不满的眼神,态度异常坚定的道:“赵王不可恃,咱们靖远侯府要想生存下去,中山王的原谅至关重要。”
“不行,绝对不行!”一群男子无言之际,陈满的妻子怒声喊道:“我绝不同意,宁死也不同意,徐子先算什么,他再强也不过就是一个亲王,赵王也是亲王,还有朝廷,有天子在,他能把我们怎么样!”
第四百三十九章
阴暗之所
再多的光亮,也是总有阴暗之处。
李谷拿手搓了搓脸,借此赶走身上凝实厚重的疲惫感。
他已经两天两夜没有休息了。
在赵王身边他还是一直如常,徐子文把自己的人手脉落交出来之后就任事不理了……这个贵公子其实还是改不掉以前的积习,务虚不务实。
怎么调派人手,怎么和蒲家接头,怎么安排车辆,建州那边怎么接洽,怎么把选定的人手安插到建州那边去……沿途的关卡道路,怎么打通关节,这些具体事的,全部落到了李谷的头上。
蒲家也提供了一些帮助,比如运力,打通关卡的人情脉落等等,若非如此,李谷就算三头六臂,也是很难成功。
现在,借着这一次盛大婚礼的良机,李谷将百来名王府的军官和依附徐子文的厢军武官和最后一次车队一并带出城,他们从西门出城,正好会和最热闹的地方错开,守城门的武官也早就打点好了,一切都没有问题。
这百来武官,都换了装束袍服,打扮成商人和伙计的模样。他们倚在蒲家提供的大车四周,随意谈笑着,神态也是异常的轻松。
很多人的话题,当然就是在眼前轰动一时的婚礼上。
“小人得意就猖狂。”一个四十来岁,出身赵王府的老牙将不屑的道:“南安侯府当年的破落样,老子可是亲眼目睹,老南安侯过年时叫戏班子,前门进人,后门搬家俱去当铺当当,那个笑话儿,叫咱们当年的老王爷笑了好一阵子。”
“就那徐子先,我看也是一时侥幸。”
“听人说这人就是个楞头青,敢打敢拼,前头是齐王,现在是老相国他们,还有福州城的这些官儿,把这楞头青扶起来挡刀头,替他们冲在前头,可笑徐子先还真以为自己有什么成就不成。”
“他和咱们公子差远了。”
“徐子先杀人太狠,征伐太凶,太伤天和,注定不会有好下场。”一个王府牙将悲天悯人般的道:“待人治事,还是要咱们公子这样的,待下属温和,手段也不狠辣,风度翩翩,温和有礼,这才是人君主上的样子。”
“说起来,咱们家的三哥,倒是有些和徐子先相似的样子……”
“还真差不多。”
李谷有些恼怒的看向众人,但他的身份只是幕僚,这些武将都是徐子文扶植起来准备在府里对抗三兄徐子威的,徐子文的驭下之道,就是“恩结”两个字。
他对下属态度温和,无微不至,逢有节庆必定赏赐,获得的钱财,这位贵公子也从不自己留着使,大半都是散给了这些部下。
所有的武官,只要遇到困难,不管是家里出事,老人孩子病了,需要钱财,徐子文只要知道了便是会施以援手。
这样的做法其实没错,徐子先也是这样做的。
但恩结之外,也是要赏罚分明,如果还是一味施恩,那就成了滥好人,眼前这些武官,有过徐子文从来不罚,最多说上两句。他们犯禁,出错,开小差,贪污军饷,中饱私囊,这些事,徐子文都是替他们遮掩下来。虽然这样的办法能使一些人竭诚效力,就象眼前这群人一样,被徐子文用恩结的办法拉拢成一党,又因为徐子文党羽的身份被徐子威打压,只能铤而走险,参与进这一次的冒险行动之中。
由于徐子文的纵容和一惯的态度,眼前的这些人,除了赵王令他们畏惧外,最多对徐子威有几分忌惮。
至于李谷这样的幕僚,在赵王府其实是相当超然的身份,赵王都加几分客气,但在眼前这些兵痞丘八面前,李谷的身份地位也就那样,大伙都是替赵王效力,替公子效力罢了。
“诸位出城时不要喧哗。”李谷神色严肃,但态度还算缓和的道:“出城之后,也不要扎堆走,太显眼了。分批走,到了建州之后,有先头过去的人接头。”
“李先生忒小心了,咱们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李先生安心便是。”一个从燕京时期就跟着老赵王的老军头,一辈子油滑无用,这会子却出面顶李谷,李谷看着这个头发半白的老兵痞,心中一阵腻歪,却也是没有办法,徐子文如果有精兵强将,当然不会用这等人,可是眼下的情形,能有这些人使唤就算不错了。
“你们要做的,是到建州跟着那个人一起行事。”李谷身心俱疲,但还是警告这些人道:“事情一起,利用你们手头的钱财军需,多带出一些人手,待将来赵王有用的着你们的地方。你们平时都叫嚷着好处不够,现在功名富贵就在眼前,带的人越多,将来的权位就越高,这样的好事,你们可千万别办砸了。”
前前后后,包括李谷派出的人手在内,多半是队官到副都头级别的武官。
这些人当然是在赵王府里相当的不得志,这一次敢出来冒险,也是要行险一搏,搏取更高的功名富贵。
李谷的话,众人还是听的入耳,不过还是有人嘀咕道:“李先生也太信不过俺们?俺可是堂堂将门世家的将种出身,先父还曾是武进士,从小便强身习武,弓马娴熟,谙熟兵书。那帮子泥腿子,也配和俺们斗?只要一起事,俺们就带兵练兵,将人马拢在自己手中。待赵王殿下一出兵,立刻反戈一击,这是说好了的事,俺们绝不会办坏。”
“说的正是,李开明不过就是一个穷厢军,穷极无路造反,他能有什么能耐?”
“比弓马,比搏击,还是比兵法?”
“咱们好歹是正根子将门出身,李先生莫太小瞧了俺们。”
“放心便是,绝不会办砸。”
一大堆人象是开启了阀门,大声宣扬着决心,其实也是表达着对李谷的不满。
这一次的主事人,在这些人看来就是徐子文,李谷也就是一个跑腿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6/4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