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校对)第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479


一旁的商人主人原本一副不服气的模样,账簿抄出来之后,顿时就是面如死灰。
人证可以不认帐,甚至反咬一口,账簿和货物还有存银对上之后,那就是铁证如山,谁也救不了他了。
“现在就等着福州城里的动向了。”徐子先叫人找来一把躺椅,自己脱下靴子,慢慢躺了下去,一夜至此的疲劳似乎都减轻了不少。
他看向金简,说道:“你的鞋是昨天报信跑没了?先穿上我这靴子,一会叫人再送一双给我便是。”
金简一楞,接着拿过徐子先的靴子,仔细看了几眼,才道:“多谢世子。”
“一双靴子而已。”徐子先微笑道:“跟着我的人,我绝不会亏待。”
……
午前时提刑司和江防营都来了几个小官和吏官,都是半信半疑的模样。
毕竟岐山盗恶名在外,正经的官兵也拿他们无可奈何,朝廷设在岐山岛上的军寨形同笑话,只是和岐山盗在对峙而已,根本没有进剿的打算和实力。
朝廷对岐山盗当然是想进剿,要是放在武宗年间,早就会大军过来过来剿杀,就算是成宗年间也不会任由岐山盗威胁福州重镇。
可是现在是崇德年间,内外交困,北方连年灾害,东胡隔几年就入境一次,朝廷国力大半消耗在北方,已经对南方的局面无能为力,只能尽可能的保持现有的格局而已。
待这些吏员亲眼见了岐山盗的尸首,再看了十分惨烈的战场,这才不由得不相信南安侯府上报之事完全属实。
这一下整个江防营和提刑司都忙碌起来,中午时从福州城出来了大队人马,提刑使司郑里奇先带着大队人马出城,然后制置使韩炳中率大队骑兵跟着出城,接着巡按使萧赞和知府杨世伟坐轿出城,轿夫抬轿如飞一般的赶路,俱是向着南安集镇的方向赶过来。
自侯府在南安集镇建立别院以来,这一天怕是最热闹的一天。
同时来了一路几个最重要的官员,除了安抚使林斗耀自重身份没来,转运使事不关已也不必来之外,府城中的大员几乎都跑来了。
先到的其实是三山县的知县张天胜和县里的县丞,县尉等人,县尉韩德怀疑这事会影响到他的前程,甚至朝廷震怒的话可能会令人逮拿于他,弄的好要关几年,弄不好可能人头落地,他的面色苍白,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知府杨世伟的官职全称为知福州府军州事,也就是说民政,军备都归他管,福州府下的城防营,江防营,就是负责一府内的军备,府内出了盗案,知军州事的知府却是也脱不得干系。
张天胜,韩德等人簇拥着杨世伟,各人先看了尸首和战场,面色俱是难看的很。
韩德先质疑道:“侯府上报说是世子带着牙将护卫伏击了来袭的岐山盗,用火攻加正面强攻击溃了二百盗匪,下官却是不信。记得崇德七年时,岐山盗犯三山县治,城防营和江防营出动了四千余官兵,结果被岐山盗所败。此事和漳州惨败一起事发,前任安抚司,制置使,知府,到到现尚在京师的诏狱之内……五十多个牙将护卫,还多是少年人,正面击败二百岐山盗,下官不得不信,却又不敢信。”
韩德的话却是当着徐子先说,也并不顾忌徐子先的感受。
本朝宗室为官处处受限制,到了崇德年间更以为甚,对宗室官员视为杂流,在官场上天然低人一等。
科举上来的官员,天生就喜欢打压宗室和杂职官,他们自成一派,哪怕彼此内斗,对外压制宗室官却是立场一致。
韩德也是进士出身,大魏进士分为进士,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三等,韩德是同进士出身,照例以佐杂官做起,升迁要比进士和进士出身慢的多,再出了盗案,升迁更难,自然是满腹怨气,而且以立场而言,他也不必给徐子先这种宗室子弟留面子。
一般的宗室也不会和正式的两榜进士较劲,会影响自家的风评,不过徐子先却是寸步不让,指着眼前的死尸对韩德道:“韩大人说不敢相信,请问这些尸体是岐山盗跑过来自裁给我送功劳来了?”
