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校对)第3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9/479


客人逐渐走光了,陈满沙哑着嗓子对陈敬中道:“你觉得消息是真是假?”
陈敬中一脸颓然,说道:“我过来的时候问了很多人,大伙都很慎重,除了刘广泗几个人外,大多的人都说这事说不清,不敢说真,也不敢断言是假。采珠人往东藩去毕竟是真的,但要说几千府军能打败几万海盗,儿子还敢信……徐子先的带兵统驭之能,我是知道的。要说南洋水师的那几条破船,能击败海盗的几百战舰,这就实在太难以叫人相信了。”
陈敬中也是较此前稳重的多,若是换了此前的他,怕是也是和陈满一样,跳起来叫喊着不可能了。
“要是真的……”陈满摇头苦笑,说道:“咱们怕也是完了。”
陈满心中突然有些期翼,他小声道:“徐子先不是小气人,咱们投效过去怎么样?”
“他真不是小气的人。”陈敬中苦笑道:“不过他要咱们有什么用?”
“总要有人给他摇旗呐喊,替他出谋划策?”
陈敬中没有出声,他觉得父亲太匪夷所思。不说以前的仇怨,就算在毒杀齐王的事里沾了包,靖远侯府就别想脱身。
至于摇旗呐喊的人,只要徐子先能保持现在的势头,难道还会缺人?
出谋划策,那就更可笑了,徐子先短短时间,从破落侯府到现在俨然福建路的第一势力,甚至经营得法的话,南安侯府将会成为整个大魏海上力量的第一势力,徐子先一路崛起,需要谁的出谋划策?
故去的老齐王可能算一个,别人,还是趁早死了这条心罢。
“徐子先这一次怕要封国公了。”陈敬中越来越觉得,消息应该属实,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他当然相当仇恨和敌视徐子先,如果现在有机会,他会毫不犹豫的杀掉徐子先。但人们会有一种很奇怪的心理,如果自己过往的敌人变的越来越强大,其会有一种无能为力的崇敬感,而陈敬中和徐子先的那些微不足道的过往,想来徐子先根本不会放在眼里了。这叫陈敬中感觉失落,但并不愤怒。
从徐子先成立南安团练,并且一再获得大胜之后,两人的实际地位就已经判若云泥了。
在说这样的话时,陈敬中并不愤怒,甚至隐隐有些敬意,他说了一句之后,又对陈满道:“如果朝廷令他到福州主持军政,挤掉赵王,我们父子就只能到江陵去逃难了。”
陈满闷闷不乐的道:“但愿没有这一天。”
……
连续两天的时间,福州都没有大员出面表态,没有人肯定,也没有人出面否定,这说明流言有市场,但还没有得到官方的确认。
所谓的官方确认,在没有福州军政高层派人往东藩的前提下,只能等南安侯府的消息。
不管是普通的消息,还是露布告捷,没有东藩南安侯府的确认之前,也就只能说是猜测而已。
昌文侯府的高层,包括陈笃敬,陈笃光,陈笃礼,陈笃中在内,由早及晚,都是聚集在一起,陈笃光的暴脾气发作了,连续摔了好几个茶杯,对仆役们也不假辞色,喝骂不断,弄的昌文侯府的人们都如履薄冰,生怕被这位三太爷拉过去,痛骂一番。
不过侯府总体的气氛却是相当的轻松自如,包括后宅也是一样。
大人老爷们聚集在一起,后宅则是妇人们的天地,陈文珺被一群妇人围在正中,多半是尊亲长辈,她们不会明言,但神色间的讨好之色,简直不必细看就能看的出来。
陈文珺不厌其烦,却也只能勉力应酬,她也知道,自己嫁过去之后就是侯夫人,日后怕是有更多的类似的场合,就算不喜,亦需尽到本份。
生而为人,很多时候都不能按本心来活着,哪怕是富贵之极,亦都是如此。
到了傍晚时,陈正志一脸轻松的走过来,将陈文珺拽到庭院里。
夜色到垂暮之时,四周的青松象是隐藏在暗影中的鬼怪,到处都有人在点燃灯笼,在明和暗交替的过程中,在诡异的场景之下,陈正志对陈文珺道:“前头计较定了,不能这么干等着,叫我亲自去一趟。”
“是三叔的意思吧?”
