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王侯(校对)第1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5/479


“嗯。”徐子先点头道:“到了东藩那边,和陈笃中打个招呼,我们在那里已经有不少人,过一阵子我会亲去东藩,这一段时间你就留在那里,带着一个都的人看守这些财物。”
东藩那边真的是百废待兴,第一批三千人已经抵达东藩,现在陈笃敬父子已经到岛上,还有陈笃光,陈笃中等人也都在岛上。
按徐子先的计划,首先是开垦棉田,早先的移民只能多吃些辛苦,睡在窝棚里度过这一段艰难时期。
甚至露天而眠也是在所难眠,陈笃中的各寨兵马会在外围拉开,同时派兵马守备选定的牧场外围,以防高山野人下来捣乱生事。
少量的匠人和小工,会在这段时间根据规划陆续立下侯府,兵营,仓库等重要的建筑根基,并且加紧修筑。
另外,砖瓦窑厂,煤炭厂,伐木场,码头,港口,仓储区,贸易区,这些地方也是相当要紧的设施,都是最优先级,优先级甚至超过了侯府别院和军营区,属于第一批要建筑的生产和经营设施。
再下来才是侯府别院,军营区,家属区,校场,牧场区,仓库区。
最后才能建造普通百姓的住宅。
根据徐子先得到的情报汇总,现在东藩岛上有一万一千口,一千多户,三千余丁,岛上有九个大小不一的营寨,大的驻军千人,最小的驻军才一个哨。
百姓是多年慢慢汇集居住,就在冷水溪的下游为主的方圆二十多里的地方为主。
多半的人种地为生,主要是以水稻和豆类,还有麻为主。
这个时代的福建也大量种麻,后人对棉花生产和棉布生产销售有误解,以为这东西就是生活必需品,所以人人都有。
其实不然,很多穷困家庭一件棉布衣袍也没有,虽然对有钱人来说,绢,丝绸才是昂贵的衣料,但对穷人来说连一件棉袄也是相当难得的昂贵物品。
更多的百姓是穿着麻布衣袍,将亚麻捻成线,再织成衣物,不管织多厚也只适合春夏秋三季,到了冬天,不管穿多厚都会叫人感觉寒冷,但对很多人来说,有麻布衣袍也总是比光着身子要好的多。
少量的人是以打鱼或捕猎为生,也有人沿着溪流淘沙金,所获也不多。
上游是沙金多的地方,那控制在高山土著手里,隔一段时间,土著会拿着沙金下来贸易,换一些生活用品,比如布和盐,铁器等等。
整个东藩形成了二十来个自然村落,没有大的宗族,祠堂都很小,数量也不多。
最多的还是妈祖庙和土地公庙,每个村的村头都有小小的土地公祠,四季香火不绝。
村落以茅草屋为主,就是草制成的房顶,夯土和稻草混合而成的墙壁,木制梁柱,房舍相当简陋。
官府的建筑也只有寥寥几幢,陈笃中笑话自己住的还不如昌文侯府的门房,这可不是说笑,说的可是事实。
这是一片绝望的土地,驻军不多,事情不多,每天见到的只有蓝色的大海,茫茫无边,看久的只有深刻的孤寂感和无力感。
“我省得。”刘益点头答应下来,神色相当郑重,这是一次重要的差事,秦东阳不适合,只能刘益前去。他当然知道现在的东藩是什么样的,大片的茅草屋和几个防御用的军寨,一个简陋的用于停船的码头。
这些物品只能藏在某个小型的军寨中,徐子先应该会给一封书信,陈笃中对这么一点小小的要求,理所应当不会拒绝。
“最少分两艘船装。”傅谦满脸的患得患失道。
“参战将士集体算一等功劳。”徐子先道:“当先冲阵者,执旗者,斩首者,擒敌头目者,分别计劳算功,不要屈待了将士,阵亡将士,重伤将士的抚恤,一刻不停,立刻就开始准备,这些事交给李长史和孔参军负责。”
众人无不点头,可想而知会有一段忙碌的时间。
秦东阳会带着大半的武卒回南安,准备随船往东藩,大量的新卒会陆续调任岐州,应该是以水营兵为主。
南安那边的老卒,会陆续拆散,充实岐州,东藩等处,新卒和老卒陆续完成混编,等东藩兴建到了一定阶段,再于南安招募新卒。