孔和在一旁夸张的笑起来,他最讨厌的就是州县的这些小官,趾高气扬,不将有实学的吏员看在眼中,徐子先驳拆的厉害,孔和却是凑趣的更厉害。
第四十九章
威胁
韩德的脸涨的如猪肝一般,两眼十分怨恨的看向徐子先与孔和,一时半会却说不出驳斥的话出来。
杨世伟心生不悦,面色难看起来。他衣着紫袍,从三品的大官,其以殿中侍御史权知福州军州事,位高权重,大魏的地方官皆由京官出镇,越是重要军州,其在京官序列中的职份越高,实内虚外,以中制外,京官贵而地方官贱,大抵就是这样的情形。
在杨世伟发作之前,几个小吏匆忙赶过来,在杨世伟耳边低语。
杨世伟面色微变,转身就往桥东去。
大量的银饼子还是堆在街道正中,四周的商民百姓远远的散开瞧热闹,没有人能够靠近商行这边。
“好,甚好。”杨世伟看了几眼账簿和现银,顿时捋须而笑。
“世子这一次立功甚伟,斩杀岐山盗多名,抄出内鬼,去了地方一患,本府会向福建路大都督府和安抚使司,还有京师两府禀报……”
杨世伟顿了顿,又道:“抄没贼赃甚多,近年来水患颇多,本府难以为继,捉襟见肘,今秋打算兴役修河道,这一次世子算帮了大忙了。”
徐子先拱手而拜,对杨世伟的夸赞表示愧不敢当。
杨世伟官声不错,这一次盗案对他肯定有影响,不过想到可以拿出银钱买得大量粮食赈灾,又能兴修河工,杨世伟心情一时大好,对徐子先着实夸赞了几句。
“盗案当由我提刑使司来管。”正当杨世伟与徐子先说话时,郑里奇匆匆赶到,劈头就到:“贼盗尸首和贼赃,拿获的贼人,都该归提刑司。”
“贼盗犯境是军务。”制置使司韩炳中亦是赶到,最短时间弄清楚了状况,当下令士兵将现场围住,说道:“不论是贼人还是赃物,制置使司都要一并带回,到时候查清源由之后,再交给提刑司处置。”
郑里奇冷笑道:“韩大人也知道要查清源由,不知道你们那里有什么样的老刑名可以查案,又不知道朝廷什么时候改了规矩,提刑司不查案,改由制置使司去查?”
“这是盗案。”韩炳中反唇相讥道:“事涉军务,当然要由制置使司先查。”
几个穿紫袍的大人物唇枪舌箭,几乎都是动了意气,一旁站着的小吏和将士们都一动不敢动,屏住呼吸,惟恐在这个时候触犯了某个大人物,弄的惨不堪言。
徐子先也是皱眉看着,旁边的李仪,孔和等人都庆幸听从了徐子先的决断,也是越发敬佩徐子先的城府胸襟。
要知道人想的明白是一回事,能克制住自己的欲望又是另一回事了。
简单来说,人发胖是因为克制不住要吃的欲望,所有人都知道肥胖不好,但当美食上来时,心里又是去他妈的,该死就死,该吃要吃。
这便是欲望左右人正确思维的最典型的例子……而眼前的这些银子对徐子先来说,诱惑绝对大过一顿美食,昨天半夜时过来杀人劫货,一把火烧了商行,只推给战事激烈身上,一时半会的没有人会说什么。
但从眼前这些大人物的表现来看,只要事后漏出一点风声,恐怕南安侯府要被这些大人物联手整的死去活来……
两千多万钱对崇德以前的各衙门来说只是笔小钱,安抚使司在崇德之前,一年的公使钱也有百万钱,各衙门多少不论,几十万钱不等,这些钱都是官员用来请客送礼,迎来送往,随意花销的小金库,随便花销,连报帐都不需要,等于是隐形的官员福利。
宰相的月俸就是三十万钱,加上赏赐的绢、布,柴炭、粮食,肉类,还有朝廷负担的元随和护卫,宰相的年俸就是千万钱。
一般的官员俸禄也是不少,加上公使钱,足够使官吏们过的相当舒服。
自崇德年来,朝廷开销用度剧增,百姓的负担也是极重,朝廷只能在宗室和日常开销上打主意。
官员俸禄自然不能减,但公使钱和日常的开销都减免了不少,福州这里地处南方,不似北方直面东胡威胁,盗匪只是抢掠财物,不象中原和西北地方的流贼一心要推翻大魏,这使得朝廷财政对福建路的支持一减再减,连各地的防务都是以防守为主,两府不给钱,福建路也就只能采取保守的态势,任由匪盗横行。
至于百姓疾苦,当然没有几个官员会真的放在心上。
这笔贼赃,要是十几年前却不会有人真将它放在心上,在现在这个时候,各衙门都穷的要死,两千多万钱也相当可观,足够耗费一阵子了。
众官都是说的好听,其实谁都明白,贼赃谁拿走就归谁,难道朝廷会叫福建路的衙门将贼赃送到京师去?