“九叔也是同意,并且九叔是最轻松的一位。”陈正志道:“九叔和明达合作久了,他说,消息九成九是真的,他相信明达,也相信南安侯府的府军。”
听到陈正志的话,陈文珺轻声道:“九叔也是在东藩有生意,巴不得早点击退海盗吧。”
话略显尖刻,陈文珺前一阵也是受了不小的煎熬,大家族的女孩子总是得压抑自己,掩饰自己,哪怕再担心,害怕,在人前时总要装出落落大方,风雨不惊的大家闺秀的样子出来。谁能知道,这段时间下来,陈文珺遭遇了什么样的担忧和内心的煎熬。
特别是最危险的时候,昌文侯府的一些人除了抱怨家族与南安侯府勾连太深,合作太深,投入太多之外,也是已经有不少人建言,干脆直接抛弃和南安侯府的婚约,将陈文珺嫁给徐子文,修复与赵王府的关系。
这样还是要损失一些金钱,但最少在政治上得分,昌文侯府还能在福建路继续壮大和发展。
这种急功近利的浅见,在家族内还是有一些人赞同,还好陈笃敬等人压根就没有理会的意思,不过陈文珺自己也是知道,如果南安侯府真的战败,东藩被毁,徐子先生死不知,婚约被毁是迟早的事。
大家族的女孩儿,享受富贵的同时,为家族联姻,将婚约利益最大化,原本就是她们的使命。
陈正志笑了笑,知道妹妹自是有满腹怨气,今天包围着陈文珺说那些讨好话的,前几天可能就是叫嚷着要和南安侯府退毁的那群,一群愚人罢了。
当下陈正志笑道:“九叔是真有信心,他在东藩最久,对明达他们的所行所为最为了解。九叔在前几天就说,除非明达一病不起,不然东藩稳若泰山。现在消息传来,也是九叔最为肯定,说是定然是真的。父亲和三叔他们算是半信半疑,父亲解嘲说,人在听到好消息时,下意识就会否定,因为害怕是假的。现在没别的办法,只能我赶紧到福州港口,我陈家在港口有船,已经派人召集水手去了,今晚我就在东藩了。”
陈文珺道:“大兄要辛苦了,也要小心自家安全。”
“没事的……”陈正志气度恢弘,行事看似不经意,但总能不负人所托,就如现在这样,他很随性的笑着道:“我叫人找艘天方软帆船,咱们家有,小型的软帆船,调头快,吃风快,一般的船追不上我。要是情形不对,我叫人赶紧跑就是了。”
不管怎样,总是行险,陈文珺眼圈微红,担忧之意,十分明显。
“父亲,三叔,九叔他们有决议。”陈正志知道妹妹担心,当下用半开玩笑的口吻说道:“他们说妥了,一旦海盗事毕,棉花,豆田事了,最多半个月左右,婚期也就差不多到了,到时候一天也不会拖延,直接叫明达过来亲迎,将你风风光光的接去。”
陈文珺没有说话,这是原本就应该的事情,哪怕是亲如大兄,她也不会明言,在人言汹汹的时候,她在袖中贴身藏着一把剪刀,如果家族决议毁约,那么她就会以剪刀自尽,绝不会去嫁给徐子文。
她已经见过世间奇男子,也明白徐子先值得托付终身,也感觉到了徐子先的深情,在这样的情形下,陈文珺又怎会改嫁他人?