徐子先的目标是今年内将武卒人数扩充到九千人到一万人。
功劳上,分为集体一等至三等这三个层次,理论上来说只要打赢一定规模的胜仗就是集体立功,从三等到二等,一等则不一定。
此次做战消灭了盘踞岐州十多年的海盗,缴获了大量物资,消灭了陈于泰其部,斩杀了陈于泰这个血债累累的海盗头目,从人心舆论,到天子和两府,包括福建路的所有行政机构都会为此欢欣鼓舞。
同时大量的受到岐山盗祸害的百姓得报大仇,对人心来说是一种相当强烈的抚慰。
就是以徐子先本人来说,得以偿还父仇,满足上一代南安侯的缺憾,也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满足。
一等大功,名副其实。
三等大功,每个武卒都能赏钱五贯,等若两个半月的饷钱。二等大功则是十贯,一等大功,每个武卒赏赐三十贯。
除此之外,先登,陷阵,夺旗,斩首,负伤,俱按大功等级给予不同等级的赏赐和补贴。
只有一条永远不变,重伤伤残将士的安置费用,还有战死将士的抚恤,对其家人的补贴安置,不管是几等功俱是按第一等的标准安置发放。
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
“吕知州来了。”把守在外间的高时来折进身来禀报道:“已经巡看了海滩,见过了海盗尸身和首级,现在在写奏折公禀。”
奏折直递进奏院,经两府至天子案前。
公禀则上报本路安抚使司,徐子先除了上报安抚使司之外,还得上报大都督府。
同时会传报提刑使司和巡按使司,包括知会福州知府杨世伟在内。
吕问贤已经坐在一堆残烬之旁,有人寻得一张没有烧掉的桌子,找了张凳子请这位知军州大人坐着,然后铺着纸笔,吕问贤正咬着笔杆子发呆。
看到徐子先走过来,吕问贤赶紧起身,双方先对视了一眼,然后一起大笑起来。
都是着红袍的大员,徐子先若是按爵位穿着就是紫袍大员了,两人脸上好几处划痕,脖子上,手上,到处也都是灌木和碎石划出来的伤痕,虽不说是血肉模糊那么难看和壮烈,但一看之下还是叫人感觉有些狼狈。
至于身上的袍服更是被划破了多处,若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福州城里,巡按使萧赞绝对会因为这两人为官不谨而弹劾他们。
“真真是狼狈。”吕问贤道:“往下攀爬时感觉自身渺小如豆,山下似有千百里远,根本下不来,若不是看到有数千将士已经在谷下,本官实在难以下定决心爬过来。”
吕问贤身边的一个幕僚感慨道:“我等与知州大人在白天攀爬,犹自战战兢兢,小心翼翼,不敢想大军在半夜爬过来是什么样的情形,南安团练讨贼,真是以性命相拼。”
“昨夜大战,我岐州三寨兵马战死百余人。”徐子先道:“重伤者数十人,轻伤者数百人,胜利当然是来之不易。”
吕问贤连连点头,说了好几句抚慰的话,大魏官员不是蠢到家的话,自然知道在这个时候应该说什么样的话。
“此番大胜,福建路格局又要为之一变。”吕问贤试探着道:“君侯怕是要高升了?”
“不敢。”徐子先淡淡的道:“方至岐州上任不满两个月,哪怕立下大功也不敢寄望太多,岐州久受陈于泰等人荼毒,如果可以的话,我想留在港口这边镇守一段时间,待海防恢复,港口正常接纳过往商船,那时候再回三寨那边。”
“这是防御使职责之内的事,君侯不必征询本官的意见。”吕问贤闻弦歌而之雅意,知道徐子先不在意功劳的原因就是不想在此时再升迁,岐州这里地方要紧,南安侯看来是要夯实在岐州的根基,对吕问贤这样的外来文官来说,这等争权夺利的事却是与他不相关,当下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
不过吕问贤还是要投桃报李,当下又道:“上公禀时,本官会言明岐州港这里尚不安稳,要在此立寨,就叫岐州港寨,由防御使亲自率部镇守,不知道算不算多事?”