韩德一脸不高兴的站在一边,这事三山县只有黑锅背,没有好处捞,在这里的全是服朱紫的大人物,知县张天胜都没机会说两句话,更何况他这人县尉。
当众多高官争执不下的时候,韩德突然心中一动,说道:“各位大人争执不下,不如看看南安侯世子是怎么说的,这盗案到底是世子立下的大功,从道理上来说,世子也是可以有所建议。”
众人这才醒悟,韩炳中瞪了郑里奇一眼,两人在这里争论不休,居然把南安侯世子给忘了。
从品级来说,韩炳中这个制置使是从三品,安抚使林斗耀是从二品,赵王殿下则是从一品,而本朝一品唯有宰相可授之,亲王也位在宰相之下。
南安侯是国侯,按制侯爵是从二品,地位与一路安抚使相当。
只是侯爵并非官职,没有实权,况且徐子先还没有袭爵,只是四品将军,但不管怎样,韩炳中和郑里奇等人还是太慢待了。
韩炳中和郑里奇等人都草草拱了拱手,徐子先却是郑重还礼,这些都是福建路大权在握的大人物,不管怎样,礼节上是不能荒疏的。
“世子要想好了说。”韩德一脸笑容的说道:“向朝廷上奏,世子的话也至关要紧,可能就是一句决定这些贼赃和盗案之功归谁……”
徐子先道:“不管哪位大人能居功,三山县治理地方不力,以致贼盗横行,这个罪责却是免不了,走不脱……”
这一下韩德征住了,再看张天胜的脸色,似乎是要把他生吞活剥了才能解恨。
韩德自己更是一脸便秘样,确实是如此,境内发生盗案,知县有责任,首当其冲的却是负责治安的县尉……韩德算是挖了个坑给自己跳,并且还满脸笑容的跳了下去。
“记下来。”巡按使萧赞对身边的吏员道:“以免有遗漏。”
萧赞又对韩德道:“一会请韩县尉随我回府城,我要问清楚前后经过。”
“是,大人。”韩德兜头拜揖,已经面无人色,巡按使司衙门可不是容易进出的,很有可能他要下狱,面对刀笔吏的审查盘问,想想已经是头大如斗。
再看向徐子先时,韩德已经是一脸怨恨,两眼充满怒意。
徐子先苦笑一下,好没来由,这世间真的是有韩德这样的人,自己不去招惹他,他偏来招惹你,自己一脚踏空了,却怨恨别人没有拉他一把……果真这世间是有小人的。
徐子先笑道:“我记得小时候驾小船去闽江上钓鱼,先父告诫我说要有耐心,慢慢来,自然会有鱼上钩,可偏有一些鱼是急性子,我们划船时,就会有鱼从水中跳出来蹦到船上,你说,它是何苦来?”
四周的人都忍不住笑出声来,郑里奇苦瘦的脸笑成一团,韩炳中拍腿大笑,面容俊朗的萧赞微笑着摇头,连杨世伟也是噗嗤一笑,只有一脸心事的张天胜未曾笑,而韩德就恨不得抽出腰间障刀,上前与徐子先拼命。
“世子我前年见过,诺诺不敢言。”郑里奇道:“而今却如此善谑,了得,了得。”
“闲话不多说了。”韩炳中盯着徐子先道:“世子应知安抚司林大人对此事甚为关切,盗案又是军务,如何说,世子要权衡清楚……”
郑里奇不悦道:“韩大人当面这般威胁,非君子所为。”
“我的话一番淳淳好意,怎么能说是威胁?”
韩炳中当然是在威胁,福州城中,包括整个福建路,当然是以安抚使林斗耀的权力最大,林斗耀为政三十七年,已经是地方文官之首,再上一步就只能是任枢密副使或是政事堂的参知政事,为两府执政之一,那更是大魏文官的顶尖群体中的一员,等闲亲王也比不得参知政事的权力和尊贵,更不要提更上一步就是枢密使或宰相。
宰执之位,在亲王之上,一介宗室侯爵万万不能与之相比。
徐子先的话只能说是一种建议,盗案与侯府相关,又是其领人打败了岐山盗,有巡抚使在这里,上报朝廷时徐子先的话会被如实上报,所以方有一点用处,若是往常时候,徐子先去制置使衙门都未必能见到韩炳中,更不要说众多高官显职在这里等着他说话表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4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