“东藩的动作最好能快点。”陈正志脸上满是惬意的笑容,他接着道:“父亲,三叔,六叔,九叔他们都感觉,这一次明达不封公是说不过去了,这功劳,说封亲王也无不可,只是天子绝对会再拖延,但不管怎样,国公之封是必然之事。等小妹你嫁过去,你不是侯夫人,而是正二品的国公夫人了,地位比父亲还要高呢。”
陈文珺终于浅浅一笑,她当然不是在为什么国公夫人而高兴,她是替徐子先高兴,陈文珺在岐州便认得徐子先,当时他是一个郁郁不欢少年,眼神中除了桀骜不驯外就是不甘不屈之色。后来陈文珺才知道,当时的老南安侯打了败仗,整个南安侯府均是一片愁云惨雾,徐子先的郁闷,不屈,均是因为此事。
而其后数年,昌文侯府仍然风光,南安侯府却迅速破败了下去,老南安侯曾经为侯府做出努力,但还是失败了。
徐子文越发的孤傲,在宗室和勋贵的少年子弟中,徐子先的风评均是不佳,这人自视太高,但能力并不出众,众人均不喜他。只有陈文珺知道,这个曾经在岐州生活过的少年遭遇过什么,也是能猜的出来,他想要做什么。
偶尔,陈文珺能发觉徐子先眼中的仰慕之色,那时她会很高兴,可是这种眼神总是稍纵即逝,她也明白是为什么。
曾经开玩笑似的婚约,随着两家境况的不同而变得真的成了一个笑话,陈文珺有时候忍不住想,如果不是徐子先奋发向上,眼下的情形又会是怎样?
第四百一十五章
露布报捷
傍晚的福州城仍然是十分喧闹,到处是挑着担子卖吃食的小贩,本地的海蛎煎,肉粽子,光饼,鱼饼,扁肉燕,外来的扁食,烂肉面,到处都是食物挑子,香气在空中弥漫着,令人食指大动。
那些大的酒楼,门口是坐在条凳上的姑娘,打扮的花枝招展,有客人在酒楼前看了看,随手一指,那些姑娘便随着进去,她们会唱曲子,陪酒,说笑话,能把席面的气氛给暖起来,价格还并不贵。
中档的酒楼,饭店,大抵也是这样的情形,只是姑娘换成半老徐娘,价格自然也就降下去了。
酒肉的香气,脂粉味道,经过的行人闻到这些气息,似乎感觉眼前的情形更加诱惑了。
加上那些酒楼内张灯结火,每幢大酒楼都几乎点亮过百盏灯笼,对很多外来者,特别是普通的百姓来说,眼前的情形简直如在梦里,这座府城的街道就象是建在天宫里,根本不象是人间景像。
就算是普通的人家,在天黑前后也是张着灯,男主人从附近的小吃铺子里点了菜,小伙计用食盒挑子一路担到人家,然后全家张着灯吃店家送来的饭食。
不是一家两家,而是多半如此。
城市的排水系统不堪重负,还有水源地也相当紧张,有很多福州百姓,基本上从早到晚都不起火,也不担水,早晨到店家买一些汤饼,也就是面条来吃,店家会顺道送一些热水过来,可以用来饮用,也可以洗漱。
还有专门卖水的店,雇佣挑夫也是不错的选择,几个大钱,就能担来好几桶水,够全天的洗漱,清洗衣物的水都足够了。
在这个时代,城市已经有相当多的分工,越来越繁琐,细化。但这样的变化其实是进步的,是有活力的变化,整个大魏,从京师到福州,广州,城市的情形大抵如此了,商业已经相当有活力,如果不是北方的威胁,使大魏朝廷不得不聚敛海量的财富用在北方的军事部署上,城市的商业会更具活力,早期的各种行会很有可能会出现。
“他娘的……”一个浑身黑漆漆的矮壮矿工往地上吐了口唾沫,他已经很久没有下井,但身上还是黑的如煤炭一样,连指甲的缝隙里都随时能抠出铁锈出来。他盘腿坐在地上,形态相当不雅,不过经过的人们根本没有人注意到他,或是蹲着,坐着在福州城门附近的这一伙黑乎乎的外乡人。
“福州人过的真舒服。”吐唾沫的矿工没有接着说话,另外有个矿工道:“俺们在建州挖矿,烧高炉,冒着烧死和埋在井里的风险,一个月赚那几贯钱,以为日子过的不错哩,现在看看人家福州人过的,真是天上地下。”