徐子先笑道:“这是知州大人职守范围之内的事,下官何敢妄言?”
……
至傍晚时,福一和福二号两艘船从南安赶了过来,仓促之间能在几个时辰内船放几十里赶至,徐子先对两艘船的效率和反应也是相当满意,没有办法挑剔更多。
出海口的海面上和上游的江面上船只明显增多,大量的渔船和大小商船慢慢开始在外围聚集。
出于对陈于泰的积威的警惕和小心,这些船只一直在远方游弋,想来是打算稍有不对就逃脱离开。
但当福一和福二号入港之后,外围的船只看到福二号运送着战死的武卒尸体和重伤员离开时,他们才完全的确定,这个海盗盘踞了多年的港口重新回到大魏朝廷的治下,陈于泰已经被剿灭!
到天黑前,福州方面派来的几艘船只更是证实了这个看法,最谨慎的人也不能不承认,眼前的等若神迹的传闻是完全的事实。
福州的来船主要是用来运送斩下来的海盗头颅,当然也是包括陈于泰的在内。
“是他,就是他!”
“我二弟就死在陈于泰犯漳州的那一回,当时我躲在河沟里侥幸逃出一条命来,便是死也忘不掉那一天,忘不掉那时的情形。”
“我三叔一家,俱是死在漳州惨事之中。”
“就是他没错,还有几个大头目,我也是认得。”
福州是安抚使司和提刑使司派了一些积年的老吏过来,还有巡按使司也派了人来。
天黑前,大府杨世伟亲自坐了船赶过来,岐州设上中下三寨,数千厢军驻守,在对岸有好几个江防营,漳州和福州的厢军几十个营俱是为了防备陈于泰和他的部下们,福州的军政要员们每天最担心的也就是陈于泰又会惹出什么天大的乱子来。
去年的江滩一战时,齐王,赵王,诸多大员在内俱是在半夜奔赴城头,在寒风中站了半个晚上,只是因为侯官县城一带也有火光和喊杀,众多要员担心会威胁到福州的安危。
然后是今年兴化军被袭之事,朝廷也为之震怒,虽然知道陈于泰是痼疾,两府没有因此而责罚任何人,但朝廷的不满也是相当明显。
可以说陈于泰是福建路大佬们的最重的一块心病,海上五盗虽然也有威胁,但这种威胁化为现实需要长久的时间,可能是一两年,甚至是三四年时间之久。
在这么长的时间之后,很可能某大员已经成功调任离开,五大盗的威胁也就与其无关了。
最叫林斗耀,郑里奇,杨世伟等人烦忧的就是这个陈于泰,而对福州在内的半个福建路来说,陈于泰的威胁都是如附骨之蛆,叫他们寝食难安。
“林大人和郑大人都不方便直接过来……”杨世伟坐在篝火旁边,地方简陋,天黑之后不宜行船,今晚就只能住在被几乎夷为平地的荒岛之上。
杨世伟对此毫不在意,他看着徐子先,沉声道:“明达你这半年多来,做一件事,累得老夫跑一次,不过,每跑一次,老夫都不觉其累,只觉得无比开心。”
徐子先笑着道:“大府实在是过奖了。”
“这一次你沙汰老弱厢军,赶走了不少军官,人人都觉得你在争权夺利,巩固岐州的地盘,包括老夫在内也是这般想的。”杨世伟道:“现在才知晓我们都错了,他们真是浅薄可笑,老夫也是如此。”
杨世伟沉思着道:“厢军看来是烂到根底了,来日还有很多用武之时,明达,你是否有意将整个福州的厢军都抓起来,淘汰老弱,劝退革除刁滑疲惫无用的,将不合格的武官清退出去……福州有城防两营,提刑使司一营,江防三营,厢军以城防,江防为名的皆类比于禁军,实际人数还要多一些,一万三千余人,如果都练成南安团练这样的,将来有大股海盗来袭时,福州好歹有自保之力。”
徐子先微笑道:“大府过奖了,我的能力并没有那么强,而且想提调福州厢军,名实不符,也很难着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5/4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