“适才我也听到有人要躲债主,有人愁晚上吃饭的钱没落着。”盘腿坐在地上,还是比常人高一截的蔡佑倒是一脸宽容,没有啥怨气,他语气平和的道:“有人过的好,就有人过的不好。这府城也不是人人都过的宽松,如意,气啥哩?各人要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得各人想办法。这府城里有人住大宅子,也有人一家五六口挤在一间小房里住,洗脸水都得去买,有甚好的?咱们要去东藩,不能等,好日子,就得靠自己。”
众多矿工都是默默点头,赞同蔡佑的话。
开始时说话的矿工矮壮结实,身上的肉象是铁铸的一样,他叫郭子奴,是荆湖湘潭人,勇悍好斗,由于劲力极大,矿工中三五个人加起来都不是他对手,更不提那些普通的男子了。其可能是在家乡犯事,躲到建州矿上来,类似背景的人很多,也没有哪个矿主会深究,真的有官府查来拿捕,也是矿工自家的事,与矿主无关。
这一群人,多半都是有家小随行,只有郭子奴是因为和蔡佑交好,也服蔡佑的身手,所以虽然是光棍一条,但没有翻越大山离开,而是一直跟着蔡佑。
按郭子奴的想法,不如纠结一伙人就在建州造反,到这时蔡佑才知道,这厮原本就在荆湖南路造过反,当过流寇,后来被禁军剿灭,流散至建州。
用郭子奴的话说,天底下没有什么事比造反更爽利了。
杀大户,抢粮,抢金银,铜器,绸缎,好茶叶,铜钱,那些值钱的东西,还有那些香喷喷的漂亮小娘,原本都不会正眼看他们,却是被按在身底,怎么舒服便怎么来,这种日子,就算是被禁军杀了,或是被官府拿到东市斩首,回想起来也是感觉值了。
蔡佑原本已经有些心动了,只是担忧家人,想把家人送到安全地方再说。在建州,他们吃尽了苦楚,原本也就是想养家糊口,但王越这种狗官断绝了普通人过安稳日子的希望,那就不如用大斧,长刀,杀他个人头滚滚。
若不是那天遇到南安府军,怕是建州已经多了一伙强盗,那天之后,连郭子奴都不敢说横行福建的话了。
真的造反,南安府军能瞬间就平了他们。
这些矿工,武力,体能,耐力,毅力,胆气,一样不缺。但他们自己也明白,不懂战阵之法,没有良弓硬矟,没有将领率队,遇到真正的军队,他们会和那些建州团练的人一样,被瞬间平定。
何苦将自己人头拿去给别人送军功,况且南安府军保境安民,从不苛待百姓,对商旅也很客气,收捐在相当合理的范围之内,特别是侯府对治下的官户,军人,简直是照顾的无微不至。
军饷不是很高,但连同家属福利,还有军人的待遇,福利,显然是要超过了干矿工能得到的收入,蔡佑等人几乎没有片刻犹豫,略作商量后就决定从军。
可惜南安侯府留在镇上的都头等人不能当家作主,直接招蔡佑等人入营,只是保证会第一时间上报给侯府决断。
蔡佑却是等不及了,他们这些人,行事向来果决,决定的事就会立刻去做,并不会拖延,或是等着别人的决断。
这一伙人聚集了四五十个,加上家属有二
百来人,他们从南安至福州城外,原本是要直接去港口找船到东藩,但他们听到流言,知道南安侯府在东藩大胜的消息,由于城防放松,这些建州矿工才有机会入城,福州人以为他们是跑过来避难的,只有蔡佑等人知道自己的目标何在。
等了一天,消息还是没有得到官府的确认,矿工们变得焦虑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9/4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